学术投稿

金凤区重性精神疾病现况调查分析

高美英;高晓燕;保红莉

关键词:重性精神疾病, 现况调查, 对策
摘要:目的 了解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重性精神疾病现况调查.方法 对金凤区18 ~ 59岁以上人口采用线索调查和整群调查互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村、社区逐个摸底和排查,按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以神分裂者为主,有377例(1.40‰),其次为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301例(1.13‰),重性精神疾病男性385例(2.68‰),女性363例(2.61‰),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性精神疾病以18 ~ 59岁年龄段多见,占患病人数70.86%,其患病率6.14%,不同年龄段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性精神疾病以文盲为主,共406例占54.28%.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以无业为主(47.32%),不同职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凤区重性精神疾病患病情况不容乐观,要加强对不同患者进行规范管理和对患者家属健康教育,以减少重性精神疾病发生.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的临床评价现状

    睡眠过程中反复发生上气道阻塞且引起呼吸暂停等一系列疾病的病症,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病率较高,存在潜在致死危险[1].近年来,OSAHS发病显著增加,因其易造成患者严重缺氧,是高血压、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2].口腔矫治器作为治疗OSAHS的一种非手术方法,以简单、无创、经济以及有一定疗效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现将常用OA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作简要综述.

    作者:刘冰;李华;张佐;曲爱丽;赵燕玲;封净;范俊恒;邵钰;赵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宁夏回汉族乙肝病毒大蛋白检测结果比较

    目的 了解宁夏回、汉族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乙肝病毒大蛋白的检出情况.方法 选择回、汉族慢性乙肝HBeAg阳性患者各200例,HBeAg阴性患者各150例,同时检测其HBV-DNA与乙肝病毒大蛋白,比较回、汉族慢性乙肝患者在相同的乙肝HBV-M模式中乙肝病毒大蛋白的表达有无差异.结果 回、汉族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V-LP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肝HBeAg阴性患者回、汉2组中HBV-DNA、HBV-LP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病毒大蛋白的表达在宁夏回、汉族慢性乙肝人群中无明显差异.

    作者:王惠;樊惠霞;刘建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回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心钠素水平比较

    目的 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及心钠素在回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的水平,比较其在不同种族间的差异.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78例健康体检、72例回族及74例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醛固酮(ALD)及心钠素(ANP)浓度,且比较分析.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汉族患者人群血浆中PRA、AngⅡ、ALD及ANP水平都比较高,回民EH患者血浆中PRA及AngⅡ水平与汉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回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PRA、AngⅡ浓度在不同种族间差异,这些差异会影响RAS基因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疾病发生、发展及调节的作用.

    作者:孙永福;郭雪茹;郝颖萍;姚婷;白云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药浴结合个体化护理干预辅助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银屑病是免疫介导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局限或广泛分布.根据银屑病的临床特征,可分为寻常型、关节型、脓疱型及红皮病型,其中寻常型占99%以上,其他类型多由寻常型银屑病转化而来[1].其病程缠绵,反复难愈,严重影响患者和家庭的身心健康.本文采用中药药浴结合个体化护理干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8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路霞;马春梅;柳风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宁夏回族XRCC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风险的研究

    目的 检测宁夏地区回族人群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1(XRCC1)Arg280His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探讨XRCC1基因Arg280His位点多态性与宁夏回族食管癌患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宁夏地区回族食管癌患者全血标本38例,同一地区无肿瘤病史回族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方法检测XRCC1基因Arg280His位点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XRCC1基因Arg280His位点G和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9.5%、10.5%和77%、23%,GG、G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1.6%、15.8%、2.6%和54%、46%、0.XRCC1基因280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在回族食管癌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RCC1基因280位点多态性与宁夏地区回族食管癌的易感性可能相关.

    作者:杨晓梅;叶晓锋;薛麟;赵婵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OSAHS患者经口腔矫治器治疗前后心理状况改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口腔矫治器治疗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 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4例经多导睡眠监测(PSG)诊断为轻、中度的OSAHS患者经口腔矫治器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OSAHS患者治疗前SCL-90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症状因子分较国内常模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用口腔矫治器1个月后,OSAHS患者心理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症状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患者治疗前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经口腔矫治器治疗后心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滕雍辉;张沙沙;张佐;曲爱丽;赵燕玲;封净;范俊恒;邵钰;李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长轴纵向应变及收缩功能

    目的 采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长轴纵向心肌应变特点,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长轴收缩功能.方法 63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心肌质量指数(LVMI)分为左室非肥厚组33例(NLVH组)与左室肥厚组30例(LVH组);健康者对照组49例,应用STI技术获取左室长轴各室壁的收缩期纵向应变(LS).结果 3组间左心室长轴LS值呈递减趋势,且与对照组比较,NLVH组中大部分室壁及LVH组各室壁节段的LS值均下降(P<0.05).结论 STI可早期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长轴收缩功能.

    作者:陈青;刘怀荣;安雅萍;贾武梅;崔建钧;姚成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考网络集中机考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医师定期考核网络集中计算机考试的实施效果并进行成绩分析.方法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医师定期考核一般程序医师2 265人,采取“统一考核平台、统一考核方式、统一考核内容、统一结果管理”四统一的组织原则,实施网络集中计算机考试,并进行考试成绩分析.结果 通过现场集中、网络机考的方式组织考试取得了考试平均合格率为81.70%的满意效果.统计分析不同专业、不同地区、不同考核机构、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人员的考试合格率,不同组成类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师定期考核采取网络集中计算机考试试试效果满意,可取得良好的考试合格率.

    作者:金玉珍;王娟;蒋兴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全麻与等比重腰麻对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比较全麻与等比重腰麻对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两种不同麻醉方式下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80例,分为A组40例为等比重腰麻组(蛛网膜下腔给予布比卡因15 mg+芬太尼50 μg),B组40例为全身麻醉组(全凭静脉麻醉),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3d肺部并发症(肺部感染、肺水肿、肺不张等)的发生率,术后3d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肌梗死、心绞痛、心衰等)的发生率,术后3d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患病率.结果 80例患者中,A组术后3d肺部并发症4例(10%),明显低于B组9例(22.5%,P<0.05);A组术后3d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1例(2.5%),明显低于B组5例(12.5%,P<0.05);A组术后3d患POCD 11例(27.5%),明显低于B组21例(52.5%,P<0.05).结论 与全身麻醉比较,等比重腰麻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更适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

    作者:周小红;姜鹤;李敬娴;叶青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及冠脉造影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DM)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对88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2型DM分为DM组非DM组,比较2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 DM组非典型胸痛发生率57%,明显高于非DM组的32%(P <0.05);冠状动脉3支病变发生率71.4%,也明显高于非DM组的47.2%(P <0.05).结论 ACS合并2型DM非典型胸痛多,冠脉病变广泛且严重.

    作者:李燕萍;刘力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TLR2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免疫学作用研究

    目的 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oll样受体2(TLR2)的表达及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初步探讨TLR2在UC患者免疫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分别应用RT-qPCR、ELISA法测定37例UC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 mRNA表达及血清MCP-1、TNF-α浓度,同时设置健康对照组.结果 UC组TLR2 mRNA表达、血清MCP-1、TNF-α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U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2mRNA表达上调,进而通过其下游配体启动炎性因子分泌,介导肠道免疫炎性损伤.

    作者:金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POCD患者氧化应激状态与血清NSE、S-100β水平评估

    目的 探讨老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患者血清氧化应激状态与NSE、S-100B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接受全麻的老年患者128例,根据术前及术后MMSE变化分为非POCD组61例及POCD组67例,分别检测2组血清氧化应激状态与NSE及S-100β.结果 非POCD组术后S-100β较术前有显著增加(P<0.05),POCD组NSE、S-100β、MMSE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OCD组NSE、S-100β、MMSE较非PO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CD组MDA、SOD、GSH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OCD组MDA、SOD、GSH较非PO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E与SOD呈负相关(P<0.05),S-100β与MDA呈正相关(P<0.05),与SOD、GSH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活性氧损伤是导致POCD发生的重要机制,与NSE、S-100β结合有助于对该疾病发生及进展做出监测.

    作者:刘辉;董龙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绝经后出血性与非出血性宫腔占位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绝经后出血与否与宫腔占位的关系及其宫腔镜下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绝经后经B超考虑为宫腔占位后行宫腔镜检查确诊的患者273例,根据是否有阴道流血症状将其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分别比较2组患者的疾病类型及宫腔镜下改变.结果 ①绝经后宫腔占位性疾病,子宫内膜息肉多见60.8%(166/273),其次为子宫黏膜下肌瘤19.4%(53/273),子宫内膜癌仅占5.1%(14/273).②出血组子宫内膜息肉占56.1%(102/182),非出血组子宫内膜息肉占70.3%(64/91,P<0.05);出血组子宫内膜癌7.2%(13/182),非出血组子宫内膜癌1.1%(1/91,P<0.05).③宫腔镜下血管形态,出血组观察到异型血管病例占11.5%(21/182),其中9例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癌;非出血组观察到异型血管0%,出血组较非出血组血管粗大、分布密集、走形杂乱.结论 ①绝经后宫腔占位性疾病以良性病变为主,非出血患者内膜息肉多见.②绝经后宫腔占位,合并出血者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可能,适时的宫腔镜检查是明确诊断绝经后宫腔占位性质的主要方法.

    作者:宋宝萍;张灵武;许玉亭;刘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39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诊治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年龄分布特征、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 对39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以20~ 39岁组发病者多(46.15%);不同年龄组中治疗转归中治愈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壮年患者治疗转归较好,治愈人数较多,治愈率较高.

    作者:田晓梅;石峰;顾才宏;王晓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热应激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研究的进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工作的巨大压力,灾害事故的频繁出现,自然环境有恶化的趋势,人们面临各种应激的机会正在日益增加[1].应激(Stress)是机体对外界或内部各种异常刺激所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适应性的生理生化反应的过程,且伴随人们一直存在[2-3].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如高温、寒冷、饥饿、创伤、重金属、缺氧缺血、有机物中毒、工作压力等不同类型的应激[4-5].近年来据多项研究表明,应激可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免疫系统的功能,如对免疫的抑制会使机体对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大幅度增加.本文就高温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做一综述.

    作者:赵楠;李光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PCR-荧光探针法检测纤刷物分枝杆菌在结核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PCR(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探针法在纤刷物分枝杆菌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纤刷物涂片抗酸染色、结核杆菌培养和分枝杆菌核酸(PCR-荧光探针法)进行检测.结果 PCR-荧光探针法检测结核病组的阳性检出率为43.20%(108/250),明显高于抗酸染色法的28.40%(71/250)和结核杆菌培养法的35.20%(88/250).3种方法检测对照组的结果均为阴性,特异度为100%(36/36).结论 PCR-荧光探针法是一种快速、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及应用价值.

    作者:秦万;欧维正;骆科文;蒙俊;王燕;李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生物蛋白海绵联合复方紫草油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护理效果

    在深度烧伤创面治疗的后期,由于各种原因常残留部分创面,称之为残余创面[1],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治疗周期长,恢复慢,一方面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和身心压力.生物蛋白海绵具有修复神经纤维、促进新生毛细血管形成、促进细胞再生的作用,能够促进组织创伤的主动修复和功能恢复,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2].我们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2月入住我科的深度烧伤后留有残余创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生物蛋白海绵联合复方紫草油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效果.

    作者:韩凤玉;周自福;勉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X线透视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操作技术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在X线透视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操作技术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98例需要行肠内营养治疗的重症患者,在X线透视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并按照插管方法分为A组(X线透视下放置螺旋形鼻空肠营养管)和B组(X线透视下经超滑导丝辅助放置普通鼻空肠营养管),比较2组置管时间和成功率,两种方法互相补充以提高成功率.结果 96例患者成功置管,总成功率98.0%(96/98),置管时间为5~ 38min,平均(11.98±6.23)min.98例患者共置管113例次,A组完成62例次,通过幽门时间短于B组(P<0.05);B组成功44人次,通过十二指肠空肠曲转角和到达空肠预定位置时间短于A组(P<0.05),两种方法间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鼻肠管在位良好,患者耐受性好,肠内营养治疗过程顺利,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X线透视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和在超滑导丝辅助下放置普通鼻肠管均是简捷、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二者互相补充可以提高成功率.

    作者:曹建华;邓刚;纳涛;苏文智;孙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三紧贴离断法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紧贴胃、食管和脾脏分离的“三紧贴离断法”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在脾切除时采取原位脾切除术,在保持脾脏原位状态下紧贴脾脏离断脾蒂及脾周韧带,后离断脾上极的胃短血管.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时采取紧贴胃及食管离断的选择性离断术.结果 应用该法治疗45例,术后门静脉自由压力(FPP)平均下降(0.63 ±0.41)kPa,手术出血量平均(453±136)mL,术后无胰瘘及胃排空障碍;随访12 ~ 96个月,无复发出血及肝性脑病.结论 三紧贴离断技术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率低,是一安全有效的技术.

    作者:田明国;杨勇;王炜;胡丹;李志勇;王立云;詹晶;钱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Morgagni疝影像诊断6例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Morgagni疝的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和鉴别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Morgagni疝病例,均行胸部正侧位拍片,2例行CT平扫并多平面三维重建.结果 6例均显示胸骨后心膈角区圆顶状疝囊,其中4例偏右侧,1例病变偏左,1例位于胸骨后正中区.偏右侧中有1例病变贴附于右膈上,占据右膈上大部位置.疝囊呈脂肪密度3例,含气肠管3例,2例CT扫描者显示疝囊裂孔区束腰征、贯穿胸腹部的聚拢纠集条纹征和横结肠牵拉上提征,1例清楚显示Morgagni孔.结论 Morgagni疝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依靠常规X线检查、CT和MRI扫描可明确诊断.

    作者:王鹤;石磊;侯印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