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沉默p35表达引起肾小球足细胞凋亡的研究

杨丽嵘;李博;郑亚莉;ZHENG Yali

关键词:P35, 周期素蛋白依赖性激酶-5, 肾小球, 足细胞, 细胞凋亡
摘要:目的 研究周期素蛋白依赖性激酶-5(Cdk5)激活剂p35表达在肾小球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培养离体分化成熟的肾小球足细胞、并分离纯化肾小球,应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沉淀、同位素标记等方法检测Cdk5和p35的表达及Cdk5的活性,同时观察小鼠肾小球发育成熟的时间周期和体外成熟分化足细胞的发育成熟时间周期中 Cdk5和p35在肾小球发育和足细胞分化的不同时期的表达.并以分化成熟的离体足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细胞组和p35 siRNA组(p35表达沉默组),应用免疫印迹法观察2组中足细胞标志物WT1及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及凋亡.结果 Cdk5及其激活剂p35在成熟分化肾小球足细胞、分离纯化肾小球中均有表达;在小鼠肾小球发育过程中(胚胎14、18、22 d、生后2 d及成年鼠)p35的表达随肾小球发育成熟的程度而增强(P<0.05),在不同分化成熟时期的足细胞(0、2、4、6、8 d)中得到同样的结果(P<0.05);沉默p35的表达(p35 SiRNA组),可引起足细胞特异性标志物,WT1表达减少,表示细胞凋亡的Cleaved caspase3蛋白增加,说明足细胞受到损伤、细胞内结构发生改变.结论 Cdk5及其激活剂p35在足细胞中均有表达,p35的表达随足细胞分化成熟而增加;沉默p35的表达可引起足细胞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增多,WT1数量减少,说明p35在维持足细胞的功能和形态中起重要作用.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固原市狂犬病防控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固原市狂犬病防控现状及狂犬病病例发生的原因.方法调查分析固原市近年来狂犬病流行及防控情况,对病例进行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人群狂犬病防控知识缺乏,被犬咬伤后未到医疗机构规范处理伤口和及时接种狂犬疫苗是造成发病死亡的关键.结论 大力开展狂犬病防控知识健康宣教,及时规范处理被犬咬伤患者,加强部门协作,规范犬类管理是预防控制狂犬病的关键.

    作者:文荣;赵连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芬太尼联合小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术前血常规、凝血检查无异常,无妊高症的足月妊娠的急症产妇160例,年龄22~35岁,体重60~80 kg,分为2组A组(80例)和B组(80例).2组穿刺点均选择L2~3椎间隙穿刺行腰硬联合麻醉.A组用药为枸橼酸芬太尼10 μg(0.2 mL)加入0.75%的布比卡因1 mL(7.5 mg)用脑脊液稀释至3 mL;B组用0.75%的布比卡因1 mL(7.5 mg)脑脊液稀释至3 mL.所有患者均监测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结果 两种麻醉方法均能达到手术要求,但是A组患者循环稳定,术中牵拉反应发生率及恶心呕吐发生率13.8%,与B组的7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芬太尼联合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液用于剖宫产手术中能够使循环稳定,减少患者术中牵拉反应,与单纯应用布比卡因等比重腰麻液相比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赵颖贤;陈勇;罗成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胃癌组织中TS和TP的表达与5-FU化疗疗效及毒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检测胸苷酸合成酶(TS)、胸苷磷酸化酶(T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5-氟尿嘧啶(5-FU5)为主方案的化疗疗效及毒副反应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7例胃癌组织、2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TS及TP的表达.结果 TS及TP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1%及59.7%,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24.0%及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可评价化疗疗效的病例中,TS和TP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28.6%、77.8%和66.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TS的表达与化疗疗效存在负相关,而TP表达与化疗疗效存在正相关( 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TS和TP的高表达,且其表达与5-FU为主方案化疗疗效有关而与毒性无关,TS和TP可作为判定胃癌患者采用以5-FU为主化疗疗效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李淑?;刘新兰;丛芳圆;刘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三七总皂苷对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苷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电图(ERG)及视网膜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65 mg·kg-1)一次性腹腔注射SD大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三七总皂苷组(35 mg·kg-1)及导升明组(167 mg·kg-1),另设正常对照组.灌胃给药,20周后测定ERG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蛋白印迹和逆转录PCR法检测大鼠视网膜中GFAP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ERG a波、b波和OPs振幅降低,a波潜伏期延长,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七总皂苷组大鼠视网膜ERG b波和OPs的振幅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大鼠视网膜GFAP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三七总皂苷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GFAP蛋白及mRNA的表达(P<0.05).结论 三七总皂苷能够保护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视网膜GFAP的表达来实现的.

    作者:姚青;马晓东;张茜;杨怡;李建宁;高玉婧;芦小红;孙玉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暂时夹闭引流管联合持续性冷敷压迫的疗效分析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中使用气囊止血带,术中的失血量较少[1-2],术后出血量较大,放置引流管已成为常规,减少术后引流血量的关键在于术后早期[3].本研究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 月在我科因骨性关节炎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实验组采取暂时夹闭引流管联合持续性冷敷压迫法,能明显减少TKA术后切口引流量、输血量和膝关节肿胀,对切口的愈合和关节功能的恢复无不良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梅迎雪;石晓庆;张海娇;姚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泻贴辅助治疗小儿腹泻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腹泻贴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患儿均给予益生菌、蒙脱石散剂、补液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腹泻贴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恢复,72 h大便量、发热持续时间、呕吐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泻贴辅助治疗能有效缓解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腹泻程度,加快患儿痊愈.

    作者:马生清;王金芬;马小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预移植联合腹部超声引导下胚胎移植术的护理

    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的推广应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已被广大患者所接受.胚胎移植(ET)是IVF-ET的后一个关键环节,接受IVF或ICSI治疗的夫妇中大约85%能够到达这一步,但是他们中只有1/3能获得持续妊娠[1].影响胚胎种植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子宫内膜容受性、胚胎质量、胚胎移植技术[2].在预移植时给予患者正确的指导,在ET时医技、护患间良好的配合,可有效提高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降低移植困难率.

    作者:杨海燕;宋梦玲;姜银芝;徐云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鼻咽癌调强放疗和三维适行放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行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的鼻咽癌患者急性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评价其效果.方法 采用国际方法,比较两组采用相同化疗方案,不同放疗方法: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在治疗结束时,急性不良反应差异.结果 调强放疗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放射性皮炎主要表现为Ⅰ-Ⅱ度,而三维适行放疗组主要表现为Ⅲ-Ⅳ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同程度放射性皮炎、张口苦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调强放疗与适行放疗相比,使患者口干、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放射性皮炎等急性不良反应程度降低,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作者:夏莉娟;张曦;孙青;张桂琴;郝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评价肝硬化储备功能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P)在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评价中的价值.方法行上腹部CTP增强扫描的住院患者36例,采用GE AW4.3工作站分别测量肝血流量(HBF)、血容量(HBV)、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灌注分数(HAF)、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值,采用灌注参数随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将所有受检者分为A、B、C 3组,分析比较各灌注参数在3组间的变化规律及差异.结果 HBF值由(213.53±113.64)mL·min-1·100 g-1减小到(89.70±19.61)mL·min-1·100 g-1,A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值由(23.24±9.60)mL·100 g-1减小到(13.79±3.86)mL·100 g-1,A、B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F值由0.20±0.11增大到0.41±0.17,A、B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P值由(68.59±41.82)mL·min-1·100 g-1减少到(21.15±9.50)mL·min-1·100 g-1,A组与B、C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分析,HBF、HAP与MELD分值呈负相关(r=-0.531,P<0.05;r=-0.542,P<0.05),HAF与MELD分值呈正相关(r=0.375,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可以评价肝脏储备功能,为临床评估病情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贾晶;陈勇;李梦迪;殷鑫;冀鑫;高知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胃癌患者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与希望水平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的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与希望水平的特点.方法 采用大五人格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Herth希望量表对120例胃癌患者的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及希望水平进行调查,并以120名正常人做对照.结果 胃癌患者严谨性、宜人性评分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而外倾性、开放性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及社会支持利用度,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患者希望水平总分、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T)、采取积极的行动(P)、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I)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结论 胃癌患者做事谨慎、性格内向;社会支持利用度低,心理健康水平较差.

    作者:赵彩萍;王丽;方建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在肥胖患者CTCA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在肥胖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C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拟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肥胖患者(BMI≥28 kg·m2)分为2组,第1组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采用iDose4迭代重建算法重建图像,第2组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前瞻性心电门控组分别采用iDose4迭代重建算法及滤波反投影(FBP)重建算法重建图像.比较前瞻性心电门控组及回顾性心电门控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比较前瞻性心电门控组iDose4迭代重建算法及FBP重建算法图像噪声、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的差异.结果 前瞻性心电门控组及回顾性心电门控组主观图像质量、图像噪声、CT值、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右冠状动脉近段的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瞻性心电门控组iDose4迭代重建算法较FBP重建算法图像噪声下降34.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瞻性心电门控组iDose4迭代重建算法下右冠状动脉近段及左冠状动脉主干的CNR、SNR均较FBP重建算法提高,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顾性心电门控组及前瞻性心电门控组的辐射剂量分别为(8.9±1.2)msV、(1.6±0.2)msV,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患者前瞻性心电门控组较回顾性心电门控组辐射剂量降低82.1%.结论 iDose4迭代重建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能够降低肥胖患者CTCA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并且能够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作者:赵艳红;杨利莉;汪芳;哈若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时间联合使用坎地沙坦酯和非洛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降压平稳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段服药方案不同对高血压病患者降压平稳性的影响.方法 对500例2级以上高血压病患者,采用单盲、随机、平行对照设计分为3组:A组,165例,男90例,女75例,于早7时服坎地沙坦酯片8 mg及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B组,167例,男95例,女72例,于早7时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19时服坎地沙坦酯片8 mg;C组,168例,男96例,女72例,于早7时服坎地沙坦酯片8 mg,19时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患者服药期间进行诊室血压测定,于服药前2周及服药后2周均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服药2周后,3组24 h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动脉血压及夜间平均动脉血压的下降值,B组大于A组(P<0.05),C组大于A组(P<0.05),而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24 h的平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及夜间平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的平滑指数,组间比较B组大于A组(P<0.05),C组大于A组(P<0.05),而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平均舒张压平滑指数B、C组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使用坎地沙坦酯片和非洛地平缓释片降压效果良好,早晚分次服药较两种药物顿服更能使24 h血压下降平稳、改善血压昼夜节律,且降压效果良好.

    作者:罗桂芹;刘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2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75 mg+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晚1次;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晚1次,2组患者随访90 d.结果 观察组第7天有效率为95.16%,对照组有效率为74.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90天观察组有效率为93.53%,对照组有效率为59.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肠溶片.

    作者:任丽娟;张西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评估慢性缺氧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评估慢性缺氧患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慢性缺氧组收集新入院,并合并重症感染、未吸氧、稳定期,动脉血气分析显示氧分压(PaO2)≤80 mmHg的慢性缺氧患者58例,平均年龄(68±3.5)岁;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平均年龄(65±5.8)岁.依据PaO2将不同缺氧程度的患者分为Ⅰ、Ⅱ、Ⅲ级3个亚组[Ⅰ级(60 mmHg<PaO2≤80 mmHg、Ⅱ级(40 mmHg<PaO2≤60 mmHg)、Ⅲ级(PaO2≤40 mmHg) ].2组均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HIF-1α、胱抑素C(CysC)、肌酐(Scr)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慢性缺氧组患者血清HIF-1α、Cys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GFR及血清S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亚组分析:①与对照组及Ⅰ级缺氧组比较,HIF-1α在Ⅱ、Ⅲ级缺氧组明显升高,CysC在Ⅰ、Ⅱ、Ⅲ级缺氧组明显升高,eGFR仅在Ⅲ级缺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cr在各缺氧组中升高不显著(P>0.05);②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CysC、HIF-1α与eGFR呈负性相关关系;血清HIF-1α与CysC呈正性相关关系.结论 慢性缺氧患者HIF-1α、CysC在血清中呈高表达,且敏感易测,均可做为监测慢性缺氧早期肾损伤的生物标记物;慢性缺氧早期肾功能损伤与缺氧程度相关,随缺氧程度加重,肾功能损伤加重.

    作者:曹丽;罗红艳;李博;郑亚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pN0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

    目的 证实常规病理检查(HE染色)结果全部阴性的胃癌淋巴结(pN0)存在微转移(MM),探讨pN0胃癌淋巴结微转移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胃癌根治术,常规病理检查(HE染色)证实淋巴结转移全部阴性的胃癌(腺癌)病例40例,收集其淋巴结蜡块146个,淋巴结共298枚.分别用鼠单抗CK7和鼠单抗CK19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定其有无微转移.结果 2组患者有10例(25%)共计26枚淋巴结(8.72%)发现微转移,其中CK7组6例,阳性率15%;CK19组4例,阳性率10%.胃癌微转移淋巴结的检出数量,分别为CK7 组16枚(5.37%)、CK19组 10枚(3.35%).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存在与肿瘤的侵及深度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等无关(P>0.05).结论 常规病理学检查全部阴性的胃癌淋巴结存在微转移,CK7和CK19均是免疫组化检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理想指标,对指导胃癌的手术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明亮;李智勇;代锋章;徐振;刘志;卢林;李旭照;黄允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牙周龈下螺旋体预示早期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牙周状况、龈下螺旋体和糖尿病早期诊断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患有慢性牙周炎患者,根据空腹血糖(FBG)的高低分为2组,FBG>5.6 mmol·L-1为实验组(20例),FBG<5.6 mmol·L-1为对照组(20例).检查口腔牙周情况,如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牙周探诊深度(PD),并计数指数牙(16、21、24、36、41、44)的临床附着丧失(CAL)和龈下螺旋体比例.结果 实验组85.0%的CAL>0,对照组为55.0%(P<0.05);实验组易患牙周炎指数牙的PD、CAL和龈下螺旋体比例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FBG>5.6 mmol·L-1牙周破坏倾向于比FBG<5.6 mmol·L-1组更重;龈下螺旋体对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或许可以充当一个粗略的预示指标.

    作者:牛磊;闫博;马梅;洪丽雯;贺小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沉默p35表达引起肾小球足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 研究周期素蛋白依赖性激酶-5(Cdk5)激活剂p35表达在肾小球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培养离体分化成熟的肾小球足细胞、并分离纯化肾小球,应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沉淀、同位素标记等方法检测Cdk5和p35的表达及Cdk5的活性,同时观察小鼠肾小球发育成熟的时间周期和体外成熟分化足细胞的发育成熟时间周期中 Cdk5和p35在肾小球发育和足细胞分化的不同时期的表达.并以分化成熟的离体足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细胞组和p35 siRNA组(p35表达沉默组),应用免疫印迹法观察2组中足细胞标志物WT1及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及凋亡.结果 Cdk5及其激活剂p35在成熟分化肾小球足细胞、分离纯化肾小球中均有表达;在小鼠肾小球发育过程中(胚胎14、18、22 d、生后2 d及成年鼠)p35的表达随肾小球发育成熟的程度而增强(P<0.05),在不同分化成熟时期的足细胞(0、2、4、6、8 d)中得到同样的结果(P<0.05);沉默p35的表达(p35 SiRNA组),可引起足细胞特异性标志物,WT1表达减少,表示细胞凋亡的Cleaved caspase3蛋白增加,说明足细胞受到损伤、细胞内结构发生改变.结论 Cdk5及其激活剂p35在足细胞中均有表达,p35的表达随足细胞分化成熟而增加;沉默p35的表达可引起足细胞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增多,WT1数量减少,说明p35在维持足细胞的功能和形态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丽嵘;李博;郑亚莉;ZHENG Yali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联合应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联合应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组(EPN,n=30)和肠外营养组(PN,n=30).EPN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起肠内给予瑞素(500 mL),肠外给予卡文(1 440 mL);PN组术后第1天起给予卡文(1 920 mL).所有患者均于术前第1天和术后第8天分别检测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体液免疫指标(IgG、IgA、IgM)、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补体C3、C4浓度,并观察记录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EPN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得更早,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PN组(P<0.05);术后第8天,EPN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IgM与PN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G、IgA、C3、C4升高明显,接近或超过术前水平;CRP水平明显下降,与P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可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住院时间,且并发症少,而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作为进展期胃癌术后的首选营养支持方法.

    作者:刘志;马德强;赵娟;李旭照;黄允宁;白晶;张明亮;马海雁;卢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TFP5保护高糖诱发的胰岛β细胞损伤

    目的 探讨TFP5对高糖诱发的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过度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胰岛细胞株Min6,将TFP5转染到 Min6细胞,空病毒载体为对照,比较转染率,并测定Cdk5激酶活性.将细胞分为低糖组(5 mmol·L-1)、高糖组(25mmol·L-1)和高糖+ TFP5组,观察3组细胞中Cdk5激酶活性,并通过检测细胞凋亡标记Bax/Bcl-2评估细胞存活情况.结果 TFP5可有效转导进入Min6细胞内;高糖可诱导Cdk5过度活性,TFP5抑制高糖诱导的Cdk5过度活性;高糖刺激下Min 6细胞的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减少,Bax/Bcl-2升高,细胞凋亡增加,而加入TFP5后可以减低Bax/Bcl-2的比值,减少细胞的凋亡.结论 TFP5可抑制高糖诱发的Cdk5激酶的过度活性、减少高糖刺激下胰岛细胞凋亡,具有潜在的以Cdk5为靶点治疗2型糖尿病的前景.

    作者:张霞;张彬;郑亚莉;李博;郭江涛;曹旭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经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2D-TEE)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共收集二尖瓣脱垂并中度以上返流行心脏外科二尖瓣成形手术的患者35例.术中行2D-TEE检测二尖瓣病变类型与扇叶分区定位,与手术发现进行对照,并于术后即刻评价二尖瓣成形手术效果.结果 35例患者中发现病变部位共40处,36处病变部位与术中所见相符(符合率90%),其中5例(14%)术后监测发现2级以上瓣膜返流,立即改行人工瓣置换术.结论 2D-TEE在二尖瓣成形术中具有对病变部位分区定位、指导术式选择,具有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纳丽莎;周丽;王芳;王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