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嵌合阔筋膜瓣修复手腕部及足踝部复合组织缺损

刘飞;张宁;黄存;杨建明;马林瑞;杜武军;康志学

关键词:穿支皮瓣, 嵌合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 手, 足
摘要: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嵌合阔筋膜瓣修复手腕部及足踝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嵌合阔筋膜瓣修复手腕部及足踝部复合组织缺损21例,观察其成活率、外形和术后功能,评价应用该嵌合皮瓣修复手腕部及足踝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例皮瓣于术后15 h发生静脉血管危象,经过探查后顺利成活,其他所有皮瓣一期均顺利成活.供受区创面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时间6 ~18个月,平均(11.47±3.30)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皮瓣有不同程度臃肿,有9例患者二期行皮瓣修薄术.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优14例,良7例.结论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嵌合阔筋膜瓣是一期修复手腕部及足踝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黏膜切除术和热圈套切除术治疗无蒂结直肠息肉的比较研究

    目的 评价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和热圈套切除术(HSP)切除无蒂结直肠息肉的尺寸界值,分析影响EMR与HSP完全切除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手术治疗的大型无蒂结直肠息肉患者2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EMR治疗组与HSP治疗组,EMR组128例患者有151枚息肉,HSP组128例患者有150枚息肉.比较2组患者完全切除率与住院时间,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评估不完全切除的相关因素.结果 EMR组的完全切除率显著高于HSP组(88.7%与72.7%,P<0.05),EMR组20 mm及以上息肉的完全切除率显著高于HSP组(75.9%与19.2%,P<0.05);EMR组完全切除率超过90%的息肉直径界值为19 mm,而HSP组为14 mm.HSP组总手术时间显著低于EMR组[(14.87 ±3.36)min与(17.31 ±3.67) min,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HSP与息肉直径≥15 mm是无蒂结直肠息肉不完全切除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EMR和HSP在切除14 mm以下息肉的完全切除率相似.EMR切除大型息肉,特别是直径20 mm及以上的息肉疗效优于HSP.

    作者:库水萍;张飞雄;尹华;李永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宁夏南部山区回族、汉族围绝经期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宁夏南部山区汉族、回族围绝经期女性围绝经期的特点,了解其影响因素,为宁夏农村围绝经期女性预防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抽样方法,选择宁夏南部山区2个县,每个县2个乡,每个乡2个村(其中有1个纯回族村).对40 ~55岁女性395例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改良Kuppermonn量化评分表对其症状进行评分,并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95名女性中发生围绝经综合征16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检出率为41.0%,其中轻度63例,占15.9%;中度91例,占23.1%,重度8例,占2.1%;回族194人检出100例,检出率51.5%;汉族201人检出62例,占30.8%,回族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汉族(P<0.05).回族女性年龄≤50岁(44.33%),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0.52%),收入≤2000元(51.03%),初次月经年龄>13岁(44.85%),初次怀孕年龄≤23岁(45.88%),孕次、产次3次以上(50.52%、49.48%)的检出率均高于汉族(P<0.05);围绝经期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汉族前5位分别是失眠、潮热出汗、焦躁、抑郁、疲乏无力,回族分别是头晕、疲乏无力、潮热出汗、焦躁、抑郁.产次、吃甜食、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成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结论 针对农村回族、汉族围绝经期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特点,对此类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重点干预,以提高农村女性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王凯荣;崔鹏;哈春芳;赵连飞;李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343例胆汁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分析

    目的 通过对胆汁细菌培养,绘制胆道细菌谱,为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对收治的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患者343例,术中抽取胆汁行细菌培养,并对培养结果及药敏实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获得胆汁标本343例,细菌培养阳性率100%,其中121例(35.28%)患者胆汁中培养出2种或以上细菌,共获得470株细菌.培养细菌排列前4位的为大肠埃希菌(37.02%)、屎肠球菌(13.62%)、肺炎克雷伯菌(5.96%)及铜绿假单胞菌(5.53%),而厌氧菌培养阳性为0.对大肠埃希菌为敏感的抗菌药物为亚胺培南(敏感率98.3%)及阿米卡星(敏感率90.2%),对屎肠球菌为敏感的抗菌药物排序为万古霉素(敏感率96.95%)、替考拉宁(敏感率89.66%)及利奈唑脘(敏感率89.66%).结论 胆道常见细菌为大肠埃希菌,其次分别为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应结合胆汁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宋建军;王佐正;王琦;王锋;陈本栋;王娜;陈红;常晓宁;姚维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2017年某地区不同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不同人群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情况,为开展常见消化系统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基础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某区辖区6个居委会的常住居民,对其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7年某区人群Hp总体感染率为49.55%,不同性别、人均收入(元)人群间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37、0.834,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有无消化道症状人群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09、23.465、15.283,P<0.05).结论 此区人群Hp感染率略低于其他省份调查结果.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早筛查和早治疗,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是控制Hp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晓霞;王光俊;虎明明;武振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健康人群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与颈动脉中膜厚度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相对健康人群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与颈动脉中膜厚度关系的性别差异.方法 此研究连续入选年龄>50岁,且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健康体检者,电子体检报告收集人口学,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与颈动脉中膜厚度资料,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与颈动脉中膜厚度的关系的性别差异.结果 共514例受试者人选本研究,其中男性306例,年龄(57.33±5.68)岁;女性208例,年龄(57.52±5.79)岁.男性γ-谷氨酰转移酶和颈动脉中膜厚度明显高于女性(P<0.05).调整了传统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后,在整体人群中γ-GGT与CIMT密切相关(β =14.52,95% CI:6.27~22.77,P<0.05);男性和女性均存在γ-GGT与CIMT呈正相关性(男性:β=8.27,95%CI:1.34~15.20;女性:β =22.12,95%CI:10.40~33.85);γ-GGT与CIMT的相关性存在性别差异(P<0.05).结论 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与颈动脉中膜厚度密切相关且存在性别的差异性.

    作者:刘占生;赵龙;耿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卵巢正常反应患者添加r-LH卵泡期长方案与黄体期长方案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分析卵巢正常反应患者,添加重组人黄体生成素(r-LH)的早卵泡期长方案与黄体期短效长方案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卵巢正常反应患者440周期,其中研究组为早卵泡期长方案(220周期),COS启动日血清LH≤1 IU/L患者,需添加r-LH;对照组为黄体期短效长方案(220周期),COS启动日血清LH水平>1 IU/L,比较2组患者获MⅡ卵数、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获MⅡ卵数、2PN受精率、优胚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及重度OHSS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全胚冷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卵巢正常反应患者中,添加r-LH的早卵泡期长方案的临床效果可能略优于黄体期短效长方案.

    作者:张燕;崔静;包俊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渐进式康复训练对腰椎融合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渐进式康复训练对腰椎融合术后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137例患者按住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腰背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术前阶段、腰椎稳定训练、动态稳定训练及抗阻训练.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SA)和腰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程度由干预前的(6.26 ±0.17)分降低到(1.48±0.63)分,对照组术后疼痛缓解程度由干预前的(6.51 ±0.18)分降低到干预后的(2.36±0.70)分,2组干预后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腰椎功能恢复程度由干预前的(43.68±1.06)分降低到干预后的(10.71±1.01)分,对照组患者由于预前的(44.62±0.87)分降低到干预后的(22.43±1.07)分,2组干预后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渐进性康复训练能有效降低腰椎融合术后患者的早期腰腿疼,进而改善腰椎功能恢复的程度.

    作者:伍梅芳;徐清;马凤华;马军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食管鳞癌临床分期的关系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分期的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52例行手术治疗和初诊时伴有其他脏器器官转移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学以及术前1周内血常规结果,计算NLR、PLR、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SⅡ).结果 T1 ~T2期食管鳞癌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计数(3.39±1.65×109/L)、PLR值126.98±51.5、SⅡ值474.92±518.54,明显低于处于T3及以上分期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的(4.53±2.45)×109/L、PLR值160.12±103.61和SⅡ901.13±1 353(P<0.05).N0~N1期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1.82±0.61)×109/L、NLR值2.58±4.22明显高于处于N2以上分期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1.38±0.44)×109/L]和NLR值(3.93±3.15) (P <0.05).N0~ N1期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的[(3.47±1.69)×109/L)]、SⅡ值448.8±498.5,明显低于处于N2以上分期患者,与是否伴有其他脏器转移无关.结论 术前外周血NLR、PLR、SⅡ值对食管鳞癌进展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中性粒细胞计数、NLR、PLR、SⅡ值越高,淋巴细胞计数越低,均提示食管鳞癌病程进展越晚,预后越差.

    作者:陈仙梅;王铁武;郭建阳;曹贞子;王海;于晓兵;刘建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丹参酮胶囊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43例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丹参酮胶囊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PCOS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酮胶囊+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检测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清相关性激素如睾酮(T)、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血脂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 DL-C)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SH、T、LH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LDL-C、TC、TG水平降低更明显,且HDL-C水平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 丹参酮胶囊与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治疗育龄期PCOS患者,可改善性激素水平,降低血脂,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瑞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2组患者均给予甲钻胺片治疗,对照组加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加黄芪桂枝五物治疗,治疗28 d后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症状减轻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寿海;董学芳;张骞;雷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能谱CT在肾透明细胞癌诊断及分级评价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能谱CT 70 keV单能量动脉期肿瘤碘浓度值、NIC值与肾透明细胞癌(CCRCC)病理学分级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在CCRCC诊断、术前评估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CCRCC患者病历资料及其能谱CT影像学资料,统计学分析能谱CT 70 keV单能量动脉期肿瘤碘浓度值、NIC值与CCRCC病理学结果指标的相关性,用ROC曲线分析能谱CT 70 keV单能量动脉期肿瘤碘浓度值、NIC值在CCRC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能谱CT 70keV单能量动脉期及静脉期碘浓度值及NIC在不同分化CCR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70 keV单能量动脉期碘浓度值及NIC与肿瘤分化等级呈负相关,70 keV单能量动脉期肿瘤碘浓度值及NIC诊断的临界值分别为3.25、0.83,对应敏感度分别为68.4%、94.7%,特异性均为88.9%.结论 70 keV单能量动脉期肿瘤碘浓度值及NIC在诊断CCRCC及其肿瘤分化等级评估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郝万庆;焦华杰;吴金花;陈大治;哈若水;高永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TTF-1基因过表达慢病毒重组载体的构建及TTF-1过表达A549细胞系的建立

    目的 构建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基因过表达慢病毒重组载体并感染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建立TTF-1基因过表达的A549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TTF-1在肺腺癌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PCR拼接TTF-1的cDNA寡核苷酸序列,连入pCDH-CMV-MCS-EF1-CopGFP-T2A-puro,转化至感受态细胞DH-5α,测序鉴定;将携带TTF-1基因的慢病毒过表达载体转染至293T细胞,经包装产生慢病毒,测定病毒滴度,并感染A549细胞,构建稳定表达TTF-1基因的肺腺癌A549细胞系.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TTF-1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pCDH-CMV-TTF1-EF1-CopGFP-T2A-puro构建成功,测序结果正确;经包装所得病毒上清液滴度为6×107 TU/mL,稳定转染的细胞系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GFP表达;PCR结果显示,A549细胞转染组中TTF-1基因表达量比未转染组提高了381倍.结论 成功克隆、扩增TTF-1基因,并建立其慢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稳定过表达TTF-1基因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系.

    作者:李长清;韩育宁;于亮;宋旭洋;马云帆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扩散张量成像在痉挛型脑瘫诊断及脑瘫严重程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扩散张量成像纤维束追踪技术在评价痉挛型脑瘫患儿脑瘫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确诊为痉挛型脑瘫患者27例作为病例组,根据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进行分级,同时收集健康志愿者3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皮质脊髓束的纤维数量(FN)及各项异性分数(FA)的差异,分析病例组皮质脊髓束FN、FA值与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皮质脊髓束FA值为0.45±0.04,FN值为82.39±56.37;对照组FA值为0.49 ±0.03,FN值为2t2.55±105.06,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FN值与GMFCS存在负相关性(P<0.05).结论 DTI纤维束追踪可用于描述纤维束完整程度,提供较常规MRI扫描更多的诊断信息;DTI可用于评估痉挛型脑瘫严重程度,FN、FA值可作为临床诊断、病情评估的敏感指标.

    作者:虎玉龙;刘风娇;王宏;尹媛媛;张雨;穆学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脾动脉瘤的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 总结脾动脉瘤的临床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脾动脉瘤患者的病历资料,2例采用开放手术治疗,其中1例累及脾门的脾动脉瘤采用脾切除,1例采用动脉瘤切除+动脉端端吻合;其余8例均采用腔内技术治疗:5例采用覆膜支架行腔内修复术,2例采用多层裸支架,1例采用弹簧圈栓塞.结果 技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未见手术并发症出现.结论 开放手术是脾动脉瘤处理的可靠手段,但随腔内技术和器材的发展,腔内技术在脾动脉瘤的治疗中使用越来越多,其短期疗效满意,但其长期效果还须观察.

    作者:胡志鹏;苟伟;赵刚;高峰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关节镜辅助下髌股韧带重建治疗无骨性结构异常的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半腱肌肌腱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无骨性结构异常的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效果.方法 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76例,取同侧自体半腱肌肌腱重建髌股韧带,髌骨侧采用髌骨骨槽加双锚钉固定,于关节内整髌骨轨迹匹配,股骨侧采用界面螺钉固定.如外侧支持带挛缩给予松解外侧支持带,所有入选病例均排除骨性结构异常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36个月,平均12个月.疗效评价采用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及影像学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均无髌骨再次脱位及髌骨骨折,恐惧试验均阴性.末次随访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94.30±4.26)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4.30±5.32)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6.32±0.72)分,影像学髌股适合角(5.72±1.20)°、髌骨外移率(0.50±0.12),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髌股韧带重建治疗无骨性结构异常的复发性髌骨脱位疗效可靠.

    作者:郝斌;闫文磊;万钧;杨亚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家族遗传性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多脏器损害的CT分析

    目的 分析家族遗传性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多脏器损害的CT表现并提高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经临床与CT影像表现证实的家族遗传性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多脏器损害的CT表现及其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表现面部多发血管纤维瘤(口鼻三角区为著).CT显示3例颅内室管膜下多发硬化结节,病灶均已钙化,颅骨多发骨质硬化结节1例.肝脏、双肾多发错构瘤1例,肺内多发淋巴管肌瘤病1例,脊柱椎体、附件多发结节样、斑片状骨质硬化3例.结论 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多脏器损害CT特征性表现,可提高该病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李晓坤;温大勇;李建;陈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经皮微创置钉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置钉法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入微创组和开放组,接受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矢状面Cobb角、椎体角、和病椎椎体前缘高度间的差异.结果 微创组术后第5天VAS评分(1.4±0.8)分、失血量(61.3 ±33.9)mL、手术时间(102.8±37.8) min;开放组术后第5天VAS评分(2.7±1.2)分、失血量(261.8±69.5)mL、手术时间(127.9 ±48.1)min,微创组明显优于开放组(P<0.05).2组患者手术后矢状面Cobb角、椎体角和病椎椎体前缘高度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矢状面Cobb角的矫正丢失较开放组少.结论 微创组较开放组可明显减少组织的创伤,且能减少术后后凸畸形的矫正丢失.

    作者:马海珍;丁波;袁林;马宝军;王磊;顾成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妊娠期妇女合并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妇女妊娠期合并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围产期孕妇2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HPV检测结果分为研究组(HPV阳性,116例)和对照组(HPV阴性,142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分娩方式、妊娠结局、胎儿生长发育受限等情况,分娩时取胎盘、羊水、胎儿脐静脉血及新生儿咽部(男)或外阴(女)分泌物,比较合并HPV感染采用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对羊水、胎盘、脐血以及新生儿咽部或外阴分泌物HPV感染的影响.结果 116例研究组产妇中54例(46.67%)经阴道分娩,62例(53.33%)行剖宫产分娩,分娩方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早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产褥感染,以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死胎或胎儿畸形的发生比例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经阴道自然分娩与行剖宫产分娩者比较,羊水、胎盘、脐血以及新生儿咽部或外阴分泌物HPV的阳性检测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妇女合并下生殖道HPV感染经母婴垂直传播给新生儿,虽然对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及新生儿近期造成的影响不大,但仍须采取措施对孕妇进行治疗,避免新生儿发生感染.

    作者:郭莉;王莹;王桃;高燕;张海娟;吴晓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HLA-B27、CRP、ESR、RF以及Ig联合检测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HLA-B27、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以及免疫球蛋白(Ig)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对AS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免疫散射比浊法以及Westergren法,分别检测AS患者(209例)和健康体检者(99例)全血中的HLA-B27、CRP、RF及Ig(IgG、IgA、IgM)、ESR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S组HLA-B27、CRP、ESR阳性率及CRP、ESR双阳性率分别为98.09%、62.20%、40.19%和34.49%,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组CRP、ESR、RF、IgG、IgA、lgM水平分别为(17.92±2.50) mg/L、(23.21 ±2.28) mm/h、(16.95±24.87) IU/mL、(13.81±3.64) g/L、(3.18±2.60)g/L、(1.40±0.58)g/L,高于对照组,除R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ESR以及Ig水平变化与AS病情活动有关,可以作为监测AS病情变化的指标.HLA-B27、CRP、ESR以及Ig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高AS的阳性率,在AS的辅助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洪燕燕;张彦红;李莉;杨芝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左室假腱索心电图早复极波的对比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左室假腱索早复极波发生率,探讨左室假健索引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可能原因.方法 选择心脏彩超检查诊断左室假腱索276例为假健索组,收集同期心脏彩超检查无左室假腱索300例作为对对照组.结果 左室假腱索组276例,男性204例,女性72例;98例心电图显示早复极波,发生率35.5%.对照组患者300例,男性205例,女性95例;36例存在早复极波,发生率12%.结论 左室假腱索者早复极波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患者.

    作者:党晓茹;席少静;栾红;郎立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