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星;李明;张德文;刘传康;覃佳强;曹豫江;王忠良
目的:比较两种甲泼尼龙制剂治疗过敏性紫癜严重消化道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给予米乐松,对照组给予甲强龙,均为5~10 mg/(kg·d),疗程3~5 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93.3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效果肯定,米乐松价格更便宜,可作首选.
作者:李政锦;戴尚君;王晓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霉菌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6年确诊为白血病合并霉菌性肺炎6例的临床表现和诊疗过程.结果:6例白血病患儿病原菌培养均为霉菌,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真菌感染疗效满意,主要不良反应是低钾血症.结论:霉菌是引起白血病患儿化疗后院内感染重要病原菌之一,肺炎常规治疗临床改善不明显时,要重视霉菌检查并及时改用两性霉素B治疗.
作者:肖剑文;徐酉华;戴碧涛;宪莹;刘筱梅;苏庸春;于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病例资料患儿男,4岁8个月.因误服感冒通11 h伴呕血6次,抽搐3次入院.患儿入院前误服感冒通16片,3 h后到当地医院洗胃,之后出现抽搐1次,持续2 min,经甘露醇、纳洛酮、维生素B6、胞二磷胆碱及磷霉素治疗无好转,且再次抽搐2次,呕吐咖啡色样物质6次,患儿神志不清,急送入我院.查体:T 35.7℃,R 29次/min,HR 142次/min;神志不清,浅昏迷状;面色及口唇略苍白,未见皮下瘀点及斑点;双眼瞳孔约4.5 mm,等大等圆,光反射迟钝,颈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不齐,心音略钝,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活跃;四肢肌张力高,双侧巴氏征阳性.入院诊断:感冒通中毒致多器官功能损伤.
作者:刘辛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定眩口服液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定眩口服液中的葛根素含量,色谱柱:20RBAXExtenel C18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24:76),流速:1.0 mL/min.结果:葛根素绝对进样量在0.16~0.96 μg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4115.59x-42.84(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86%(RSD=1.84%,n=6).结论:该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作者:文洪宇;陈玲;谢安永;杨娟;夏泽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4儿科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4.2儿童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和病原治疗儿童器官功能发育逐步完善或成熟,但较娇嫩,活动范围在逐渐增大,但免疫能力仍较偏低,以及环境等因素,亦极易发生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
作者: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儿科药学专业组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时本院门诊患儿静脉注射抗生素的调查,了解目前我院抗生素应用现状.方法:随机抽取急性呼吸道感染静脉注射抗生素患儿584例,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患儿使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组、急性支气管炎组抗生素使用以单用为主,肺炎组以抗生素联用为主;随着病变部位的深入,病情加重,单用抗生素比例逐渐减小,而级别较高的抗生素使用比例增加;在联合使用抗生素中,随着病情加重,抗生素联合种类也逐渐升级.结论:我院门诊患儿抗生素使用正趋于合理化、规范化.
作者:熊菀;肖农;刘万清;黄舒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洁尔灭溶液药浴加复方新诺明粉末外敷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疗效.方法:将新生儿脓疱疮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采用0.01%新洁尔灭溶液全身沐浴,然后用复方新诺明粉末调湿外敷;对照组37例采用百多邦软膏局部涂擦.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56%,对照组有效率5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84,P<0.01);住院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t=18.129,P<0.05).结论:新洁尔灭药浴加复方新诺明粉末外敷治疗新生儿脓疱疮效果明显优于百多邦软膏局部涂擦,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万惠;王长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穿琥宁注射液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1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吸氧、止咳化痰,口服β2受体激动剂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穿琥宁注射液15 mg/(kg·d)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喘憋症状缓解、哮鸣音消失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穿琥宁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明显.
作者:刘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为复方毛冬青注射液建立专属性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甲基正壬酮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HP-1(Aglient 19091z-413,30 m×320μm×0.25 μm);氮气为9.23 psi,流量1.8 mL/min;空气400 mL/min;氢气40 mL/min;柱温80℃(2 min)至220℃,升温速率为15℃/min;再升至270℃(13.75 min),升温速率为40℃/min;汽化室240℃;检测室280℃;进样量1 μL;检测器为FID.结果:线性范围为1.0~20.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05%,RSD=1.29%(n=6).结论:本法操作简单、可靠、具有实用性.
作者:邓六勤;钟鸣;陈怡禄;何艳玲;黄跃;卓仪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健脾生血颗粒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诊断为轻、中度缺铁性贫血的门诊患儿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口服健脾生血颗粒,对照组口服硫酸亚铁及维生素C.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依从性更好(P<0.01);轻度贫血组、中度贫血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生血颗粒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有较高的治疗价值.
作者:马海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所有的梗阻性肾病不论梗阻发生在泌尿道的何处,终都可因梗阻导致的一系列复杂的损伤反应引发不可逆的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从而导致肾功能不全或高血压.而在此病理生理过程中,肾细胞凋亡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细胞凋亡的异常主要包括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凋亡减少[1](但仅就肾间质细胞总体而言,此时其细胞凋亡也是增加的,只是程度比小管细胞小[2])和肾小管(尤其是远端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RTE)的凋亡增加[3],分别对应着形态学上的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扩张、萎缩.动物实验已经证实甚至在输尿管梗阻解除后,肾小管细胞的凋亡仍会继续加剧[4,5].故能够调控肾细胞凋亡特别是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药物,就极可能对梗阻性肾病尤其是梗阻解除后肾功能继续恶化者具有实际的治疗作用[6].近年来,随着对梗阻性肾病发病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这方面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许多药物的作用正是针对梗阻性肾病已知的发病环节,对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又促进了对梗阻性肾病发病机制的更深的了解.
作者:陈剑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C对甘露醇引起血管损伤及其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1)动物实验:将健康大白兔随机分4组,A组在兔耳缘静脉注射甘露醇;B、C、D组分别以生理盐水、维生素C、维生素E预处理后再静脉推注甘露醇,电镜、光镜下观察局部血管的损伤.(2)利用Biostar H-40s型芯片,检测甘露醇分别在应用三种保护剂前后对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1)动物实验:血管损伤程度上,A组为重度;B组为中~重度;D组为轻度;C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2)基因芯片检测:330条凋亡基因中,生理盐水组芯片无改变;维生素C组中45条促凋亡基因表达下调,34条抗凋亡基因表达上调;维生素E组3条促凋亡基因表达下调.结论:维生素C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而起到抑制甘露醇血管损伤的作用.
作者:潘开宇;尚世强;戴晓娜;叶志弘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病例介绍患儿,女,4岁,因误服复方利血平8片致腹痛、呕吐、四肢抽搐18 h入院.患儿于2005年11月27日下午不慎误服复方降压片8片(广州白云山制药有限公司,每片含利血平0.125 mg,双肼屈嗪12.5 mg,氢氯噻嗪12.5 mg,氯化钾100 mg),2 h后出现腹痛、呕吐,立即就诊,当地卫生院给予口服VitC、肌注地塞米松2 mg处理.
作者:吴祖成;宋柳安;陈秋燕;曾健聪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病例资料患儿,女,2岁11个月,汉族.患儿入院前27 h,左下肢被开水烫伤,烫伤面积为1.5%左右,烫伤处起水疱,伤后家长立即给涂搽自制药酒(含草乌、雪上一枝蒿),涂搽后包扎,约15 min患儿出现全身青紫,口吐白沫,四肢抽动,呼之不应,立即送往当地医院救治.查体:呈深昏迷状态,双肺大量湿啰音,心率240次/min,心音低钝,病理反射未引出,立即给予西地兰、阿托品及镇静、利尿、脱水等治疗,抽搐停止后转院,2 h后收入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作者:白云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马来酸伊索拉啶口腔崩解片的佳处方和工艺.方法:选用微晶纤维素和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作为崩解剂,通过湿法制粒压片制备,以体外崩解时间为指标,采用改进单纯形法优化处方,并测定体外和人体口腔内的崩解时间及体外溶出度等质量评价指标.结果:按照优选处方制得的口腔崩解片的体外崩解时间为(9.30±1.06)s,人体口腔内的崩解时间为(53.86±7.43)s,体外释放迅速,5 min之内释放近70%.结论:本研究所得的处方和工艺可以制备性能优良的伊索拉啶口腔崩解片.
作者:黄云;王珏;王文喜;蔡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化脓性脑膜炎(以下简称化脑)是小儿常见的严重颅内感染疾病.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多数西方国家开展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简称Hib)结合疫苗(conjugate vaccines)常规接种,使该菌引起的化脑发病率有了显著下降,但是其后遗症发生率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1,2].在众多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水平较差,疫苗未得到推广,因而化脑的总发病率及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1-4].因此,化脑仍是全世界导致儿童死亡及后遗症发生的重要原因.本文对近年来儿童化脑的流行病学变化、抗生素选择、细菌耐药性、地塞米松的使用和后遗症等方面的新认识作一回顾.
作者:余佳;蔡方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对HIV暴露后进行处理和预防用药(PEP)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大程度地降低暴露后感染HIV的危险.方法:通过查阅建库至2005年底的职业暴露统计资料,重点分析暴露方式、暴露后伤口的处理及其预防服药的情况.结果:医务人员暴露的机率大,其中以护士的针刺伤为主;伤口处理中的问题是处理不及时,冲洗时间不够长;有52.8%的人自行停药,这样可能增加感染的潜在危险.结论:通过改进HIV暴露后的处理和预防服药方面的工作,可进一步降低暴露后感染HⅣ的潜在危险.
作者:李廷荣;李桓;孙庆云;王治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α-2b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90例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利巴韦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0例,疗程5~7 d,比较三组患儿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及显效率与总有效率.结果:常规组、利巴韦林组、联合治疗组患儿止泻时间分别为(4.76±2.21)d、(4.53±1.84)d、(3.21±0.87)d;退热时间分别为(32.5±7.4)h、(29.3±5.8)h、(22.4±4.6)h,利巴韦林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较常规组和利巴韦林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6.7%,明显优于常规组和利巴韦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α-2b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可明显缩短腹泻及发热时间,提高疗效.
作者:胡晓波;肖政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西诺非和鹿瓜多肽分别辅助治疗小儿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骨折患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Ⅰ组加用西诺非10 mg/d、治疗Ⅱ组加用鹿瓜多肽4 mg/d,疗程8 d.结果:治疗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西诺非和鹿瓜多肽辅助治疗小儿骨折均安全有效.
作者:刘星;李明;张德文;刘传康;覃佳强;曹豫江;王忠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氨蝶呤(MTX)连续24 h持续静脉输注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耐受性.方法:72例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进行大剂量甲氨蝶呤连续24 h持续静脉输注,第36 h亚叶酸钙解救,检测36 h、48 h、72 h MTX血药浓度,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不良反应表现为消化道症状、肝功能损害和Ⅰ°~Ⅱ°白细胞减少、Ⅰ°~Ⅱ°口腔粘膜损害,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92.5%的患儿72 h MTX血药浓度<0.1μmol/L.结论:大剂量MTX加亚叶酸钙解救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耐受性较好.个别患儿出现排泄延迟,通过监测MTX血药浓度,增加亚叶酸钙解救次数,可防止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韦润红;赵国兴;陈疏敏;程志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