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海拔地区小儿心脏病1 447例彩色超声心动图结果分析

代婷

关键词:高海拔, 小儿心脏病, 彩色超声心动
摘要:目的:观察高海拔地区小儿心脏病的类型、彩色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惠普8500型彩超仪诊断小儿心脏疾病1 447例,探头频率为(2.5~5.0)MHz.结果: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占77.68%,右心扩大并右室肥厚病变占11.96%,复杂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占4.69%.结论:高海拔地区小儿心脏疾病常见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但右心扩大、右室肥厚病变发病率较高不容忽视,复杂畸形先天性心脏病亦不少见.彩色超声心动图对小儿心脏病具有直观、清晰、准确、简便的诊断价值,在产前胎儿彩色超声心动诊断方面需进一步研究.
青海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11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1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的患者,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同时,降低血尿酸,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结果:糖尿病足的治愈率达90%.结论:糖尿病足的治疗,首先是严格控制血糖,消除一些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如血尿酸等,同时应改善微循环及局部处理等综合治疗.

    作者:丁莺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慢性前列腺炎的物理康复治疗及指导

    慢性前列腺炎是外科男性多发病、常见病,我科自2001年对进行体检后诊断慢性前列腺炎者给予物理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翠莲;段青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硝酸甘油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醛固酮和尿钠排泄的影响及药物干预的作用

    目的:防止硝酸甘油在防治冠心病心绞痛时产生耐药性.方法:对69例患者分别给予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氢氯噻嗪、硝酸甘油+卡托普利三种方案治疗,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案.结果:硝酸甘油+氢氯噻嗪和硝酸甘油+卡托普利效果优于单纯用硝酸甘油,其中以硝酸甘油+卡托普利效果佳.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硝酸甘油时,同时加服小剂量利尿剂或卡托普利,可以增强其扩血管作用,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陈晓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尿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法联合检测尿液红细胞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尿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法联合检测尿液红细胞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采500例病人中段晨尿,分别用尿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法两种方法进行侧定,对结果统计分析作出结论.结果:两方法检测结果为68.2%.结论:尿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法联合检测尿液红细胞在临床中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

    作者:魏青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6例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结果:实施舒适护理的患者心理上获得舒适感和安全感,机械通气时间缩短.结论:对患者实施护理时,应重点满足其舒适的需求,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引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西宁地区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

    本文报告了348例西宁地区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观察患儿黄疸出现时间、进展及伴随症状,便于查找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通过医嘱采取对症疗法,减轻浓血,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呼吸循环等监护.

    作者:吴丽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一例分析

    目的:分析腔镜下甲状腺腺瘤手术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5月对1例甲状腺腺瘤采用乳晕径路腔镜下手术.建立皮下隧道,CO2压力6mmHg,腔镜下超声刀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结果:痊愈出院,手术时间120分钟,术中出血量30mL,术后引流量50mL,术后住院3天,随诊6个月,无复发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作者:刘占峰;师海亮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的产科治疗保健及护理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乙肝,通过产科治疗保健,能够有效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方法:对妊娠时机的选择、产前行母婴阻断及对新生儿的处理等方法,降低新生儿携带乙肝病毒.结果:通过上述方法使新生儿携带乙肝病毒率明显降低.结论:经过产科治疗保健,能够有效阻断母婴传播,减少乙型肝炎携带者,促进人类的健康.

    作者:陈绍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格尔木地区68例住院患儿死亡情况临床分析

    目的:对格尔木地区住院患儿死亡情况进行分析,对引起死亡因素进行筛选和评价.方法:对格尔木市两家市属医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的所有住院死亡患儿(68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儿和婴幼儿死亡率高,农村患儿死亡率高于城市.结论:加强围产期的管理及疾病预防知识的宣教,增强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改善农牧区基层医疗条件,对降低死亡率意义十分重大.

    作者:王晓青;贾存文;王燕英;胡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直肠下端及肛管肿物96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直肠下端及肛管肿物中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率.方法:收集96例发生于直肠下端及肛管肿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6例患者中72例行组织活检,一次活检确诊63例,确诊率87.5%,其中恶性肿瘤41例,占42.7%.结论:直肠下端及肛管肿物临床表现不一,误诊率高,应重视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王海兵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乌头碱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救治(附11例分析)

    目的:观察乌头碱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救治方法,加强医务人员对中草药毒副作用的认识,重视中草药中毒及救治.同时要加强对乌头类毒性中药用药的宣传教育,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用法及用量.方法:将2000年1月-2005年8月收治的11例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总结救治措施.结论:发现乌头碱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三大症候群.治疗措施是及早彻底催吐洗胃;二是抗胆碱能药物的使用;三是对症治疗.

    作者:甘桂芬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中两种麻醉方式对胎儿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剖宫产术时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阻滞的对比,探讨两种麻醉方式对胎儿安全性的影响.方法:足月单胎妊娠行择期剖宫产的孕妇中,选择全麻组和硬膜外组各30例.两组产妇均在胎儿娩出时抽取动、静脉血,做血气分析.分别记录两组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分,并比较这些指标和血气分析指标.结果:全麻组和硬膜外组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分别为(9.5±1.1)、(9.8±0.7)分,5分钟Apgar评分均为10分,两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娩出时脐动、静脉血的pH值在全麻组分别为(7.31±0.06)和(7.31±0.04),硬膜外组分别(7.28±0.07)和(7.32±0.05),两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阻滞均可安全地用于剖宫产.

    作者:鲍金芝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蛛网膜下腔引流治疗颈椎管内肿瘤术后切口漏5例分析

    椎管内肿瘤如脊膜瘤、巨大神经鞘瘤切除时由于瘤体与硬膜粘连较广泛,故往往需同时切除部分硬膜,而以肌筋膜替代硬膜覆盖缺损之硬膜,这样就容易出现手术部位脑脊液漏,致刀口长久不能愈合.为了解决此问题,我科采用了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引流脑脊液降低脑脊液压力治疗颈椎管内肿瘤术后刀口漏,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师存伟;钟生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微量元素镁、铜、铁、锌、硒对乙肝病毒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体内元素镁与微量元素铜、铁、锌、硒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影响作用.方法:对53例HBsAg阳性携带者、50例乙肝病毒(HBV)患者和7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中镁、铜、铁、锌、硒含量测定.结果:利用计算机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结论:我们认为机体内的生命元素镁的含量及其它元素间的量比关系,对其生物效能的发挥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作者:张金环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科的应用.方法:成立风险管理小组,确定风险管理内容,培训呈报风险事件的知识.结果:增强了护士的风险意识,护理缺陷明显下降,护理质量提高.结论:护理风险管理与护理质量密不可分.

    作者:徐延廷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全凭静脉麻醉复合高渗糖持续泵入麻醉胰岛细胞瘤切除术一例报告

    患者男,67岁,体重73kg.因出现反复发作的晕厥到我院就诊.患者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源性心脏病,ASAⅢ级.临床症状具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症,发作时血糖0.14mmol/L~2.39mmol/L,平均2.32mmol/L,表现为反复发作性低血糖性昏迷或痉挛,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症状均缓解,术后病理证实为胰岛细胞瘤.麻醉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入室静脉穿刺后,微量泵持续输注50%的葡萄糖注射液,起始输注速度为100mL/h,待血糖在4.5mmol/L时进行麻醉诱导.

    作者:王建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碘伏用于会阴侧切术后的杀菌效果评价

    0.5%碘伏应用于会阴侧切切口的湿敷效果较好,根据临床实验证实了碘伏湿敷杀菌效果的可靠性和时效性,切口愈合率100%,切口感染率由原来的5.4%降至零.

    作者:周红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B超诊断残端胆囊6例分析

    本文将我院自2001年1月-2006年12月间行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残端胆囊进行诊断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本组病例6例,男4例,女2例,年龄(36~57)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1年~6年不等.6例患者均有胆囊切除病史,术后出现右上腹不适或术前症状仍然存在.

    作者:王桂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6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前列腺素E注射液,治疗组给予前列腺素E以及刺五加注射液并观察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46.5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8.37%,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性显著改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改善DPN患者临床症状,血液流变性.

    作者:韩彦渊;卢承德;杜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高原地区鼻衄的辨证施治

    每年的冬春两季是鼻衄的高发季节.笔者采用补气健脾凉血止血的中草药组成方剂,并合用自拟的二参粉剂(西洋参、参三七、血余炭)治疗鼻衄105例,治愈率达93%以上,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许银智;李永忠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青海医药杂志

青海医药杂志

主管:青海省卫生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青海省医药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