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淫羊藿素-泊洛沙姆188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溶出度研究

吴玲

关键词:淫羊藿素, 泊洛沙姆188, 固体分散体, 制备, 溶出度
摘要:目的:制备淫羊藿素-泊洛沙姆188固体分散体以提高淫羊藿素的溶出度。方法:以泊洛沙姆188为载体,采用熔融法制备固体分散体。通过体外溶出度比较,考察了载体泊洛沙姆188的用量(淫羊藿素-泊洛沙姆188质量之比为5∶1、3∶1、2∶1、1∶1、1∶3、1∶5、1∶7、1∶9、1∶11、1∶13、1∶15、1∶17、1∶19、1∶27、1∶31)、熔融温度(60、70、80℃)、冷却温度(-20、0、20℃)对固体分散体中淫羊藿溶出度的影响;同时比较了淫羊藿素原料药及其物理混合物、固体分散体的体外溶出度以证实固体分散体的形成。结果:所制固体分散体的淫羊藿素溶出度在一定程度上随载体比例增加而增加,当淫羊藿素与载体之比为1∶17~1∶27时淫羊藿素在120 min时的溶出度均在90%以上;熔融温度、冷却温度经综合分析后分别确定为60、0℃;在溶出30 min时,固体分散体的溶出度是物理混合物的1.5倍。结论:制备的固体分散体显著提高了淫羊藿素的溶出度。
中国药房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结构-行为-绩效范式的我国医药产业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医药产业的现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方法:应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对我国2004-2012年的医药产业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我国医药产业市场结构的特点是医药企业数量众多,但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进入壁垒较低;企业产品差异化程度有增大的趋势;新产品产值率近年基本呈逐年增长趋势。行业市场行为的特点是企业定价能力较弱,2400多种药品定价受到政府监控;企业药品广告投放增加,仅2013年通过网络平台投放的广告就达6.3亿元;医药行业并购活跃,2013年公开的医药行业并购达43宗;企业研发支出逐年增加,专利申请数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在2012年分别达9580件和10073件。市场绩效的特点表现为销售利润率逐年增长,2012年达11%;新产品产值率也连续几年增长,到2011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6.68%,但是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建议未来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需通过战略并购提升产业结构;加大研发投入;注重创新研发平台的建设,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加强对医药企业的监管,推行规范化管理。

    作者:李树祥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品管圈在降低自动化药房库存差错率中的应用

    目的:降低我院自动化药房库存差错率。方法:按照品管圈PDCA(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行动)管理法的步骤设计实施活动,分析造成自动化药房库存差错的原因,探讨解决对策并实施,评价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制定标准化流程。结果:自动化药房库存差错出现的主要原因有药品调剂差错、药品上架差错、退药单差错、自动摆药机和系统差错等。针对以上原因,拟定并制定药品出库核对与药品上架流程、自动化药房药品调剂流程、二级核对流程等相关规范,并予以实施。实施活动后有形成果即自动化药房库存差错率由9.17%降低至3.77%,制定的标准流程可确保整个PDCA持续运行;无形成果即管理成员在品管圈手法、责任感、沟通与协作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提高。结论:品管圈PDCA管理法用于降低自动化药房库存差错率可行,可为自动化药房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郭秋实;单鸿丹;刘超群;孙丽蕊;孙智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胰岛素自微乳剂肠道给药的降血糖效果考察

    目的:研究胰岛素自微乳剂肠道给药在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体内的降血糖效果。方法:取大鼠ip给予链脲佐菌素(50 mg/kg)复制1型糖尿病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胰岛素注射液2.25 u/kg)组和微乳剂低、中、高剂量组(胰岛素自微乳剂4.5、9、18 u/kg);另取正常大鼠10只为假手术(生理盐水)组。均麻醉手术,除阳性对照组大鼠ip给药外,其余大鼠肠道给药,于给药前和给药后15~600 min检测各组大鼠血糖水平。另分别对正常对照组、模型未给糖组、模型给糖组和微乳剂(胰岛素自微乳剂9 u/kg)组大鼠进行糖耐量实验(除模型未给糖组大鼠不给糖外其余大鼠均给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给药后0~240 min内的血糖值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大鼠给药15 min后有降血糖趋势,给药后30~480 min内的血糖值均减小,其中降血糖峰值为36%、峰值时间为30 min;微乳剂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给药30 min后有降血糖趋势,给药后45~360 min内的血糖值均减小,其中降血糖峰值为18%~21%、峰值时间为90~120 min,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糖耐量实验中除模型未给糖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有血糖吸收峰,且微乳剂组大鼠血糖达峰值后迅速降低。结论:胰岛素自微乳剂能明显降低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

    作者:黄惠燕;梁丽梅;余芬;吴美琴;张晓娟;黄小琼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辽宁省医疗机构制剂注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目的:促进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的规范化。方法:结合辽宁省2010-2014年医疗机构制剂申报注册新品种的技术审评情况,分析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申报资料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结果与结论: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申报资料中主要存在制剂名称不规范、立题目的书写不清楚与表述不恰当、说明书及标签不规范、配制工艺研究不完善等问题。为了规范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建议应加大现场核查力度、加强5年临床使用历史检查、提高医院制剂申报单位研发水平、强化医疗机构是制剂配制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以确保医疗机构制剂安全、有效。

    作者:黄森;胡春丽;汪丽;沈文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灯盏乙素-PEG-PLGA载药纳米粒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目的:制备灯盏乙素-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EG-PLGA)载药纳米粒,优化其处方,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灯盏乙素-PEG-PLGA载药纳米粒。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以初乳与外水相的比例、灯盏乙素和PEG-PLGA质量浓度为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处方;测定优处方所制纳米粒的表观形态、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包封率和稳定性。结果:优处方为初乳与外水相的比例1∶15,灯盏乙素质量浓度10 mg/ml,PEG-PLGA质量浓度15 mg/ml。所制得纳米粒为圆形或椭圆形,平均粒径为(78.54±2.21)nm,Zeta电位为(-23.07±1.39)mV,载药量为(1.67±0.12)%,包封率为(45.32±1.29)%;纳米粒在4℃下保存3个月内粒径和包封率无明显变化。结论:成功制得具有较好理化性质和稳定性的灯盏乙素-PEG-PLGA纳米粒。

    作者:祖洪碧;李小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交流会

    本刊讯2015年6月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交流会,交流工作进展,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金小桃出席会议并讲话。金小桃指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部署,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态度、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国家卫生计生委党组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及时传达部署,统一思想认识,制定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方案,全面启动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斌带头讲党课。委党组成员陆续在分管司局和直属联系单位范围内讲党课。直属机关各单位迅速行动,制定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了专题辅导报告和讲党课活动。截至目前,全委专题教育开局良好,平稳推进。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胃得安片对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胃得安片对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空腹、水浸拘束法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6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等容氯化钠注射液)组、模型(等容氯化钠注射液)组、雷尼替丁(0.015 g/kg)组与胃得安片高、中、低剂量(1.70、0.87、0.43 g/kg)组。观察大鼠胃大体情况,测定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胃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与丙二醛(MDA)、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胃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升高,血清NO含量减少,胃组织SOD活性减弱、iNOS活性增强、MDA和PGE2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大鼠胃内出现暗红物质,黏膜细胞出现严重变形坏死,并出现多发性大面积浅表性溃疡。与模型组比较,胃得安片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降低,血清NO含量增加,胃组织SOD活性增强、iNOS活性减弱、MDA含量减少、PGE2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大鼠胃大体情况与组织病理情况有所改善。结论:胃得安片对应激性刺激导致的胃溃疡大鼠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改善大鼠血清抗氧化指标水平有关。

    作者:毕云生;李允江;杨文超;路其康;于燕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正交设计优选九味益胃合剂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九味益胃合剂的水回流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君药丹参中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含量、赤芍中芍药苷含量和干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以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加水量、提取次数等4个因素设计L9(34)正交试验优选九味益胃合剂提取工艺条件,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优工艺为加8倍药材量水浸泡1 h,提取2次,每次提取1 h。3批样品验证试验综合评分分别为98.793、99.078、99.220(RSD<2%,n=3)。结论:九味益胃合剂优选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肖卫红;杨全伟;何伟;张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尼古丁乙醇脂质体的制备与体外透皮特性研究

    目的:制备尼古丁乙醇脂质体,并对其体外透皮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注入法制备尼古丁乙醇脂质体。采用单因素法考察乙醇和磷脂用量对脂质体粒径和包封率的影响。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小鼠离体皮肤渗透实验以比较尼古丁乙醇脂质体、尼古丁脂质体和尼古丁乙醇溶液中尼古丁的累积渗透量。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电镜,观察含有罗丹明B的尼古丁乙醇脂质体、尼古丁脂质体和尼古丁乙醇溶液在小鼠离体皮肤上的渗透深度。结果:当处方中含3%(m/V)磷脂和35%(V/V)乙醇时制得的尼古丁乙醇脂质体的粒径小[(105±11.5)nm]、包封率高[(89.13±6.12)%];与尼古丁脂质体及尼古丁乙醇溶液比较,尼古丁乙醇脂质体12 h时的体外累积渗透量高,且3种制剂均在12 h时渗透达饱和,其渗透深度依次为80、156、175μm。结论:成功制得能增加尼古丁皮肤渗透性的尼古丁乙醇脂质体。

    作者:王慧;张晓红;张燕;杨苗苗;权伟;戴尊孝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双防饮对关节炎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院内传统组方双防饮对佐剂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雷公藤多苷0.06 g/kg)组和双防饮低、中、高剂量[2.2、9.8、22.0 g(生药)/kg]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复制佐剂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复制模型给药当日开始对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鼠ig给予生理氯化钠溶液,其余各组大鼠ig给予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28 d。观察复制模型后3、7、14、21、28 d各组大鼠的关节炎指数、痛阈值、足跖肿胀度;末次给药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复制模型后第7天起关节炎指数、第14天起足跖肿胀度和血清中IL-1、IL-6、TNF-α、CRP水平增加,第3天起痛阈值、血清中IL-10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双防饮高剂量组大鼠复制模型后第7天起关节炎指数、第14天起足跖肿胀度和血清中IL-1、IL-6、TNF-α、CRP水平降低,第14天起痛阈值、血清中IL-10水平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作用效果与双防饮剂量呈正相关。结论:双防饮在缓解关节炎症方面具有一定疗效,该作用可能与其对炎症因子的调节有关。

    作者:张继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齐墩果酸对氧化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线粒体中一氧化氮合酶的调控作用Δ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对氧化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线粒体中一氧化氮合酶(mtNOS)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对数生长期HUVECs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齐墩果酸低、中、高浓度(5、20、35μmol/L)组,药物作用24 h后,除正常组外均加入含100μg/m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培养液复制氧化损伤,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提取细胞线粒体,酶化学法检测mtNOS的活性和线粒体一氧化氮(mtNO)的含量,荧光酶标仪法检测活性氧(ROS)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色素C(Cy-to-C)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降低,mtNOS活性、mtNO含量、ROS荧光强度和Cyto-C蛋白表达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齐墩果酸低、中、高浓度组细胞存活率增加,mtNOS活性、mtNO含量、ROS荧光强度和Cyto-C蛋白表达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浓度呈正相关。结论:齐墩果酸能降低HUVECs细胞mtNOS活性,减少mtNO和Cyto-C的产生,其机制可能与下调ROS表达有关。

    作者:王玉;韩志武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复方苯佐卡因膜剂的制备及处方优化

    目的:制备复方苯佐卡因膜剂并优化其处方。方法:以聚乙烯醇1788(PVA)、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基质,制备复方苯佐卡因膜剂。以基质PVA、CMC-Na和附加剂甘油、聚山梨酯80的用量为因素,以主药苯佐卡因(BZ)和醋酸地塞米松(DA)累积释放度(0.25、2 h)的平均值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处方,并对优处方进行验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BZ和DA的含量,计算累积释放度。结果:优处方为PVA 1.2 g,CMC-Na 1.2 g,甘油1.6 g,聚山梨酯801.5 ml。所制单片药膜中BZ、DA的含量分别为21.607 mg(RSD=0.71%,n=6)、4.375 mg(RSD=0.55%,n=6),0.25、2 h的平均累积释放度分别为32.7%(RSD=2.01%)、69.25%(RSD=1.43%)。结论:该膜剂制备方法简单、含量均匀。

    作者:陶明涛;李人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基于PDCA循环的门诊药房自动化系统优化

    目的:为医院门诊药房自动化系统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PDCA循环管理法,按照P(Plan,计划)、D(Do,执行)、C (Check,检查)、A(Action,行动)4个阶段,对门诊药房自动化系统的补药、发药两大模块进行优化,并分析比较改进前(2013年7-9月)、后(2014年5-7月)的各项工作记录和质量指标。结果:通过对软件系统、硬件设备、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改进,与改进前比较,补药差错率下降95%,日均补药盒数提高30.9%,每月机损药盒数减少80%,落药差错率降低96.6%,机器故障率下降87.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可以提高门诊药房自动化的工作效率,降低处方调剂的差错。

    作者:方羽;陈彬;孙琳;苏克剑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药品生产过程中偏差的分类研究

    目的:研究药品生产过程中偏差的分类。方法:从显性偏差和隐性偏差两个角度,结合风险管理理论,借助不同的风险管理工具对偏差进行风险评估,以界定偏差的严重程度,并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结果与结论:根据实际管理过程中偏差的可识别性,可将偏差分为显性偏差和隐性偏差。对于显性偏差,可进行深、浅两个层次的分类;在进行浅层次分类后,判断是否可以明确偏差的发生原因及预估其后果,将偏差进一步分为简单偏差和复杂偏差;对于复杂偏差,可借助风险管理工具进行评估,界定偏差的严重程度。对于隐性偏差,需要事前预防,直接借助风险管理工具进行评估以界定偏差等级,为预防措施提供依据。在偏差的管理过程中,关键在于依靠科学的方法对偏差进行识别、分类和对影响等级进行划分。而结合风险管理理论,进行风险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

    作者:于泳;梅鑫;方芳;崔文波;沈启雯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微乳法制备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

    目的:制备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微乳法制备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采用伪三元相图法优选微乳三相因素,确定优化条件后,将热微乳分散于冷水中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单因素试验初筛各因素(乳化剂、脂质材料、脂质用量、药脂比、冷水相温度和微乳保温温度)后,以包封率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65℃下由硬脂酸(油相)、聚山梨酯80(乳化剂)、乙醇(助乳化剂)组成三相,乳化剂与助乳化剂比为1∶4所制得的微乳佳。固体脂质纳米粒的优化处方为姜黄素投药量为50 mg、硬脂酸的用量为0.5 g、冷水相温度为2℃、微乳保温温度为65℃;所得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包封率为87.73%、载药量为7.72%、粒径为(156.9±2.2)nm、多分散系数为0.480,平均Zeta电位为-24.8 mV(RSD<2%,n=3)。结论:采用微乳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操作简便、可行。

    作者:李楠;李锡晶;王倩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蛇葡萄素钠协同卡铂对肺癌Lewis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蛇葡萄素钠(AMP-Na)协同卡铂对肺癌Lewis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以6.25、12.5、25、50、100μg/ml AMP-Na+3.125、6.25、12.5、25、50μg/ml卡铂培养细胞4 h,测定细胞活力并计算抑制率与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12.5、25、50、100μg/ml AMP-Na+12.5μg/ml卡铂培养细胞12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表达。结果:系列质量浓度AMP-Na与系列质量浓度卡铂联用后对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随质量浓度的升高,卡铂对Lewis细胞的IC50逐渐降低;AMP-Na质量浓度范围在6.25~50μg/ml时,与3.125~25μg/ml卡铂联用后,对Lewis细胞增殖的协同抑制作用强。AMP-Na与卡铂联合培养细胞12 h后,细胞Caspase-3表达明显增强。结论:AMP-Na与卡铂合用对Lewis细胞增殖具有协同抑制效应,其机制可能与AMP-Na激活细胞Caspase-3,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缪苗苗;张艳霞;吴勇杰;覃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芳基哒嗪酮酸姜黄素酯的合成

    目的:合成芳基哒嗪酮酸姜黄素酯。方法:以5-甲基-2-(3-氯-4-氟苯基)-2-氧代哒嗪酸(化合物1)和姜黄素为原料,在N, N-二环己基碳二酰亚胺(DCC)/4-二甲氨基吡啶(DMAP)催化下,姜黄素两侧酚羟基与哒嗪酮6位羧基双侧成酯。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产物,质谱和核磁表征其结构,并单因素考察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结果:经表征,目标产物即芳基哒嗪酮酸姜黄素酯,产率为56.3%(以姜黄素计),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含量为98.1%。优反应条件为姜黄素-化合物1的配比为1∶3,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10 h,催化剂为DCC/DMAP。结论:成功合成芳基哒嗪酮酸姜黄素酯,且工艺稳定。

    作者:刘磊;孙凯;陈颂;王鑫;王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10种肾毒性中药对小鼠肾脏有机阴离子转运体的影响

    目的:研究10种肾毒性中药对小鼠肾脏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s)中3个主要亚型(Oat1、Oat2、Oat3)的影响。方法:1840只SPF级NIH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纯水)组,丙磺舒(30 mg/kg)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组与白头翁、延胡索、草乌、川乌、独活、皂角刺、虎杖、甘遂、侧柏叶、木香水煎剂高、低剂量组,ig给药,bid,连续5 d。末次给药1 h后,尾iv给予对氨基马尿酸(PAH,30 mg/kg),测定小鼠肾脏匀浆中PAH药动学参数与在1、5、10、15、20 min时间点的肾组织中PAH的蓄积量。用DAS 2.0分析软件计算血中PAH的药动学参数。分组与给药同上,末次给药1 h后制作肾切片置于PAH-buffer中,测定肾切片PAH摄取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延胡索高剂量组,草乌高、低剂量组,独活高剂量组,虎杖高、低剂量组,侧柏叶高剂量组t1/2β升高;10种中药高、低剂量组Vd均降低;除独活低剂量组、皂角刺低剂量组、甘遂低剂量组外,其余用药组的CL均降低、AUC0-20 min均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白头翁高剂量组,延胡索高剂量组,草乌高剂量组,川乌高、低剂量组,独活高、低剂量组,皂角刺高、低剂量组,虎杖高、低剂量组,甘遂高、低剂量组,侧柏叶高、低剂量组,木香高、低剂量组小鼠肾组织PAH蓄积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延胡索高剂量组,草乌高、低剂量组,皂角高、低剂量组,甘遂高剂量组,侧柏叶高、低剂量组,木香高剂量组小鼠肾切片PAH摄取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10种肾毒性中药可能通过抑制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1、Oat2、Oat3而导致肾损伤。

    作者:孙晨;奇锦峰;余文浩;王永辉;林梅;张娜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阿加曲班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脑损伤的改善作用

    目的:研究阿加曲班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脑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取5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等量生理盐水)组、模型(等量生理盐水)组和阿加曲班低、中、高剂量(0.75、1.5、3 m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复制脑出血模型。复制模型30 min后各组大鼠ip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给药3 d。处死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活性,Bcl-2、Bax、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蛋白表达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IκBα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TNF-α、IL-1β含量增加,Caspase-3活性和MMP-2、MMP-9、Bax蛋白表达增强,Bcl-2蛋白表达减弱,NF-κB p65、IκBα磷酸化水平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阿加曲班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中TNF-α、IL-1β含量减少,Caspase-3活性和MMP-2、MMP-9、Bax蛋白表达减弱,Bcl-2蛋白表达增强,NF-κB p65、IκBα磷酸化水平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阿加曲班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脑出血模型大鼠炎症因子分泌及脑组织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闫颖莉;潘广芹;林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半自动摆药模式的设计、开发及应用

    目的:建立一种成本介于全自动摆药和手工摆药之间、工作效率较高、操作规范简便、符合国家法规的新型半自动摆药模式。方法:自行设计了一种基于摆药单信息可自动打印在药袋上,实现自动装药、自动封装和自动出袋的半自动摆药系统,其摆药系统包括硬件(装药转盘和装药漏斗等机械结构、传动器件等)和软件控制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的接口程序、微控制单元软件和计算机软件等)。通过试运行、正式运行以及统计3名药剂人员分别采用手工药袋摆药和半自动摆药模式对相同内容的18张口服摆药单进行摆药的消耗时间和摆药差错数,以评价半自动摆药系统的应用效果。结果:自2012年5月试运行及2012年9月正式运行起,该系统运行情况总体正常,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两种摆药模式下总摆药消耗时间分别为481、397 min(t=6.82,P<0.001),差错数分别为25、7次(χ2=9.3538,P=0.002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手工药袋摆药比较,半自动摆药模式可提高效率和降低摆药差错数,而且成本低于全自动摆药系统,故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衍洪;尹庆和;江小莹;黎秀平;何珊娜;陈彬;江四海;曾丽萍;邓辉红;石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