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强;毛坤军;周萍;陈东东;李祥;陈建伟
目的:了解有机氯农药残留及5种重金属(铜、砷、镉、汞、铅)在三七植物体中的残留特征。方法:于2013年4月选择云南省嵩明县白邑镇、寻甸县六哨乡3年生三七进行样品采集,采集三七植株60株及其根际土壤样品1 kg。对其各个部位及栽培土壤样品进行有机氯农药残留及5种重金属的检测。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的农药残留量测定法测定有机氯农药残留,采用铅、镉、汞、砷、铜法测定5种重金属。结果:嵩明县白邑镇三七各部位均检出五氯硝基苯,其含量为根皮>须根≥剪口>筋条>茎叶;而寻甸县六哨乡三七仅根皮及须根中检出五氯硝基苯,其含量为根皮>须根。三七样品各部位均未检出汞,其他重金属含量均以须根中高;土壤中砷、铅含量较高,而样品中砷、铅含量远低于土壤。结论:三七不同部位的农药、重金属的含量是不同的,须根部位农药、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三七样品含有有机氯农药残留,主要为五氯硝基苯;三七对镉的蓄积能力较强。
作者:刘佳;王丽;陆雪萍;崔涛;彭玲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对比观察小剂量阿加曲班与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颅内压增高、抗氧化应激、脑神经保护、吸氧、控制血压血糖、抗感染、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精氨酸阿司匹林1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加曲班注射液4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24 h持续静脉滴注,连用2 d;2 d后剂量减至1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5 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thel指数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随访2年观察脑梗死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年、2年脑梗死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Ba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小剂量阿加曲班较阿司匹林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脑梗死复发率,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樊云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了解公众对药品不良反应(ADR)认知的现状,为完善ADR报告系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填写、当场回收问卷的方法对广东省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1379名普通公众进行ADR认知情况的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79份,有效回收率为91.9%。受访者中,正确回答ADR概念的有931人(占67.5%),其中居住粤北地区、40岁及以上、低学历人群选择正确率低;仅36.1%能正确认识ADR的成因;只有388人(占28.1%)表示知晓个人可以报告ADR;有723人(占52.4%)认为医院对ADR应该承担责任;一旦出现ADR,62.2%的受访者会选择到医院报告;对报告地点、方式以及哪些是相关部门不了解,报告方式不便利以及程序烦琐为阻碍个人上报ADR的主要因素。结论:被调查的公众对ADR概念认知度不高,参与报告ADR积极性较低。故应加强公众对ADR认识的宣传力度,鼓励公众积极参与ADR报告,并拓宽ADR个人上报的渠道。
作者:蔡蓝;高亚;李嘉伟;刘佐仁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本刊讯2015年6月26日上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召开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卫生部长论坛总结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马晓伟出席会议。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类药物的使用现状,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13年我院门诊使用ARB类药物治疗高血压的处方共2460张,综合分析该类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2013年度我院门诊采用ARB类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比例为36.22%,常用ARB类药物依次为厄贝沙坦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缬沙坦胶囊、替米沙坦片。我院治疗高血压处方多为二联用药,其中ARB类药物常见的联用方式为ARB+钙离子拮抗药(CCB)和ARB+保钾利尿药;而ARB类药物的三联用药方式主要为ARB+β受体阻滞药(β-RB)+CCB和ARB+CCB+保钾利尿药。在2460张应用ARB类药物治疗高血压的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有1103张,占44.84%。其中ARB与保钾利尿药联用且不具有明确指征的处方有77张,占6.98%;ARB与ACEI联用且不具有明确指征的处方有39张,占3.54%;ARB与β受体阻滞药联用且不具有明确指征的处方有330张,占29.92%;ARB用药频次不当的处方有617张,占55.94%;其他情况的不合理用药处方有40张,占3.63%。结论:ARB类药物是我院门诊常用的降压药物,然而临床治疗中却存在诸多不合理使用的问题,故应采取适当干预措施,通过医师、药师及医院的共同努力,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许建刚;吴晓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建立大腹皮石油醚部位气相色谱(G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C法建立10批不同产地大腹皮石油醚部位的指纹图谱,并对指纹图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研究大腹皮的GC指纹图谱的相似性。结果:建立了大腹皮的GC指纹图谱,标定了8个共有特征峰。各产地药材均有上述特征,但特征峰的相对峰面积存在一定差异。结论:GC指纹图谱分析法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精密度,可作为大腹皮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吴大章;苏泰安;代华均;吴品江;杨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系统评价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辅助治疗肺部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PA敏感药物联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试验组)对比PA敏感药物单用(对照组)治疗肺部感染P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研究进行Jadad质量评分后,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对同质性结果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RCT,合计87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OR=6.42,95%CI(4.23,9.74),P<0.001]和PA清除率[OR=6.10,95%CI(4.10,9.09),P<0.001]显著高于对照组,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MD=-1.14,95%CI(-1.35,-0.94),P<0.001]、咳嗽咳痰消失时间[MD=-1.70,95%CI(-1.97,-1.44),P<0.001]、血象恢复至正常时间[MD=-1.24,95%CI(-2.04,-0.43),P<0.001]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0,95%CI(0.73,2.31),P=0.37]。结论: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辅助治疗肺部PA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较好。受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限制,该结论有待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作者:何芳;何世学;陈赫军;脱鸣富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比较慷舒灵凝胶、莫匹罗星或乳酸依沙吖啶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9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均分为慷舒灵组、莫匹罗星组和乳酸依沙吖啶组。所有患者均给予降糖、营养支持、改善微循环及抗感染等治疗。在此基础上,3组患者分别给予慷舒灵凝胶、莫匹罗星软膏、乳酸依沙吖啶溶液纱布湿敷。各组疗程均为180 d。观察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创面面积,痊愈患者肉芽产生时间、上皮组织出现时间及痊愈时间,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慷舒灵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莫匹罗星组和乳酸依沙吖啶组,痊愈患者肉芽产生时间、上皮组织出现时间及痊愈时间均显著短于莫匹罗星组和乳酸依沙吖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创面面积均显著小于同组治疗前,且慷舒灵组小于莫匹罗星组和乳酸依沙吖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莫匹罗星组和乳酸依沙吖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慷舒灵凝胶治疗糖尿病足较莫匹罗星或乳酸依沙吖啶疗效更显著,安全性较好。
作者:梁桂林;刘露;刘占奎;徐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进行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每周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2粒,口服,每日3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5周。治疗期间均停用与本研究相关的局部物理治疗及口服药物。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较单用玻璃酸钠疗效更显著,安全性较好。
作者:许美娟;冯献礼;林世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6例VCI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控制血压、降血糖、他汀类药降脂、稳定斑块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片30 mg,口服,每日3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0.2 g,口服,每日3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狭窄大血管远端血流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oCA评分、ADL评分、狭窄大血管远端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丁苯酞联合尼莫地平治疗VCI及血管重构较单用尼莫地平疗效更显著,可更好地改善狭窄大血管远端的血流速度,安全性相当。
作者:姜霁纹;刘水平;李晓晴;李丛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8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A、B、C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营养神经、降压、降糖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苦碟子注射液3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B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用法用量同A组);C组患者给予苦碟子注射液(用法用量同A组)。各组患者疗程均为14 d。观察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侧椎动脉(LVA)血流速度、右侧椎动脉(RVA)血流速度、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各脑电波绝对潜伏期(PL)及峰间潜伏期(IPL)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LVA、RVA、BA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A组高于B、C组;PL-Ⅰ、PL-Ⅲ、PL-Ⅴ、IPL-Ⅰ~Ⅲ、IPL-Ⅲ~Ⅴ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A组低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较单用苦碟子注射液或前列地尔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任钦;戎立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建立住院药师药物咨询培训体系,培养具备药物咨询能力的住院药师。方法:对我院住院药师进行药物咨询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药物咨询工作流程、药物咨询常用查询工具、沟通技巧、专业技能实践、突发事件的处理和文献检索方法等。结果与结论:经过药物咨询教学培训的住院药师已基本具备药物咨询的专业实践能力,实现了药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
作者:王海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本刊讯2015年6月19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中国科协主题日”活动在中国科技馆举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药品安全总监孙咸泽出席活动并讲话。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为高原地区行动卫勤保障提供参考。方法:于2013年对急进高原部队375名官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高原特需药使用依从性和高原反应发生情况,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出问卷375份,回收有效问卷324份,有效回收率为86.4%。多维元素片、高原护肤霜、高原护唇膏的使用上,被调查者完全遵照医嘱使用率分别仅为30.9%、13.3%、40.1%。高原特需药使用依从性对相关高原反应症状发生有影响,遵医嘱组被调查者相关高原反应症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未遵医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特需药能够较好地缓解和预防高原反应发生,但其使用依从性整体状况不够理想。应加强药物使用方面的宣传教育,并进行药物剂型、使用方法的相应改进,以提高其使用依从性,更好地发挥防护效果。
作者:余漩;郑婷;李健杰;游海燕;黄朝晖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血栓通注射液对皮瓣移植术后皮下动脉供血效果的影响。方法:68例四肢软组织损伤拟行跨区域联合皮瓣移植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烤灯照射皮瓣移植术部,严禁下床活动、烟酒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于术后给予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罂粟碱、低分子右旋糖酐;观察组患者于术后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8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血栓通注射液5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7 d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术后7 d内动脉血管危象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2 d动脉血管危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4、5、6、7 d动脉血管危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7 d血液流变学指标,术后1、3、7 d凝血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血栓通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减少动脉危象的发生,安全性较好。
作者:冯志听;陈思苍;王武琦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肾病综合征后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资料,并根据患者用药的不同分为阿托伐他汀组、甲泼尼龙组、联合组。阿托伐他汀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每日1次,睡前口服+拜阿司匹林;甲泼尼龙组患者给予甲泼尼龙片0.8 mg/kg,每日1次,晨起口服+拜阿司匹林;联合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甲泼尼龙片+拜阿司匹林(用法用量同上述两组)。各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胺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间接胆红素(DB)水平,患者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及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和联合组患者ALT、AST、GGT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及甲泼尼龙组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ALT升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和甲泼尼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7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经停用阿托伐他汀并加用保肝药治疗2周后,ALT均显著降低并恢复至治疗前水平。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肾病综合征后,患者发生肝损害的风险较高,经停药和对症治疗后均可恢复至治疗前水平。
作者:王德平;王云枫;李娟;郭长秀;孙毓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致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5-2014年我国期刊数据库报道的莫西沙星所致ADR病例,并就收集到的3445例ADR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莫西沙星致ADR与性别有关,男性患者发生率较高,且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用药10 min内可发生ADR,临床表现以变态反应、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损害较多。结论:临床应加强对莫西沙星ADR的监测,促进合理用药,尽量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赵东玲;屈清慧;李瑞林;韩颖;汪西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本刊讯2015年6月17日,2015年全国疾控中心主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出席会议并讲话。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为促进降糖药类基本药物在临床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2年5月1日-2014年4月30日我院门诊降糖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并排序、分析。结果: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及DDDs都呈上升趋势。口服降糖药中销售金额及DDDs排前3位的是阿卡波糖、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胰岛素中DDDs高的是短效和预混重组人胰岛素,均为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其余基本药物格列本脲片、格列吡嗪片及中成药DDDs均较小;长效胰岛素类似物DDC明显高于其余种类胰岛素。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实施后降糖药类基本药物销售比例由10.48%增长到67.78%。结论:我院门诊降糖药物使用基本合理,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用量大,胰岛素类似物DDDs增长迅速。
作者:廖音;史丽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小青龙颗粒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及桂皮醛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ondasil-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5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结果: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桂皮醛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008~20.16μg/ml(r=0.9998)、0.496~9.92μg/ml(r=0.9997)、1.012~20.24μg/ml(r=0.9996)范围内与各自的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33%;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桂皮醛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99.9%、98.7%,RSD分别为1.71%、1.50%、2.10%(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小青龙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宗伟;王健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