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索培养“产-学-研”相结合的药学人才新模式。方法:根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科研-教学互动平台。结果: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模式,在“四个分析、两个设置和一个实施”的基础上确定了学生4年的专业规划、课程体系建设和培养目标。结论:该模式拓宽了学生与用人单位合作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意识,培养了药学发展需要的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解决了产学研结合的问题,对我国药学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吴春丽;可钰;刘宏民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进行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每周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2粒,口服,每日3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5周。治疗期间均停用与本研究相关的局部物理治疗及口服药物。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玻璃酸钠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较单用玻璃酸钠疗效更显著,安全性较好。
作者:许美娟;冯献礼;林世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为促进万古霉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领域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1年9月1日-2012年9月1日期间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病例,就其病原学检查结果、细菌耐药情况及万古霉素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2例病例共检出病原菌31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47株(占46.4%),真菌88株(占27.7%),革兰阴性菌82株(占25.9%),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万古霉素的使用率达47.0%(95例),均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以二联用药多(68例)。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及相关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病例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严重且为多重耐药,而万古霉素应用基本合理。但临床还应更为谨慎地使用万古霉素,以防耐万古霉素菌株的产生。
作者:赵静;冯锐;杜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了解有机氯农药残留及5种重金属(铜、砷、镉、汞、铅)在三七植物体中的残留特征。方法:于2013年4月选择云南省嵩明县白邑镇、寻甸县六哨乡3年生三七进行样品采集,采集三七植株60株及其根际土壤样品1 kg。对其各个部位及栽培土壤样品进行有机氯农药残留及5种重金属的检测。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的农药残留量测定法测定有机氯农药残留,采用铅、镉、汞、砷、铜法测定5种重金属。结果:嵩明县白邑镇三七各部位均检出五氯硝基苯,其含量为根皮>须根≥剪口>筋条>茎叶;而寻甸县六哨乡三七仅根皮及须根中检出五氯硝基苯,其含量为根皮>须根。三七样品各部位均未检出汞,其他重金属含量均以须根中高;土壤中砷、铅含量较高,而样品中砷、铅含量远低于土壤。结论:三七不同部位的农药、重金属的含量是不同的,须根部位农药、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三七样品含有有机氯农药残留,主要为五氯硝基苯;三七对镉的蓄积能力较强。
作者:刘佳;王丽;陆雪萍;崔涛;彭玲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原料药中10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方法。色谱柱为以硝基对苯二酸改性的聚乙二醇为固定液的DB-FFAP毛细管柱;初始温度为40℃,保持3 min,以8℃/min升温到150℃,保持10 min;进样口温度为200℃;载气为高纯氮气,恒定流速为5 ml/min;分流比为15∶1;顶空瓶平衡温度为85℃,平衡时间为40 min;进样量为1 ml。结果:正戊烷、丙酮、乙醇、苯、丙烯腈、甲苯、二甲苯、氯苯、苯乙烯、二乙烯苯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为0.9957~0.9999);精密度、重复性试验的RSD≤6.6%;回收率为94.3%~106.6%(RSD为0.5%~4.5%,n=9)。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耿文飞;左明昊;张晓楠;唐蜜;张雪霞;佟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为促进降糖药类基本药物在临床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2年5月1日-2014年4月30日我院门诊降糖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并排序、分析。结果: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及DDDs都呈上升趋势。口服降糖药中销售金额及DDDs排前3位的是阿卡波糖、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胰岛素中DDDs高的是短效和预混重组人胰岛素,均为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其余基本药物格列本脲片、格列吡嗪片及中成药DDDs均较小;长效胰岛素类似物DDC明显高于其余种类胰岛素。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实施后降糖药类基本药物销售比例由10.48%增长到67.78%。结论:我院门诊降糖药物使用基本合理,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用量大,胰岛素类似物DDDs增长迅速。
作者:廖音;史丽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血栓通注射液对皮瓣移植术后皮下动脉供血效果的影响。方法:68例四肢软组织损伤拟行跨区域联合皮瓣移植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烤灯照射皮瓣移植术部,严禁下床活动、烟酒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于术后给予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罂粟碱、低分子右旋糖酐;观察组患者于术后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8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血栓通注射液5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7 d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术后7 d内动脉血管危象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2 d动脉血管危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4、5、6、7 d动脉血管危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7 d血液流变学指标,术后1、3、7 d凝血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血栓通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减少动脉危象的发生,安全性较好。
作者:冯志听;陈思苍;王武琦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为促进黄芪注射液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5年相关文献,综述黄芪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黄芪注射液具有保护心血管、免疫调节、降血糖及降血脂、保肝、抗肿瘤、护肾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心脏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血液肿瘤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及骨质疏松症等多种疾病,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对于黄芪注射液及相关制剂的浓度、配伍选择、生物活性成分等方面还应进一步研究,且临床应用中需密切关注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郭雪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为促进抗菌药物类国家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上海崇明地区3家二级综合医院2011-2013年抗菌药物类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类国家基本药物销售金额呈增长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28.16%;而其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总金额比例仍较低,平均为2.16%。2011-2013年排序列前3位的3类抗菌药物销售金额之和分别占抗菌药物类国家基本药物销售总金额的87.92%、93.60%、95.54%,呈上升趋势;而抗菌药物类国家基本药物DDDs 2012、2013年较2011年有所下降。DDDs排序列前2位的是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胶囊,销售金额居首位的是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金额/DDDs排序比接近1的品种较少,说明用药金额与用药人次同步性较差。结论:抗菌药物类国家基本药物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在以后的相关工作中需持续改进,进一步提高用药合理性和经济性,逐步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制度化、常态化。
作者:岳德永;姜云达;杨忠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酯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所有患者均给予限制活动量、限盐、限水,加用洋地黄类、硝酸盐类强心药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坎地沙坦酯分散片4 mg,口服,每日1次+氢氯噻嗪片25 mg,口服,每日1次,连用10 d停2 d;对照1组患者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 mg,口服,每日1次+氢氯噻嗪;对照2组患者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50 mg,口服,每日2次+氢氯噻嗪。各组患者均治疗1年后评价疗效。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脑利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搏输出量(SV),用药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各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NP、LVEDD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LVEF、SV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1组和对照2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坎地沙坦酯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作者:孙在茂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其他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44例MS患者资料。将所有患者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874例)与对照组(57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健康生活方式、降压、降糖、调脂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口服,每晚1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差(PP)、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PG)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MI、WC、SBP、DBP、PP、IMT、TC、TG、LDL-C、HDL-C、hs-CRP、FPG均较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改善,对照组患者仅TG、LDL-C、HDL-C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阿托伐他汀钙可有效改善MS患者的IMT及其他血脂、血压、血糖指标,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许绍忠;李冬青;王希柱;臧书梅;孙玉艳;高明;张宝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拉米夫定片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建立HPLC法测定拉米夫定片剂含量的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并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合成不确定度进行评估,得出扩展不确定度。结果:HPLC法测定拉米夫定片含量的不确定度主要来自于对照品的纯度、对照品的称量、玻璃器皿的允差。含量测定的标准不确定度为0.21%,扩展不确定度为0.42%。含量测定结果表示为(99.76±0.42)%,包含因子k=2。结论:该方法适用于HPLC法测定拉米夫定片剂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可为拉米夫定片的实验室质量控制和客观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林珍;姚文松;吴娜梅;林新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系统评价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噻托溴铵(试验组)对比安慰剂(对照组)治疗COP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9项RCT,合计1631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MD=0.13,95%CI(0.12,0.14),P<0.001]、用力肺活量(FVC)[MD=0.20,95%CI(0.20,0.25),P<0.001]显著高于对照组,圣乔治呼吸问卷得分(SGRQ)[MD=-2.94,95%CI(-3.38,-2.49),P<0.001]和COPD急性加重率[RR=0.83,95%CI(0.77,0.90),P<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口干发生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RR=2.07,95%CI(1.34,3.2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噻托溴铵治疗COPD疗效较好,但易引起口干的不良反应。受纳入研究方法学的限制,该结论有待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作者:任艳平;石蕊;张睿;王倩;李岑;卢丹丹;赵可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系统评价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参仙升脉口服液(试验组)对比其他中成药(对照组)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14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RCT,合计102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有效率[RR=1.26,95%CI(1.18,1.35),P<0.001]、平均心率[MD=5.80,95%CI(4.01,7.58),P<0.001]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46,95%CI(0.17,1.22),P=0.12]。结论: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与安全性较好。受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限制,该结论有待高质量、大样本的长期RCT进一步验证。
作者:胡正波;卢海波;朱龙社;韩玉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本刊讯2015年6月19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中国科协主题日”活动在中国科技馆举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药品安全总监孙咸泽出席活动并讲话。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本刊讯2015年6月1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在杭州市召开全国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座谈会。王培安副主任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各省(区、市)卫生计生委分管领导、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处(相关处室)处长,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为高原地区行动卫勤保障提供参考。方法:于2013年对急进高原部队375名官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高原特需药使用依从性和高原反应发生情况,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出问卷375份,回收有效问卷324份,有效回收率为86.4%。多维元素片、高原护肤霜、高原护唇膏的使用上,被调查者完全遵照医嘱使用率分别仅为30.9%、13.3%、40.1%。高原特需药使用依从性对相关高原反应症状发生有影响,遵医嘱组被调查者相关高原反应症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未遵医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特需药能够较好地缓解和预防高原反应发生,但其使用依从性整体状况不够理想。应加强药物使用方面的宣传教育,并进行药物剂型、使用方法的相应改进,以提高其使用依从性,更好地发挥防护效果。
作者:余漩;郑婷;李健杰;游海燕;黄朝晖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5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每日晨起口服,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坎地沙坦酯片8 mg,口服,每日1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微量白蛋白(mAlb)、血肌酐(SC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HOMA-IR、mAlb、SC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坎地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优于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安全性相当。
作者:郭圣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本刊讯2015年6月17日,2015年全国疾控中心主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出席会议并讲话。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本刊讯2015年6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访问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的安德森癌症中心,与中心总裁德品霍进行座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科技部副部长王志刚、国务院副秘书长江小涓、外交部副部长王超、教育部副部长郝平等陪同参加。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