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统评价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辅助治疗肺部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PA敏感药物联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试验组)对比PA敏感药物单用(对照组)治疗肺部感染P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研究进行Jadad质量评分后,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对同质性结果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RCT,合计87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OR=6.42,95%CI(4.23,9.74),P<0.001]和PA清除率[OR=6.10,95%CI(4.10,9.09),P<0.001]显著高于对照组,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MD=-1.14,95%CI(-1.35,-0.94),P<0.001]、咳嗽咳痰消失时间[MD=-1.70,95%CI(-1.97,-1.44),P<0.001]、血象恢复至正常时间[MD=-1.24,95%CI(-2.04,-0.43),P<0.001]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0,95%CI(0.73,2.31),P=0.37]。结论: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辅助治疗肺部PA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较好。受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限制,该结论有待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作者:何芳;何世学;陈赫军;脱鸣富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比较几种模式识别方法在中药挥发油红外光谱法鉴别中的分类效果。方法:对多种忍冬属和柑橘属中药的挥发油进行红外光谱测定,应用系统聚类、K-均值聚类、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方法对样品红外光谱进行分类。结果:系统聚类与K-均值聚类分类效果不佳,人工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均取得100%分类正确率。结论:可以将人工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模式识别方法与红外光谱法结合,构建化学计量学指纹图谱技术,用于中药挥发油的鉴别。
作者:邱新华;唐铁鑫;刘燕;吴美珠;谭雄斯;甘柯林;姚伟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血栓通注射液对皮瓣移植术后皮下动脉供血效果的影响。方法:68例四肢软组织损伤拟行跨区域联合皮瓣移植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烤灯照射皮瓣移植术部,严禁下床活动、烟酒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于术后给予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罂粟碱、低分子右旋糖酐;观察组患者于术后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8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血栓通注射液5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7 d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术后7 d内动脉血管危象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2 d动脉血管危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4、5、6、7 d动脉血管危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7 d血液流变学指标,术后1、3、7 d凝血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血栓通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减少动脉危象的发生,安全性较好。
作者:冯志听;陈思苍;王武琦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维吾尔药材刺山柑中原儿茶酸、芦丁、没食子酸、山柰酚4种指标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7∶93,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原儿茶酸、芦丁、没食子酸、山柰酚进样量分别在0.2600~50.0、3.1090~102.0、1.0180~40.0、0.0630~36.0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为0.9956、0.9999、0.9989、0.998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1.2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51%、99.70%、98.28%、100.97%,RSD分别为1.85%、1.23%、1.86%、1.74%(n=6)。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能快速、准确地测定刺山柑药材中原儿茶酸、芦丁、没食子酸、山柰酚4种指标成分的含量。
作者:孙璇;魏敏;成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酯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所有患者均给予限制活动量、限盐、限水,加用洋地黄类、硝酸盐类强心药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坎地沙坦酯分散片4 mg,口服,每日1次+氢氯噻嗪片25 mg,口服,每日1次,连用10 d停2 d;对照1组患者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 mg,口服,每日1次+氢氯噻嗪;对照2组患者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50 mg,口服,每日2次+氢氯噻嗪。各组患者均治疗1年后评价疗效。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脑利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搏输出量(SV),用药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各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NP、LVEDD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LVEF、SV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1组和对照2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坎地沙坦酯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作者:孙在茂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为促进降糖药类基本药物在临床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2年5月1日-2014年4月30日我院门诊降糖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并排序、分析。结果: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及DDDs都呈上升趋势。口服降糖药中销售金额及DDDs排前3位的是阿卡波糖、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胰岛素中DDDs高的是短效和预混重组人胰岛素,均为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其余基本药物格列本脲片、格列吡嗪片及中成药DDDs均较小;长效胰岛素类似物DDC明显高于其余种类胰岛素。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实施后降糖药类基本药物销售比例由10.48%增长到67.78%。结论:我院门诊降糖药物使用基本合理,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用量大,胰岛素类似物DDDs增长迅速。
作者:廖音;史丽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为促进万古霉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领域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1年9月1日-2012年9月1日期间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病例,就其病原学检查结果、细菌耐药情况及万古霉素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2例病例共检出病原菌31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47株(占46.4%),真菌88株(占27.7%),革兰阴性菌82株(占25.9%),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万古霉素的使用率达47.0%(95例),均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以二联用药多(68例)。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及相关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病例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严重且为多重耐药,而万古霉素应用基本合理。但临床还应更为谨慎地使用万古霉素,以防耐万古霉素菌株的产生。
作者:赵静;冯锐;杜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建立测定罗浮山风湿膏药中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9∶91,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7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5μl。结果:盐酸麻黄碱进样量在81.6~408 n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73%,RSD为1.9%(n=6)。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罗浮山风湿膏药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杨家彬;张先平;吴世平;龚少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建立测定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咽鼓管灌洗液中磷脂酰胆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液-液萃取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色谱柱为Hypersil CN,流动相为乙腈-甲醇-磷酸(100∶10∶0.6,V/V/V),流速为1.8 ml/min,测定波长为205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磷脂酰胆碱质量浓度在11.99~119.9μg/m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15%;平均回收率为97.54%,RSD为9.36%(n=9);患者咽鼓管灌洗液中磷脂酰胆碱的平均含量为(24.43±3.61)μg/ml。结论:本方法可操作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咽鼓管灌洗液中磷脂酰胆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谢玲;谢华;刘代华;覃禹;梁健成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其他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44例MS患者资料。将所有患者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874例)与对照组(57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健康生活方式、降压、降糖、调脂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口服,每晚1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差(PP)、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PG)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MI、WC、SBP、DBP、PP、IMT、TC、TG、LDL-C、HDL-C、hs-CRP、FPG均较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改善,对照组患者仅TG、LDL-C、HDL-C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阿托伐他汀钙可有效改善MS患者的IMT及其他血脂、血压、血糖指标,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许绍忠;李冬青;王希柱;臧书梅;孙玉艳;高明;张宝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类药物的使用现状,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13年我院门诊使用ARB类药物治疗高血压的处方共2460张,综合分析该类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2013年度我院门诊采用ARB类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比例为36.22%,常用ARB类药物依次为厄贝沙坦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缬沙坦胶囊、替米沙坦片。我院治疗高血压处方多为二联用药,其中ARB类药物常见的联用方式为ARB+钙离子拮抗药(CCB)和ARB+保钾利尿药;而ARB类药物的三联用药方式主要为ARB+β受体阻滞药(β-RB)+CCB和ARB+CCB+保钾利尿药。在2460张应用ARB类药物治疗高血压的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有1103张,占44.84%。其中ARB与保钾利尿药联用且不具有明确指征的处方有77张,占6.98%;ARB与ACEI联用且不具有明确指征的处方有39张,占3.54%;ARB与β受体阻滞药联用且不具有明确指征的处方有330张,占29.92%;ARB用药频次不当的处方有617张,占55.94%;其他情况的不合理用药处方有40张,占3.63%。结论:ARB类药物是我院门诊常用的降压药物,然而临床治疗中却存在诸多不合理使用的问题,故应采取适当干预措施,通过医师、药师及医院的共同努力,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许建刚;吴晓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本刊讯2015年6月24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承办的“2015年发展中国家药品监管领域部级研讨班”在北京举办。来自亚美尼亚、喀麦隆、捷克、尼日利亚、巴勒斯坦、斯里兰卡、坦桑尼亚等国药品监督管理机构部级及相关官员参加了研讨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吴浈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慢性心房颤动复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0例慢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均分为普罗帕酮组与胺碘酮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原发病、控制症状、阿司匹林、极化液,监测心率、QT间期、P-R间期及QRS时间、血清钾、血清镁水平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普罗帕酮组患者给予盐酸普罗帕酮片450 mg,口服,每日3次,连用3个月,后剂量减为300 mg以维持窦性心律;胺碘酮组患者给予盐酸胺碘酮片200 mg,口服,每日2次,每个月用药7 d,连用3个月,后剂量减为200 mg或100 mg维持窦性心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药物复律、电复律、电复律功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随访48个月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药物复律、电复律、电复律功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慢性心房颤动复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相当,均可作为治疗慢性心房颤动复律的常规药物。
作者:谢展雄;梁翠霞;王庆文;陈桂红;廖朝峰;温中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6例VCI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控制血压、降血糖、他汀类药降脂、稳定斑块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片30 mg,口服,每日3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0.2 g,口服,每日3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狭窄大血管远端血流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oCA评分、ADL评分、狭窄大血管远端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丁苯酞联合尼莫地平治疗VCI及血管重构较单用尼莫地平疗效更显著,可更好地改善狭窄大血管远端的血流速度,安全性相当。
作者:姜霁纹;刘水平;李晓晴;李丛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系统评价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和安全性,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收集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试验组)对比常规治疗和/或其他药物(对照组)治疗AECOPD的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1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RCT,合计287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SMD=0.47,95%CI(0.41,0.53),P<0.00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SMD=1.08,95%CI(0.76,1.39),P<0.00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SMD=0.83,95%CI(0.60,1.06),P<0.001]和不良反应发生率[RR=1.38,95%CI(1.02,1.87), P=0.03]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AECOPD疗效较好,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肺功能,但安全性有待提高。受纳入研究方法学的限制,该结论有待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作者:李锐;刘新;卢来春;王明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原料药中10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方法。色谱柱为以硝基对苯二酸改性的聚乙二醇为固定液的DB-FFAP毛细管柱;初始温度为40℃,保持3 min,以8℃/min升温到150℃,保持10 min;进样口温度为200℃;载气为高纯氮气,恒定流速为5 ml/min;分流比为15∶1;顶空瓶平衡温度为85℃,平衡时间为40 min;进样量为1 ml。结果:正戊烷、丙酮、乙醇、苯、丙烯腈、甲苯、二甲苯、氯苯、苯乙烯、二乙烯苯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为0.9957~0.9999);精密度、重复性试验的RSD≤6.6%;回收率为94.3%~106.6%(RSD为0.5%~4.5%,n=9)。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耿文飞;左明昊;张晓楠;唐蜜;张雪霞;佟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为促进黄芪注射液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5年相关文献,综述黄芪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黄芪注射液具有保护心血管、免疫调节、降血糖及降血脂、保肝、抗肿瘤、护肾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心脏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血液肿瘤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及骨质疏松症等多种疾病,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对于黄芪注射液及相关制剂的浓度、配伍选择、生物活性成分等方面还应进一步研究,且临床应用中需密切关注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郭雪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索培养“产-学-研”相结合的药学人才新模式。方法:根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科研-教学互动平台。结果: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模式,在“四个分析、两个设置和一个实施”的基础上确定了学生4年的专业规划、课程体系建设和培养目标。结论:该模式拓宽了学生与用人单位合作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意识,培养了药学发展需要的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解决了产学研结合的问题,对我国药学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吴春丽;可钰;刘宏民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建立地龙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比较广地龙与沪地龙的主要成分含量差异以及地龙与3种其他动物药的图谱差异。方法:采用地龙HPLC特征图谱法,测定了16份广地龙、8份沪地龙、3份土鳖虫、3份水蛭与3份蜣螂虫的特征图谱,采用相似度评价与t检验对这5种动物药的图谱数据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本研究建立了地龙药材的HPLC特征图谱法,首次指认了11个共有特征峰,包括6个核苷、4个核碱基与1个氨基酸;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法可以将地龙与土鳖虫、水蛭及蜣螂虫区分开来;首次对广地龙与沪地龙HPLC特征图谱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差异进行了研究,其中广地龙中黄嘌呤及腺苷含量高于沪地龙,沪地龙中尿苷、鸟苷及2′-脱氧鸟苷含量高于广地龙,并据此计算出5种成分的峰面积比值新指标S,S值可用于区分2种地龙。结论:该特征图谱可用于地龙药材的鉴别,且可为广地龙与沪地龙的药效学差异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黄帅;徐风;杨平;杨雪雁;刘广学;尚明英;王璇;蔡少青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系统评价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噻托溴铵(试验组)对比安慰剂(对照组)治疗COP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9项RCT,合计1631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MD=0.13,95%CI(0.12,0.14),P<0.001]、用力肺活量(FVC)[MD=0.20,95%CI(0.20,0.25),P<0.001]显著高于对照组,圣乔治呼吸问卷得分(SGRQ)[MD=-2.94,95%CI(-3.38,-2.49),P<0.001]和COPD急性加重率[RR=0.83,95%CI(0.77,0.90),P<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口干发生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RR=2.07,95%CI(1.34,3.2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噻托溴铵治疗COPD疗效较好,但易引起口干的不良反应。受纳入研究方法学的限制,该结论有待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作者:任艳平;石蕊;张睿;王倩;李岑;卢丹丹;赵可新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