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婧;黄维洁;杨苏蓓;张如松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与华法林对映体血浆浓度及给药剂量的相关性。方法:监测176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各时间点给药剂量、R-华法林和S-华法林血浆浓度及INR,观察INR与华法林对映体血浆浓度及单位体质量给药剂量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给药剂量在24~288 h时均显著高于0 h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96 h后患者给药剂量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较96 h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华法林、S-华法林平均血浆浓度变化趋势一致,108 h后对映体血浆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NR在12 h时较0 h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6 h时显著上升,之后一直上升,至108 h后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较108 h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NR与华法林单位体质量给药剂量60 h时相关系数>36 h时>12 h时,且具有相关性(P<0.001);华法林血浆浓度与给药剂量在12、36、60 h时均有一定相关性(P<0.001)。结论:华法林对映体血浆浓度与单位体质量给药剂量的相关性强于INR与单位体质量剂量的相关性,在同其他凝血指标相结合时,可能有助于华法林的剂量管理。
作者:朱君荣;陈鑫;洪鲜花;朱余兵;陶宜富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线纹香茶菜中咖啡酸、新西兰牡荆苷2、异夏佛塔苷含量的方法,以确定线纹香茶菜的佳采摘期。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334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5μl。结果:咖啡酸、新西兰牡荆苷2、异夏佛塔苷检测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23~5.68、0.31~7.76、0.45~11.30μg/ml(r=0.9999、0.9998、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1%~98.9%、97.4%~101.3%、95.5%~98.8%,RSD分别为1.8%、1.7%、1.4%(n=6)。采收于每年4-5月、7-8月的线纹香茶菜中上述3种成分含量高。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线纹香茶菜中咖啡酸、新西兰牡荆苷2、异夏佛塔苷的含量;线纹香茶菜的佳采摘期为每年4-5月、7-8月。
作者:卢琴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了解陕西和四川两省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单位的工作开展现状,为ADR监测工作的完善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ADR监测工作的概况,以陕西省和四川省ADR报告单位(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为研究对象进行整群抽样,发放调查问卷,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98份,陕西省100份,四川省98份。陕西和四川受访ADR报告单位专门建立ADR监测部门的分别为61家和63家,专门配备人员负责ADR工作的分别为98.0%和100%;ADR监测工作在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绝大多数隶属于质量管理部门,在医疗机构大多隶属于药剂科;大多数都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等基本办公设备;但大多数工作职责不够明确;有专门用于ADR监测工作的预算的分别为13家和23家;与当地ADR监测中心有交流沟通的分别为87家和89家,但信息反馈情况不理想;对工作人员有进行了相关培训的分别为80.0%和83.0%;制度建设方面,建立标准工作流程的情况相对较好,其他相关制度建设尚不够理想;发现ADR后会立即上报的分别为89.0%和96.9%,会对上报的ADR进行备份记录的分别为88.0%和96.9%,上报形式以网络报告形式为主;工作满意度评价方面陕西省的平均分高于四川省。结论:针对调查结果,建议通过调整人员构成、购买相关软件资源、完善工作职责、加强资金支持等措施促进其ADR监测工作的开展。
作者:张雪梅;郭佳栋;冯变玲;杨世民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周期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6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于诊断性刮宫后第3天给予米非司酮片10 mg,空腹服用,1次/d,连用90 d;观察组患者于诊断性刮宫后第3天给予米非司酮片10 mg,空腹服用,1次/d,连用5 d后停药,待月经来潮后第1 d起再连用5 d后停药,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激素(LH)、孕酮(P),血红蛋白(Hb)、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后月经情况、复发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E2、FSH、LH、P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b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月经正常比例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功血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周期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患者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激素水平,促进正常月经周期的建立,降低子宫内膜厚度,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熊毓娟;刘瑜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建立测定双参消癃颗粒中哈巴俄苷和二苯乙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哈巴俄苷含量的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 C18,流动相为乙腈-1%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8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测定二苯乙烯苷含量的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 C18,流动相为乙腈-水(19∶81,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0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结果:哈巴俄苷、二苯乙烯苷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5558~8.8934μg(r=0.9999)、0.0106~0.3402 mg(r=0.999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8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30%~101.35%、96.67%~100.83%,RSD分别为1.43%、1.48%(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双参消癃颗粒中哈巴俄苷和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周婧;黄维洁;杨苏蓓;张如松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比较平消胶囊与参丹散结胶囊辅助培美曲塞联合卡铂(CP方案)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2例Ⅳ期NSCLC患者随机均分为CP组、CP+平消组、CP+参丹散结组。CP组患者给予CP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 CP+平消组患者给予平消胶囊6粒,口服,每日3次;CP+参丹散结组患者给予参丹散结胶囊6粒,口服,每日3次。各组患者均治疗21 d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观察各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无进展生存期、1年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结果:CP+平消组、CP+参丹散结组患者近期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存质量总改善率、无进展生存期、1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CP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消化道反应、血红蛋白下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P+平消组、CP+参丹散结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消胶囊、参丹散结胶囊均可辅助CP方案治疗Ⅳ期NSCLC,近期疗效和安全性较单用CP方案好。
作者:王蜀梅;李钧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了解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现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的优先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我院及北京、上海、广州地区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分别以抗高血压药和口服降糖药为例)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与国家基本药物优先使用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我院2012-2013年国家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药品总使用金额的比例分别为21.20%和18.75%,呈下降趋势;抗高血压药类国家基本药物使用金额仅占全部抗高血压药的14.05%和13.70%;缬沙坦胶囊、比索洛尔片、氨氯地平片的普通GMP产品与其同通用名的单独定价药品相比在用药频度(DDDs)上并无优势甚至处于劣势。北京地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以及上海、广州地区三级医院2011-2012年阿卡波糖片的单独定价药品DDDs远远高于其同通用名的普通GMP产品。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在我院及国内部分地区的临床应用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影响其优先使用的因素包括医保报销机制、相关知识知晓率、医师用药习惯、追求经济效益等几个方面。应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及公众对国家基本药物的知晓率;提高国家基本药物的可及性;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医保报销制度,多措施联合应用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的优先使用。
作者:赵程程;闫素英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苯海拉明搽剂中樟脑和薄荷脑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19095N-123 INNOWAX毛细管柱,柱温为120℃,进样口温度为220℃,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60℃,载气为氮气,柱流速为6.0 ml/min,空气流速为450 ml/min,氮气流速为40 ml/min,分流比为20∶1,进样量为1μl。结果:樟脑和薄荷脑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612~6.12、0.593~5.93 mg/ml(r=0.9999、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0%~100.7%、98.7%~100.7%,RSD分别为1.0%、0.7%(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复方苯海拉明搽剂中樟脑和薄荷脑的含量。
作者:苟林宏;安宝文;王俊丽;刘肸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地克软膏中氯霉素、克霉唑和醋酸地塞米松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BDS C18,流动相为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钾(pH=5.7)(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5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结果:氯霉素、克霉唑、醋酸地塞米松检测质量浓度分别在0.10~0.40、0.05~0.20、0.03~0.12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回收率分别为95.42%~103.28%、97.12%~102.96%、95.10%~102.69%,RSD分别为2.8%、1.8%、2.9%(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复方地克软膏及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任睿;陈林;李英;李磊;张璐;张园园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索“问答式”实习带教方式在我院药学部门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我院药学部门实习带教为切入点,分别在门急诊药房、住院药房、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品仓库、临床药学室、制剂室和药品检验室实行“问答式”实习带教,总结该带教模式对实习生、带教教师、药学各部门人员及患者的作用。结果与结论:带教教师,药房、药库、临床药学室、制剂室、药品检验室负责人及患者对于“问答式”带教方式的满意度均为100%,实习生的满意度为94.5%。“问答式”带教方式下,实习生、带教教师、药学各部门人员均提高了自身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患者的用药咨询能得到及时解决,对部门总体业务水平的提高也有所帮助。
作者:吴晏玲;吴渊文;胡位;潘小明;夏璐露;陆佳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与利伐沙班预防脊柱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76例有高危因素的脊柱外科手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1天至3个月予以弹力袜物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1支,皮下注射,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利伐沙班片1片,口服,每晚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股浅静脉内径(FSV)、腘静脉内径(POPV)、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D-二聚体(D-D)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FSV、POP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POPV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及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PT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D-D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PT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D-D仍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利伐沙班预防脊柱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但利伐沙班在改善凝血功能方面优于低分子肝素。
作者:侯训凯;林永杰;石恩东;王炳臣;王国伟;孙庆山;王鹏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甘油果糖注射液致不良反应(ADR)/不良事件(ADE)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河南省ADR监测中心2004年1月1日-2014年10月31日收到的甘油果糖注射液致ADR/ADE病例报告,就收集到的284例ADR/ADE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并与国内11家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品说明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甘油果糖注射液致ADR/ADE与性别有关,成年男性居多;用药30 min内发生ADR/ADE;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用药部位损害和全身性损害。11家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品说明书中注意事项描述差异较大。结论:临床应加强对甘油果糖注射液ADR/ADE的监测,并完善药品说明书,尽量避免或减少ADR/ADE的发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李文武;王丽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螺内酯凝胶中螺内酯和红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Thermo-Hypersil ODS2-C18,流动相为0.1 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用三乙醇胺调节pH为7.0)-乙腈(60∶4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5和238 nm ,柱温为30℃,进样量为5μl。结果:螺内酯和红霉素的检测质量浓度分别在0.2516~5.0320、0.5772~11.5440μg/m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0.8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RSD=0.74%,n=9)、96.7%(RSD=2.60%,n=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复方螺内酯凝胶的质量控制。
作者:樊其忠;李新新;薄明香;胡丽敏;王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观察福莫特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或多索茶碱等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吸+布地奈德粉吸入剂1吸,均为雾化吸入,每日1~2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IL)-17、IL-33、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呼气峰值流速(PEF),日间、夜间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17、IL-33和日间、夜间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FEV1/FVC、PEF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福莫特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作者:朱凯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为推动乡镇卫生院进一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系统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省5%的乡镇卫生院为样本,通过发放调查表获取其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2009、2010年)和实施后(2011-2013年)的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卫生服务情况、收支情况等,进行统计、对比和评价。结果:本次共调查了46个乡镇卫生院,回收乡镇卫生院机构调查表46份。样本乡镇卫生院平均床位数由2009年的15.1张增加到2013年的19.4张。年度平均门诊量由2009年的1.12万人次上升到2013年的1.61万人次,年度平均出院人次由2009年的644人次增加到2013年的924人次。政府财政投入占总收入比例由2009年的25.9%上升到2013年的47.1%,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由54.9%下降到29.7%,药品利润率由25.5%下降到3.7%,收支结余亏损比例由17.4%下降到4.3%。辖区人口年平均到乡镇卫生院就诊次数从2009年的0.47次增加到2013年的0.74次,次均住院和门诊药品费用分别由805和28.1元下降到718和24.1元。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对门诊服务未产生消极影响,对住院服务利用则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有效地降低了药品经济负担,但是卫生总负担却没有下降。这表明单一依靠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来控制过快上涨的卫生费用是难以实现的,需要医药卫生的综合改革、协同、联动,才能有效缓解“看病贵”的问题。
作者:李熹;吴群红;高力军;郝模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观察卡马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部分性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0例部分性癫痫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卡马西平片100 mg,口服,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托吡酯片初始剂量25 mg,口服,1次/d,之后每周增加25 mg,大剂量≤200 mg,口服,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后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率,脑电图痫样放电波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癫痫发作频率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3个月后<1个月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脑电图痫样放电波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部分性癫痫较单用卡马西平疗效更显著,安全性相当。
作者:罗云波;彭思璐;许学杰;唐兴江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建立盐酸马尼地平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并评价仿制药与原研药的质量一致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二氢钾6.8 g溶于1000 ml水中,用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至4.6)-乙腈(49∶51,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8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以0.1 mol/L盐酸溶液、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 4.0)、磷酸盐缓冲液(pH 6.8,加入0.5%十二烷基磺酸钠)为溶出介质,溶出介质体积为900 ml,转速为50 r/min,分别考察盐酸马尼地平片仿制药与原研药的溶出度,并通过计算相似因子(f2)评价二者溶出曲线的相似性。结果:盐酸马尼地平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625~20μg/ml;仪器精密度、稳定性试验的RSD<2.0%;3种溶出介质中的回收率为92.86%~102.97%,RSD分别为1.9%、1.8%、2.7%(n=9)。3批盐酸马尼地平片仿制药与原研药在0.1 mol/L盐酸溶液中15 min时溶出度均大于85%,在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 4.0)和磷酸盐缓冲液(pH 6.8,加入0.5%十二烷基磺酸钠)中f2值均>50。结论:该方法适用于测定盐酸马尼地平片的溶出度;同时,盐酸马尼地平片仿制药与原研药的体外溶出曲线具有相似性,故认为质量一致性较好。
作者:吕亚军;蚩晓娜;谷志勇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类基本药物致白细胞减少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住院接受抗精神病药类基本药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1345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中发生白细胞减少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药物种类、用药剂量、用药时间以及症状持续时间、白细胞计数、临床表现及预后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345例患者中,用药过程中发生白细胞持续减少的患者有205例,占15.24%。其中,60岁以上患者白细胞减少发生率高达54.15%;联合用药发生白细胞减少的患者有57例,占联合用药总例数的20.14%,显著高于单一用药的发生率(13.93%),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一代抗精神病药致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63.36%,显著高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发生率(36.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3.0×109~3.9×109 L-1的有113例,占白细胞减少总例数的54.63%,与其他白细胞计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患者无不适主诉及明显临床症状,且经对症处理后所有患者均好转或痊愈。结论:抗精神病药类基本药物致老年患者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较高,且联合用药及使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更容易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相关的白细胞减少虽可治愈,但可能增加感染风险,故应在服药期间定期检查血常规,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汪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为文冠果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查阅国内、外文献并进行整理和归纳,对文冠果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文冠果中含有多种类型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三萜皂苷类、甾类、香豆素类等,并具有抗炎、抗肿瘤、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蛋白酶、改善学习记忆功能、抑菌、抗氧化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进一步深入开展文冠果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对全方位综合利用文冠果这一植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商庆辉;孙妍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早期复律的影响。方法:58例特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此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华法林钠片初始剂量2.5 mg,口服,每日1次,待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5左右3周后口服胺碘酮转复心律。观察组患者给予华法林(用法同对照组)+注射用低分子量肝素钠5000 U,皮下注射,q12 h,连用3~5 d,在INR 2.5左右时停用,3周后开始转复心律,如患者心率较快,给予胺碘酮负荷剂量150 mg,以1 mg/min维持6 h,以0.5 mg/min维持24 h以上;如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则口服胺碘酮转复心律,胺碘酮应用4周未能复律或QTc>0.50 ms者,停服胺碘酮,改用控制心率药物加华法林治疗。两组患者心律转复后均继续服用华法林4周,维持INR在2.5左右。应用胺碘酮1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转复率、复发率、转复时间、胺碘酮总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转复率、复发率、转复时间、胺碘酮总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可提高房颤早期复律成功率,不增加出血及栓塞并发症,安全性较好。
作者:毛庆录;徐梅 刊期: 2015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