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玮;张建刚;马岚;张煦;赵俊生
快速性心律失常是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心内电生理检查不仅使我们对心律失常有了新的更加深刻的认识,而且已经由原来单纯的检查方法发展成为能指导临床上进行电学治疗的工具.我科从2001年1月开始,对心电图(ECG)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1例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
作者:刘永斌;张义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ther ablation,RFCA)是在心内电生理检查基础上,继外科手术、直流电和化学消融后发展起来的根治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手段,已成为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常规首选方法.本院自1996年开展此项技术,应用RFCA治疗反复发作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1 020例,疗效肯定.
作者:潘明;张钲;白锋;黄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者男性,41岁,因间歇性心慌、胸闷十余天来我院就诊,门诊查:血压 16/12 kPa,心率80次*min-1,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佩带当日17~18时患者在下楼梯(五层)时突感头晕,全身软弱无力,大汗,被迫停止活动,2~3分钟后症状缓解.次日,回放24小时动态心电图,17:36:02时出现心率增快,心室率130次*min-1,随之STⅡⅢ avF V1-V6抬高;17:36:08时出现尖端扭转性室速,频率215次*min-1;于17:38:22时室速停止,ST段逐渐恢复正常.
作者:杨彩兰;谢红莉;朱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近年来有报道永久性起搏器可以防止和减少房颤的复发.我科自1998年7月至2003年底对67例药物治疗效果差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房颤、房扑)患者分别采用非生理性和生理性起搏治疗,旨在探讨不同起搏方式术后对房颤(房扑)的影响.
作者:伏静媛;宁金民;王银娣;徐盛开;赵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近年来,我国女性性权利受侵害的问题已成为一个较严重的社会问题.1987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刑事案件560 439起,其中强奸案34 120起,居第二位;1988年共立刑事案件1 971 901起,其中强奸案40 999起,居第三位.强奸案的发生给受害女性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损害,而且大多伴随终身.这不仅践踏了人性的尊严,而且给社会治安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作者:盛清平;张军荣;任志明;孙少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者男性,25岁,建筑工人.2小时前突发心悸来诊.查体:脉搏200次*min-1,呼吸20次*min-1,血压130/8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200次*min-1,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示室上速,QRS 110 ms,R-P 140 ms,R-R 280 ms.经食道心房超速抑制未终止,随后50焦耳同步电复律.放电后患者意识丧失,心电图示快速房颤,平均心室率为240次*min-1,短R-R间期为200 ms,QRS宽大畸形.QRS宽度为160 ms,紧急200焦耳同步电复律,恢复窦性心律,患者意识恢复.复窦后心电图示A型预激.
作者:姚亚丽;吴洪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者男性,25岁,因突感心悸、胸闷、气短就诊.体查:神志清,精神较差,心界不大,心率167次·min-1,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血压16/10 kPa.心电图(图1)可见清晰呈锯齿状的F波,F-V间期不等,F-F间期匀齐为0.20 s(300次·min-1),FⅡ、Ⅲ、avF倒置,FV1直立,为Ⅰ型心房扑动.食道调搏图中可见规则的F波,呈4:1~6:1下传.QRS波群呈两种形态,频率快时连发二个略宽大畸形的QRS波群≤0.12 s,V2呈M型,酷似心房扑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作者:谢红莉;王述兰;窦秀琴;张璐;李晓莉;任格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疱疹病毒科β属DNA病毒,正常人群中自然感染普遍. 有关前瞻性研究发现宫内被HCMV感染的胎儿中约有1/3出现巨细胞包涵体病( Cytomegalovirus inclusion disease, CID),即约5%在早期出现流产和死胎等症状,约25%~35%存活婴儿可发生体重低下、肝脾肿大、黄疸、失明、脑畸形、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先天性智力低下及神经性耳聋等症状.目前发现HCMV在人体内具有不同寻常的潜伏及再激活方式,其致病的复杂性对人类防治CID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作者:白亚娜;程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近年来,调脂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防治益处已逐渐被公认,如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病死率,降低总死亡率.他汀类药物防治心血管病的临床效益可能与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
作者:徐盛开;伏静媛;宁金民;吴俊兰;赵毅;贾效谊;范晓涌;王银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发病率很低,随着MRI的应用,近来报道也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但文献更多集中于临床特征、临床经过和治疗等方面,而对其病理方面则少有深入探讨.本文综合近年来相关文献,对其发生发展规律进行病理学分析,以便更好理解进而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孙晓玮;张建刚;马岚;张煦;赵俊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是内科常见急诊,因发病突然,病情危重,出血量大,易发生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需紧急处置.常规止血方法虽有疗效,但成功率较低且易发生再出血,纤维胃镜直视下止血虽疗效肯定,但操作复杂不易掌握,且有一定的创伤性,在基层医院较难开展.近3年来我们联合应用泮妥拉唑和立止血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作者:杨福荣;胡海文;李文灿;李建新;焦彩虹;肖兴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具有复杂性和高风险性,术中的积极配合和全面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是必不可少的.总结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4年9月304例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术中护理要点与相关的配合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药素毓;韩霞;马春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急性夹层动脉瘤系心血管疾病的急症,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症状复杂,临床极易误诊,病死率高,早期明确诊断可为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我们总结5例急性夹层动脉瘤超声检查,发现二维多普勒超声可做出早期诊断,无创伤性,能在床边进行重复检查, 为夹层延展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春;胡静泠;张卫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者男性,29岁,因心悸、气短、下肢水肿2月,就诊我院.超声心动示:双房及左室内径增大,左室心尖部异常团块回声.超声诊断:(1)血栓可能性大;(2)二尖瓣及三尖瓣少到中量返流;(3)肺动脉高压(轻~中度).体查:体温36.5℃,心率100次·min-1,呼吸24次·min-1,颈静脉充盈,口唇发绀,心尖部闻及Ⅱ/6级收缩期杂音,右上肺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
作者:张宏;马秀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7~14岁少年儿童血压特点,为流行病学及预防成人高血压提供参考数据.方法用统一标准采集血压及有关数据,计算均值、标准差,用概率单位法行正态性检验,确定血压参考值范围及U检验.结果随年龄增大血压也逐渐上升,以收缩压升高为著,各年龄段男女之间血压无差异;BMI超过正常范围的收缩压明显高于BMI正常者,舒张压无明显差异.结论年龄与血压呈正相关,以收缩压表现为著;BMI超过正常者收缩压明显升高.
作者:杨琳;郭丛芳;赵群;裴丽娟;张振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并发气管无名动脉瘘的发生机理.方法结合案例对气管与无名动脉的解剖学关系和临床上气管无名动脉瘘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气管切开术后并发气管无名动脉瘘的主要原因是低位气管切开、术后体位不当.在正确的气管切开切口位置实施手术操作及术后体位的正确保持护理,是避免气管切开术后并发气管无名动脉瘘的关键.结论本鉴定案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是主要死因及间接死因,气管切开术后并发气管无名动脉瘘致无名动脉破裂大失血是直接死因.
作者:张军荣;盛清平;吴军;孙少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是一个重要的水电解质平衡调节系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on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主要的效应物质,其生物学功能主要体现在调节血管张力、血流及促进细胞生长、增生等方面.AngⅡ不仅通过影响心脏血流动力学促进心血管疾病的进展,而且能诱导单核细胞活化,促进巨噬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泌炎症介质加重细胞损伤.
作者:王琼英;余静;常鹏;张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藏药红景天胶囊对高血压病(EH)患者血小板功能影响.方法将高血压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红景天组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健康人39例.测定三组中血浆P-选择素(P-sel)、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环素(6-Keto-PGF1α)的含量.EH患者中一组常规降压治疗并口服红景天后20天再测定上述指标,另一组仅常规降压治疗20天测定上述指标.结果 EH患者血浆P-sel、TXB2升高,6-Keto-PGF1α降低(P均<0.01).EH组红景天治疗后较常规降压组血浆P-sel 降低(9.87±2.36比7.32±2.79,P<0.01),TXB2下降(273.9±68.3比221.4±47.3,P<0.01),6-Keto-PGF1α上升(30.4±9.6 比 42.2±12.7 ,P<0.05).结论红景天可改善EH患者血小板功能.
作者:余静;赵锋;李秀丽;阎炜;张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在12导联心电图中,QT离散度的不同可反映阶段性心肌复极差异程度.急性心肌梗死后QTd明显延长,与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相关.本文通过对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的观察,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时QTd增加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作者:张玉峰;毛莲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检测痢疾志贺氏I型菌特异性多糖(O-SP)和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物O-SP-TT的生物学活性.方法应用ELISA间接法测定O-SP、O-SP-TT分别免疫小鼠后其血清中IgG、IgM的水平;应用补体介导的杀菌活性实验检测血清的体外杀菌活性.结果单独使用O-SP免疫小鼠后抗体无显著性升高(P>0.05).O-SP-TT免疫注射后三次之间IgG和抗TT抗体均有显著性增高(P<0.01).多糖-蛋白结合物免疫后的血清中抗体可激活补体产生杀菌作用的效价为1∶160.结论多糖-蛋白结合物注射后对O-SP和TT均可加强免疫应答,其刺激产生的抗体具有体外杀菌活性.
作者:周丽娟;王嘉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