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前期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血压的影响

江文艳;宋巧凤

关键词:高血压前期, 血脂, 血压, 阿托伐他汀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前期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血压的影响.方法:将体检发现的120例高血压前期合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均分为低剂量组、常规剂量组和对照组,并进行12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药物干预性治疗.观察3组患者血脂及血压的变化及各组不良反应.结果:在改善血脂方面,常规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及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血压方面,常规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及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血压较对照组略有下降,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有效降脂的同时,可进一步降低患者血压,且安全性较好.
中国药房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研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践成效.方法: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和专家访谈法.结果:重庆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基本药物品种构成不合理,遴选专家选拔原则不清晰;配送效率受采购点击率影响;服务人口测算方法不合理、基层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有待加强.结论:应动态管理基本药物目录、建立科学原则选拔专家;集中招标采购遵循市场原则;合理测算服务人口、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加强监督,加快医疗、医药、“医保”同步衔接.

    作者:路鱼涓;刘志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HPLC法同时测定小儿热速清颗粒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小儿热速清颗粒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TM-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v/v=52∶48∶0.1),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323 nm,进样量为10 μL,柱温为30℃.结果:绿原酸浓度在1.50~40.00 μg· 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22%,RSD=1.45% (n=5).黄芩苷浓度在0.50~100.0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68%,RSD=0.84%(n=5).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热速清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史宏妍;潘成学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血脂康联合水飞蓟宾对脂肪肝患者血脂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脂康联合水飞蓟宾对脂肪肝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8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血脂康对照组(106例)和血脂康联合水飞蓟宾治疗组(102例),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白蛋白-球蛋白比和总胆红素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血脂康对照组比较,血脂康联合水飞蓟宾治疗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显著升高(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血脂康联合水飞蓟宾对脂肪肝患者的血脂水平有明显的改善,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施屹鸣;陈珺明;郭澄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基本药物配置配送环节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为促进基本药物配置配送环节的良好运行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影响基本药物配置与配送环节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关对策.结果与结论:配送利益低导致商业公司动力不足,配送企业能力低;生产不足及使用者积极性不高是影响基本药物配置配送环节的影响因素.建议通过鼓励集中采购、统一定价、统一配送完善基本药物的配送环境;通过优待政策与定点生产保证基本药物的生产;通过完善补偿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宣传以促进基本药物的使用.

    作者:焦婷婷;冯泽永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蒸发光散射-HPLC法测定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0.2 mol·L-1三氟乙酸溶液、流速为0.4mL·min-1,飘移管温度为110℃,载气流量为3.0L·min-1.结果:妥布霉素检测浓度在0.14~1.01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 4),妥布霉素与有关杂质能有效分离,检测限为0.107 2 μg.结论:本方法可有效地控制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

    作者:朱晓璐;林昀;李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1年4月收治的11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盐酸贝那普利组(对照组)和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组(试验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测量2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07% (51/56)、75.00%(42/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LVESV、LVSDV均有所下降,LVEF均有所增加,但试验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2组均有少数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基础上加用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能有效的改善心功能,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陆备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卡马西平致过敏性休克伴急性胰腺炎1例分析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致过敏性休克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报道并分析1例卡马西平致过敏性休克伴急性胰腺炎的病例.结果: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卡马西平致过敏性休克伴急性胰腺炎的病例实属罕见.具过敏体质的患者较易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剂量加大催生了潜伏期不良反应的发生,且多种症状叠加可引发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应重视和警惕卡马西平致过敏性休克伴急性胰腺炎的危险.

    作者:易晓玲;穆瑶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前期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前期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血压的影响.方法:将体检发现的120例高血压前期合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均分为低剂量组、常规剂量组和对照组,并进行12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药物干预性治疗.观察3组患者血脂及血压的变化及各组不良反应.结果:在改善血脂方面,常规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及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血压方面,常规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及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血压较对照组略有下降,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有效降脂的同时,可进一步降低患者血压,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江文艳;宋巧凤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重庆市某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对重庆市某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合理性分析.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重庆市某基层医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内科系统和肿瘤科住院患者共10 039例,以构成比和x2检验对病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 039份病例中共有5026名患者(50.16%)使用抗菌药物,其中治疗用药3 584例(占71.17%),预防用药1 452例(占28.83%),以神经内科和肿瘤科预防用药例数高.联合用药2 622例(占52.06%),其中二联用药1 695例(占33.66%).应用频率高的抗菌药物是左氧氟沙星.结论: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整体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在联合用药、预防用药上仍存在进一步改进空间.

    作者:文威;夏春生;颜陶;黄碧有;费慧芝;胡小娅;牟钰钦;杨秋君;周岐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HPLC法测定金鸡片中原儿茶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金鸡片中原儿茶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Inertsil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v/v=25∶75∶0.2),检测波长为260 nm,流速为0.8 mL·min-1,进样量为10 μL,柱温为30℃.结果:原儿茶酸进样量在0.010 5~0.063 0μg(r=0.999 4)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n=6),平均回收率为99.08%,RSD=0.62%.结论:该法简便、灵敏、稳定、准确,可作为金鸡片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火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对广东省药品网上采购阳光工程的分析与建议

    目的:为促进广东省药品网上采购阳光工程的全面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我省药品网上采购阳光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结果与结论:我省药品网上采购阳光工程存在的问题包括医院药品加成定价、招标“为低价是取”、药品质量层次划分不合理、招标程序烦琐、中标品种规格过多和医院回款难等.建议应实行医药分离,制定合理的投标价格规则,制定综合评价药品质量的量化标准,减少集中招标药品数量,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力度,使之真正成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一项阳光工程.

    作者:刘旻;张薇;明宏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国家基本药物质量监管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为国家基本药物的质量监管提出建议.方法:分析当前我国基本药物质量监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讨论监管思路.结果与结论: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生产源头监管,规范批发配送经营行为,确保基本药物的质量,应大力发挥技术支持体系作用,建立药品生产干预机制,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

    作者:郑福友;徐正昌;郭剑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双黄连致不良反应236例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双黄连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4-2011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双黄连致ADR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双黄连致ADR主要累及肌肉系统,其次为消化系统、皮肤、神经系统.结论:临床应加强对双黄连的合理应用,避免和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作者:顾玉红;杜佳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2011年四川省基本药物集中招标中标品种分析

    目的:为我国完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提供参考.方法:对四川省卫生厅公布的2011年1~4批基本药物集中招标中标品种的品规、企业、价格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四川省卫生厅先后发布4批871个品规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中标品种,其中有34个目录内药物品种没有中标,涉及中标企业354个,企业中标品规1~28个不等.化学药中标价为0.07~52.7元,中位价为2.5元;中成药中标价为0.18~84元,中位价为7.5元;中标价低为零售指导价的1/20.1,高为零售指导价的1/1.2.结论:四川省基本药物中标品种及企业分布相对较合理;目录品种不适宜等原因导致品规未中标;中标价过低将导致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难以长效实施.建议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长效机制,制定适宜增补品种及合理招标采购方案.

    作者:杨林;胡明;吴佳怡;吴江玥;周乃彤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心血管门诊患者用药依从性的调查分析

    目的:为制定改善心血管门诊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心血管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结果:心血管门诊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仅46.7%;其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费用方式对用药依从性无影响;对病情的了解、对治疗重要性的认识、对药品的认识、用药种类、用药频次、家属的关心、医师的信任、药师的信任等均对用药依从性存在影响.结论:心血管门诊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总体较差,应简化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案,加强用药知识的宣传等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作者:李桃;莫承科;林秋晓;吴玉玲;李雅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全国各省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实施方案比较研究

    目的:为国家及各地完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实施方案提供建议与参考.方法:通过各省政府办公厅、卫生厅、药品集中交易监管平台等相关官方机构网站,收集各地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实施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实施方案在招标周期、质量层次区分、采购及议价方式、中标企业数量、差比价规则运用等方面存在不同模式.结论:建议国家修订与完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实施方案,适当延长招标周期,取消质量层次区分,规范采购及议价方式,中标价引入差比价规则,中标结果纳入公立医院使用.

    作者:杨林;罗敏;金朝辉;李天平;胡明;除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芬太尼贴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癌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芬太尼贴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癌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癌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芬太尼贴,每贴8.4 mg,每72 h更换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15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连用12d.观察2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和生存质量(Karnofsky)评分.结果:治疗组的疼痛缓解率和Karnofsky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贴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能有效治疗癌痛,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豆利华;郭治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预防性使用地塞米松对术后喉罩拔管后咽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预防性使用地塞米松对术后喉罩拔管后咽痛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使用喉罩插管的乳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D1、D2、D3组,每组各40例.在全身麻醉诱导之前,Dt组给予地塞米松0.1 mg·kg-1,D2组给予0.2 mg·kg-1,D3组仅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安慰剂.在拔管后1h和24 h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咽痛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程度.结果:拔管1h后,D1、D2组咽痛发生率及程度均显著低于D3组;拔管24h时,D2组咽痛发生率及程度显著低于D1、D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组术后72h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预防性使用0.2 mg·kg-1地塞米松能降低术后喉罩拔管后1h和24 h咽痛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作者:周其富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尼莫地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尼莫地平进行脑保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尼莫地平组和对照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30天采用Barthel指数(BI量表评价;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7天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治疗后第14、30天尼莫地平组和对照组BI评分分别为(67.98±12.67)分vs.(89.02±10.37)分,(60.06±11.89)分vs.(78.83±13.02)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第3、7天尼莫地平组和对照组血清MMP-9浓度分别为(238.73±123.37)mg·L-1 vs.(86.23±29.45)mg·L-1,(299.83±119.47)mg·L-1 vs.(105.56±31.17)mg·L-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地改善急性缺血性脑损害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较好.

    作者:杨嘉君;金春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江西赣州27家二级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为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下简称“专项活动”)、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江西赣州27家二级医院,通过查阅资料、抽查处方和病历,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各种控制指标等,分析和评价“专项活动”开展情况及效果.结果:27家医院均能按要求开展“专项活动”,落实合理用药第一责任人,明确控制指标、签订责任状,制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文件,开展处方点评,品种、规格选定符合规定;但普遍存在各项控制指标不达标,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高,清洁手术预防用药比率高,品种选择不恰当、疗程长及联合用药等不合理现象.结论:各医疗单位通过开展“专项活动”,品种控制用药趋于好转,但各单位对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措施及力度不一,效果差异较大.应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确保各项指标达标.

    作者:严金玲;郭春钰;钟斌;石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