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帆;杨伶俐;徐贵丽;张海波;朱建宁;孟方
目的:为纳米级超声造影剂的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文献,对纳米级超声造影剂的类别、制备材料及技术、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纳米级超声造影剂可分为纳米微球超声造影剂和纳米乳超声造影剂,均由外壳材料包裹内核气体或液体材料构成,且通常采用超声空化法、乳化法等方法制备,目前主要用于超声分子成像、药物转运及基因治疗.结论:随着超声造影技术以及生物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纳米级超声造影剂在诊断与治疗领域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潘弟仪;杨莉;侯连兵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建立口服液体药用聚酯瓶中乙醛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FFAP毛细管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00℃,载气为氮气;顶空进样器平衡温度为70℃,平衡时间为30 min,程序升温.结果:乙醛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0.002~0.02 mg·L-1(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8.37%,RSD=2.82%(n=6),检测限为0.1ng.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口服液体药用聚酯瓶中乙醛的限度检查.
作者:李瑞生;崔勇和;李林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推动门诊用药咨询工作的开展,为门诊患者提供便捷和全面的药学服务.方法:从门诊用药咨询工作的内容、工作人员必备素质、沟通技巧3方面谈开展门诊用药咨询工作的经验.结果与结论:门诊用药咨询工作的内容应注重为患者及其家属、医务人员提供药物治疗信息等,工作人员必备素质强调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责任心等,多方面沟通技巧的运用可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开展门诊用药咨询工作可起到普及用药知识,降低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协助临床医师提供个体化给药方案,预防和减少纠纷、投诉,提高药师地位的作用.
作者:周小红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加强病区药品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结合《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评审标准》(下简称JCI标准)药品管理原则,从普通药品基数管理、药品贮存与养护、高危药品管理、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以及急救药品管理进行行政和技术干预,制订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流程.12个月后评价干预效果,并与干预前进行比较.结果:12个月后,普通药品未按要求贮存(8 vs.19)、未规范放置(11 vs.78)和药品基数不符(0vs.1)等均较干预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病区高危药品、麻醉和一类精神药品、急救药品管理合格率达到100%.结论:结合JCI标准后,加强了我院病区药品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及多部门协作,促进了药品管理和用药安全的持续改进与提高.
作者:刘世林;杨晓蓉;黄亮;张伶俐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解决现行“军卫一号”医院信息系统(HIS)中统计模块的缺陷,为合理制订采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医院“军卫一号”HIS数据库,采用PowerBuilder工具,编写SQL语句,结合Excel计算函数并进行统计.结果:本方法可一次性快速查询所有品种设定时间段内的用量情况,弥补了“军卫一号”HIS药品库存管理程序中单品种流水账功能设计缺陷的问题,在库药品的匹配准确度达到90%以上.结论:利用本方法可弥补“军卫一号”HIS药品库存管理程序中出库数据不能导出和查询的缺陷,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药品采购的准确性.
作者:韩丽萍;陈行愉;陈新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研究羟基喜树碱(HCPT)缓释片对大鼠的脑组织毒性及骨髓抑制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低、中、高剂量(HCPT∶聚乳酸(PLA)分别为1∶10、1∶5、1∶1)HCPT组,每组12只,HCPT组脑内植入相应规格的HCPT缓释片1片,假手术组行假手术模拟机械损伤.术后30 d分别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活性;原位末端标记试剂盒(TUNEL)染色观察神经元凋亡情况;瑞氏染色观察骨髓抑制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脑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受损部位均出现胶质细胞增生,神经元凋亡明显(P<0.01),但均未见发生骨髓抑制.与假手术组比较,中、高剂量HCPT组脑组织受损部位出现纤维化及坏死现象,神经元活性降低,神经元凋亡明显(P均<0.01),低剂量HCPT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脑内植入HCPT缓释片对大鼠脑组织具有一定程度的毒性,但未引起骨髓抑制.
作者:唐华非;刘松青;杨波;李飞;冯华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为去甲基化药物治疗肿瘤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治疗肿瘤的去甲基化药物的研究现状.结果与结论:已进入临床使用的核苷类去甲基化药物包括5-氮胞苷和5-氮-2′-脱氧胞苷,均对治疗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有效.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核苷类去甲基化药物包括1-(β-D-呋喃核糖苷)-1,2-二氢嘧啶-2-酮和5-氟-2′-脱氧胞苷,分别对皮肤癌、白血病和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有效;非核苷类去甲基化药物中新发现普鲁卡因、普鲁卡因胺均对抑制肺癌发展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根据脱氧核糖核酸甲基转移酶模型设计合成的新型去甲基化药物包括RG108和MG98,分别对结肠癌、白血病和肾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部分去甲基化药物的作用机制还有待阐明.
作者:何苗;龙春燕;宋银宏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建立牙周塞治剂中氧化锌、鞣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在620、275 nm波长下测定制剂中氧化锌、鞣酸的含量.结果:氧化锌和鞣酸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44~2.22(r=0.999 6)、2.75~13.75(r=0.999 9)μg·mL-1;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5%(RSD=1.25%)、99.22%(RSD=1.84%).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牙周塞治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电红;谢来洪;杨桂琴;郑利光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研究10种二、三线抗结核药两两联用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的体外相互作用,为临床耐多药结核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微孔板阿尔玛蓝指示剂法测定不同浓度莫西沙星(MFX)、左氧氟沙星(LFX)、克拉霉素(CLR)、对氨基水杨酸(PAS)、阿米卡星(AK)、丙硫异烟胺(PTO)、卷曲霉素(CPM)、氯法齐明(CFZ)、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PI)、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C)共10种二、三线抗结核药单独及两两联用对H37Rv标准株的低抑菌浓度(MIC),计算分级抑菌浓度(FIC)比以评价各药间的相互作用.结果:FIC值在0.25~0.5之间的有14种药物组合,属协同作用;FIC值在0.562 5~0.75的有18种药物组合,属部分协同作用;FIC值在0.76~1的有1种药物组合,属相加作用;FIC值在1~4的有7种药物组合,属无关作用.结论:二、三线抗结核药并不是都适合两两联用,应根据具体情况制订治疗方案.
作者:赵伟杰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评价对不同厂家复方卡托普利片和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Ⅱ)的刻痕片及非刻痕片采用3种方法的分剂量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以分剂量准确性、期望重量与实际重量差值(d)、重量损失百分比、等分片脆碎度为指标,采用手掰、剪刀、切药器3种方法对A厂(有刻痕)、B厂(无刻痕)的复方卡托普利片及C厂(无刻痕)、D厂(有刻痕)的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Ⅱ)进行分剂量评价.结果:除D厂(3种方法)、C厂(切药器法)外,其余厂家或方法分剂量准确性均不符合《欧洲药典》第6版的规定.与手掰法比较,C厂剪刀法d值明显降低(P<0.05);与剪刀法比较,D厂切药器法d值明显降低(P<0.01).3种方法间比较分剂量后重量损失百分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剪刀法>切药器法(除B厂外)>手掰法.等分片脆碎度结果表明,A厂切药器法不合格,B厂3种方法均不合格,其余厂家或方法均合格.结论:刻痕片较非刻痕片更适合分剂量,具体分剂量方法需根据药片物理参数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刘元江;缪经纬;杨亚勇;詹金陶;刘其东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建立测定阿卡波糖含量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电化学分析法.先通过循环伏安法将氨基苯甲酸电聚合在电极表面形成聚氨基苯甲酸,再利用铁氰化钾作为探针分子,以其在修饰电极上产生的氧化峰电流,采用方波伏安法进行阿卡波糖的含量测定,电位窗口为-0.1~+0.6V.结果:阿卡波糖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0.100 20~2.505 0 μg·mL-1(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6.33%,RSD=2.1%(n=4).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可用于片剂中阿卡波糖的含量测定.
作者:靳贵英;肖树雄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通过考察盐酸胺碘酮(AH)片的溶出曲线,比较AH国产与进口(参比)制剂体外溶出情况.方法: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AH片项下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对2010年市场上抽验到的10个厂家的174批国产AH片的溶出曲线进行考察,对溶出参数采用相似因子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与参比制剂进行相似性比较,采用相似等效限法进行批间溶出重现性和批内溶出均一性考察.结果与结论:与参比制剂比较,10个厂家的产品只有2家产品的溶出曲线与其相似,其余产品差异较大;10个厂家的产品有5家批间重现性不好,有4家批内均一性不好.参比制剂的体外溶出情况较国产片更优,发生差异的原因主要与处方组成及工艺有关.
作者:李霞;刘映倩;吴群;曾杰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制备齐墩果酸/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水溶性维生素E衍生物(PLGA-TPGS)纳米粒(OPN)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情况.方法:用自制的PLGA-TPGS为载体材料,采用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OPN,考察其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包封率、体外累积释放率.结果:所制OPN的平均粒径为(202.4±1.2)nm,Zeta电位为(-21.5±2.2)mV,载药量为(27.65±2.27)%,包封率为(92.52±2.15)%,其在含1.0%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磷酸盐缓冲液(pH 7.4)中呈两相释放,432 h时累积释放率为(93.8±2.9)%.结论:所制OPN质量稳定、可控,具有明显的体外缓释作用.
作者:顾晓华;王轩;安磊;蒋妮;高萌;梅林;田燕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建立佐米曲普坦原料药中6种残留有机溶剂(甲醇、异丙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二氧六环、甲苯)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DB-624毛细管柱,载气为氮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50℃,分流直接进样,外标法计算残留溶剂的量.结果:甲醇、异丙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二氧六环、甲苯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9.07× 10-2~4.54、9.92× 10-2~4.96、1.35× 10-2~0.68、9.54×10-2~4.77、8.33×10-3~0.42、1.77×10-2~0.88 mg·nL-1(r=0.996 9~0.998 9);平均回收率为97.53%~103.49%,RSD均≤1.35%.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好,可用于控制佐米曲普坦原料药中残留溶剂量.
作者:谢华;刘峰;周振兴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了解国内部分大、中型综合医院的药房管理模式,为现代医院的规划以及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于2011年6-12月选择性地对国内20家大、中型医院进行考察和调研,对象涉及医、护、药学人员和患者、管理人员等约1 250人次,调查形式包括问卷、座谈和现场调研,其中问卷形式的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 800份,收回有效问卷2 768份(98.9%),调查内容涉及药房管理模式、药房软硬件设施及患者、工作人员满意度等,结合信息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现行管理模式大致可分为中西药房合并管理的“综合药房管理模式”(4家)及相应的“非综合药房管理模式”(16家),但采取前种模式下的医院相对来说软硬件设施更好,患者和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更高,适合在大、中型综合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李亚玲;叶云;李俊;肖顺林;余德智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为我国城乡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以“自我药疗”为关键词,对2000-2010年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等收录的60余篇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我国城乡居民自我药疗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结果与结论:自我药疗的比例呈总体上升趋势,药物的选择方式多受医师、媒体等因素影响,药物的种类以解热镇痛药、抗菌药物为常见,存在盲目用药、不按药品说明书用药、服药方法错误等不良用药行为均为我国城乡居民自我药疗行为的现状.倾向因素是为行为改变提供理由或动机的先行因素,是自我药疗行为产生的内因;促成因素指使行为动机或愿望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强化因素是激励或减弱行为发展的因素,二者为自我药疗行为的外因;三类因素相互作用可影响城乡居民的自我药疗行为.可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提高居民合理用药意识,提高驻店药师及店员的药学服务质量,加强对大众媒体有关药品广告的监管力度等措施来规范我国城乡居民的自我药疗行为.
作者:牛淑乔;俞海亮;米光明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为规范经皮给药制剂体外透皮扩散试验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文献,以接受液的选择为主要对象,综述经皮给药制剂体外透皮扩散试验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结果与结论:接受液的选择需考虑药物的理化性质及制剂处方组成.目前报道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使用较高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及接受液pH值偏离生理pH值范围.因此,体外透皮扩散试验研究方法亟需规范.
作者:田璐;张蜀;林华庆;邓红;张肖玲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制备卡维地洛(CA)传递体,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联合高压乳匀法制备CA传递体;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CA的含量;Sephadex G-50凝胶柱层析法测定其中CA的包封率;对CA传递体的外观、形态、粒径及电位进行考察.结果:制备的CA传递体为乳白色、近均一透明的胶体溶液;CA平均含量为27.09μg·mL-1,平均包封率为80.84%,RSD均<2.0%;体系粒径在100 nm左右,多分散性系数为0.05左右,电位均>41mV,具有较好的质量和稳定性.结论:CA传递体制备工艺可行、方法简单、质量可控.
作者:方夏琴;何永志;郑稳生;张宇佳;王璐璐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为医药零售店中店模式的运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南京市先声药业集团16家店中店中100名消费者进行调查,分析了消费者群体现状和购买类别、购买频次及时间、购买动机以及认知度,并提出运营建议.结果与结论:本次调查中,女性消费者约占总调查人数的80%;购买药妆的消费者占57%;每月光顾1次的消费者占33%,每周光顾1次的占20%,每周光顾多次的占7%;仅16.4%的消费者能准确说出商店、超市内店中店的品牌名称.店中店是医药零售店适应国家及各地医药政策改革的新模式,在药品零售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应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现场广告以提高店中店知名度,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以合理陈列商品,重视店员综合素质培养以提高顾客的让渡价值.
作者:曾智;江健 刊期: 2012年第29期
目的:帮助制药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纠正/预防措施(CAPA)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方法:结合工作经验和相关指南、法规,对CAPA体系的建立和应用以及体系维护进行详细分析.结果:制药企业应对投诉、不合格产品、召回、偏差、审计、工艺性能趋势和产品质量监测报告等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发现问题,明确主导因素,评估相关风险,研究处理措施.CAPA制定好后,企业还应监督执行情况,验证实施的有效性并不断完善,形成CAPA体系的良好运转.结论:CAPA体系能够消除实际或潜在的不合格原因,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或预防问题的再次发生.建立CAPA体系,不断地进行改进,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梁毅;吴姝怡 刊期: 2012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