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2007-2010年平喘药应用分析

陈津红;吴狄

关键词:哮喘, 平喘药, 哮喘防治指南
摘要:目的:评价我院2007-2010年平喘药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7-2010年平喘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各年度销售金额排序列首位的均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2010年DDDs靠前的依次为沙丁胺醇(118 625日)、沙美特罗替卡松(70 095日);吸入用药是主要的给药途径.结论:价格低、效果好的缓解药沙丁胺醇是我院临床常用的品种.针对我院缓解性药物应用多于控制性药物的现状,应深化哮喘教育,树立哮喘预防重于治疗的观念,推广控制性药物的使用.
中国药房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住院病房2008-2010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应用分析

    目的:评价我院住院病房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中调取我院2008-2010年38个科室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医嘱信息,结合<医院感染管理通讯>公布的细菌分离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耐药率情况,判断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合理应用情况.结果:碳青霉烯类抗生素3年内用量基本稳定,以重症监护室和老年患者集中的干部科室为主.至2010年,美罗培南替代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成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首选.结论:我院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顾红燕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与二羟丙茶碱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与二羟丙茶碱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与二羟丙茶碱注射液分剐加入到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混合,在25℃恒温下放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前、后不同时间的酚妥拉明和二羟丙茶碱含量,同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2种配伍液均澄明无色,pH值、含量在放置24 h内基本无变化.结论: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与二羟丙茶碱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于25℃放置24 h稳定.

    作者:赵平鸽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与临床评价

    目的:介绍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与临床评价.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利拉鲁肽能迅速、高效地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降低患者体重.利拉鲁肽治疗发生低血糖的概率非常低,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选择.

    作者:彭霄霞;徐康康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临床药师参与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研究

    目的:考察临床药师干预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方法:分别抽取我院2009年8-12月(干预前)和2010年8-12月(干预后)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出院患者病历各60份.对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适应证、药物选择、用法用量、给药时机与疗程、联合用药、通用名书写等方面合理性进行比较.结果:经临床药师干预,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在药物选择、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用药时机与疗程、通用名书写、病历中抗菌药物用药分析等方面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住院药品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由27.66%下降到22.62%,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药品费用的比例由20.88%降至8.07%.抗菌药物应用时间由2.38 d下降至0.95 d.结论:临床药师对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是可行并且有效的,对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性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曹玉;李娅娟;丁海燕;曹志红;隋忠国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我院因药品不良反应导致患者再人院的发生率和严重性评价

    目的:评价我院因药品不良反应(ADR)导致患者再入院的发生率和严重性.方法:收集并记录我院2008年4月3日-12月7日,临床药师与主治医师共同查房时收治的所有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既往疾病史、既往用药史、此次入院原因及患者入院时各项指标,分析患者此次入院是否与ADR有关,若怀疑为ADR所致,则填写ADR报告表,并详细分析其严重性、相关性和可预防性.结果:644名入院患者中,24名患者因ADR再入院,占总入院人数3.73%.ADR常受累器官或系统是胃肠道系统(41.70%).其次是血液系统(16.70%)和肝胆系统(12.50%).在引起再入院的药品中,抗菌药物占首位(29.17%),其次是中草药或中成药(29.17%)、非甾体类抗炎药(16.67%)、心血管系统药(8.33%)和蒙药(8.33%)等.24名因ADR住院患者经济损失共约12万元.平均每位患者费用约5 000元,患者低费用为695元,高费用18 976元.结论:因ADR导致患者再次住院对患者健康和经济都造成巨大影响;抗菌药物和中药是关注的重点;医师和临床药师对于患者的住院用药及出院用药应给予详尽的交待,使患者能够正确服用药物,提高依从性,避免院外ADR的出现,提高疗效.

    作者:苏长海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我院2007-2010年平喘药应用分析

    目的:评价我院2007-2010年平喘药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7-2010年平喘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各年度销售金额排序列首位的均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2010年DDDs靠前的依次为沙丁胺醇(118 625日)、沙美特罗替卡松(70 095日);吸入用药是主要的给药途径.结论:价格低、效果好的缓解药沙丁胺醇是我院临床常用的品种.针对我院缓解性药物应用多于控制性药物的现状,应深化哮喘教育,树立哮喘预防重于治疗的观念,推广控制性药物的使用.

    作者:陈津红;吴狄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临床药师参与内分泌科药物治疗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介绍我院临床药师在内分泌科参与药物治疗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对临床药师在医师查房、护士配药、患者药物咨询等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部分典型事例进行阐述及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对该科用药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处理并提出建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在参与药物治疗工作中不但提高了疗效,也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在医师、护士紧密配合下,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季宏建;周小华;龚克明;裔照国;马爱华;焦敏霞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孟鲁司特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药孟鲁司特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89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孟鲁司特+红霉素,对照组口服酮替芬+红霉素,并根据咳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咳嗽评分为1.89±0.73、0.53±0.19(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咳嗽评分为1.79±0.80、1.23±0.36(P>0.05);2组治疗后咳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47.73%(P<0.05).结论:孟鲁司特治疗感染后咳嗽效果好,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朱利清;况九龙;邓在春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中的疗效、安全性及对总生存期的影响.方法:42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患者随机分为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组与单纯放疗组: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组给予替莫唑胺(75 mg·m-2·d-1)联合4周总剂量40Gy常规头部放疗(2Gy,5 d/周);单纯放疗组仅予40Gy常规头部放疗.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组放疗结束后继续给予6周期替莫唑胺(第1周期150 mg·m-2 ·d-1;第2~6周期200 mg·m-2·d-1),连续服用5 d,28 d为1周期.结果: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组与单纯放疗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75%、64%(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40%、27%(P=0.019),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0%、5%(P=0.045),血红蛋白降低发生率分别为25%、18%(P=0.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总生存期分别为9.2、7.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9).结论: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安全、有效.

    作者:周蕾;安广宇;岳振东;陈力;宋雨光;姜妮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超声消融术与传统术式对子宫肌瘤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超声消融术与传统术式对子宫肌瘤患者性生活质量影响的差异.方法:按自愿分组的原则,将163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超声消融组49例、子宫全切组56例和肌瘤挖出组58例,调查各组在术前1个月、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的性生活质量指数,然后用女性性功能简明指数法分析各组性功能受到的影响.结果:术后1个月性生活质量超声消融组明显高于传统方式组;术后6个月超声消融组性生活质量和肌瘤挖出组无明显差异,但高于子宫全切除组;术后12个月各组性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消融术法治疗子宫肌瘤能快速恢复患者性生活,性生活质量优于传统手术法.

    作者:王富兰;周小利;陈锦云;谢莉玲;王晓燕;唐良萏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上海地区45家医院2006-2010年抗精神病药利用分析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45家医院2006-2010年抗精神病药的使用情况,为该类药的研究、生产、临床应用等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上海地区45家医院2006-2010年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一、二、三级医院之间的用药差异.结果:该地区医院抗精神病药的DDDs和销售金额均呈逐年增长趋势,2010年药品的总DDDs和总销售金额分别是2006年的2.2倍和3.4倍;第2代抗精神病药的DDDs及销售金额均增长较快,销售金额增幅大的是阿立哌唑,DDDs增幅大的是奥氮平.抗精神病药的使用以口服药为主.结论:该地区医院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的增长大于数量的增长,涨幅主要来自第2代抗精神病药.控制第2代抗精神病药的研发和生产成本,对第1、2代抗精神病药作进一步临床应用研究与评价,对具有确切疗效的第1代抗精神病药重新核价、确保生产供应,是促进抗精神病药有效、方便、经济和合理应用的有效手段.

    作者:毛叶萌;黄堃;张明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医疗机构用药安全预警探索

    目的:探索医疗机构用药风险因素和风险先兆,提高用药安全性.方法:依据逻辑预警理论,结合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对用药安全相关环节进行分析和整合.结果与结论:医疗机构需关注用药安全预警领域并建立完善的预警体系,制定有效的排警对策,如完善用药安全相关制度、加强医院药检室建设、加强与患者沟通等.

    作者:王维为;甄健存;史录文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我院2005-2010年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用药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05-2010年52例HSCT患者的基本信息、预处理方案、移植类型、并发症及用药情况等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不论何种移植类型,均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相关并发症,其中以感染多,达100%;其次为出血性膀胱炎及巨细胞病毒感染.所应用药物金额排序列前3位的主要为抗肿瘤辅助药、抗微生物药、抗肿瘤药.结论:HSCT是根治白血病的有效方法,其用药品种多,但价格昂贵.预防用药能有效预防和减少HSCT并发症,是确保移植成功的关键.

    作者:龚汉明;李晓燕;刘宇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循证评价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成人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循证医学的文献分析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等数据库,收集rhTPO治疗成人慢性难治性ITP的临床研究证据.结果:检索到rhTPO治疗成人慢性难治性ITP的文献有:自身前后对照试验5篇,随机对照试验2篇.按Jadad量表评分:1篇随机对照研究质量较高,为4分,其余文献均小于3分.5项自身对照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认为rhTPO可升高成人难治性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且不良反应轻微.2项随机对照试验认为rhTPO联合达那唑治疗难治性ITP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达那唑,且对于单用达那唑治疗无效者,接受rhTPO治疗后血小板计数亦明显升高.结论:现有研究显示rhTPO在治疗成人慢性难治性ITP方面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但试验设计存在不足,尚需进行设计良好的大样本研究.

    作者:黄琳;任晓蕾;刘一;李玉珍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RP-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丙泊酚的浓度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丙泊酚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经6%高氯酸乙腈溶液沉淀蛋白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进样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70∶30,磷酸调pH值至4.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柱温为室温,内标为麝香草酚,进样量20μL.结果:丙泊酚血药浓度在0.1~1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低检测限为0.1 μg·mL-1;平均提取回收率为88.07%~92.08%,平均方法回收率为99.07%~100.31%;日内、日间RSD分别为5.50%~6.60%、4.12%~10.90%.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快速,可用于丙泊酚的血药浓度监测及临床药动学研究.

    作者:张惠君;王彦;唐芳丽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中国药房》杂志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文献分析

    目的:评估<中国药房>杂志发表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文献的质量及主要研究内容.方法:检索1990-2009年<中国药房>杂志发表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文献,根据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并分析纳入研究所涉及的人群、疾病及干预措施种类.结果:获得研究文献202篇,首篇于1997年发表.主要研究单位为医疗机构,共涉及15类疾病,以不同种(类)药物干预措施间的经济性比较为主.与我国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对照显示,部分疾病负担较重的领域尚缺乏药物经济学研究.多数研究目的与研究角度不明确,研究分析方法单一.结论: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尚需提高.

    作者:曾力楠;梁毅;胡蝶;张伶俐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临床药师会诊多重耐药及泛耐药细菌感染79例分析

    目的:调查临床药师对多重耐药及泛耐药细菌感染病例进行会诊的效果,探讨多重耐药及泛耐药细菌感染的特点与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调查79例经临床药师会诊的多重耐药、泛耐药细菌感染病例,分析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治疗方案、治疗结果及药学监护相关情况.结果:临床药师提供的用药方案接受率为91.1%,其中临床有效率为93.94%,细菌清除率为67.42%,没有出现菌群失调;泛耐药菌以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多重耐药菌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阴沟肠杆菌为主,对多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高度耐药性;对多重耐药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万古霉素、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等有较好效果;4例泛耐药菌感染病例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头孢美唑+阿米卡星、头孢西丁+磷霉素,取得了治愈的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多重耐药感染病例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应充分重视临床药师工作,发挥其重要作用;需高度重视泛耐药菌、多重耐药菌的耐药问题,可采用选择敏感率高的药物、联合用药、口服肠道活菌制剂等策略进行治疗,同时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和分级使用等管理措施,控制耐药细菌的蔓延.

    作者:梁智明;梁碧怡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中国西部健康人群口服替诺福韦富马酸酯片的药动学研究

    目的:研究口服替诺福韦富马酸酯片在中国西部健康人群的药动学特征.方法:24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8人,分别给予替诺福韦富马酸酯片300 mg、恩曲他滨胶囊200 mg+替诺福韦富马酸酯片300 mg、脂肪食物(食物中脂肪比例50%)+替诺福韦富马酸酯片300mg,分别在服药前0 h及服药后0.5、0.75、1、1.5、2、3、4、6、8、12、24、36、48、72 h时取静脉血2mL,分离血浆,采用固相萃取,以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UV)法测定替诺福韦血药浓度,以DAS(Ver2.1.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3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18.78±3.28)、(12.72±2.83)、(13.08±1.47)h,tmax(1.05±0.16)、(1.28±0.30)、(1.55±0.37)h,Cmax(290.71±63.21)、(420.84±96.71)、(429.06±174.81)ng·mL-1,AUC0~72(1 871.60±377.00)、(3 869.42±962.85)、(3 569.47±633.47)μg·h·L-1,AUC0~∞(2 284.16±373.54)、(4 107.09±974.82)、(3 856.00±618.39)μg·h·L-1,CL/F(2.25±0.39)、(1.28±0.28)、(1.33±0.20)L·h-1·kg-1.与替诺福韦富马酸酯组比较,恩曲他滨+替诺福韦富马酸酯组、脂肪食物+替诺福韦富马酸酯组的t1/2降低,Cmax、AUC0~72、AUC0~∞、tmax均明显增加.结论:中国西部人群单独给予替诺福韦富马酸酯的药动学特征与国外人群相似,高脂肪饮食以及合用恩曲他滨可改变替诺福韦的药动学特征.

    作者:谭瑞;杨俊卿;颜波;尚京川;黄爱龙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脂肪肝的治疗及研究进展

    目的:进一步了解脂肪肝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对近年来在脂肪肝治疗领域取得的新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整理.结果与结论: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复杂,还有待深入研究,目前尚没有理想的治疗药物,积极防治和综合治疗是重要措施.

    作者:毛贵元;蔡光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特点与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特点及联合用药.方法:分析老年人药动学特点和机体内环境等因素.结果:平稳降压、重视血压底线、采用时辰药理学给药成为治疗关键.结论:必须注意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提供适合老年人群的药学服务.

    作者:赵艳;韩宁 刊期: 2011年第22期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