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同时检测乳癖消片(胶囊)中是否非法掺入甾体激素类药

许亚玲;申璀;罗曼;周兰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二级管阵列, 乳癖消片(胶囊), 醋酸泼尼松, 醋酸可的松, 醋酸氢化可的松, 醋酸地塞米松
摘要:目的 建立乳癖消片(胶囊)中非法掺入甾体激素类药(醋酸泼尼松、醋酸可的松、醋酸氢化可的松、醋酸地塞米松)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omaond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并加C18预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4:76),检测波长为254 nm,进样量为10 μL,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在未检出4种甾体激素类药的样品中添加适量对照品作为阳性参比对照,用二极管阵列检测联用技术进行定性检测.结果 在同一测定条件下,3个厂家的96批样品和阳性参比对照结果显示,阳性参比对照均检出醋酸泼尼松、醋酸氢化可的松、醋酸可的松、醋酸地塞米松,96批样品均未检出.结论 所建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操作方便,可作为检测乳癖消片(胶囊)中是否掺有多种甾体激素类药的有效方法.
中国药房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注射剂入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存在的问题——以参麦注射液为例

    目的 为中药注射剂入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提供参考.方法 以参麦注射液为例,通过分析其成分(人参皂苷、人参多糖、麦冬皂苷、麦冬多糖)、不良反应、质量标准,探讨中药注射剂入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年版)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 中药注射剂的成分复杂、质量标准有待提高,安全性、稳定性需药学工作者进一步研究.

    作者:符冰;卢荣枝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克霉唑联合咪康唑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克霉唑联合咪康唑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1:1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碱性洗液冲洗外阴后,将克霉唑阴道片500mg置入阴道深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咪康唑霜涂擦瘙痒处,每天2~3次.2组均7d为1个疗程.治疗后第1、4周复查疗效,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和症状改善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复发率为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复发率为24.0%.2组总有效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率分别为96.0%、88.4%、95.0%;对照组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2.0%、68.2%、7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分娩,均未发生孕产妇感染、早产、新生儿畸形.结论 克霉唑联合咪康唑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安全有效,复发率低.

    作者:刘红梅;杨小青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预防用药在化疗所致不良反应中的作用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预防用药在化疗所致不良反应中的作用,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恶性肿瘤患者306例,调查分析预防用药的作用,探索其规律性.结果与结论 预防用药可以减少化疗时引起的不良反应,5-羟色胺类药物对减少化疗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有很大作用,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化疗所致骨髓抑制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合理使用预防药物可以保障化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及生存质量.

    作者:张霞;谢嵩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消费者对药品说明书及合理用药认知度的调查

    目的 了解消费者对药品说明书的内容及合理用药的认知水平.方法 对银川地区药品消费者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运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处理.结果 共发放问卷302份,回收有效问卷29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03%.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药品说明书和合理用药知晓度较低,不同研究变量其知晓度不同,其中不同文化程度、居住地区和不同的健康状况的消费者认知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该地区消费者对药品说明书的知晓度亟需提高,建议从加强药学服务、改进药品说明书、普及医药知识和净化医药广告等几方面改进.

    作者:于美玲;徐建国;于欣;计生鑫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阿托品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阿托品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作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将100例患者根据术前准备方法不同随机均分为2组.A组:给予2%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表面麻醉,并于术前30 min肌肉注射阿托品1mg;B组:给予2%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表面麻醉.分别记录术前(T1)、通过咽部(T2)、通过声门(T3)、气管内注入2%利多卡因后(T4)、操作过程中(T5)、结束时(T6)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T1和T6的血压(BP)等数据.结果 2组术后HR均从T3开始增快,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时间点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从T3开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收缩压(SBP)组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SBP升高,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R在T1、T2、T3、T6时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T4、T5时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虽然阿托品有增快患者HR的副作用,但在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能使患者保持更稳定的HR、SPO2及SBP,对患者有保护作用,可在支气管镜检查的术前常规应用.

    作者:李惠;徐维国;王蓉;陈光菊;陈斌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基本药物目录地方增补品种模式的利弊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的 为选择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基本药物目录制定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在研究国家相关政策和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总结和逻辑推理,对现行的基本药物目录制定所采用的地方增补品种这一模式进行利弊分析.结果与结论 笔者认为,基本药物目录地方增补品种模式的弊明显大于利,不适应现阶段我国国情.建议我国采用多品种无增补模式制定基本药物目录.

    作者:孙利华;王长之;孙晓燕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制度对零售药店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制度对零售药店发展的影响.方法 通过实地调研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制度对零售药店的影响,并进行分析.结果 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制度使零售药店不再具有价格优势,行业内部竞争加剧,单体药店及非“医保”药店生存困难.结论 为促进零售药店的健康发展,确保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零售药店应扩大连锁经营,开拓农村市场;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医保”定点资格;加强执业药师队伍建设,提高药学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多元化发展,寻求差异化经营;努力提升高端产品和中药饮片的销售比例.

    作者:刘伟;王利杰;任令飞;娄鹏举;王伟璇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心脑血管用药不良反应与用药人群间的关联关系分析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与用药人群的性别、年龄间潜在的关联关系,为心脑血管类疾病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4-2009年收集的9 640份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不良反应报告数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广义规则归纳法(GRI)的关联规则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从年龄、性别支持度,不同不良反应现象与不同年龄段间关联关系的置信度以及不同不良反应现象与不同性别间关联关系的置信度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果.结果与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2个年龄段,一是50~59岁年龄段,不良反应主要为咳嗽和头晕;二是60~69岁年龄段,不良反应主要为头晕和恶心.药品不良反应在男性身上发生的频次较女性多;个别不良反应有较明显的性别偏向.

    作者:冯变玲;魏芬;杨世民;赵君;雷祎;覃蓝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HPLC法测定头孢地尼分散片中头孢地尼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头孢地尼分散片中头孢地尼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xex Luna-C18柱,流动相为0.25%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5.5)-乙腈-甲醇(900:60:40)(每1 000mL加入0.1 mol·L-1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溶液0.4 mL),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量为20 μL,柱温为40℃.结果 头孢地尼检测浓度在40~24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6%、100.11%、99.92%,RSD=0.26%(n=9).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该制剂中头孢地尼的定量分析.

    作者:俞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2组均给予尿毒清颗粒及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2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胱抑素C(CysC)等生化指标的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降低BUN、Scr、CysC水平,提高CCr水平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配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肯定.

    作者:柳永兵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应用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初产妇,按自愿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生产过程中不给予任何镇痛药物;观察组于生产过程中应用盐酸罗哌卡因行CSEA镇痛.按世界卫生组织疼痛分级评估镇痛效果,同时比较2组的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催产素使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器械助产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盐酸罗哌卡因CSEA用于分娩镇痛,可有效减轻产妇的疼痛感,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剖宫产率.

    作者:陈蓉;林传尧;崔艳梅;徐巍;纪秀娟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银杏叶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银杏叶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1:1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均在发病后72h内给予丹参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阿司匹林肠溶片0.1g,q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银杏叶片0.18g,tid.2组疗程均为30d.治疗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银杏叶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好,且用药安全.

    作者:林康;陈明磊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依托必利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托必利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1:1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依托必利(50 mg,tid,饭前15~30 min服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米替林(25 mg,bid),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愈32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治愈23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1.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6.9%,对照组为44.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托必利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石贵江;黄修平;满益伍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云南、辽宁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云南、辽宁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使用情况,探讨基层用药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以期更好地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采取回顾性方法,对云南、辽宁两省的10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所乡镇卫生院进行用药调查.随机抽取每个基层卫生机构2007年的处方,共计22 356份.将有关数据进行平行双录入,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校正t检验、x2检验、秩和检验等.结果 22 356份处方中,大部分处方书写不够规范,仅缺少诊断这一项就超过半数;医疗机构诊治的疾病排前10位的共占所有诊断的92.5%;使用药品品种数为292~1800种,平均594.25种,平均每张处方用药数为3.1种,5种及以上占21.1%,单张处方多使用的为云南省18种,辽宁省14种;抗生素联用处方比例高达24.9%,多使用8种;基本药物使用率为75.2%;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76.9%.结论 云南、辽宁基层医疗机构存在诸多不合理用药情况,各级政府部门需加以重视和监督管理,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提高和完善.

    作者:肖爱丽;井春梅;傅文;魏晶;金丹;杜鹃;殷园园;耿凤英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非洛地平联合氟伐他汀钠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联合氟伐他汀钠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非洛地平联合氟伐他汀钠治疗,对照组仅口服非洛地平,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压、脉压差、血脂的变化及其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1.8%,而对照组为6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脉压差明显小于同期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洛地平联合氟伐他汀钠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压,减小脉压差,降低血脂.

    作者:陈灵;许官学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痛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0年9月213例确诊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113例)和对照组(100例),2组均按冠心痛伴高脂血症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qd,口服.2组均8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进行血、尿常规,血糖及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检测,并对比其疗效.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von Willebrand因子、内皮素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及一氧化氮均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7.0%和95.6%,与对照组(61.0%和7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痛合并高脂血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栋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保护作用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PubMed、EMBase、万方电子期刊、中国知网(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与数据提取后,用Rev Man 5.1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8篇34项RCT,包括1421例患者;根据Cochrane的文献质量评价标准,所有文献均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左旋氨氯地平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在降低24 h尿微量白蛋白[WMD= 1.50,95%CI(-3.90,6.91),P=0.59]、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WMD=0.00,95%CI( -0.01,0.00),P=0.79]、24 h尿蛋白[WMD=0.00,95%CI(-0.01,0.02),P=0.58]、24 h尿白蛋白[WMD=-0.23,95% CI(-11.18,10.73),P=0.97]作用上无显著性差异;左旋氨氯地平与ACI/FARB联合使用时对尿β2-MG[WMD=-0.02,95% CI(-0.03,-0.01),P=0.000 1]、24h尿蛋白[WMD=-0.04,95% CI(-0.06,-0.03),P<0.000 01]、24h尿白蛋白WMD=-10.52,95%CI(-16.74,-4.31),P=0.000 9]的降低作用强于ACEI/ARB单药治疗,而对24h尿微量白蛋白的降低作用的强度与ACEI/ARB相同[WMD=-8.11,95%CI(-17.95,1.73),P=0.11].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的肾功能保护作用的强度与ACEI或ARB相同;左旋氨氯地平与ACEI/ARB联合使用能够更有效地保护肾功能.由于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对左旋氨氯地平的肾脏保护作用进行研究.

    作者:于欢;陈忻;翟所迪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药物经济学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药物经济学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中的应用,为完善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参考.方法 介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中药物经济学的有关内容,分析我国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现状和面临的困难,对药物经济学应用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 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引入药物经济学理念和评价方法,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基本药物制度发展趋势.但药物经济学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专业人才缺乏、评价标准不统一、药物经济学认知度不高等.建议规范评价标准、提高数据科学性、增强药物经济学认知度.

    作者:陈志军;高文远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9种不同厂家卡马西平片的含量、有关物质和溶出度分析

    目的 研究卡马西平片所致不良反应与产品质量的内在联系.方法 参照2010版《中国药典》(二部),分析比较9个厂家卡马西平片的含量、有关物质和溶出度.结果 9厂家卡马西平片含量均符合规定,但存在一定差异(94.5%~106.1%).国产的8种卡马西平片显示了相似的有关物质图谱,与合资厂家A的有关物质图谱存在显著性差异;国产的8种卡马西平片在0.5h和1.0h的累积百分溶出度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合资厂家A比较,溶出速率较快,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不同厂家的卡马西平片呈现出不良反应的差异,可能与制剂内在质量(比如有关物质和溶出度)相关.

    作者:李玲;田宁;付胜楠;宋玮娟;游秀华;吴传斌;胡海燕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项RCT,合计7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玻璃酸在治疗24、48周时,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65.80,95%CI(-90.88,-40.73)、MD=-82.40,95CI%(-140.99,-23.81)];层黏连蛋白在治疗24、48周时,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9.08,95%CI(-36.57,-21.59)、MD=-68.89,95CI%(-107.45,-30.33)];Ⅲ型前胶原在治疗24周时,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7.70,95%CI(-47.86,-7.55)],在48周时,试验组也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61.69,95%CI(-124.50,1.12)];Ⅳ型胶原在治疗24、48周时,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7.77,95% CI(-36.18,-19.36)、MD=-57.58,95CI%(-104.42,-10.74)].2组安全性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优于单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未见肝、肾功能不良反应,但受纳入文献质量限制,以上结论尚需要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作者:余燕青;周权;冯德云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