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义;王莉丽
目的:为“十二五”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大纲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执业药师队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结果与结论:“十二五”期间,大部分执业药师基本具备药学或中药学本科毕业生水平,主要在药品使用一线从事药学服务工作;继续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执业药师的药学服务水平和能力.以药学服务为主线构建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内容,对于完善执业药师的知识结构,促进执业药师资格制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君好;邓萍 刊期: 2011年第40期
目的:了解目前我院治疗2型糖尿病类国家基本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为促进国家基本药物在我院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我院2009-2010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病历和门诊处方共1 500份,按照用药频次、用药数量以及联合用药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抽查的1 500份住院病历和门诊处方中,国家基本药物占88.6%,以单独使用和二联用药的降糖方案为主,二甲双胍处方频次和用药频次大.结论:国家基本药物是我院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用药,其临床应用基本合理,疗效良好.
作者:江丽欢;陈月单;张志宏 刊期: 2011年第40期
目的:考察市售三黄片的质量.方法:以19批三黄片为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盐酸小檗碱、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色谱柱均为Sysmetry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05%十二烷基硫酸钠(含0.1%磷酸)=48∶ 52和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流速均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5 nm和254 nm,进样量为5μL和10μL,柱温均为35℃.结果:所有样品均符合规定,但产品质量存在较大差异.结论:需加大对市售三黄片的质量监督,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郭洛宏 刊期: 2011年第40期
目的:为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对纳入研究的123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数据,对影响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60份,经统计、分析发现,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加时疾病的重视程度、合理膳食是保护因素(OR<1),病程、体重指数、吸烟、饮酒行为是危险因素(OR>1).结论:合理的膳食习惯、适当的体育锻炼、对疾病的高度重视等是提高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丹蕾;史国兵;赵庆春;李倩 刊期: 2011年第40期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49例采用硝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49例仅采用硝苯地平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收缩压/舒张压(SBP/DBP)、空腹血糖(FBG)、24 h尿α1-微球蛋白(α1-MG)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BP、DBP、FBG、α1-MG和mAlb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α1-MG和mAl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FBG和SBP、DB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糖、血压和蛋白尿,减少对肾脏的损伤.
作者:方燕红 刊期: 2011年第40期
目的:提示临床重视雾化吸入注射用氨溴索所致不良反应.方法:报道我院注射用氨溴索雾化使用致不良反应1例,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注射用氨溴索致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文献检索仅得到1例雾化吸入注射用氨溴索致过敏反应的报道,而我院近年注射用氨溴索雾化使用除1例致呼吸困难外,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氨溴索本身并不会引起呼吸困难,之所以出现不良反应可能与雾化因素和药物pH值有关.结论:注射用氨溴索的雾化使用需要谨慎,其长期安全性尚有待进一步考察.
作者:王明丽;谢陶吟;许建平 刊期: 2011年第40期
目的:为完善我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提供参考.方法: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对建立国家基本药物标准剂型、规格、价格和包装等提出建议.结果:《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数量虽有所减少,但没有规定剂型、规格,给临床用药带来不少困扰;基本药物价格只规定了零售指导价,各地价格还比较混乱;基本药物没有统一的包装标志,没有规定合理的包装量,均不利于医师、患者优先选用.结论:建议我国尽早规范基本药物标准剂型、规格、价格和包装.
作者:张淑兰;姚丽萍 刊期: 2011年第40期
目的:为我国尽早颁布实施母亲和儿童用药相关目录提供证据支持.方法: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研究世界卫生组织(WHO)《母亲和儿童的重点药物目录》发布背景、原则以及内容,对我国母婴健康状况、儿童用药状况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我国母婴健康状况面临严峻挑战,儿童用药严重缺乏,我国应该借鉴WHO制定各种基本药物目录的标准与方法,结合国情,根据疾病负担,依据循证医学原则和药物经济学原理,制定适合我国流行病和临床需求的《儿童基本药物目录》或《母亲和儿童的重点药物目录》.
作者:肖爱丽;井春梅 刊期: 2011年第40期
目的:探讨性别差异对不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型高血压患者服用氢氯噻嗪后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根据自愿原则,随机纳入829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停服原有的抗高血压药物,并经过2周的安慰剂清洗期,随后口服氢氯噻嗪12.5 mg,qd,连续服药6周.分析不同性别、ACE基因型患者服用氢氯噻嗪后血清RAAS水平的变化及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共776例研究对象完成了研究并纳入分析.DD基因型男性患者服用氢氯噻嗪6周后血清ACE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升高幅度均高于Ⅱ、ID基因型男性患者(P<0.05);而在女性中,DD基因型患者血清ACE和AngⅡ水平升高幅度却明显低于II、ID基因型女性患者(P<0.05).性别与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对服用氢氯噻嗪后血清ACE水平变化存在明显交互作用(P=0.032),对血清AngⅡ水平变化存在临界交互作用(P=0.070).结论:校正年龄、体重指数和基线血压水平后,性别与ACE基因I/D多态性对服用氢氯噻嗪后血清ACE水平变化存在明显交互作用.
作者:李云;杨鹏;徐胜;吴寿岭;赵丹丹;武英;赵丽萍;孙满江;褚立明;张江;许绍忠 刊期: 2011年第40期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提供参考.方法:对广州市越秀区基层医院的医师、药师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查阅国内、外文献,结合数据和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广州越秀区基层医院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合理使用的原因、表现及后果.结果: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认知方面,49.2%的患者缺少相关方面知识.其中,44.4%的患者不知道是在什么情况下被处方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时,47.0%的药师会告知患者注意事项,64.0%的药师会交代患者服药的正确时间,65.4%的医师经常留意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适应证和相关注意事项.结论:被调查的基层医院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情况不甚乐观,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影响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合理应用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了解程度,开具、审查处方的严谨程度等.
作者:李英;林秋晓;陈妙芬;陈燕銮;余钊铭 刊期: 2011年第40期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是否为基本药物、药物分代、药物名称和给药途径,将我院2010年全年使用的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分类,对其用药金额及比例、用药频度、日均费用和排序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我院共使用27类头孢菌素类药物,销售总金额为10 044 255.78元,其中基本药物的销售金额占总金额的0.20%,用药频度和日均费用少,排序比均大于1.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和头孢菌素类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占头孢类总金额的比例分别为61.08%和96.14%.结论:我院2010年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尽合理.
作者:赵欣欣 刊期: 2011年第40期
目的:评估我院护理人员在干预前、后对高危药品的认知程度.方法:药师设计问卷,对我院护理人员高危药品的认知程度做系统的调查、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干预方案,将制定的干预方案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基线问卷共发放186份,回收有效问卷160份(86.0%);随访调查共发放172份,有效问卷170份(98.8%).干预前、后护理人员知晓的高危药品种类数和特殊高危药品种类数分别从干预前的平均10.37种、4.25种上升到干预后的平均14.95种和9.38种(P<0.05),高危药品使用知识也由干预前平均12.61分上升至干预后的36.15分(P<0.01).结论:我院对护理人员高危药品认知度干预措施有效,护理人员对于高危药品的认知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作者:宋福鱼;翟所迪;张洪君;杨丽 刊期: 2011年第40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活血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5年1月-2009年8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1∶1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活血通络方、银杏达莫注射液(30mL,qd,静脉滴注)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的疗效及各项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为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尿素氮和肌酐的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治疗组尿蛋白排泄率较治疗前降低了大约3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活血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降糖药物治疗,并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
作者:吴江雁;吴致安 刊期: 2011年第40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在药物治疗中发挥作用.方法:报道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治疗左旋门冬酰胺酶致儿童哮喘2例的药学实践,优化选择有利于患儿药物治疗的方案,并进行相关的用药教育.结果:经过临床药师的耐心指导,患儿及患儿家长正确掌握了药物的使用,终有效控制了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了不良反应,保证了化疗方案顺利完成.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实践,有利于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患儿的不良反应,并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作者:黄琳;李玉珍 刊期: 2011年第40期
目的:了解云南省基层医务人员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情况.方法:2010年9-10月对1 527名云南省基层医务人员采用分层抽样法进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认知情况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 680份.调查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指标采用构成比比较.结果:本次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0.89%,其中72.10%的受访者参加过基本药物制度培训;37.99%的受访者认为熟悉基本药物;46.30%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基本药物目录中的品种太少,不能满足基层医疗需要;57.43%的受访者认为基本药物制度对方便群众看病、节省药费开支效果不明显;47.28%的受访者认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收入有所减少.结论:基层医务人员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知晓率不高,认识存在误区.建议在基层医务人员中加强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培训,完善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偿机制和药品“零差率”政策的配套措施,促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作者:崔岚;李晓甦;田静;张峻;杨丽娟;杨海彬;余莉;谢锐 刊期: 2011年第40期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与治疗组(80例).2组均进行一般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血栓通注射剂450mg,bid治疗;治疗组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15mL,qd治疗.2组均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情况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梁培日;吴锐;贝宁;胡鸿炜;张应魏 刊期: 2011年第40期
目的:促进我院国家基本药物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10年国家基本药物品种覆盖率、使用金额及比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0年国家基本药物品种覆盖率、使用金额及比例均偏低,但使用金额及比例呈增长趋势.结论:我院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正逐步规范化,但远未达到国家要求,还有待进一步推广.
作者:余学如 刊期: 2011年第40期
目的:系统评价艾迪(AD)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CRC)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Medline、EMBase、Google Scholar、Cochrane图书馆,采用Mantel-Haenszel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计算优势比.结果:纳入8篇文献共计551例患者,其中AD组279例,对照组272例.与对照组比较,AD组化疗期间生存质量提高了28.10% [OR= 0.39,95% CI (2.62,5.81),P2<o.000 01],化疗期间白细胞毒性AD组降低23.80% [OR= 0.41,95% CI (0.19,0.86),P2=0.02],感觉神经病变降低11.33% [OR=0.25,95%CI(0.15,0.43),P2<0.000 01].结论:AD治疗CRC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经敏感性分析证实结论可靠.
作者:季波;袁进 刊期: 2011年第40期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全面收集在常规含铂与第3代化疗药物二联应用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治疗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RCT,合计1 29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复方苦参注射液与NP(长春瑞滨+铂类)、TP(紫杉醇+铂类)方案联用的总有效率[RR= 1.35,95% CI( 1.09,1.69);RR= 1.25,95% CI( 1.02,1.53)]、生存质量改善率[RR= 1.67,95% CI( 1.35,2.07);RR= 1.98,95% CI( 1.51,2.59)]、中重度白细胞减少[RR=0.49,95% CI(0.35,0.69);RR=0.57,95%CI(0.37,0.88)]、中重度胃肠道反应[RR-0.58,95%CI(0.41,0.83);RR=0.45,95%CI(0.30,0.68)]等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复方苦参注射液与GP(吉西他滨+铂类)方案联用也有上述趋势.结论:基于当前证据,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NP、TP方案能提高近期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证实.
作者:苏兰;简露;黄帮莉;唐尧 刊期: 2011年第40期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关节液中氧自由基的影响,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轻中度膝关节OA患者50例(治疗组),予以玻璃酸钠2mL关节腔内注射,每周1次,连用5次.分别在治疗5周、6个月后进行膝关节近期和远期疗效评价,并检测治疗前、后关节液中氧自由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另选择20例性别类似、年龄相仿的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关节液中SOD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5周后关节液中SOD含量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5周后近期临床总有效率为88.0%,随访6个月后,远期临床总有效率为66.0%.治疗期间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膝关节OA患者体内有氧自由基代谢紊乱.玻璃酸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OA的近、远期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关节液中氧自由基水平而实现的.
作者:蓝子江 刊期: 2011年第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