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癫痫门诊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实践

兰瑛;罗蓉;陈力;张伶俐

关键词:癫痫, 门诊, 儿童, 药学服务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癫痫门诊的药学服务工作要点.方法:归纳儿童癫痫门诊医师、患儿用药误区,介绍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内容.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通过提供各种药物信息、参与药物选择、用药安全性监察、为癫痫患儿树立正确的用药及疾病认识等工作,可促使癫痫患儿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
中国药房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伐昔洛韦片的人体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研究单剂量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的药动学特征,并评价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方法,18名健康志愿者分别单剂量口服2种盐酸伐昔洛韦片600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盐酸伐昔洛韦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_(max)分别为(1.69±0.25)、(1.72±0.26)h,C_(max)分别为(3.34±0.58)、(3.40±0.49)μg·mL~(-1),t_(1/2)分别为(2.73±0.31)、(2.97±0.33)h,AUC_(0~14)分别为(11.22±2.21)、(11.12±1.90)μg·h·mL~(-1),AUC_(0~∞)分别为(11.76±2.15)、(11.61±1.86)μg·h·mL~(-1).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101.06±11.72)%.结论: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赵曼;洪博;隋欣蕙;赵春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癫痫患者抗感染药合理应用案例分析

    目的:为临床药师参与癫痫患者抗感染药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记录临床药师参与治疗6例癫痫患者应用抗感染药使癫痫症状变化的过程.结果: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可加重癫痫症状,美罗培南与丙戊酸钠合用可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明显降低.结论:癫痫患者应用抗感染药,不仅要控制感染,而且要考虑癫痫症状的控制.

    作者:齐晓涟;高冉;韩建;蔡立新;王育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药理研究进展

    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Technetium[~(99)Tc]methylenedi-phosphonate,~(99)Tc-MDP)注射液,商品名云克,是我国自主研制成功的新药,其主要成分是锝[~(99)Tc]经氯化亚锡还原后与亚甲基二膦酸盐形成的螯合物.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骨质疏松、Graves眼病、银屑病性关节炎、骨转移瘤、多发骨髓瘤等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其药动学特点和药理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作者:陈洁;何跃;何成松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社区老年人用药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的用药现状,为药师促进老年人合理用药提供工作切入点.方法: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484例社区老年人的用药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92种;随着教育背景的升高,阅读药品说明书的比例有所增加,但用药依从性的比例降低;老年人普遍对药品和药品不良反应(ADR)知识不甚了解(91.74%和60.74%);表示接受过药师用药指导的占21.11%;有问题咨询药师的仅占3.10%.结论:老年人用药品种多,对ADR的认知少,药师的公众认知度低.亟待提高社区医疗机构的药学服务能力,以提升药师的社会影响力.

    作者:闫素英;沈芊;姜德春;张青霞;王育琴;李丹;刘虹;姜鸥;王因海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我院2008年215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与特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年收集到的215例严重ADR报告,按ADR因果关系判别标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严重ADR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无关;口服药物发生多,其次是静脉滴注;涉及药品21大类,引起ADR例数多的是抗感染药,共101例(28.21%),其次为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风湿药,共46例(12.85%),再者为中药,42例(11.73%);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共73例(33.49%),其次为肝脏损害,共70例(32.11%);在215例严重ADR中,好转160例,治愈54例,有后遗症1例.结论:严重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增强合理用药意识,以减少和避免严重ADR的发生,保障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叶雪梅;张春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药物基因组学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治疗中的意义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主要是按危险度分层进行联合化疗,其目的在于尽量减少低危患儿化疗的毒副反应和远期并发症,同时保证对高危和复发患儿实施强有力的化疗.

    作者:廖清船;仇锦春;张永;徐康康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我院36例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致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了解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全性.方法:对我院于2009年11月24日上午9:00时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228例医护人员,于2009年11月25日上午9:00时后进行电话回访,得知共出现36例不良反应,并对接种人员的性别、年龄、不良反应类型、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不良反应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79%,略高于说明书(14.52%),主要为神经系统症状(42.86%);同一科室5人中有4人出现不良反应,经了解发现这4人接种的疫苗在恒温保留了5h,而另一人即领即接种未发生不良反应;女性发生率16.33%,略高于男性的14.81%;严重的不良反应占接种人员的0.44%;治愈好转率达100%;在36例不良反应中,6例有过敏史,其中1例为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甲型H1N1流感疫苗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贮藏和使用,有过敏史的人员应慎重接种或接种后密切观察.大多数不良反应的症状轻微且持续时间较短,接种是安全的.

    作者:许韩波;张琼;黄狄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我院妇科Ⅰ、Ⅱ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短程应用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妇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短程应用的意义及预防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06年1~11月(对照组100例)和2007年1~11月(短程组105例)出院的Ⅰ、Ⅱ类切口择期手术病例,对2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抗菌药物应用时间、抗菌药物费用、抗菌药物品种及术后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短程组抗菌药物费用明显减少,抗菌药物应用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而术后感染例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短程用药方案在预防妇科Ⅰ、Ⅱ类切口择期手术感染的效果上与长程用药方案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马新秀;马新方;王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2种盐酸非索非那定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研究盐酸非索非那定口腔崩解片与普通片在正常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分别单剂量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口腔崩解片(受试制剂)与普通片(参比制剂)60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非索非那定血药浓度,用DAS ver 2.1软件计算二者药动学参数以考察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者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后的C_(max)分别为(240.01±77.66)、(237.76±89.97)ng·mL~(-1),t_(max)分别为(1.85±1.02)、(2.18±0.81)h,AUC_(0~72)分别为(1 309.9±467.7)、(1 236.3±433.1)ng·h·mL~(-1),AUC_(0~∞)分别为(1 319.2±468.8)、(1 245.9±436.2)ng·h·mL~(-1).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112±36)%.结论:盐酸非索非那定口腔崩解片与普通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王界永;高署;李见春;董海军;姜威;石和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注射用氨曲南与3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目的:考察注射用氨曲南与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为糖尿痛患者输液时溶媒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观察注射用氨曲南与3种输液配伍后在室温下6 h内氨曲南的含量、微粒数量、溶液pH值及其他物理变化.结果:配伍液在6h内含量、pH值、微粒检查均符合要求.结论:注射用氨曲南在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和木糖醇注射液中配伍稳定.

    作者:胡宝荣;任俊玲;李昊;哈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我院2006~2008年心血管系统药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高海拔地区医院心血管系统药的应用情况与趋势.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心血管系统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心血管系统药销售金额逐年增加,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越来越大,销售金额排序列前10位的主要是抗心绞痛药、抗高血压药、调血脂药、抗血栓药,其中抗心绞痛药在3年中的销售金额均占心血管系统药销售金额的44%以上,列第1位;抗高血压药销售金额增长较快,占心血管系统药销售金额的比例也不断增大,均在20%以上;抗血栓药占心血管系统药销售金额的22%左右.结论:心血管系统药需求量逐年增加,进口和合资企业药品占主导地位,应加快研发国产药,降低药品费用.

    作者:马全明;王亚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我院591例骨科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骨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6年6月~2008年6月591例骨科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91例患者围术期全部应用抗菌药物,其中术前24 h用药85例(14%),联合用药286例(48%).在联合用药中,二联用药者263例(92%),三联用药者23例(8%),平均用药(9±2.3)d.结论:我院骨科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存在滥用、应用不当和药物联用不当等现象,亟待干预.

    作者:徐聪;于雪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2种佐米曲普坦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目的:研究佐米曲普坦分散片与佐米曲普坦片在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佐米曲普坦分散片(受试制剂)或普通片(参比制剂)10mg后,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用3p97软件计算二者的药动学参数,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药-时曲线均为口服吸收一室摸型,t_(1/2ke)分别为(2.79±1.15)、(3.01±1.12)h,t_(max)分别为(1.89±0.84)、(1.76±0.60)h,C_(max)分别为(16.74±11.44)、(16.65±13.16)ng·mL~(-1),AUC_(0~10)分别为(65.37±60.08)、(68.42±64.53)ng·h·mL~(-1).经方差分析、双单侧t检验及(1-2α)置信区间法统计分析,各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佐米曲普坦分散片的相时生物利用度为(95.54±10.99)%,结论:佐米曲普坦分散片与普通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韩中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人类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根据病因不同,临床上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EH是冠心病、脑卒中、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李瑞林;孙会仙;赵尚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酒石酸唑吡坦片在汉族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目的:研究酒石酸唑吡坦片在汉族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10名汉族健康受试者口服酒石酸唑吡坦片10mg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中唑吡坦的浓度,用DAS 2.0.1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汉族健康受试者口服酒石酸唑吡坦片后,药-时曲线符合-级吸收-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_(max)(0.9±0.5)h、C_(max)(190.8±70.6)μg·L~(-1)、t_(1/2)(2.2±0.6)h、V_d/F(0.938±0.256)L·kg~(-1)、CL/F(18.09±10.22)L·h~(-1)、AUC_(0~12)(624.9±190.8)μg·h·L~(-1)、AUC_(0-∞)(650.1±208.4)μg·h·L~(-1).结论: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酒石酸唑吡坦片的药动学参数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可作为不同民族人群药动学研究的基础.

    作者:夏东亚;杨磊;郭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临床药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药学监护的切入点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路径和方法.方法:采用美国卫生保健机构联合鉴定委员会批准的药学监护方法,结合我国临床药学特点,拟定COPD患者药学监护的路径和方法.结果与结论:通过实施药学监护,可明显提高COPD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可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徐红青;王卓;蔡和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药物择时给药法浅析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参考有关文献、期刊,结合临床用药实践,介绍不同药物的时辰药效学、药动学和时辰毒性的差异.结果:同一药物在一天中不同时间给药,其疗效和毒性不同.结论:根据时辰药理学,在佳时间内服药,可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徐芳琴;陈晓莉;文爱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目的:分析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发病特点,为临床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08年内科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疗的488份病历,对其中42份AAD的临床表现、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治疗和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AD的发病率为8.6%.应用抗生素时间超过7d、应用广谱抗生素、联合应用2种以上抗生素、年龄大于70岁等患AAD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AAD的关键.

    作者:严勤;齐正波;李连茂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雷贝拉唑与兰索拉唑2种用药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雷贝拉唑与兰索拉唑2种用药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成本-效果.方法:101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2组,分别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缓释胶囊+替硝唑(治疗组)、兰索拉唑+克拉霉素缓释胶囊+替硝唑(对照组)治疗,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0%、84.3%(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3.9%(P>0.05),成本分别为285.46、373.87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97.35、443.50.以治疗组为参照,对照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755.64.结论:雷贝拉唑组方案成本低,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金双平;裴静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纳美芬治疗慢性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纳美芬治疗慢性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40例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纳美芬1.0mg加入5%葡萄糖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用尼可刹米1.875 g加入5%葡萄糖盐水25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疗程均为5d.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60.0%(P<0.05);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血气分析检测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纳美芬治疗慢性Ⅱ型呼吸衰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智建;张强;曹冬梅;李金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