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伦;骆军;陈丽金;叶丽卡
目的:评价我院钙制剂及钙吸收促进剂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钙制剂及钙吸收促进剂的应用品种、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氨基酸鳌合钙(乐力胶囊)、碳酸钙咀嚼片等在临床应用中占主导地位.DDDs排序列前3位的分别是氨基酸鳌合钙(乐力胶囊)、碳酸钙咀嚼片、牡蛎碳酸钙片(盖天力),老一代钙制剂渐趋淘汰.结论:我院钙制剂及钙吸收促进剂应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引起重视.
作者:朱丽萍;古小玲;杨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肿瘤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体现.其中,肺癌是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已上升至肿瘤排序的第1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目前,肺癌临床治疗的5 a生存率仅为8%~14%.除了与肺癌患者一经病理确诊约80%已属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外,还与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及耐药性使临床治疗效果不尽人意有关.
作者:刘建芳;刘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建立以液-质联用(LC-MS)法测定人血浆中度洛西汀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浆样品0.2 mL,用乙腈沉淀蛋白2次,以20 mmol·L1乙酸铵溶液(pH3.5)-甲醇-乙腈(38:20:42)为流动相,用Thermo C18柱分离,采用LC-MS法测定1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22.4、44.8、67.2 mg后的血药浓度.结果:度洛西汀血药浓度在0.78~1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方法回收率为100.8%,日内RSD≤7.8%,日间RSD≤9.3%.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适用于度洛西汀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钱凤;朱耀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评价母牛分枝杆菌联合抗结核药治疗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法:121例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抗结核药治疗方案为2HReZE/4HRe,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从治疗第2周末开始加用母牛分枝杆菌22.5μg,2周1次,持续6个月.结果:治疗1、2月末痰菌阴转率治疗组分别为63.9%、86.9%,对照组分别为30.0%、58.3%,2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月末X线胸片病灶显吸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2.6%、20.0%(P<0.05),空洞闭合率分别为39.3%、18.3%(P<0.05);治疗4周末咳嗽、乏力、发热的消失率,治疗组分别为69.1%、73.3%、77.1%,对照组分别为26.4%、35.6%、37.8%,2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疗程结束后痰菌阴转率、X线胸片病灶改变及空洞闭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单用抗结核药比较,母牛分枝杆菌联合抗结核药缩短了痰菌转阴、X线胸片病灶吸收和临床症状改善的时间,可推广应用于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治疗.
作者:陈波;高卫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为临床合理、安全应用静脉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从药物的配伍浓度、溶媒选择、药-药配伍、静脉给药速度、光敏药物处置及液体的微粒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静脉给药方面存在着一定误区,但某些失误和不良反应是可预警的.应通过加强用药监护,将失误和相关的药品不良反应降至低.
作者:彭晶玮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对甘露醇、甘油果糖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脑水肿的方案进行回顾性经济学分析.方法:将200例患者按病情分成一般脑梗死患者(170例)、脑梗死伴肾功能异常患者(30例),每类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分成甘露醇组与甘油果糖组,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根据临床疗效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14 d后甘露醇组与甘油果糖组治疗一般脑梗死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95.3%(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2.4%,治疗总费用分别为(4 146.45±282.15)、(4 807.20±318.15)元,经小成本分析甘露醇组为优选方案;治疗脑梗死伴肾功能异常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3.3%(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7%、13.3%,治疗总费用分别为(4 335.32±295.50)、(5 034.57±322.49)元,经成本-效果分析甘油果糖组为优选方案.结论:治疗一般脑梗死患者以甘露醇为优选方案,治疗脑梗死伴肾功能异常患者以甘油果糖为优选方案.
作者:邢军;刘向荣;程静;董传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07~2008年收集并上报的105例ADR报告,分别从报告人、患者性别及年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5例ADR报告中,60 a者ADR发生卒高,占50.5%;以抗感染药居多,占48.6%;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重要给药途径,占72.4%;ADR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34.3%.结论:应合理应用抗感染药,并重视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重复发生.
作者:卢清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我院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方法:应用培养法对我院3 416例女性生殖道炎症患者宫颈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检测,同时测定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支原体感染的总阳性率为43.7%,其中Uu感染占40.0%,对环酯红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敏感;Mh感染占0.7%,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敏感;Uu+Mh感染占3.0%,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美满霉素敏感.结论: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对防止支原体耐药株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淑群;莫善颖;杨柳光;韦柳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评价顺铂联合长春瑞滨(NP)或吉西他滨(GP)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初治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64例老年初治晚期NSCLC(Ⅲb期和Ⅳ期)患者,随机分为NP组(33例)、GP组(31例),化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NP组与GP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39.39%、38.71%,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5、8.3个月,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P组以白细胞减少、静脉炎、便秘较为常见,GP组以血小板减少、皮疹为主(P<0.05).结论:NP和GP方案作为一线化疗方案初治老年晚期NSCLC效果确切,耐受性较好.
作者:袁彩君;赵伟珠;王立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抗抑郁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方法,时北京地区36家医院2005~2007年抗抑郁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地区抗抑郁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均逐年大幅增长,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占抗抑郁药总销售金额的88%以上,氟西汀、帕罗西汀、西酞普兰占销售金额、用药人数的前3位,传统的三环类、四环类药市场份额有所减少,但仍有稳定的用药人群.由于抑郁症患者增加,呈现出用药需求的多样性.结论:氟西汀等SSRIs一直占据北京地区抗抑郁药市场的主导地位.我国应加大力度,尽早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抑郁药.
作者:吴润伟;郭海飞;郝红兵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国家基本药物遴选中引入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以提高基本药物的可及性、可支付性.方法:介绍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在国内、外基本药物遴选中的应用状况,分析在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结果与结论:我国基本药物遴选引入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评价机构及其专业人才缺乏、技术标准不统一、制度保障不完善.提出了在我国基本药物遴选过程中引入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的五点思路.
作者:张文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评价2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10袋(含阿奇霉素1.0 g)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并计算有关药动学参数,通过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和1~2 a置信区间法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中阿奇霉素的Cmax分别为(29.651±5.600)、(29.256±6.382)μg·mL-1,tmax分别为(2.25±0.444)、(2.400±0.503)h,t1/2分别为(37.910±10.181)、(37.980±9.220)h,AUC0-120分别为(458.139±47.368)、(463.114±42.267)μg·h·mL-1,AUC0~∞分别为(519.217±57.262)、(522.980±48.267)μg·h·mL-1.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99.5±8.9)%.结论:2种制剂生物等效.
作者:洪博;郭允;李明铭;李丹;曲龙妹;张月秋;赵春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开展情况.方法:对我院2007年657例肠外营养液的利用情况,包括惠者所患疾病、肠外营养液成分、日费用及治疗时间、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我院肠外营养液利用所涉患者疾病谱广、科室多、营养成分科学、费用较合理,但临床治疗中仍需注意监测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乐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校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方法.方法:收集、整理大、中型医院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对高校医院药学服务工作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借鉴大、中型医院的经验,高校医院可根据自身特点开展多项药学服务工作.
作者:杨丽英;赵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和芬太尼伍用异丙酚后对自主呼吸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门诊择期行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布托啡诺+异丙酚,B组芬太尼+异丙酚.记录不同时段的循环体征、呼吸参数和听觉诱发电位,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及药物用量.结果:在麻醉深度相同的情况下,2组血压、脉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1-5min通气量均明显低于基础值,而芬太尼使这一趋势更加明显.B组发生的呼吸系统问题明显高于A组.结论:布托啡诺对自主呼吸抑制较轻微,不良反应少,是一种适用于门诊短小手术的麻醉药品.
作者:祝贵州;丁洁卫;陈忠华;易声华;江华勇;胡君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惠者药物治疗及不良相互作用的发生情况.方法: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10月~2007年2月所有被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住院病历中随机抽取54份,调查患者的基本情况及用药情况.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超过20%的时间应用8种以上药物,70%的患者存在不良相互作用.结论:该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用药种类过多,产生不良相互作用情况较多,应采取干预措施.
作者:袁丽萍;翟所迪 刊期: 2009年第08期
2型糖尿病(T2DM)逐年增加是一种全球趋势.糖尿病患者中90%为T2DM,糖尿病肾病(DN)是其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5%~40%[1];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约为39%[2].DN已成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也是糖尿病致命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DN对防止、延缓其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尿微量白蛋白(mALB)是糖尿病诱发微血管病变早期的客观指标之一,是反映肾小球损害的指标,对DN的早期诊断、防治和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近年发现,罗格列酮除可明显降低血糖、胰岛素及C肽外,还有独立于降糖以外对于早期DN的保护作用.
作者:钱红霞;李新胜;唐诗玲;耿凤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抗肿瘤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与规律.方法:对2003~2007年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NKI)收录的抗肿瘤药致ADR病例报告112例,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疾病、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2例ADR报告中,51~60 a的患者ADR发生率高(占31.3%),以铂类抗肿瘤药发生率高(占36.6%),ADR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占41.1%),其次为呼吸系统(占32.1%)以及皮肤及其附件(占28.6%)损害.结论:应加强医务人员对抗肿瘤药致ADR的上报意识,分析ADR的发生特点,确保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抗肿瘤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杜春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情况,分析影响患者选择治疗方法的因素.方法:共调查269例患者,按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多巴胺受体激动药或安坦治疗组(Ⅰ类治疗)、左旋多巴治疗组(Ⅱ类治疗)、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药治疗组(Ⅲ类治疗).对患者年龄、性别、病情、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在选择不同治疗方法的患者中,年龄、性别、病情、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的似然比检验P<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性别、病情、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影响.
作者:张大伟;吴惠金;马丽颖;张卓伯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干预和评估我院甲状腺切除围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可行性方法:在我院普外科设立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参考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对干预前(2007年3~8月)和干预后(2008年3~8月)同期出院的甲状腺手术惠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干预后,干预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平均持续时间由6.83 d缩短至2.50 d,平均住院时间由8.24 d缩短至7.15 d,平均住院药费由1 895.99元下降至1 375.26元,抗菌药物费用由852.11元下降至538.53元,抗菌药物费用占住院药费的比例有所下降;非干预组在同期各项指标变化不大.结论: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干预和评估围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作者:王若伦;骆军;陈丽金;叶丽卡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