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神经损伤2例分析

张兴泰;罗伟

关键词:股神经/损伤, 病例报告[文献类型], 人类
摘要:股神经位置较隐蔽,损伤机会相对较少.我院2001-12/2006-12收治2例,分析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非霍奇金淋巴瘤长期并4次误诊1例分析

    对非霍奇金淋巴瘤长期并4次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7岁.因反复发热6个月,剖腹探查术后伴肠瘘2个月于2008-01-06入院.6个月前出现发热(T 38 C左右,高39.2C),诊所诊断为感冒,抗炎对症治疗缓解,但反复发作.

    作者:成正军;郑乃国;刘平静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86例分析

    目的:观察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IN IUD)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06/2007-07在我院放置IN IUD者86例均为前次置器有不良反应者,于月经干净后1~3d或人工流产后立即放置.结果:经1 a随访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带器妊娠为0,自然脱环2例.结论:吉妮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特别适用于易脱环者及带器妊娠者,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节育器.

    作者:关勇;李海玲;赵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热毒宁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1 病历摘要男,4岁.因发热、咳嗽于2007-01-30到我院儿科就诊,两侧扁桃体肿大,T 38.9℃,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首先给予热毒宁注射液10 ml(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61105),加入10%葡萄精液100 ml静脉滴注约10 min后,患儿出现胸闷、呼吸急促,眼角出现红斑,皮肤瘙痒.考虑为热毒宁注射液引起的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液,静推氟美松2.5 mg,约3min后胸闷、呼吸困难症状消失,再给予氟美松5 mg加入10%葡萄糖液100 ml静脉滴注,约30min后,皮肤瘙痒、红斑消失.

    作者:李云峰;付晓翠;王光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PICC置管术95例围置管期风险评估及对策

    2004-08/2008-02我们事先对要实施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95例进行风险评估及作出相应处置对策,提高了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娟;吴琦琦;邹佩珍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糖尿病合并绿色气球菌败血症1例分析

    对糖尿病合并绿色气球菌败血症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68岁.因烦渴、多饮、多尿20a、神智不清1d于2007-12-05入院.既往有明确糖尿病病史20 a,长期口服盐酸二甲双胍0.25 g,1次/d,未检测血糖.10 a前出现视力模糊以及双手指尖麻木,夜尿增多至5~6次/晚,4 a前患者左足第5趾受伤,未予以重视,伤口一直不能愈合,且出现化脓和坏死,在我院行左足第5趾切除.

    作者:黎瑶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不稳定性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介入及药物治疗的比较

    目的:比较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共136例,分为早期药物保守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随访患者1~24个月的心绞痛复发率、再次入院率和再次介入治疗率或血管搭桥术,以及心源性死亡和(或)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结果:介入治疗组心源性死亡和(或)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较药物治疗组显著降低,介入治疗组在心绞痛复发率、再住院率方面同药物保守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均<0.001).结论: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显著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作者:吴瑕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视黄醇结合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联合检测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对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用免疫比浊法和溴甲酚绿法检测100例不同临床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RBP、PA、ALB水平.结果:急性肝炎患者血清RBP、P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重型肝炎患者血清RBP、PA、ALB同时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型差异(P<0.01).结论:血清RBP可作为判断急性肝损害的灵敏指标.能更准确地反映肝储备功能.

    作者:韩根良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内异物取出术不同麻醉用药、方法及麻醉效果.方法:11个月至8岁患儿329例,随机分为三组:氯胺酮组(Ⅰ组)、氯胺酮+地西泮组(Ⅱ组)和氯胺酮+地西泮+r-羟基丁酸钠(Ⅲ组),比较各组手术中呛咳,咽喉反射,下颌肌松弛,呼吸暂停,发绀,死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氯胺酮+地西泮+r-羟基丁酸钠组手术并发症明显低于单独应用氯胺酮组和氯胺酮+地西泮组(P<0.01).结论:应用氯胺酮、地西泮和r-羟基丁酸钠实施复合麻醉,麻醉深度适宜,术中并发症少,是支气管异物取出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刘国利;王昊;柴丽;康健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TCT筛查宫颈病变480例分析

    目的:评价TCT(液基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ic Test)在妇科宫颈病变细胞学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6-02/2007-04接受宫颈病变筛查的患者480例,对宫颈细胞采用TCT技术检测,细胞学分类采用TBS分类标准诊断,对细胞学检查阳性者行阴道镜指引下多点活检,将细胞学检查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TCT细胞学检查标本满意率95.9%,细胞学异常阳性检出率9.58%.细胞学检查结果与活检结果符合率高.结论:TCT检查能准确反映宫颈病变,在妇科宫颈病变筛查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的宫颈癌普查方法.

    作者:姜南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关于生化检验中参考值范围设定的几点体会

    参考值范围也称为正常值范围,生化检验中的参考值范围指的是正常人体的各种生化指标的波动范围.参考值范围对于临床医生及患者判断各种检验测定结果是否正常以及观察治疗是否有效等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作者:刘文良;贺秋萍;姜永广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支气管结石导致肺炎迁延不愈1例分析

    对支气管结石导致肺炎迁延不愈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40岁.主因发热伴咳嗽,胸痛0.5个月第1次入院(2007-08-21/2007-09-11).查体:T39℃,右侧呼吸动度减弱,叩浊,右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啰音.胸片示:右肺炎.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ESR 88 mm/h,痰中未找到结核菌.

    作者:杜砚玲;张文洪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门诊就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性功能调查

    本研究调查了68例近期在我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性功能指标,并与35例健康男性对照,试图探讨慢性前列腺炎对后者性功能影响的一般规律性.

    作者:祝巍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前牙冠桥修复体并发龈炎32例(42牙)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前牙冠桥修复后引起牙龈炎的原因.方法:收集近5a前牙冠桥修复后并发牙龈炎的患者32例42颗牙,检查修复体边缘密合性、悬突、粗糙性、粘固剂残留等因素,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牙龈炎原因:32颗牙冠桥修复体存在修复缺陷,其次修复体边缘在龈沟内过深、粘固剂残留等.结论:前牙修复后引起龈炎的主要原因是修复缺陷,修复体边缘龈下过度延伸也不可忽视.

    作者:李瑰琦;姜传前;黎艳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外伤性迟发膈疝1例

    1 病历摘要男,20岁.因左季肋部刀刺伤,流血、胸闷1 h入院.入院时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痰血及咯血.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左腋后线第9肋间处可见一长约2 cm伤口,深达胸腔,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辅助检查:胸透:左侧膈角钝,提示左胸腔少量积液,入院诊断为左胸开放性损伤,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在局麻下行清创缝合.

    作者:朱然;李复海;翟文杰;高晓玲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Fogarty取栓管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手术中的应用11例分析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SMVT)的诊治问题.方法:总结分析我院13a来应用Fogarty取栓管手术治疗的11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全部剖腹探查证实,均行小肠部分切除,长达410cm,治愈10例(其中3例出现短肠综合征),1例术后死亡.结论:正确认识该病的临床表现,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把握手术时机,应用Fogarty取栓管,术中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张文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腰麻硬膜外复合麻醉2832例分析

    目的:观察腰硬膜外复合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832例腰麻硬膜外复合麻醉临床应用,观察其临床麻醉效果以及其临床应用的优缺点.结果:2832例麻醉效果均良好.结论:腰麻硬膜外复合麻醉效果可靠,并发症少,是临床值得推荐的一种麻醉方法.

    作者:任培才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有机磷中毒误诊为冠心病房颤1例

    1 病历摘要男,50岁.农民.原有冠心病史5 a.因胸闷、心悸、乏力1 d入院.查体:T:37℃,P 115次/min,R 22次/min,BP 130/85mm Hg.神志清,精神萎靡,面色灰暗,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HR 125次/min,律不齐,呈房颤律,无病理性杂音,腹部及四肢无异常.

    作者:董承远;蒋德红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误诊为脑血管病32例分析

    对我院1998/2006年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误诊为脑血管病32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维瑞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8例分析

    目的:总结我院近年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治体会.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情况.方法:本组8例患者3例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收入CCU;1例误诊为肠系膜栓塞症、肠坏死收入普外科;1例伴有左侧肢体麻木,收入神经内科.结果:8例患者误诊5例,死亡4例;病情缓解后行介入治疗及手术4例.结论:本病具有发病急骤,疼痛剧烈,病情凶险易误诊等特点,首诊医师应思路宽,紧急抢救,绝对卧床、吸氧、控制性降压.

    作者:王乃红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清中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的水平变化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6例透析时间在3个月以上的尿毒症患者为血透组,24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抽血检查CRP、IL-6、MDA、Hcy.结果:尿毒症患者透析前CRP、IL-6、MDA、Hcy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显著;血液透析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变,血清CRP水平较透前升高,IL-6、MDA、Hcy水平明显下降.结论:尿毒症患者体内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增高,血液透析能够提高终末期肾衰患者血清中CRP水平,同时血液透析能够清除一定的IL-6、MDA及Hcy.

    作者:张智敏;吴凡;周焕芝;程圣英;张志强 刊期: 2008年第16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