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生素B6的临床应用

王永艳

关键词:维生素B6/治疗应用
摘要:维生素B6除了用于脂溢性皮炎、唇裂和妊娠呕吐,还有以下几种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成人包皮环套术与环切术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包皮过长、包茎的手术较佳方式.方法:对2004/2007年656例成人包茎、包皮过长手术(随机分为环套组343例、环切组3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手术时间分别为(5±2)min和(32±6)min(P<0.01),环套术不需包扎,护理简单,但伤口愈合时间明显长于环切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环切组.结论:成人包皮过长、包茎手术,仍然是传统的环切术较为稳妥.

    作者:何光达;卢锦丽;张细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卵巢甲状腺肿误诊1例分析

    对卵巢甲状腺肿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52岁,孕3产1流2.既往月经规律,因月经不规律0.5a,无明显诱因地出现腹胀10d余,于2007-05-10入院就诊.

    作者:王丽宏;李秀梅;陈玮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腹膜后肿瘤误诊为原发性肝癌5例分析

    目的:研究腹膜后肿瘤误诊原因及手术经验教训,旨在提高诊断及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腹膜后肿瘤5例误诊为原发性肝痛病历资料.结果:5例患者术前行腹部B超、CT,均报告肿块来源于肝脏,术中确诊为腹膜后肿瘤行肿瘤切除或取活检术.结论:认真分析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出现的时间和程度,对可疑病变可行超声造影,这是提高诊断正确率的关键.采用肿瘤合并大血管切除及血管重建可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田敏;吕毅;刘昌;于良;刘学民;王博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小儿氯胺酮过量致术后精神症状发作1例分析

    对小儿氯胺铜过量致术后精神症状发作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岁,身长140cm,体重25kg.因腹股沟斜疝行修补术,术前肌注阿托品针0.3mg,10min后抱入手术室时表情紧张,对医护人员有害怕抵触情绪.

    作者:程永冲;吴畏;祖正儒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院外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失败58例原因分析

    2006-01/2006-12我院收入院取环共有193例,其中58例有院外取环失败史,分析如下.

    作者:陈素文;由杨;南秀牌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席汉综合征长期误诊1例分析

    对席汉综合征长期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2岁.2001-05-10首次来我院就诊.追问病史,患者与10a前生育第一胎,产后大出血,休克,昏迷,抢救约36h后病情稳定.

    作者:岳庆祝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病案首页书写缺陷评析及对策

    目的:规范病案首页的书写,提高病案质量.方法:由病案科组织各临床科室对我院2007-07/2007-09的出院病案进行抽查.结果:2582份病案首页中有缺陷病案952份,占37%.结论:为提高病案首页的书写质量,应强化质量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质量监控.

    作者:赵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多西环素联合解毒通淋丸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疗效观察

    我们2006-01/2007-06采用多西环素片(开封制药有限公司)、解毒通淋丸(广西强寿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单用及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240例,发现联合用药比单用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琦琦;陈丽娟;金润女;陈利妲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糖尿病合并绿色气球菌败血症1例分析

    对糖尿病合并绿色气球菌败血症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68岁.因烦渴、多饮、多尿20a、神智不清1d于2007-12-05入院.既往有明确糖尿病病史20 a,长期口服盐酸二甲双胍0.25 g,1次/d,未检测血糖.10 a前出现视力模糊以及双手指尖麻木,夜尿增多至5~6次/晚,4 a前患者左足第5趾受伤,未予以重视,伤口一直不能愈合,且出现化脓和坏死,在我院行左足第5趾切除.

    作者:黎瑶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双氯芬酸钠不良反应

    双氯芬酸钠为非甾体类抗炎药.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摘要如下.1 过敏反应男,60岁.因右膝退行性关节病给予双氯芬酸钠凝胶外用,3次/d,1 g/次,用药6 d,患者出现全身散在分布的鲜红色片状皮疹,压之不退色,经会诊为药敏性皮炎,即停药,予抗过敏对症治疗,3d后全身症状消失[1].

    作者:苏戈;王培松;王颖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非心源性肺水肿误诊8例分析

    目的:提高对非心源性肺水肿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对8例非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均被误诊为急性左心衰.结论:非心源性肺水肿从症状上极易与心源性肺水肿相混淆而造成误诊误治,只有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才能降低误诊率.

    作者:任陇滨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8例分析

    目的:总结我院近年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治体会.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情况.方法:本组8例患者3例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收入CCU;1例误诊为肠系膜栓塞症、肠坏死收入普外科;1例伴有左侧肢体麻木,收入神经内科.结果:8例患者误诊5例,死亡4例;病情缓解后行介入治疗及手术4例.结论:本病具有发病急骤,疼痛剧烈,病情凶险易误诊等特点,首诊医师应思路宽,紧急抢救,绝对卧床、吸氧、控制性降压.

    作者:王乃红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58例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特点及变化规律.方法:对58例CV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确诊后,一律按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正规治疗,于2~4周后,症状消失、咳嗽停止.结论:CVA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为支气管炎及其他呼吸道疾病.对临床可疑病例,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及作相关检查,以减少误诊.

    作者:何亦龙;达素春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乳腺癌钼靶X线检查误诊18例分析

    目的:分析乳腺X线钼靶照像误诊病例影像特点以降低误诊率,提高乳腺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而钼靶X线误诊的病例18例.结果:18例中误诊为乳腺增生8例,误诊为良性占位7例,误诊为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误诊为炎症1例.结论:乳腺癌易误诊为乳腺增生及其他良性病变.提高对乳腺癌不典型影像表现的认识并密切结合临床是降低乳腺癌误诊的关键.

    作者:揣淑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肝内胆管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起源于肝内小胆管或末梢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据统计资料,肝内胆管细胞癌约占胆管癌8%~13%[1],约占原发性肝癌的5%~15%[2-4],占肝内恶性肿瘤第二位.临床上较少,但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多趋势.

    作者:吴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巨细胞病毒致多脏器衰竭1例

    1 病历摘要男,70岁.因乏力、纳差、腹胀、尿黄、皮肤发黄7 d于2007-07-10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 36℃.P 80次/min,全身皮肤、巩膜黄染,两肺呼吸音清,心律齐无杂音,腹部膨隆,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混音阳性.实验室检查:肝功ALT 100 U/L,AST 1356 U/L,TB 198μmol/L,DB132.8.μmol/L.

    作者:袁萍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重症胰腺炎治疗体会

    对重症胰朱炎治疗体会探讨如下.1 空肠营养胰腺炎的患者需要抑制胰液分化,减少自身消化的炎性介质的释放,对患者进行胃肠减压和禁食,已经取得了临床工作者的共识,但胰腺炎禁食时间较长,仅靠静脉营养,又引来了机体各种营养物质的缺乏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使机体不利于战胜疾病,且肠道长期禁用,也会带来肠道菌群移位,加重肠源性感染的可能.

    作者:陈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破伤风19例分析

    目的:探讨破伤风的诊断治疗方案.方法:对19例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9例患者发病初有10例误诊为其他疾病,在治疗过程中修正诊断,经积极治疗后治愈16例,死亡3例.结论:破伤风在农村仍有发病,疾病早期较易误诊,加强破伤风相关知识的宣传,有利于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赵琼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困难气道处理1例分析

    临床中经常会遇到困难气管插管的病例,我们应用七氟醚诱导插管喉罩联合纤支镜引导法成功实施困难气管插管1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万福红;左云霞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脑梗死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分析

    本资料选择了几项止血因子的试验:反映凝血活性的纤维蛋白A肽,反映纤溶活性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组织纤溶酶原激活(T-PA),反映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OP),D-二聚体,产生于血管内皮的血栓调节蛋白(TM),及纤维蛋白原(FG),血粘度,血小板聚集,以期能有所发现.

    作者:周志强;吴焕卿;李社荣 刊期: 2008年第16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