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兰索拉唑肠溶片及肠溶胶囊溶出度的比较

曾小耘;郑若纯;庄静波;罗丽娟;肖松

关键词:兰索拉唑, 肠溶片, 肠溶胶囊, 溶出度
摘要: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肠溶片体外溶出度测定的方法, 并考察兰索拉唑肠溶片和肠溶胶囊溶出度的差异。方法:建 立兰索拉唑肠溶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测定并比较兰索拉唑两 种不同剂型的溶出度,提取溶出参数及方差分析。结果:(1 )各肠溶片及肠胶囊在30min时累积溶出量均>80%;(2)A组间W eibull参数T50、Td和m值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B组 亦然(P均>005);(3)A组与B组比较T50、Td间差异极显著( P均<0001),B组溶出50%及632%所需的时间明显短于A组,m 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所拟合方程的斜率无显著性 差异。结论:本法作为兰索拉唑肠溶片的体外溶出度测定方法 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稳定可行;兰索拉唑肠溶片与肠溶 胶囊溶出度存在极显著差异。
中国药房杂志相关文献
  • 利迈先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利迈先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98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应用利迈先250mg,bi d;对照组A应用罗红霉素150mg,bid;对照组B应用羟氨苄青霉素50 0mg,tid,均为7d1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286%,对 致病微生物清除率8182%,药物不良反应286%,优于对照 组A、B。结论:利迈先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疗效好,不良反应 小,抗菌谱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汤正岐;郑超;巨育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修订)2001年12月1日施行

    2001年2月28日,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4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01年2月28日 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公布 ,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1984年9月2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 会议通过 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 会议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 药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法 。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药品的研制、生产、经 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遵守本法。 第三条国家发展现代药和传统药,充分发挥其在预防、医 疗和保健中的作用。国家保护野生药材资源,鼓励培育中药 材。 第四条国家鼓励研究和创制新药,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 组织研究、开发新药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主管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工 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药品有关的 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 政区域内的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药品有关的监督管理工 作。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配合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 门,执行国家制定的药品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 第六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置或者确定的药品检验机构, 承担依法实施药品审批和药品质量监督检查所需的药品检验 工作。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新型抗肥胖药奥利司他的药理及临床应用

    肥胖已被广泛地认为是与遗传学和神经生物学相关的一种 慢性疾病。据估计,全世界肥胖者约占总人口的15%,低的 估计也超过1亿人。肥胖者易患多种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脂 血症、高血压及心血管疾患。肥胖不仅加重了人类的经济负担 ,且导致了较高的死亡率,因此已引起全球关注。以前常用 的减肥药芬氟拉明或右芬氟拉明,因其毒性大,副作用较多, 美国已停用;西布曲明虽有效,但为饮食抑制剂,有其不足 之处。新型减肥药奥利司他(ORST)是脂肪酶抑制剂,有其优 势。ORST自1998年首次以Xeniceal为商品名在新西兰上市后,现已 在英、法、德、澳、芬兰、菲律宾等国上市。笔者现将ORST推 荐给医师和肥胖患者,希望它能够为单纯性肥胖患者或兼有其 他某些疾病的肥胖患者带来福音[1~5]。

    作者:陈应兰;王国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手性药物的对映体选择性与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手性药物的对映体选择性问题。 方法:从手性药物的药动学特性、药效学特性及临床应用几 方面举例说明。结果与结论:手性药物对映体表现出错综复杂 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手性药物对映体的深入研究, 将对临床合理应用手性药物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蒋兆健;吴笑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抗结核药物致严重肝功能损害50例分析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致严重肝功能损害的不良后果 。方法:对我院1995年1月~2000年1月住院病人中因抗结核药物 所致的严重肝功能损害50例进行分析。结果:严重肝功能损害 与以下因素有关:(1)既往有肝病史;(2)老年患者及营养 不良患者;(3)慢性嗜酒者;(4)异烟肼、利福平与其它药 物合用者;(5)治疗前肝功能异常者。结论:在选择抗结核 药物治疗时必须慎重考虑上述因素。

    作者:冯金海;吴同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加拿大药物经济学评价准则的发展及其启示

    目的:提出规范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建议。方法:对加 拿大药物经济学评价准则制定的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 ,并阐述了其新发展状况,同时对我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标准 的初步建构提出了自己的设想。结果与结论:应建立一套为 国家社会保障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所认可 的药物经济学的评价准则,规范药物经济学研究。同时,政 府应出台相应政策,将药物经济学评价和药品价格、临床合理 用药、《药品分类管理目录》、《社会医疗保险用药目录》 等问题联系起来,建构起符合中国国情的药物经济学政府管制 框架。

    作者:张霓;宋华琳;盛力;陈锦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帕歌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退行性脊柱炎的初步观察

    目的:验证帕歌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退行性脊柱 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 组应用帕歌斯,对照组应用枢力达。1个月后观察膝关节骨关 节炎及退行性脊柱炎的主要症状和疼痛、关节功能、肿胀情况 。结果: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为8 24%;退行性脊柱炎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为818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疗效相似。结论:帕歌斯与非甾体类药物枢力达一样都具有 抗炎、消肿、止痛、改善关节功能的疗效,帕歌斯无明显副反 应,而非甾体类药物枢力达有一定比例的胃肠道副反应。

    作者:李启运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兰索拉唑肠溶片及肠溶胶囊溶出度的比较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肠溶片体外溶出度测定的方法, 并考察兰索拉唑肠溶片和肠溶胶囊溶出度的差异。方法:建 立兰索拉唑肠溶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测定并比较兰索拉唑两 种不同剂型的溶出度,提取溶出参数及方差分析。结果:(1 )各肠溶片及肠胶囊在30min时累积溶出量均>80%;(2)A组间W eibull参数T50、Td和m值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B组 亦然(P均>005);(3)A组与B组比较T50、Td间差异极显著( P均<0001),B组溶出50%及632%所需的时间明显短于A组,m 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所拟合方程的斜率无显著性 差异。结论:本法作为兰索拉唑肠溶片的体外溶出度测定方法 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稳定可行;兰索拉唑肠溶片与肠溶 胶囊溶出度存在极显著差异。

    作者:曾小耘;郑若纯;庄静波;罗丽娟;肖松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招投标法律制度及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概述

    目的: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提供法律依据。方法:结 合相关法律阐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过程和应遵守的规范。结 果与结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招投标法律; 只有依法操作,才能使这项改革顺利进行,达到利国利民的 目的。

    作者:吕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招标采购药品降价利益由医、患双方共享,患者得大头

    本刊讯 为促进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试点工作健康发展,确保 患者得到价廉质优的药品,经国务院同意,近日国家计委发 出通知,要求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降价后产生的价差好处,本着 大部分利益让给患者,兼顾医疗机构招标采购积极性的原则 ,在患者和医疗机构之间合理分配,分配比例由省级价格主管 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招标采购的药品零售价格,要 以实际中标价格为基础,加一定比例的价差确定,在招标单位 范围内执行。其中,属于政府定价的药品,由当地价格主管 部门按照上述原则作价并分布中标药品的零售价格;属于市场 调节价的药品,招标采购的医疗机构也要按上述原则制定实 际零售价格。药品招标采购经办机构,须按规定将实际中标价 格及时向当地价格主管部门报告。 国家计委要求,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 纠正并查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过程中不规范的价格行为。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张文康部长指出: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进入整体推进时期

    据新华社讯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在2001年2月15日开幕的全国 卫生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已进入新阶段,即 全方位、整体推进时期。 张文康介绍,2000年我国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 性的进展。以《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及 相关的配套文件出台为标志的新时期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涵盖了城镇医疗机构改革、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 革、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等卫生体制的各个领域,已进 入全面启动的阶段。在新的一年中,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实 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主要完成以下5项任务:(1)必须重 视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步推进,尤其要协同主管部门 做好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工作,进一步协调并规范与基本医疗 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衔接,为参保职工提供方便、快捷、经济 的基本医疗服务;(2)要重点抓好病人选医生、药品集中招 标采购、药品收支两条线、医疗机构后勤社会化等工作,促进 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改革;(3)要在2001年上半年完 成医疗机构的分类管理工作,妥善处理好营利性与非营利性 医疗机构分开的有关政策性问题,特别要落实好相关财税和价 格政策,保证医疗机构的平稳过渡和长远发展;(4)要进一 步加强区域卫生规划,落实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配套政策与措 施,规范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和完善城镇医疗卫生服务 新体系;(5)卫生监督和疾病防控体制改革要纳入城镇医药 卫生体制改革统一部署,同步推进,分别实施。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医院自制大输液两种包装技术及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医院自制软包装大输液的优缺点。方法: 对医院瓶装大输液与软包装大输液从生产成本、制剂质量、 临床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软包装大输 液有开发潜力,但现阶段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短期 内还不能完全代替瓶装大输液。

    作者:郑奕辉;周泽清;王棉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维生素A与维生素E

    维生素A;VitamunA [其他名称] 视黄醇醋酸酯,RetinolAcetate。 [历史] 维生素A一般均来源于体外。它的前体广泛存在于肉类、蔬 菜、乳制品,它的几种活性化合物如β-胡萝卜素、α-胡 萝卜素、视黄醇、各种类胡萝卜素等,均来源于动物肝、脂肪 、乳汁、蛋黄内。食物中维生素A含量用视黄醇当量(RE)表 示。1单位的维生素A相当于03毫克维生素A,相当于03RE。享 有充分平衡膳食的健康儿童及成人,一般无需补充。维生素A 始于1600年医师鼓励多吃动物肝治夜盲症。1891年胡萝卜素被发 现。1920年发现人体可将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 [性状与稳定性] 维生素A为淡黄色油溶液;无败油臭,对光和空气不稳定, 但在油溶液中不易被空气氧化变质,宜保存于15℃~30℃之间 ,不应超过40℃。

    作者:张石革;孙定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我院肿瘤病区抗肿瘤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对目前抗肿瘤药物的使用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 分析。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和频度分析的方法对瑞金医院肿 瘤病区1年中抗肿瘤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较常应用 的抗肿瘤药物有针剂30个品种、规格,辅助化疗片剂12种。金 额排序列前的是一些新型的化疗药品,片剂应用较普遍。结论 :进口化疗药物昂贵,应加快国产化疗药物的研制,降低化 疗费用,同时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作者:石浩强;翟青;张芬琴;邵云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医院药学信息计算机网络系统动态控制管理设计和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医院信息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 内容;同时,医院信息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进程也为医院药学 信息系统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契机。近几年来,随着医疗制度 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医院药学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新任务。为了切实地适应和解决社会发展的需求,自1998年起 ,我院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自我开发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Hos_ pitalInformatimeSystem,简称HIS),其中医院药学信息计算机管 理工作被全面地纳入到医院信息总体管理中,终使药学信 息处于高度共享、高效率的实时处理状态,形成从总体调控到 相互制约的管理体系。

    作者:许伟彬;梅松;王远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4组短程三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目的:为有限的医药费用提供一种合理的配置。方法 :根据文献选择了幽门螺杆菌(Hp)阳性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 和胃炎患者892例,随机分为4组,给予不同的短程三联治疗方 案:OMC组(奥美拉唑+甲硝唑+克拉霉素)、OFC组(奥美拉唑 +呋喃唑酮+克拉霉素)、OFA组(奥美拉唑+呋喃唑酮+羟 氨苄青霉素)、BFC组(胶体次枸橼酸铋+呋喃唑酮+克拉霉素 ),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OMC、OFC、OFA、BFC4组方案对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的成本-效果 比为1619/1733、1730/1393、1140/1056、1117/1075。 经敏感度分析后为1636/1751、1749/1408、815/755、11 66/1122。结论:OFA组方案为根除Hp的较为经济有效方案。

    作者:程华丰;曹惠明;陈倩;张楠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关系

    干扰素是目前被认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的有 效药物,但其有效率仅在30%~50%之间。为探讨干扰素治疗 慢性乙肝的疗效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之间的关系,笔者对临床 应用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肝活检,并与肝组织炎 症活动度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我院1998年1月~1999年3月经过肝穿刺活检确 诊的46例慢性乙肝患者,男性41例,女性5例,年龄大56岁, 小18岁。全部病例均为HBeAg阳性,HBV-DNA阳性;丙氨酸氨基 转移酶(ALT)(1897±356)IU/L,总胆红素(TSB)(363± 87)μmol/L,白蛋白≥35g/L,血小板≥10×1012/L,白细胞≥4× 109/L,半年内未接受过抗病毒药物、细胞毒性药物及免疫调节 剂治疗。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 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作者:郑瑞丹;饶日春;胡桂华;杨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双氯芬酸钾胶囊人体药代动力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目的:研究双氯芬酸钾胶囊在正常人体内的药代动力 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10名健康男性志 愿者随机自身交叉单剂量口服50mg双氯芬酸钾胶囊和进口双氯 芬酸钾片后的血药浓度,计算两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 物利用度,并以AUC(0~6)、Tmax、Cmax为指标,用配对t检验法 分析国产胶囊与进口片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国产与进口双 氯芬酸钾制剂的药-时曲线符合口服吸收一房室模型。AUC(0 ~6)分别为(183452±71106)μg/(h·L)、(189119±85 908)μg/(h·L);Tmax分别为(115±077)h、(130±0 97)h;Cmax分别为(152229±106387)ng/ml、(150854±89 244)ng/ml。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AUC(0~6)Tmax、Cmax均无显 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双氯芬酸钾胶囊对进口片的 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80±1659)%,国产与进口两种双氯 芬酸钾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吴妍;黄萍;韩敏;何海霞;周远大;姚高琼;朱治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胃滞留型控释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口服给药是方便且被应用广的一种给药方式,目前市 场上50%以上的药物是口服给药。口服控释剂型首先必须在胃 肠维持长时间零级动力学过程释药,且释放的药物能被胃肠道 有效吸收。一般口服药物吸收部位是在小肠上部和中部,更 主要的是在小肠中180cm~350cm无菌部位,若药物需在胃中发挥 作用或在小场上段吸收,则制成普通的控缓释制剂就不能提供 比常规速释制剂更大的优势。 胃滞留型制剂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剂型,它通过 驻留制剂在胃中长时间释放药物,药物一部分被胃吸收或在胃 内发挥作用,另一部分通过幽门喷入小肠再吸收。将药物滞 留在胃中可以延长其在整个胃肠道的转运时间,因而可改善某 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如在小肠上段吸收的药物或在肠道发 生降解的药物。 本文旨在讨论影响胃内滞留的各种因素及目前正在研究的 几种给药系统。

    作者:周仲明;俞长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实施新进展

    本刊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司边振甲副司长日前 在中国非处方药协会一次会议上透露了我国实施药品分类管 理制度的新进展: 第2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药品遴选已基本完成,不日将 向全社会公布,该目录将按药品剂型分类,共包括中、西药1 000 余种。今后,我国对非处方药品的遴选工作将进入到动态管 理过程中。 我国《乙类非处方药目录》即将公布,第1批乙类非处方药 大部分是酊水油膏类外用制剂,所有的乙类非处方药均为安 全性更高,使用多年的药品;对于乙类非处方药,将于年内制 定进入超市的相关政策,至于乙类非处方药品进入超市销售 ,这项工作将会首先进行试点,于2001年内正式启动。 2001年,我国将完成第1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中药品的 审核登记工作,并将出台《药品上市后再评价管理办法》,对 药品上市后在使用中的安全问题进行监测,实行“药品不良 反应公告制度”,定期对药品不良反应向社会公告。同时,根 据“能上能下”的原则,对某些安全性大、上市后评价可靠 的处方药,可能会允许其转为非处方药;而对于一些在使用中 出现比较普遍的、不良反应明显的非处方药,也有可能将其 转为处方药品,通过上述手段,进一步完善我国药品上市后再 评价制度,以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加强并完 善药品分类管理制度,逐步解决患者持方外购等问题。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