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市某县19家一级医院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分析

尚丛笑;吴显珍

关键词:门诊处方,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了解该县一级医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门诊用药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该县19家一级医院2013年至2014年门诊7600张处方进行抽样统计和对比分析,以相关文件及药品说明书相关要求为依据,判断不合理用药处方并进行归类分析。结果点评门急诊处方3800张,其中不合格处方数分别为804张(21.16%)和473张(12.45%),不合理项目主要涉及用法用量不适宜、遴选药品不适宜、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等含糊不清字句、适应证不适宜、重复给药等。结论处方点评可大大提高医院的处方书写质量,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征掌握不严格,有待加强规范化管理。应进一步重视处方规范化书写,加强合理用药。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当归药材霉变前后质量变化研究

    目的:考察当归药材霉变前后的质量变化,为药材的霉变危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定霉变前后的当归药材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与藁本内酯的含量变化。结果薄层色谱中,霉变当归药材主斑点的直径大小与荧光强度都比未霉变的药材要小。阿魏酸与藁本内酯含量分别比霉变前降低了60.71%和53.16%。结论霉变会严重影响当归药材的质量。

    作者:孙欢;刘胜兰;胡纲;唐建川;秦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13年某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品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药品金额与用药频度的排序比作为评估指标,对2013年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品规数达55种。其中生脉注射液使用频率高,其次是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及红花注射液,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占绝对的主体地位。醒脑静注射液排序比为1,该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对趋于同步。结论该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基本合理,少数药品存在用量过大、费用较高等问题,对此临床应加强辨证施治,重视合理用药。

    作者:蔡黎;朱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紫杉醇联合鸦胆子油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性肺癌76例

    目的:探讨对晚期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患者采用紫三醇联合鸦胆子油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2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紫杉醇组和联合用药组,各76例。紫杉醇组采用紫杉醇治疗,联合用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鸦胆子注射液治疗。结果联合用药组的近期疗效分布显著优于紫杉醇组( P<0.05),总有效率93.42%,显著高于紫杉醇组的82.89%( P <0.05);体能状态(158.7±23.8)分、精神状态(155.7±22.6)分、总体生活质量(314.4±49.8)分均显著高于紫杉醇组( P <0.05)。联合用药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1.58%,57.89%,48.68%,均显著高于紫杉醇组( P <0.05),中位生存时间为26个月,显著高于紫杉醇组的22个月( P<0.05);骨髓抑制发生率22.37%显著低于紫杉醇组的57.89%( 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36.84%高于紫杉醇组的31.58%,但差异不显著( P>0.05)。结论采用紫三醇联合鸦胆子油治疗NSCLC可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时间,减轻毒副作用。

    作者:张浩中;熊启香;芦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13年至2014年医院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对医院细菌耐药监测情况的分析,为临床医师制订合理、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医院2013年至2014年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试验)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 )的检测,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09-CLSI2012( M100-S19)年标准判定药物敏感性结果。结果在分离出的472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占首位。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中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64.41%和34.05%,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高度敏感,耐药率小于1%,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低于80%,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大多低于70%,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敏感率大多低于70%。结论大肠埃希菌为医院肠杆菌科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应加强监测细菌耐药性,为制订合理、有效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石艳红;黄民;石志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胃泰颗粒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胃泰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 TLC )对制剂中的黄芪、灵芝、白芍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对制剂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黄芪、灵芝、白芍的TLC鉴别效果良好、专属性强、分离度高,且阴性无干扰;芍药苷进样量在0.202~2.0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42%,RSD=1.07%( n=6)。结论该法能快速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爱文;陈旭;张敏新;宋洪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曲安奈德对骨性膝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清理术后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后加用曲安奈德对骨性膝关节炎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骨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关节镜清理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于关节腔内注射曲安奈德。分别于术前、术后1,3,6个月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 FMA )、Barthel指数、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 QOL-BREF)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升高( 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FMA评分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显著升高( P<0.05),且观察组患者FMA评分较同期对照组显著升高(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arthel指数间未见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升高( 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FMA评分较同期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第3个月后QOL-BREF评分明显升高(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显著升高( P<0.05),且观察组患者QOL-BREF评分较同期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明显差异( P>0.05)。结论关节镜清理术后加用曲安奈德关节腔内注射,能有效提高骨性膝关节炎治疗效果,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穆国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阿卡波糖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心脏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干预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0例合并IGT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调血脂等治疗措施,干预组患者加用阿卡波糖,两组患者均在医师指导下用药12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干预组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hs-CRP值均显著低于常规组( P<0.05);两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病变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8.33%( 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IGT患者可缓解微炎症状态,延缓颈动脉IMT增加,同时可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陈佳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水飞蓟宾脂质体制备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水飞蓟宾脂质体的佳制备方法。方法分别采用薄膜分散法、复乳法、逆向蒸发法制备水飞蓟宾脂质体;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脂质体的形态;采用滤膜法分离水飞蓟宾脂质体中游离的药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脂质体的药物含量,计算包封率,并以包封率和粒径分布为主要考察指标筛选佳制备方法。结果3种方法制备的脂质体形态圆整,基本无区别;采用薄膜分散法、复乳法、逆向蒸发法制备的脂质体在高速剪切前包封率分别为(88.67±16)%,(68.88±1.5)%和(59.96±1.2)%,高速剪切后包封率分别为(72.32±7.6)%,(31.68±3.1)%和(37.66±1.4)%,剪切后平均粒径分别为(134.8±2.5)nm,(138.5±2.5)nm和(165.0±1.1)nm,多分散性指数分别为0.235,0.182和0.233。结论薄膜分散法制备水飞蓟宾脂质体包封率较高,减小粒径后对包封率的影响也较小,为后续制备肝靶向制剂奠定了试验基础。

    作者:何文;胡翠萍;郭咸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伤科消肿颗粒处方提取工艺优选

    目的:优选伤科消肿颗粒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挥发油的提取量、干膏量、芍药苷和绿原酸含量为综合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佳提取条件。结果先取薄荷用水提取,挥发油提取率为75.3%;再取薄荷药渣及药液与其他14味药材,加水煎煮2次,芍药苷和绿原酸提取率为79.8%和83.3%;干膏量为每张处方16.49 g;浓缩水提液至相对密度1.15,加乙醇至60%(g/g),冷藏静置12 h,减压浓缩上清液,芍药苷和绿原酸的转移保留率为80%和74%,干膏量为每张处方10.01 g。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为伤科消肿颗粒处方提取工艺条件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李海英;刘武;刘吉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左西孟旦治疗冠脉搭桥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并急性肾损伤20例临床评价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治疗冠脉搭桥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冠脉搭桥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巴胺处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左西孟旦注射液处理。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以评价心排出量,同时观察血肌酐(Cr)、血胱抑素C(Cys C)水平变化,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差异以评价肾功能损害程度,观察两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及LVFS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 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显著( P<0.05);两组患者Cr及Csy C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 P<0.05),且观察组Csy C上升程度更显著( P<0.05);两组患者GF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更显著( P<0.05);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 P<0.05)。结论左西孟旦注射液疗效确切、安全,能显著改善冠脉搭桥术后心排出量,同时能显著降低低心排综合征对肾功能的急性损害。

    作者:施乾坤;章淬;肖继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血清炎性因子、肾功能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用于妊娠期高血压对孕妇血清高迁移率蛋白-1(HMGB1)、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水平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就诊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硫酸镁治疗。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血清HMGB1,HCY和Cys 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自然顺产率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感染发生率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HMGB1,HCY,Cys C水平,改善分娩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赵金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西药联合应用研究现状分析

    中西药联用在临床非常普遍,联用时往往会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影响治疗结局,联用不当还可能增加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根据相关文献,分别从药物相互作用机制的体内外研究、临床病例研究和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对中西药联用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选择中西药联用和开展中西药联用药物警戒提供参考。

    作者:宋如珺;徐德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院内获得性肺炎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pringer,Ovid,Em-base,Cochrance Library,Clinicaltrails. gov和CNKI、万方数据库,检索从建库开始至2014年2月的所有相关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同时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并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 5.0软件。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RCT),共计402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28 d全因死亡率[ RR=0.94,95% CI=0.81,1.10]和临床有效率[ RR=1.05,95% CI=0.92,1.19],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微生物清除率[ RR=1.11,95% CI=0.95,1.29]和MRSA清除率[ RR=1.11,95% CI=0.95,1.29],无统计学差异( P>0.05)。安全性方面,利奈唑胺组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 RR=1.95,95% CI=1.45,2.62]和血小板减少症[ RR=1.54,95% CI=1.21,1.96]的比例高于万古霉素组;但发生肾衰竭[ RR=0.5,95% CI=0.33,0.77]的比例低于万古霉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停药[ RR=0.98,95% CI=0.74,1.29]的比例相似,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HAP的疗效相似,但利奈唑胺比万古霉素易导致胃肠道不良反应和血小板减少症,而万古霉素导致肾衰竭的几率高于利奈唑胺,建议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时应权衡考虑。

    作者:程聪;苗新建;顾永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单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成人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35例疗效评价

    目的:比较单剂量右美托咪定和芬太尼用于成人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方法选择70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治疗并发术后苏醒期躁动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芬太尼,观察组应用单剂量右美托咪定。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 Riker 镇静躁动评分( SAS )分别为(3.62±0.79)分和(4.65±0.94)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减少,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平息躁动时间和丙泊酚用量分别为(13.94±1.44)min和(68.73±4.09)mg,与对照组的(25.34±1.78)min和(220.73±11.49)mg比较均明显减少( P<0.05);治疗后观察组T1,T2,T3时收缩压( SBP )和心率( HR )均较T0显著降低,且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单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治疗成人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吉卫;别世杰;朱琼;亢留玉;任利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58例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用药方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16例IPF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泼尼松+环磷酰胺的方法,试验组患者采用泼尼松+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试验组的改善率为86.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62%(χ2=60.83,P<0.05);试验组在症状改善率、活动量增加率、HRCT异常影像改善率等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肺功能方面,试验组除了肺活量以外的其他指标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IPF的疗效优于联合环磷酰胺。

    作者:刘雪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或卡培他滨方案用于胃癌术后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并比较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或卡培他滨方案在胃癌术后辅助化学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晚期胃癌初治患者70例,随机分为SOX组(奥沙利铂+替吉奥)和XELOX组(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各35例。结果70例患者共治疗327个周期。SOX组治疗167个周期,XELOX组治疗160个周期。SOX组的有效率为62.86%,XELOX组的有效率为51.43%。SOX组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5.71%,XELOX组的改善率为65.71%。SOX组较XELOX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结论 SOX方案比XELOX方案更适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

    作者:胥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烫骨碎补中总黄酮及柚皮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测定烫骨碎补中总黄酮含量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UV)法及柚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UV法检测波长为283 nm。HPLC法色谱柱为ODS2 C18柱(150 mm ×4.6 mm,5μm ),流动相为甲醇-醋酸-水(25:4:75),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83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骨碎补中总黄酮大吸收波长为283 nm,质量浓度在0.00282~0.1128 g/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柚皮苷质量浓度在1.128~112.8 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38%,RSD为1.88( 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复性较好,可用于烫骨碎补中总黄酮及柚皮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封传华;李刚;张静;徐兰;陶晓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1例肺部感染合并高血压管饲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抗感染思维的培养及临床药学服务中的切入点。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肺部感染合并高血压管饲患者的药学监护。结果通过对患者感染控制情况、抗感染方案的调整、管饲给药方案及营养支持等方面提出用药建议及实施药学监护,发挥药师作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结论临床药师在工作中需积累正确的思维方式,找准切入点,不断细化药学服务,才能把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真正带入到临床医疗服务中。

    作者:甘美婵;甄乐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早期心率变异性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探讨口服大剂量(80 mg/d)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早期心率变异性( HRV )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各40例。两组均口服阿托伐他汀,对照组患者的剂量为40 mg/d,试验组为80 mg/d。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改善至正常水平且无明显差异( P>0.05)。试验组患者HRV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术后MVA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0%( 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较常规剂量更能改善急诊PCI术后HRV,降低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有效。

    作者:赵丽肖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181例氟喹诺酮类药物药品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了解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服务。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有关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ADR的文献(检索时间1994年至2014年),筛选收集其致ADR的案例报告,按年龄、性别、原患疾病、发生时间、累及器官或系统、治疗措施等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引发ADR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共有12种,以第3代、4代氟喹诺酮类药物为主;居前3位的是左氧氟沙星(27.07%)、环丙沙星(14.36%)、莫西沙星(12.71%)。其中60岁以上老人发生占34.81%;0.5 h以内发生占32.04%;累及器官/系统涉及全身各大系统,常见的ADR为中枢及神经系统损害(27.07%)、全身性损害(21.55%)、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5.47%)。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导致的ADR涉及广泛,有些甚至较严重,如过敏性休克,临床应引起重视,积极推进该类药物合理使用。

    作者:李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