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成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运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药品管理子系统药品应用数据,对2013年第四季度及2012年同期门急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10,11,12月医院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门诊分别为20.11%,20.47%,25.86%;急诊分别为43.33%,42.85%,48.51%;病区分别为55.95%,54.48%,55.05%;Ⅰ类切口围手术期分别为56.25%,53.76%,50.5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为41.02,35.55,23.87 DDDs。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成效明显,但相关指标未达到上级部门管控要求,有的指标呈上升趋势。医院应加强管控力度,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作者:焦乾升;黄忠华;方卫利;殷金华;黄富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清肝利胆口服液质量标准中绿原酸、栀子苷薄层色谱鉴别法进行改进。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清肝利胆口服液中绿原酸、栀子苷进行鉴别。结果改进后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重复性和适应性均好。结论改进后的方法操作更简便,重复性和适应性更好,值得推广。
作者:陈秀杰;耿冶飞;李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查阅相关文献,总结近年来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临床应用情况。研究显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在治疗手足口病、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病毒性发热、高热惊厥、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有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作者:宋根伟;王鑫;金萍;熊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枣仁安神颗粒改善睡眠作用的量效、时效关系,及对小鼠脑内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戊巴比妥钠协同睡眠试验方法,以睡眠时间为指标,研究枣仁安神颗粒改善睡眠作用的量效、时效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 )测定小鼠全脑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含量。结果枣仁安神颗粒改善睡眠作用短起效时间为连续给药5 d;佳给药剂量为2080 mg/kg,在剂量为4160 mg/kg时药效减弱,表现为复杂的量效关系;给予枣仁安神颗粒2080 mg/kg后,小鼠全脑IL-1β和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枣仁安神颗粒改善睡眠作用时效关系明显、量效关系复杂,其改善睡眠作用由细胞因子介导。
作者:张颖;齐越;吴怡;秦文艳;朱竟赫;孟莉;尤献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抗感颗粒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退热、支持疗法及其他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抗感颗粒。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退热时间、腮腺消肿时间、并发症、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 P<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为(2.3±1.5)d、腮腺消肿时间为(1.8±1.2)d,分别低于对照组的(4.2 ± 1.7)d和(2.7 ± 1.6)d( P<0.05);观察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与对照组的5.00%相当( P>0.05)。结论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抗感颗粒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治愈率高,且可缩短病程,并发症少,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迎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提高药品批发企业对其委托的药品承运商的监督与管理水平,保证药品质量。方法依据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和标准技术文件的要求,分析药品批发企业对其委托的药品承运商进行第二方审核的要点。结果与结论药品批发企业以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相结合的审核方式,以药品承运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管控、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物流设施设备配置、分包运输的质量控制、关键控制环节的评价、现场作业审核、物流信息查询服务为第二方审核要点,对药品承运商的委托运输情况进行审核,可以提高自身质量管理水平,确保委托运输药品质量的有效控制。
作者:陈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一清胶囊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就诊顺序将医院口腔科门诊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10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免疫调节剂(转移因子胶囊,每次6 mg,每日3次)治疗,观察组加用一清胶囊(每次1.0 g,每日2次)治疗。采用Sign病损面积计算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停药后1个月的症状进行评分,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Sign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85%,显著低于观察组的82.69%( P<0.05)。结论一清胶囊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口腔扁平苔藓,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党宏涛;阎晓飞;赵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患者,男,62岁,因“左额叶胶质母细胞瘤术后”于2013年2月18日入院。2013年1月8日于外院行左额叶占位切除术,病理诊断为胶质母细胞瘤。术后1月21日至25日口服替莫唑胺胶囊250 mg、每日1次,治疗1个疗程。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慢性病史、传染病史,否认用药史。入院体格检查示体温36.8℃,脉搏7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70 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肝掌,无蜘蛛痣,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律齐,无杂音,左额叶可见长约24 cm马蹄形伤口,愈合良好。现患者仍感乏力,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头颅MRI提示内囊前支外侧仍有增强,考虑病灶残留可能,具备术后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指征。2月19日起行瘤床区放疗,并予替莫唑胺口服放疗增敏、甘露醇联合地塞米松脱水、奥美拉唑抑酸。由于肿瘤术后放疗易引起急性脑水肿诱发癫痫,故予丙戊酸钠缓释片(商品名德巴金,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742)预防。放疗前查肝功能正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26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8 U/L,直接胆红素( DBIL )4.2μmol/L,总胆红素( TBIL )10.3μmol/L。3月19日复查肝功能,ALT 408 U/L,AST 113 U/L, DBIL 72.3μmol/L,TBIL 87.3μmol/L。立即停丙戊酸钠和替莫唑胺,予多烯磷脂酰胆碱、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3月22日查见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小便色深黄;复查 ALT 388 U/L, AST 128 U/L,TBIL 182.9μmol/L,DBIL 135.8μmol/L。3月23日,查出凝血功能示凝血酶原时间12.0 s,国际标准化比值1.05。3月27日查见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复查ALT 1002 U/L,AST 334 U/L, TBIL ,372μmol/L,DBIL 273.2μmol/L,肝酶及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3月29日,患者出现躁扰不宁等肝性脑病早期症状,复查ALT 1156 U/L,AST 342 U/L,TBIL 456.3 μmol/L,DBIL 317μmol/L,肝功能损害继续加重,保肝治疗效果不明显。结合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MRCP )报告,并经专家联合大会诊排除胰腺炎、胆囊结石等梗阻性黄疸,考虑为药物性肝损害。家属要求出院至当地医院进一步治疗。
作者:倪晓;苏颖杰;刘晓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健脾解郁消疲膏治疗青年慢性疲劳综合征( CFS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青年CF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健脾解郁消疲膏治疗,对照组采用谷维素联合归脾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疲劳评定量表,症状自评(SCL-90)量表的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疲劳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1),且治疗组更低( P<0.01);治疗组SCL-90量表各因子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1),且治疗组中SCL-90量表总评分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其他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中药健脾解郁消疲膏可有效缓解CFS患者的疲劳症状和情绪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爱霞;王雅娟;丁梅;高飞;董焘;万钧;郭亚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临床各科室上报的20例复方苦参注射液所致ADR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收集到的20例复方苦参注射液ADR以老年患者为主,未出现死亡病例,以过敏性反应(皮肤反应和过敏性休克)为主,其次表现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反应及静脉炎等。结论临床应重视复方苦参注射液所致的ADR,并加强用药监护。
作者:赵业清;徐传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食品药品检验所如何建立适宜、高效的共用质量管理体系。方法考察和分析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共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情况,从而建立共用管理体系的可行思路。结果建立食品药品共用管理体系主要从5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加、修订不同管理和技术要素的文件,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二是制订专门的食品检验业务流程和报告书系统;三是开展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工作;四是积极开展日常监督工作,保证业务工作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五是取长补短,开展内部技术交流,丰富和提升实验室管理内涵。结论共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为食品药品检验工作提供了更加系统、全面的帮助,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任学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部患者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医院2012年与2013年的第1季度住院部镇痛药物的使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氟比洛芬酯、塞来昔布、帕瑞昔布的使用数量、使用金额均居前列;镇痛药物在骨科用量大,其次为肿瘤科和疼痛科。结论医院住院患者镇痛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在个体化给药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谢菡;葛卫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关节镜清理术后服用益气活血祛瘀汤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至2013年收治的11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69膝)和对照组58例(77膝),两组患者均行关节镜清理术,观察组患者术后第2天加服医院自拟益气活血祛瘀汤剂,每日1剂,连服4周。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美国膝关节协会(KSS)评分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K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KSS评分分别为(82.4±5.4)分、(79.8±5.6)分和(84.5±5.8)分、(81.8±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u=2.854,P=0.005;u=2.948,P=0.004);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构成不同( Z=2.001,P=0.04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81%,临床控制率为26.09%,高于对照组的63.64%和15.5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00,P=0.083;χ2=2.459,P=0.117)。结论益气活血祛瘀方治疗KOA能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关节镜清理术后服用该方能减轻疼痛,改善功能,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李晓虹;李卫军;张建丽;赵全泽;焦雪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文件的处方点评标准,对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医院抽查的门、急诊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其不合理原因。结果在抽查的645份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467张(72.40%),不适宜处方182张(28.22%),超常处方15张(2.32%);不合理处方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或诊断不全,药品用法、用量不适宜和抗菌药物的应用不合理等方面。结论门急诊处方总体用药情况较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医院应加大合理用药监管力度,医师、药师应加强业务学习和责任心,促进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品。
作者:史涛;蒋娟;林珍;常花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 ICU )下呼吸道感染经验性治疗的佳用药。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并结合临床实践,分析评估ICU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从而得出经验性治疗佳药品的选择。结果与结论根据ICU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及病原菌分布特点,碳青霉烯类是有效的经验性治疗药物。
作者:郑冬妮;徐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被认为参与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生、发展,阻断RAS的激活是治疗NAFLD的途径之一。血管紧张素-(1-7)[ Ang-(1-7)]是RAS的新成员,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相比,被认为可改善胰岛素抵抗、肝纤维化、脂质沉积及门静脉高压等。该文就Ang-(1-7)在N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治疗前景进行综述,以探讨Ang-(1-7)能否成为治疗NAFLD的新方向。
作者:李灿;邹楠;张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系统评价胃癌患者使用5-氟尿嘧啶(5-FU)的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发表的关于5-FU治疗胃癌随机对照试验的中英文文献,制订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检索文献794篇,终纳入11篇。纳入研究经统计、分析得出,5-FU与双药联用比较,血小板减少、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三药联用比较,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漏斗图显示,纳入研究的发表偏倚较小。结论5-FU作为常用的胃癌化学治疗药物,安全性较好。
作者:郭佳栋;冯变玲;张雪梅;杨世民;董卫华;吴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耐药性癫痫患者血浆miRNA表达谱,探讨其变化对诊断耐药性癫痫的价值。方法利用miRNA芯片技术筛选耐药性癫痫患者(耐药组)、非耐药癫痫患者(控制组)及健康人(对照组)各15例血浆的miRNA表达谱,并分析差异miRNA的生物学功能。结果耐药组患者血浆与对照组相比,筛选出12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7个上调,5个下调;控制组患者血浆与对照组相比,筛选出12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6个上调,6个下调;耐药组与控制组相比,筛选出8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5个上调,3个下调。结论通过miRNA芯片技术发现了多个差异表达的miRNA,为探讨耐药性癫痫发病机制及寻找诊断依据提供了参考。
作者:陈希;张嘉;赵镭;李丹露;胡宝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头孢他美酯片中盐酸头孢他美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HPLC )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200 mm ×4.6 mm,10μm),以乙腈-2 mmol/L高氯酸(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盐酸头孢他美酯质量浓度在10.0?80.0 μg/mL 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高、中、低质量浓度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5%,RSD为1.23%( n=6)。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适用于盐酸头孢他美酯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瑶;龙恩武;袁浩宇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