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晓;苏颖杰;刘晓琰
患者,男,62岁,因“左额叶胶质母细胞瘤术后”于2013年2月18日入院。2013年1月8日于外院行左额叶占位切除术,病理诊断为胶质母细胞瘤。术后1月21日至25日口服替莫唑胺胶囊250 mg、每日1次,治疗1个疗程。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慢性病史、传染病史,否认用药史。入院体格检查示体温36.8℃,脉搏7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70 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肝掌,无蜘蛛痣,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律齐,无杂音,左额叶可见长约24 cm马蹄形伤口,愈合良好。现患者仍感乏力,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头颅MRI提示内囊前支外侧仍有增强,考虑病灶残留可能,具备术后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指征。2月19日起行瘤床区放疗,并予替莫唑胺口服放疗增敏、甘露醇联合地塞米松脱水、奥美拉唑抑酸。由于肿瘤术后放疗易引起急性脑水肿诱发癫痫,故予丙戊酸钠缓释片(商品名德巴金,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742)预防。放疗前查肝功能正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26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8 U/L,直接胆红素( DBIL )4.2μmol/L,总胆红素( TBIL )10.3μmol/L。3月19日复查肝功能,ALT 408 U/L,AST 113 U/L, DBIL 72.3μmol/L,TBIL 87.3μmol/L。立即停丙戊酸钠和替莫唑胺,予多烯磷脂酰胆碱、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3月22日查见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小便色深黄;复查 ALT 388 U/L, AST 128 U/L,TBIL 182.9μmol/L,DBIL 135.8μmol/L。3月23日,查出凝血功能示凝血酶原时间12.0 s,国际标准化比值1.05。3月27日查见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复查ALT 1002 U/L,AST 334 U/L, TBIL ,372μmol/L,DBIL 273.2μmol/L,肝酶及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3月29日,患者出现躁扰不宁等肝性脑病早期症状,复查ALT 1156 U/L,AST 342 U/L,TBIL 456.3 μmol/L,DBIL 317μmol/L,肝功能损害继续加重,保肝治疗效果不明显。结合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MRCP )报告,并经专家联合大会诊排除胰腺炎、胆囊结石等梗阻性黄疸,考虑为药物性肝损害。家属要求出院至当地医院进一步治疗。
作者:倪晓;苏颖杰;刘晓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阴虚阳亢、瘀血阻络型高血压并左室心肌肥厚(LVH)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70例老年高血压并LV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均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加服血府逐瘀汤并随症加味,每日1剂,连服8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值及左室心肌厚度。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49%,高于对照组的78.7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8, P=0.349)。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 )、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均不同程度减小(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W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老年阴虚阳亢、瘀血阻络型高血压疗效独特,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并左室心肌肥厚、预防左室重构较西医治疗表现出较大优势。
作者:杨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临床各科室上报的20例复方苦参注射液所致ADR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收集到的20例复方苦参注射液ADR以老年患者为主,未出现死亡病例,以过敏性反应(皮肤反应和过敏性休克)为主,其次表现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反应及静脉炎等。结论临床应重视复方苦参注射液所致的ADR,并加强用药监护。
作者:赵业清;徐传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恰当的干预措施对口腔颌面外科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中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该院干预前、后口腔颌面外科患者各74例,对比总结干预措施对手术后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结果围术期临床药师未进行干预措施的患者在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程度要落后于干预后的患者,干预前的合理率为9.46%,而干预后已高达81.08%,且干预后有6例未使用抗菌药物;用药时机的合理程度方面也得到明显改善,干预前有8例术前未用术后用,合理率为78.37%,干预后100.00%患者术前2 h内使用;患者手术后48 h内用药率亦明显增加,从干预前的6.75%增加到干预后的79.41%;患者平均用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下降,从干预前的5.03 d和10.62 d分别下降到干预后的2.01 d和7.46 d。干预前的不合理现象得到了很好的缓解。结论围手术期干预措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对患者围手术期合理用药产生了积极的促进效果。
作者:景秋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自拟接骨方治疗四肢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优化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2年医院收治的骨折内固定术后延迟愈合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出现锁定钢板或髓内钉断裂者行二次内固定并髂骨移植,在此基础上所有患者均取自体红骨髓注射3?4次,观察组加服自拟接骨方汤剂,4周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骨形成指标,治疗5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骨愈合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磷酸酶(ALP)、骨钙素(BGP)明显高于治疗前( P<0.05),AL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69.68±7.82)U/L比(65.45±7.75)U/L,t=2.138, P=0.037];治疗5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3.172,P=0.075);随访18个月,两组患者全部愈合,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为(7.3 ± 2.3)个月,显著少于对照组的(9.5±3.1)个月( t=3.187,P=0.002)。结论自拟接骨方治疗内固定术后骨折延迟愈合能显著改善骨形成,缩短愈合时间,联合自体红骨髓注射,疗效明显。
作者:陆继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健脾解郁消疲膏治疗青年慢性疲劳综合征( CFS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青年CF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健脾解郁消疲膏治疗,对照组采用谷维素联合归脾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疲劳评定量表,症状自评(SCL-90)量表的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疲劳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1),且治疗组更低( P<0.01);治疗组SCL-90量表各因子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1),且治疗组中SCL-90量表总评分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其他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中药健脾解郁消疲膏可有效缓解CFS患者的疲劳症状和情绪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爱霞;王雅娟;丁梅;高飞;董焘;万钧;郭亚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运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药品管理子系统药品应用数据,对2013年第四季度及2012年同期门急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10,11,12月医院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门诊分别为20.11%,20.47%,25.86%;急诊分别为43.33%,42.85%,48.51%;病区分别为55.95%,54.48%,55.05%;Ⅰ类切口围手术期分别为56.25%,53.76%,50.5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为41.02,35.55,23.87 DDDs。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成效明显,但相关指标未达到上级部门管控要求,有的指标呈上升趋势。医院应加强管控力度,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作者:焦乾升;黄忠华;方卫利;殷金华;黄富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被认为参与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生、发展,阻断RAS的激活是治疗NAFLD的途径之一。血管紧张素-(1-7)[ Ang-(1-7)]是RAS的新成员,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相比,被认为可改善胰岛素抵抗、肝纤维化、脂质沉积及门静脉高压等。该文就Ang-(1-7)在N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治疗前景进行综述,以探讨Ang-(1-7)能否成为治疗NAFLD的新方向。
作者:李灿;邹楠;张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索提高药包材注册现场核查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就药包材注册现场核查的现状和不足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现阶段,药包材注册存在核查工作量大、核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核查方法简单、核查效果未评价等问题,建议建立药包材生产准入机制、核查员培训与核查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和基于风险管理的核查方法,以提高现场核查工作质量、促进药包材行业发展。
作者:詹宇杰;张伶俐;杨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水杨酸麝香草酚搽剂中樟脑和麝香草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 Thermo BDS C18柱(250 mm ×4.6 mm,5μm),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6 nm。结果樟脑、麝香草酚质量浓度分别在2.012?8.048 g/L和0.04576?0.1830 g/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5%( RSD=0.71%)和98.64%( RSD=2.0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较好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自拟盆炎利湿活血方保留灌肠联合经期口服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2例,两组均予口服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盆炎利湿活血方随症加味保留灌肠,并经期口服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疗程均为30 d。比较两组患者盆腔炎症状评分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0 d后,两组患者盆腔炎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组的评分为(3.8±1.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2.3)分( u=3.468,P=0.001);治疗过程中,除部分观察组患者主诉肛管处不适外,其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体构成不同( Z=2.795,P=0.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2%(χ2=5.782,P=0.016)。结论自拟盆炎利湿活血方辨证加味灌肠联合经期口服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较单用抗生素抗炎疗效更明显,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艳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介绍我国化学药品注册管理体系的发展过程及现状。方法利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我国化学药品注册管理体系虽已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也显示出了系统的监管功能,但与当前国际制药工业和药品研发的发展态势和现状相比,尚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改进。
作者:周迪;张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复方斯亚旦生发酊治疗斑秃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斑秃患者220例,按3:1分为试验组165例和对照组55例。试验组给予复方斯亚旦生发酊治疗,清洁患部,按摩2?3 min,喷涂药物适量,每日2次,连续用药3个月;对照组给予六味防脱生发酊治疗,先用热毛巾将局部擦洗干净,然后用药液轻涂患处,后用手指在涂药液处轻轻扣击5?10 min,每日1?2次,连续用药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在脱发面积的治疗上,试验组总有效为87.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18%( P <0.05);在单项症状疗效(毛发分布密度、毛发粗细、毛发色泽)改善方面,试验组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斑秃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18%( P<0.05)。两组均未发生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结论复方斯亚旦生发酊治疗斑秃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磊;李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查阅相关文献,总结近年来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临床应用情况。研究显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在治疗手足口病、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病毒性发热、高热惊厥、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有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作者:宋根伟;王鑫;金萍;熊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耐药性癫痫患者血浆miRNA表达谱,探讨其变化对诊断耐药性癫痫的价值。方法利用miRNA芯片技术筛选耐药性癫痫患者(耐药组)、非耐药癫痫患者(控制组)及健康人(对照组)各15例血浆的miRNA表达谱,并分析差异miRNA的生物学功能。结果耐药组患者血浆与对照组相比,筛选出12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7个上调,5个下调;控制组患者血浆与对照组相比,筛选出12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6个上调,6个下调;耐药组与控制组相比,筛选出8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5个上调,3个下调。结论通过miRNA芯片技术发现了多个差异表达的miRNA,为探讨耐药性癫痫发病机制及寻找诊断依据提供了参考。
作者:陈希;张嘉;赵镭;李丹露;胡宝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枣仁安神颗粒改善睡眠作用的量效、时效关系,及对小鼠脑内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戊巴比妥钠协同睡眠试验方法,以睡眠时间为指标,研究枣仁安神颗粒改善睡眠作用的量效、时效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 )测定小鼠全脑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含量。结果枣仁安神颗粒改善睡眠作用短起效时间为连续给药5 d;佳给药剂量为2080 mg/kg,在剂量为4160 mg/kg时药效减弱,表现为复杂的量效关系;给予枣仁安神颗粒2080 mg/kg后,小鼠全脑IL-1β和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枣仁安神颗粒改善睡眠作用时效关系明显、量效关系复杂,其改善睡眠作用由细胞因子介导。
作者:张颖;齐越;吴怡;秦文艳;朱竟赫;孟莉;尤献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食品药品检验所如何建立适宜、高效的共用质量管理体系。方法考察和分析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共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情况,从而建立共用管理体系的可行思路。结果建立食品药品共用管理体系主要从5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加、修订不同管理和技术要素的文件,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二是制订专门的食品检验业务流程和报告书系统;三是开展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工作;四是积极开展日常监督工作,保证业务工作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五是取长补短,开展内部技术交流,丰富和提升实验室管理内涵。结论共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为食品药品检验工作提供了更加系统、全面的帮助,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任学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考察温控型胰岛素液体肛门栓对糖尿病兔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制备糖尿病兔模型,测定给药前后糖尿病兔的血糖值和血清胰岛素浓度;以阳性对照组(皮下注射胰岛素)作为对照,比较不同剂量的温控型胰岛素液体肛门栓的降血糖作用和给药后糖尿病兔的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温控型胰岛素液体肛门栓给药后,各剂量组糖尿病兔血糖下降、血清胰岛素浓度上升,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低、中、高剂量组相对生物利用度( Fr)分别为33.08%,18.99%,15.35%,药理相对生物利用度( Fp)分别为19.4%,13.3%,11.6%。结论温控型胰岛素液体肛门栓给药后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兔的血糖,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
作者:姜宗文;肖秋生;杨文慧;肖金宝;张宝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文件的处方点评标准,对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医院抽查的门、急诊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其不合理原因。结果在抽查的645份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467张(72.40%),不适宜处方182张(28.22%),超常处方15张(2.32%);不合理处方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或诊断不全,药品用法、用量不适宜和抗菌药物的应用不合理等方面。结论门急诊处方总体用药情况较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医院应加大合理用药监管力度,医师、药师应加强业务学习和责任心,促进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品。
作者:史涛;蒋娟;林珍;常花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测定冠心生脉丸中芍药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4:86),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0℃。结果芍药苷进样量在0.1060?1.6953μg( r=0.9994)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06%,RSD为0.93%( 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冠心生脉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传平;吕紫璇;李洪斌;陈健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