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彦蕊
目的:探讨对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在先前磺脲类降糖药的基础上再给予二甲双胍,观察组患者给予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38%( 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疗效显著。
作者:徐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急诊科如何通过处方干预避免和杜绝医嘱错误,充分发挥药师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急诊科2011年至2013年全部处方干预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中的医嘱错误进行分类、评价,分析导致错误发生的原因和避免措施。结果2011年至2013年处方干预共计1182例,其中医嘱错误1129例(占95.52%),医嘱错误处方2011年474例(占41.98%),2012年402例(占35.61%),2013年253例(占22.41%)。总的医嘱错误处方干预例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医嘱错误主要涉及抗感染药、调节电解质药、呼吸系统药、心血管系统药、中药注射剂、口服中成药等;涉及科室有内科急诊、手外科急诊、创伤骨科急诊、一日病房等。结论药师应积极参与到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努力学习,力求避免各种处方医嘱错误,在保证药物临床使用的安全、有效和经济中大程度地发挥药师的专业作用。
作者:张燕荣;甄健存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110例青春期功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55例。A组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止血并人工周期疗法,连服3个月经周期;B组予戊酸雌二醇片序贯安宫黄体酮片止血并人工周期疗法。对比两组止血时间,服药后随访3个月,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A组控制出血时间为(28.4±5.8)h,完全止血时间为(42.7±6.9)h,住院时间为(6.2±2.1)d,均明显短于B组的(36.2±7.1)h,(55.2±8.3)h和(9.0±2.9)d( P﹤0.05);72 h止血比例(98.18%)高于戊酸雌二醇组(89.09%,fisher,P=0.113);A组与B组分别有3例(5.45%)和8例(14.55%)停药后出现月经不规则出血;A组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B组的85.45%(χ2=5.252,P=0.112);A组恶心、头晕、纳差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7%明显低于B组的21.82%(χ2=4.681,P=0.031)。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人工周期疗法较戊酸雌二醇序贯安宫黄体酮并人工周期疗法治疗青春期功血的止血效率高,月经周期控制作用较好,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具有优势。
作者:杨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子宫动脉栓塞化学治疗(简称化疗)联合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晚期宫颈癌的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98例分期为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患者予子宫动脉栓塞化疗+全盆照射并后程3DCRT方案,对照组患者予子宫动脉栓塞化疗+全盆照射并后装腔内放疗方案,化疗采用顺铂(DDP)+紫杉醇(TAX)方案,记录治疗期间毒副反应,治疗结束后进行为期36个月的随访观察,对比两组近期肿瘤控制效果与3年远期生存率。结果治疗结束后2个月,观察组瘤体大直径为(2.1±0.6)c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4±0.7)cm( t=2.283,P=0.02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4.51%,临床获益率为92.16%,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3.83%和89.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13,P=0.252;fisher,P=0.734)。治疗期间,观察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反射性损伤等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中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13.73%比31.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48,P=0.031)。观察组治疗结束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2.4±0.2)个月,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9 ± 0.2)个月( t=37.092,P﹤0.001);观察组3年生存率为62.75%,高于对照组的5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558,P=0.045)。结论晚期宫颈癌患者在采用DDP+TAX方案行子宫动脉栓塞化疗基础上,联合后程3DCRT较全盆照射加后装放疗能进一步提高近期肿瘤控制疗效,一定程度上减轻放化疗毒性反应,在远期生存率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孙红;薛会茹;田慧然;刘素芳;赵永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医用弹力袜应用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以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86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医用弹力袜,观察组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并联合医用弹力袜,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治疗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术后输血2例,便秘4例,住院时间(14.73±2.62)d,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干预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1.35±0.87)分,超敏C反应蛋白(10.03±5.62)mg/L优于对照组的(3.52±1.33)分和(35.02±7.88)mg/L( P﹤0.05)。观察组干预后,大腿周径(46.51±1.25)cm,小腿周径(40.42±1.72)cm优于对照组的(50.52±1.97)cm和(42.16±2.45)cm( 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医用弹力袜同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刘文颖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益气和胃胶囊治疗糖尿病胃动力障碍(DGM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2年9月至2014年6月医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胃动力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多潘立酮片口服,观察组加用益气和胃胶囊口服治疗。比较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并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动力物理指标、临床症候积分,检测胃泌素(GAS)水平、胃动素(MTL)水平以及胃内残留小钡条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尤其是大便溏稀和嗳气症状改善分值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动力学物理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 P﹤0.05),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GAS水平略有上升,而MTL水平明显升高,胃内残留小钡条数则均明显减少( P﹤0.05),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益气和胃胶囊治疗DGMD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动力学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王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硝苯地平缓释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3年12月医院住院治疗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分配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d,对照组患者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次、每日2次。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7 d和14 d血压控制情况,14 d后综合疗效、药品不良反应和产妇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用药后7 d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剖宫产率、胎儿畸形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均可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无致畸风险。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效果更明显,血压下降更迅速,疗效更好。
作者:杨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硫酸镁联合氨溴索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0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炎、雾化等治疗,观察组采用硫酸镁联合氨溴索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47%( P﹤0.05);观察组患儿喘憋消失时间为(1.45±0.42)d,哮鸣音消失时间为(1.76±0.51)d,咳嗽消失时间为(3.87±1.03)d,平均住院时间为(8.96±2.15)d,分别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的(2.48±0.86)d,(3.47±1.12)d,(5.98±2.52)d,(13.44±4.28)d ( P ﹤0.05)。观察组治疗后患儿潮气量为(9.87±0.44)mL/kg,吸呼比为(0.84±0.15),达峰容积比为(39.65±3.98)%;对照组治疗后患儿潮气量为(7.98±0.79)mL/kg,吸呼比为(0.71±0.07),达峰容积比为(33.58±3.0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硫酸镁联合氨溴索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有效减轻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患儿肺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娜;庞保东;厉红;金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医院抗抑郁药的应用现状,分析抗抑郁药的用药特点,预测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对2011年至2013年抗抑郁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 )、日均费用(DDC)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抗抑郁药应用总金额和DDDs逐年上升,新型抗抑郁药的应用更为广泛。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和选择性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双重抑制剂(SNRI)的应用这3年中占主导地位。结论新型抗抑郁药己成为临床的首选用药,得到医患的普遍认可。
作者:徐倩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心内科心力衰竭(CHF)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与试验组(30例),对照组予地高辛、氢氯噻嗪、环磷腺苷葡胺行常规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旋卡尼汀,3 g/d,静脉滴注,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NYHA)以及组间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等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心率、NYHA心功能分级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6 min步行实验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接受相应治疗后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左旋卡尼汀联合环磷腺苷葡胺能够明显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谢清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基因芯片技术作为一种前沿生物技术,具有灵敏、快速、高通量的优点,在医学的各个领域和临床微生物检验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该文就基因芯片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和优势进行了简要综述。
作者:汤桂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α-硫辛酸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效果。方法将62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格列美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联合α-硫辛酸干预治疗,均治疗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压、血脂等基础指标的变化情况,检测和计算两组患者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胰岛素、HOMA-IR和血脂以及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明显降低( 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 P﹤0.05)。两组患者血压有下降趋势,观察组虽更明显,但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α-硫辛酸较单用格列美脲方案,能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效应,且对血压等基础指标影响较小,安全性及耐受性较佳。
作者:乔旭霞;秦利亮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卡络磺钠氯化钠注射液用于下肢骨科大手术的止血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行下肢骨科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对应的术式治疗原发病,对照组采用酚磺乙胺注射液止血,观察组采用卡络磺钠氯化钠注射液止血。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评价止血效果,于术前及术后72 h观察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小于对照组( P﹤0.05),虽然平均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但组间未发现明显差异( P﹥0.05);对照组患者PT较治疗前显著延长,且FIB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间未见显著差异( 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显著差异( P﹥0.05)。结论卡络磺钠氯化钠注射液用于下肢骨科大手术止血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浩;黄兴锐;蒋元斌;王云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常见的手足口病由重症肠道病毒71型引起,并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为了更加科学地认识肠道病毒71型与手足口病的关系,该文就重症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临床症状、流行病学、预防与诊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郭靖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高脂血症的治疗提供用药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睡前服用辛伐他汀10 mg,B组(50例)在此基础上于早、午各口服非诺贝特100 mg。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调脂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血脂水平均有改善,但B组的总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 TG )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 P﹤0.05);B组的降TC有效率及升HDL-C有效率均高于A组,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可靠,安全性良好。
作者:王宝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人工泪液与睑板腺按摩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来该院就诊的干眼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人工泪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睑板腺按摩和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 P﹤0.05)。观察组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为(12.87±3.51)s,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为(8.69±1.9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6±0.89)s和(4.21±1.52)分( P﹤0.05)。结论采用人工泪液、睑板腺按摩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可靠,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延长泪膜破裂时间,且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冷光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口服卡培他滨同步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对比单纯化疗作为胃癌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进展期胃癌术后,术后分期为T3,T4和(或)N+的胃-食管交界处或胃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于放疗第1天开始口服卡培他滨825 mg/m2,2次/日化疗,连服2周后休息1周,第21天重复1次;放疗采用6MV-X直线加速器,CT模拟定位,三维适形精确放疗技术( DT45~50.4) Gy,180 cGy/次,5次/周。B组接受6周期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其中卡培他滨1000 mg/m2每日2次,第1~14天;第1天静脉注射奥沙利铂130 mg/m2,第3~4周重复1次。结果 A组1,2,3年总生存率、平均生存时间均高于B组;血液学毒性及外周神经毒性较B组发生率低。结论胃癌患者术后口服卡培他滨同步放化疗可提高患者生存期,安全性较好,患者可耐受。
作者:张晕生;赵成会;王艳美;尚华;张学惠;李艳丽;张进;刘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芬太尼联合小剂量罗哌卡因用于无痛分娩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医院应用芬太尼联合小剂量罗哌卡因无痛分娩的102例产妇作为观察组,未采取任何镇痛措施的1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给予助产护理,观察并比较分娩方式、产程用时及出血量、疼痛分级,产妇并发症率及护理满意度、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71.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00%( P﹤0.05);观察组的产程用时(286.9±132.5)min,总流血量为(192.1±17.1)mL,Ⅲ级以上疼痛发生率为1.96%,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1.5 ± 146.1)min,(213.2±19.5)mL,96.00%( P﹤0.05)。结论芬太尼联合小剂量罗哌卡因并配合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用于无痛分娩,疗效较满意,能显著降低产妇疼痛,安全性及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92例择期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早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予以依托咪酯联用芬太尼静脉麻醉,对照组单用依托咪酯。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呼吸、循环抑制,无显著性差异( 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术后宫缩痛视觉模拟评分及肌颤、呕吐、注射痛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依托咪酯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效果好,可增强镇痛效果、缩短苏醒时间及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张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纤溶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予奥扎格雷钠联合纤溶酶,B组单用纤溶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清醒时间、住院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与B组比较,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P﹤0.05);清醒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减少,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和B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纤溶酶较单用纤溶酶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可增加有效率,能缩短清醒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损伤。
作者:孙彦蕊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