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苑;方琴
目的:探讨持续心理护理在索利那新与雌三醇软膏治疗绝经后膀胱过度活动症妇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妇科、泌尿科接受治疗、确诊为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绝经后中老年女性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索利那新联合雌三醇乳膏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进行持续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尿症状、膀胱过度活动症量表评分(OAB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以及干预后的抑郁症状评分、治疗依从性和WHO-100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排尿症状有显著好转,OABSS以及QOL评分显著降低( 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均伴有一定的抑郁情绪,观察组经过持续心理护理延伸服务后,抑郁程度明显减轻,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低于对照组评分( P<0.05);WHO-100生活质量评分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的生理机能、心理、独立性、社会领域和环境评分比对照组高( P<0.05)。结论索利那新联合雌三醇乳膏治疗绝经后妇女膀胱过度活动症并配合以持续心理护理,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慧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并对比甲氨蝶呤(MTX)按公斤体重多次肌肉注射与按体表面积单次肌肉注射,分别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4年4月113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A组(58例)与B组(55例)。A组方案为MTX 0.4 mg/(kg·d)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5 d,同时口服米非司酮,每次25 mg,每天2次,连服3 d,治疗1~2个疗程;B组方案为MTX按照50 mg/m2肌肉注射,单次用药,其余同A组。结果 B组治疗1疗程治愈率为93.62%,高于B组的82.35%,A组治疗1~2疗程后治愈率为87.93%,略高于B组的85.4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0.2±5.5)d,略长于B组的(18.7±4.8)d,盆腔包块完全消失时间为(29.3±6.7)d,略短于B组的(30.8±6.1)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治疗期间消化道反应(31.03%)、肝能功异常(12.07%)、骨髓轻度抑制(3.45%)、皮疹(6.90%)、口腔溃疡(3.45%)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B组(18.18%,7.27%,1.82%,1.82%,1.8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MTX按体表面积单次肌肉注射联合米非司酮1个疗程,协同杀胚方案治疗成功率较MTX按公斤体重多次肌肉注射联合米非司酮方案有优势,后者1~2个疗程治疗成功率与前者相近,但疗程增加也带来药品不良反应的增加。
作者:刘海杰;付冬华;王孝良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筋骨草甾酮对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血脂饲料建立高血脂大鼠模型,用模型大鼠与对照大鼠添加筋骨草甾酮做试验,分析筋骨草甾酮调血脂作用效果。结果试验雌雄大鼠的总胆固醇(TC)分别是1.70,1.0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别是0.68,0.4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是0.28,0.19 mmol/L,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DLC)分别是0.69,0.45 mmol/L;雌雄个体间达显著差异以上水平。结论筋骨草甾酮可影响大鼠血脂水平。
作者:唐洁;罗丽;李璇;罗丹亚;牛若溪;钟伟;蔡晓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肝门胆管癌患者术后抗感染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老年肝门胆管癌患者术后抗感染药物治疗管理,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结合辅助检查结果,为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建议。结果与结论对于术后胆道感染的老年患者抗感染的疗程必须充足,可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避免病情反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参考价值。
作者:黄晓晖;宋小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戊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生殖器萎缩妇女取环术前对取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要求取出宫内节育器绝经女性84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取环手术,观察组取环前采用戊酸雌二醇和米非司酮综合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取环情况。结果观察组软化26例、部分软化14例、未软化2例,对照组软化11例、部分软化21例、未软化10例,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为(2.03±0.45)分、取环时间为(5.31±1.46)min、术中出血量为(4.33±1.23)mL、术后出血时间为(2.87±1.14)d,对照组疼痛评分为(3.86±1.18)分、取环时间为(9.64±2.95)min、术中出血量为(8.86±2.55)mL、术后出血时间为(4.53±2.61)d,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卵泡刺激素(FSH)为(70.53±5.35)μmol/L、雌二醇(E2)为(33.95±14.79)μmol/L,对照组术后FSH为(90.05±14.22)μmol/L、E2为(20.41±8.78)μmol/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生殖器萎缩妇女取环前应用戊酸雌二醇、米非司酮能有效软化女性宫颈,提高取环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缩短取环时间和术中出血,改善体内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海英;刘新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该文通过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总结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导致的机体多系统不良反应,同时归纳了非离子型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防治措施,为合理使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减少或避免其不良反应提供参考。
作者:牟必鸿;李胜前;幸勇;刘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单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或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竭所致贫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慢性肾衰竭并贫血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卡尼汀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选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5个月后血常规、血红蛋白( Hb )水平达标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Hb、红细胞计数(RBC)、血细胞压积(HCT)和网织红细胞(Rtc)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P<0.05),患者Hb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Uc=2.78,P<0.01);观察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长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肾性贫血,较单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起效更快、疗效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春杰;张均萍;韩静;董国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精神疾病患者(≥65岁)的用药情况,为提高药物治疗合理化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从医院2013年住院患者分层随机抽取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用药医嘱66259条,合计病例数646例,对其使用药物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646例老年住院患者中,痴呆患者多289例(44.74%),其次为老年精神障碍患者160例(24.77%)和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142例(21.98%)等。共使用药物208种,以治疗精神科疾病及相关药物为主,使用频度从高到底分别是治疗老年痴呆药(美金刚)、抗精神病药(喹硫平)等。结论该院老年精神疾病住院患者以老年痴呆患者为主,用药方案基本合理。
作者:李方捷;马燕;毛叶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硫辛酸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硫辛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38%(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没有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差值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优于单用硫辛酸治疗,可提高总有效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峻菱;兰富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建立测定止咳定喘丸中苦杏仁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 Agela Venusil MP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0:8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室温。结果苦杏仁苷进样量在0.0530~0.8480μg ( 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4%,RSD为1.11%( n=6)。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止咳定喘丸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杨慈海;刘冬梅;钟戈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美多巴与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骨密度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6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通过美多巴和抗凝药、双膦酸盐及中药联合治疗,并在治疗前后接受双髋前后位的磁共振成像和X线摄片检查,统计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X线摄片检查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治疗后股骨头的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大;治疗后的坏死指数为(49.54±30.08)分,比治疗前下降显著( P<0.05);塌陷率为30.09%;临床改善率61.53%;治疗成功率69.45%;治疗后患者Merle D'Aubigne评分总分(16.21±2.32)分,显著高于治疗前的(13.16±2.71)分( P<0.05)。结论美多巴联合抗凝药、双膦酸盐及中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可以促进骨形成,加速骨愈合修复,降低股骨头塌陷率。
作者:范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的改善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透析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选取同时期老年患者48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透析治疗。主要观察两组患者透析前和透析过程中收缩压、舒张压的低血压值,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蛋白尿(g)的含量,记录透析过程中及透析后患者不良反应及低血压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透析过程中,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81.57±4.97)mmHg 和(60.44±3.95)mmHg,均明显低于透析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透析后 BUN、SCr 和24 h 蛋白尿含量分别为(17.24±1.93)mmol/L,(251.47±14.82)μmol/L和(2.06±0.17)g,均低于对照组透析后( P<0.05)。观察组透析过程中及透析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7%(11/120),对照组为18.75%(9/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5.83%(19/120),低于对照组的35.42%(17/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左卡尼汀能明显改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提高透析过程的安全性。
作者:常淑平;王韫芳;杨冉;付秀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联合自体血小板输注治疗急性白血病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治疗的急性白血病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联用自体血小板输注治疗,选取同期仅采用血小板输入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范围、血小板恢复时间、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血小板计数变化范围显著高于对照组( t=5.82,P<0.05);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恢复到>50×109/L和≥100×109/L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0%,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P>0.05)。结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联用自体血小板输注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可临床推广。
作者:杨培仙;吴陈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西地那非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患者心肺功能及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COPD肺动脉高压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35例给予西地那非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均治疗3个月。采用超声心动图监测收缩期肺动脉压( SPAP )、右室内径( RVD ),测6 min步行距离(6-MWD),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NT-proBNP及CRP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SPAP及RVD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6-MWD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5);血清CRP及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西地那非联合辛伐他汀治疗COPD肺动脉高压,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且能降低血清CRP及NT-proBNP水平,效果较好。
作者:庞伯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LEF)和硫酸羟氯喹( HCQ )对狼疮性肾炎患者血脂水平影响的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86例维持治疗期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分别予LEF和HCQ治疗,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结果 LEF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无显著差异( P>0.05);HCQ组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分别为(1.98±0.33)mmol/L比(1.74±0.36)mmol/L ( P<0.01),总胆固醇(TC)为(4.69±0.65)mmol/L比(4.39±0.58)mmol/L( P<0.05);治疗前两组间各血脂成分无显著差异( P>0.05),治疗后 LEF 组和 HCQ组 TG 分别为(1.91+0.35)mmol/L 比(1.74±0.36)mmol/L( P<0.05),TC 分别为(4.71±0.67) mmol/L 比(4.39±0.58)mmol/L( P<0.05)。结论硫酸羟氯喹和来氟米特均能缓解狼疮肾炎患者的病情,但前者可降低患者血脂水平,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作者:熊金河;何芳;尚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挖掘和评价索拉非尼上市后的安全警戒信号,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对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AERS)2010年至2012年的数据进行索拉非尼的安全信号挖掘,利用SPSS 18.0软件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用药时间、剂量对安全信号的影响。结果共挖掘出索拉非尼138个可疑的不良反应信号,其中皮肤系统不良反应信号43个。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皮肤不良反应相对其他不良反应在患者性别、年龄、用药剂量、用药时间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皮肤药品不良反应中,性别构成无差异,45~65岁和65岁以上的患者明显多于25岁以下和25~45岁;药品不良反应较多发生在用药半年内,剂量集中在300~400 mg/d。结论临床使用索拉非尼应将用量控制在推荐剂量内,对已有皮肤药品不良反应的患者应严密观察,慎重用药。
作者:王平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患者,男,31岁,因“头痛发热伴呕吐一周”入院。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给予HRZE强化抗结核方案,即异烟肼片600 mg顿服、每日1次,利福平片450 mg口服、每日1次,乙胺丁醇片750 mg口服、每日1次及吡嗪酰胺片500 mg口服、每日3次;同时给予布洛芬混悬剂及地塞米松注射液退热、抗炎治疗。治疗8d后,患者对抗结核方案耐受良好,病情有所好转。为巩固疗效,取腰3~4椎间隙处作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给予异烟肼注射液(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规格为每支100 mg :2 mL,国药准字H12020970,批号为1405091)100 mg,为防止脑膜粘连,同时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规格为每支5 mg,国药准字 H12020515,批号为14014181311)5 mg。患者对首次鞘内给药耐受好,无任何特殊不适,故4d后进行第2次鞘内注射,进针位置及药品用法、用量、品规及批次均不变。在给药至12 min时,患者突然出现肢体无力,痛觉明显减退。立即停止给药,予以维生素B60.1 g静脉滴注、维生素B1100 mg肌肉注射、甲钴胺0.5 mg肌肉注射、拮抗异烟肼毒性、营养神经。体格检查示双侧腹股沟以下深浅感觉明显减退,双下肢肌力1级,肌张力降低,双侧腱反射消失,病理征未引出。患者基本呈截瘫状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约25 min后,患者双下肢肌力开始恢复,可水平移动,约2级肌力,感觉障碍仍明显。1h后,患者双下肢肌力基本恢复,仍感双下肢麻木、痛觉减退。查见双侧腹股沟以下深浅感觉较前有所恢复,双下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腱反射对称。考虑为鞘内注射异烟肼所致药品不良反应,后未再鞘内注射药品。
作者:李亚骞;官真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产潜伏期产妇给予间苯三酚后对宫颈痉挛、水肿和宫口扩张的影响,分析不同给药量和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分娩的548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和观察3组,每组137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宫颈局部注射阿托品0.5 mg,观察1组产妇给予宫颈局部注射间苯三酚80 mg,观察2组给予宫颈局部注射间苯三酚40 mg后采用静脉注射间苯三酚40 mg,观察3组静脉注射间苯三酚180 mg。结果对照组宫口扩张平均速度(1.69±1.02)cm/h,观察1,2,3组分别为(2.42±0.89)cm/h,(2.45±1.03)cm/h,(2.93±0.96)cm/h;对照组第一产程平均用时(17.82±2.02)h,观察组1,2,3组分别为(14.35±1.74)h,(14.20±1.83)h,(11.02±1.15)h;对照组产后平均出血量(200.58±50.48)mL,观察组1,2,3组分别为(180.43±45.82)mL,(179.98±46.83)mL,(162.37±30.21)mL;对照组宫颈水肿占29.93%,观察组1,2,3组分别为21.90%,21.17%,5.84%;对照组难产率占8.03%,观察组1,2,3组分别为2.92%,2.19%,0。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为3.65%,观察组1,2,3组分别为2.19%,3.65%,2.9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产潜伏期采用宫颈局部注射或静脉注射间苯三酚,均能在短时间内增强宫口扩张的力度、缩短分娩时间,有效避免难产,值得推广。
作者:邵长好;李爱乔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肺癌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17日住院的糖尿病患者136例,根据是否合并肺癌,分为观察组(合并肺癌)和对照组(无肺癌),各68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基础疾病病史,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吸烟指数、体重指数的差异,分析使用二甲双胍、磺酰脲类、胰岛素与肺癌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比较,患者吸烟史、吸烟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中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患者明显较对照组少,使用包含二甲双胍及磺酰脲类药物治疗的则更多,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吸烟会增加糖尿病患者患肺癌的风险,吸烟指数越大,风险越高;单独应用二甲双胍可能降低糖尿病患者患肺癌的风险,但同时包含二甲双胍与磺酰脲类药物的降糖方案则可能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作者:蒋永源;周向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结合十二指肠营养管护理对食道癌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3月至2014年3月食道癌术后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31例,术后给予肠外营养治疗;治疗组32例,术后给予肠内营养结合十二指肠营养管护理治疗。结果两组术后营养状况均较术前改善,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肠道功能恢复早于对照组( 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结合十二指肠营养管护理用于食道癌术后患者的康复,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恢复,且应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琼;王显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