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硫辛酸联合苦碟子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改善作用

顾峻菱;兰富金

关键词:硫辛酸, 苦碟子注射液,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摘要:目的:观察硫辛酸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硫辛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38%(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没有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差值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优于单用硫辛酸治疗,可提高总有效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对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Hcy)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PD组( n=66)和对照组( n=70)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 Hcy )、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对PD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与叶酸、维生素B12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分析血浆Hcy水平与PD的病程、临床分型、临床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是否使用美多芭治疗的相关性。结果 PD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 P<0.001);PD组血浆叶酸和Hcy水平呈明显负相关( r=-0.453,P<0.01);患者血浆Hcy水平轻、中、重度PD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与病程、临床分型以及是否应用美多芭治疗无明显相关性( P>0.05)。结论 PD组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增高,与血浆叶酸水平呈明显负相关。血浆Hcy水平升高可能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杨迎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48例疗效及护理措施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48例晚期结直肠癌均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观察治疗临床疗效、肿瘤进展时间、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改善等情况,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有效率为27.08%,疾病控制率为77.08%,肿瘤进展时间平均为(16.7±5.8)周,生活质量改善率为79.17%,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66.67%)、过敏反应(37.50%)、胃肠道反应(64.58%)、白细胞减少(35.42%)、肝肾损伤(29.17%)及外周神经损伤(20.83%)。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疗效较理想,但可出现较多不良反应,应熟练掌握西妥昔单抗治疗方法,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各种不良反应,确保治疗顺利完成。

    作者:望淑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降糖药与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肺癌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肺癌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17日住院的糖尿病患者136例,根据是否合并肺癌,分为观察组(合并肺癌)和对照组(无肺癌),各68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基础疾病病史,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吸烟指数、体重指数的差异,分析使用二甲双胍、磺酰脲类、胰岛素与肺癌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比较,患者吸烟史、吸烟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中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患者明显较对照组少,使用包含二甲双胍及磺酰脲类药物治疗的则更多,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吸烟会增加糖尿病患者患肺癌的风险,吸烟指数越大,风险越高;单独应用二甲双胍可能降低糖尿病患者患肺癌的风险,但同时包含二甲双胍与磺酰脲类药物的降糖方案则可能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作者:蒋永源;周向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医院诊治的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观察组采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适当的护理措施。结果治疗后3周及6个月,两组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且治疗后6个月较治疗后3周下降更明显( P<0.05),但组间治疗后同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干扰素γ(IFN-γ)及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 P<0.05)。两组患者IL-6、IL-8及IL-10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 P<0.05),且同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较治疗后3周下降更明显( 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靶向作用且安全性良好,能有效清除病理性B细胞且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有效改善机体免疫性炎症的状态。对患者的精心护理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谭慧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不同注射方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并对比甲氨蝶呤(MTX)按公斤体重多次肌肉注射与按体表面积单次肌肉注射,分别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4年4月113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A组(58例)与B组(55例)。A组方案为MTX 0.4 mg/(kg·d)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5 d,同时口服米非司酮,每次25 mg,每天2次,连服3 d,治疗1~2个疗程;B组方案为MTX按照50 mg/m2肌肉注射,单次用药,其余同A组。结果 B组治疗1疗程治愈率为93.62%,高于B组的82.35%,A组治疗1~2疗程后治愈率为87.93%,略高于B组的85.4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0.2±5.5)d,略长于B组的(18.7±4.8)d,盆腔包块完全消失时间为(29.3±6.7)d,略短于B组的(30.8±6.1)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治疗期间消化道反应(31.03%)、肝能功异常(12.07%)、骨髓轻度抑制(3.45%)、皮疹(6.90%)、口腔溃疡(3.45%)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B组(18.18%,7.27%,1.82%,1.82%,1.8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MTX按体表面积单次肌肉注射联合米非司酮1个疗程,协同杀胚方案治疗成功率较MTX按公斤体重多次肌肉注射联合米非司酮方案有优势,后者1~2个疗程治疗成功率与前者相近,但疗程增加也带来药品不良反应的增加。

    作者:刘海杰;付冬华;王孝良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热毒宁雾化吸入对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动脉血气指标及炎性介质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口服联合热毒宁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的临床疗效和对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选择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儿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研究1组(55例)、研究2组(54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病毒、氧疗、解痉、平喘、雾化吸入等对症处理;研究1组在上述基础上雾化吸入热毒宁注射液,每日2次;研究2组在研究1组基础上每晚睡前加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5 d后采血监测各组动脉血气指标及各种炎性介质水平,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5 d后,研究组动脉氧分压( 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研究2组PaO2和PaCO2水平改善优于研究1组,两组Pa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2组、研究1组和对照组治愈率与总体有效率分别为39.22%,47.27%,57.41%与92.16%,94.55%,98.1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治疗后IgE、嗜酸性粒细胞( EOS )、白三烯E4( LTE4),白细胞介素-4( IL-4)和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2组均明显低于研究1组( 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口服联合热毒宁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作用协同,可减轻炎性介质释放,改善换气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申玉;李若飞;韩雄信;戎书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50例

    目的:观察并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胺碘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的临床疗效,并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将入选的95例高血压伴PA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在复律基础上,对照组予胺碘酮治疗PAF,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片,疗程6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后血压、心脏彩超结果与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血压值明显下降,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略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收缩末期左房内径(LAD)与对照组LVDD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 P<0.05);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P<0.05),治疗后两组 LVDD(47.5±3.2)mm 比(49.3±4.0)mm,LAD(36.9±1.9)mm 比(38.0±2.0)mm,LVEF(55.6±4.8)%比(53.3±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炎性因子与血管紧张素水平均较治疗前不同程度下降,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4.1±1.3)mg/L比(5.2±1.8)mg/L,白细胞介素-6(IL-6)(3.9±0.9)pg/mL比(4.7±1.0)pg/mL,血管紧张素Ⅱ(AngⅡ)(26.9±5.2)ng/L比(36.5±6.0)ng/L,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6个月内PAF复发率(10.00%)与转为持续性房颤比率(2.00%),均低于对照组(24.44%,11.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阿托伐他汀可降低PAF患者体内炎性因子与血管紧张素水平,减缓左心重构,联合胺碘酮可进一步增强临床疗效。

    作者:苗阳;刘娜;舒景;翟雨佳;崔欣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1例老年肝门胆管癌患者术后抗感染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老年肝门胆管癌患者术后抗感染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老年肝门胆管癌患者术后抗感染药物治疗管理,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结合辅助检查结果,为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建议。结果与结论对于术后胆道感染的老年患者抗感染的疗程必须充足,可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避免病情反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参考价值。

    作者:黄晓晖;宋小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鼻炎术后磺胺嘧啶鱼肝油滴鼻剂3种给药法的疗效及舒适度对比

    目的:观察磺胺嘧啶鱼肝油滴鼻剂3种不同给药法对鼻炎术后患者的疗效和舒适度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行鼻炎手术的患者132例,随机分成常规组、仰卧组、侧卧组,各44例。3组均采用磺胺嘧啶鱼肝油滴鼻剂滴鼻治疗,分别采用常规、仰卧和侧卧3种不同方法给药,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舒适度。结果从临床疗效评估看,侧卧组的显效率为68.18%,显著高于常规组的40.91%和仰卧组的45.46%( P<0.05),仰卧组和侧卧组的舒适度分别为85.00%和98.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5.00%( P<0.05),且侧卧组显著高于仰卧组( P<0.05)。结论患者采用侧卧体位进行滴鼻给药,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药物的疗效。

    作者:刘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康复新液治疗联合健康教育干预慢性糜烂性胃炎74例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健康教育干预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和血清热休克蛋白(HSP)70 mRNA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7.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92%(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反酸、嗳气和上腹痛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SP70 mRNA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健康教育干预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诱导HSP70表达,优于单用康复新液治疗。

    作者:唐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竭并贫血30例

    目的:观察并比较单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或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竭所致贫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慢性肾衰竭并贫血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卡尼汀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选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5个月后血常规、血红蛋白( Hb )水平达标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Hb、红细胞计数(RBC)、血细胞压积(HCT)和网织红细胞(Rtc)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P<0.05),患者Hb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Uc=2.78,P<0.01);观察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长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肾性贫血,较单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起效更快、疗效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春杰;张均萍;韩静;董国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替吉奥联合放射治疗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胃癌40例

    目的:探讨应用替吉奥联合放射治疗对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就诊顺序将收治的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替吉奥+奥沙利铂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替吉奥联合放射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0%( P<0.05);对照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血清CA199及CA195含量分别为(24.5±5.6)ng/mL,(268.9±89.3)kU/L,(478.9±150.3)kU/L,观察组为(20.8±5.2)ng/mL,(247.5±92.7)kU/L,(364.6±168.5)kU/L,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放射治疗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胃癌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晕生;赵成会;王艳美;尚华;张学慧;李艳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含洛铂或顺铂方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疗效比较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40例行TACE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方案为5-氟尿嘧啶+多柔比星+顺铂,观察组为5-氟尿嘧啶+多柔比星+洛铂,同时两组患者均给予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00%( P<0.05);观察组治疗后卡氏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为(8.56±9.97)分,高于对照组的(71.83±10.12)分(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85.00%,差异不明显( P>0.05)。结论加用洛铂的TACE能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总体疗效,与传统方案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增加,适当的护理能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刘梅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3种含漱液治疗单纯性牙龈炎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3种漱口液治疗单纯性牙龈炎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就诊的牙龈炎患者183例,随机分成甲、乙、丙3组,甲组给予金栀洁龈含漱液,乙组给予复方氯己定漱口液,丙组给予复方茶多酚含漱液,观察牙龈指数(GI)和龈沟出血指数(SBI)、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疗效。结果乙组GI及SBI显著高于丙组和甲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丙组,但不良反应乙组较多。结论复方氯己定漱口液疗效较好,金栀洁龈含漱液和复方茶多酚不良反应较少,且舒适度较高。

    作者:刘凯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头孢硫脒治疗老年呼吸道革兰阳性细菌感染60例

    目的:观察头孢硫脒治疗老年患者呼吸道革兰阳性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革兰阳性细菌感染的呼吸道疾病老年患者应用头孢硫脒(仙力素)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治疗后,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显效率高(100%),其次是扁桃体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细菌性肺炎患者治疗显效率低,明显低于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 P<0.05);不同菌种阴转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阴转率与其他各菌种阴转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头孢硫脒治疗老年呼吸道革兰阳性细菌感染有效、安全,但临床治疗时仍应根据微生物学检查结果,针对感染菌种用药,以便提高致病菌对用药的敏感性。

    作者:熊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黄芪注射液佐治慢性心力衰竭51例及对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B型脑钠肽的影响

    目的:观察并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改善与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B型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至2013年入选的97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抗心衰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疗程14 d。对比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Gal-3、BNP水平,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心功能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径(LVEDD)为(56.5±5.2) mm,左室收缩末径(LVESD)为(43.5±5.0) mm,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51.8±6.4)%,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为(53.4±5.9)%,分别优于对照组的(58.8±5.3) mm,(45.4±4.9)mm,(49.5±6.0)%,(51.0±5.5)%( 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 Gal-3与 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血清Gal-3为(4.2±1.2)μg/L和BNP为(67.8±18.1)μ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1.3)μg/L和(81.2±22.5)μmol/L( P<0.05)。观察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为(346.2±42.4)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4.7±38.8)m( t=2.566,P=0.01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0%,高于对照组的82.61%(χ2=1.200,P=0.273)。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27.45%比23.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8,P=0.691)。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黄芪注射液,能明显提高左心室射血能力,大幅降低心衰标志物Gal-3与BNP水平,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赵凤荣;章德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团体心理游戏联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胰腺炎患者50例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游戏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胰腺炎患者分成A组和B两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护理,A组增加7 d的团体心理游戏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AS及SDS评分相比,差异不明显( P>0.05);A组和B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分别为(42.3±1.1)分和(50.8±1.7)分,SDS评分分别为(44.6±1.5)分和(54.1±2.2)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团体心理游戏联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胰腺炎患者,可缓解内心的焦虑与抑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均悦;赵海艳;许艳玲;李艳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内标与外标法测定复方地塞米松软膏含量比较

    目的:比较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和外标法测定复方地塞米松软膏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配对资料的 t检验法对高效液相色谱内、外标法测定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含量的结果进行比较。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C18柱(250 mm ×4.60 mm,5μm ),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内、外标法的测定结果平均差值 d 均=1.57,Sd=0.2494,t=6.291( P<0.01)。结论内、外标法的含量测定结果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对于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的检验,不能轻易用外标法代替内标法。

    作者:王琦;黄秋波;黄晓梅;王佳坤;陈巧辉;甘惠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烟草药用研究概述

    烟草应用历史悠久,药用价值广泛。该文通过对烟草药用情况考证、现代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总结,为烟草的药用开发提供依据。

    作者:田友清;丁平;张云庆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含银抗菌凝胶联合胰岛素局部换药治疗糖尿病足34例

    目的:探讨含银抗菌凝胶局部换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医院收治的的糖尿病足患者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含银抗菌凝胶局部换药,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 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32.7±9.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2.2±10.6)d( P<0.05)。结论含银抗菌凝胶局部换药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抗感染效果好,还可减轻患者足部疼痛,较传统换药方法伤口愈合时间缩短。

    作者:李微;宁荣丽;王彦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