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黄秋波;黄晓梅;王佳坤;陈巧辉;甘惠贞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缩宫素对子宫肌瘤血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因子宫肌瘤拟行超声消融治疗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以缩宫素0.12,0.24,0.36 U/min静脉滴注,观察3组患者静脉滴注缩宫素前后周边动脉和内部动脉血流参数变化,以及生命体征变化和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静脉滴注缩宫素后周边动脉、内部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ean)、收缩期峰值流速(PSV)、管径和血流量均显著下降,阻力指数(RI)显著上升( P<0.05),但组间内部动脉、周边动脉各指标差异不显著( P>0.05)。3组患者静脉滴注缩宫素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静脉滴注前,而心率显著高于静脉滴注前( P<0.05),但组间各指标差异不显著( P>0.05)。随访3个月3组患者均未发生包括头晕、恶心呕吐、胸闷、腹痛等在内的并发症。结论静脉滴注缩宫素可减少子宫肌瘤血供,改变超声下血流信号参数。
作者:王丹;戚健;赵海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方案,试验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各完成3个疗程的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达72.50%,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40.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出现口腔黏膜炎、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应用治疗晚期结肠癌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徐建民;朱金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肿瘤患者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引起Ⅳ级骨髓抑制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通过该患者所使用的化疗药物及身体状况分析引起Ⅳ级骨髓抑制的原因,并与医师一起调整治疗Ⅳ级骨髓抑制的用药方案。结果引起该患者Ⅳ级骨髓抑制可能的原因是化疗药物本身及用量、既往疗化放疗史。临床药师参与用药调整,患者病情好转稳定出院。结论临床药师通过与医护人员的协作,在该患者用药调整中体现了临床药师的价值,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和有效。
作者:韩宪忠;喻录容;金蜀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建立测定止咳定喘丸中苦杏仁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 Agela Venusil MP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0:8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室温。结果苦杏仁苷进样量在0.0530~0.8480μg ( 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4%,RSD为1.11%( n=6)。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止咳定喘丸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杨慈海;刘冬梅;钟戈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并对比甲氨蝶呤(MTX)按公斤体重多次肌肉注射与按体表面积单次肌肉注射,分别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4年4月113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A组(58例)与B组(55例)。A组方案为MTX 0.4 mg/(kg·d)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5 d,同时口服米非司酮,每次25 mg,每天2次,连服3 d,治疗1~2个疗程;B组方案为MTX按照50 mg/m2肌肉注射,单次用药,其余同A组。结果 B组治疗1疗程治愈率为93.62%,高于B组的82.35%,A组治疗1~2疗程后治愈率为87.93%,略高于B组的85.4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0.2±5.5)d,略长于B组的(18.7±4.8)d,盆腔包块完全消失时间为(29.3±6.7)d,略短于B组的(30.8±6.1)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治疗期间消化道反应(31.03%)、肝能功异常(12.07%)、骨髓轻度抑制(3.45%)、皮疹(6.90%)、口腔溃疡(3.45%)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B组(18.18%,7.27%,1.82%,1.82%,1.8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MTX按体表面积单次肌肉注射联合米非司酮1个疗程,协同杀胚方案治疗成功率较MTX按公斤体重多次肌肉注射联合米非司酮方案有优势,后者1~2个疗程治疗成功率与前者相近,但疗程增加也带来药品不良反应的增加。
作者:刘海杰;付冬华;王孝良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改善与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B型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至2013年入选的97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抗心衰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疗程14 d。对比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Gal-3、BNP水平,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心功能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径(LVEDD)为(56.5±5.2) mm,左室收缩末径(LVESD)为(43.5±5.0) mm,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51.8±6.4)%,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为(53.4±5.9)%,分别优于对照组的(58.8±5.3) mm,(45.4±4.9)mm,(49.5±6.0)%,(51.0±5.5)%( 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 Gal-3与 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血清Gal-3为(4.2±1.2)μg/L和BNP为(67.8±18.1)μ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1.3)μg/L和(81.2±22.5)μmol/L( P<0.05)。观察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为(346.2±42.4)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4.7±38.8)m( t=2.566,P=0.01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0%,高于对照组的82.61%(χ2=1.200,P=0.273)。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27.45%比23.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8,P=0.691)。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黄芪注射液,能明显提高左心室射血能力,大幅降低心衰标志物Gal-3与BNP水平,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赵凤荣;章德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烟草应用历史悠久,药用价值广泛。该文通过对烟草药用情况考证、现代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总结,为烟草的药用开发提供依据。
作者:田友清;丁平;张云庆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口服联合热毒宁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的临床疗效和对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选择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儿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研究1组(55例)、研究2组(54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病毒、氧疗、解痉、平喘、雾化吸入等对症处理;研究1组在上述基础上雾化吸入热毒宁注射液,每日2次;研究2组在研究1组基础上每晚睡前加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5 d后采血监测各组动脉血气指标及各种炎性介质水平,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5 d后,研究组动脉氧分压( 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研究2组PaO2和PaCO2水平改善优于研究1组,两组Pa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2组、研究1组和对照组治愈率与总体有效率分别为39.22%,47.27%,57.41%与92.16%,94.55%,98.1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治疗后IgE、嗜酸性粒细胞( EOS )、白三烯E4( LTE4),白细胞介素-4( IL-4)和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2组均明显低于研究1组( 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口服联合热毒宁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作用协同,可减轻炎性介质释放,改善换气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申玉;李若飞;韩雄信;戎书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成人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不佳,常规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生存率10%~20%,而靶向药物的应用可提高完全缓解持续时间,使更多患者能够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临床常采用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s )为代表的靶向治疗进行联合化疗,作为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一线治疗方案,其缓解率、生存率等均优于单纯化疗,且可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新型治疗方案显著改善了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预后。
作者:杨嫄;王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替吉奥联合放射治疗对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就诊顺序将收治的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替吉奥+奥沙利铂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替吉奥联合放射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0%( P<0.05);对照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血清CA199及CA195含量分别为(24.5±5.6)ng/mL,(268.9±89.3)kU/L,(478.9±150.3)kU/L,观察组为(20.8±5.2)ng/mL,(247.5±92.7)kU/L,(364.6±168.5)kU/L,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放射治疗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胃癌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晕生;赵成会;王艳美;尚华;张学慧;李艳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硫辛酸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硫辛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38%(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没有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腓总神经与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差值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优于单用硫辛酸治疗,可提高总有效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峻菱;兰富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比较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和外标法测定复方地塞米松软膏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配对资料的 t检验法对高效液相色谱内、外标法测定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含量的结果进行比较。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C18柱(250 mm ×4.60 mm,5μm ),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内、外标法的测定结果平均差值 d 均=1.57,Sd=0.2494,t=6.291( P<0.01)。结论内、外标法的含量测定结果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对于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的检验,不能轻易用外标法代替内标法。
作者:王琦;黄秋波;黄晓梅;王佳坤;陈巧辉;甘惠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合硝苯地平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血流动力学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妊高征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与肾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红细胞压积、血黏度、阻力指数( RI )和脐动脉舒张压血流峰速比值( S/ D )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24 h尿蛋白量、24 h尿肌酐量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征较单用硫酸镁治疗更能有效地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与肾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文朝;高剑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清中多索茶碱和甲泼尼龙质量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以氢化可的松为内标物,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150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醋酸溶液(54:46),检测波长260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结果多索茶碱、甲泼尼龙及血清内源性物质分离良好,多索茶碱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0.5~40μg/mL ( r=0.9995),甲泼尼龙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0.3~24μg/mL( r=0.9996),两者日内和日间 RSD均小于10%( n=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49%( RSD=2.88%)和91.10%( RSD=2.56%)。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多索茶碱和甲泼尼龙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和临床治疗药物监测。
作者:陈菲;王建美;盛柳青;裘颖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用于急性胰腺炎对黏膜保护功能及胃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100μg奥曲肽注射液,后用微泵以25μg/h的速率匀速维持,连续使用6~7 d。对两组患者的黏膜保护功能及胃动力变化进行观察比较,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降钙素原、D-乳酸水平、血清内毒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降幅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肠胃减压引流量无显著性差异( P>0.05);但观察组的腹围减少量为(43±1.04)c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28±1.15)cm,并且排气、腹胀消失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 u=2.2838,P=0.0224)。结论奥曲肽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可明显改善黏膜保护功能及胃动力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冰;许国梁;张焰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持续心理护理在索利那新与雌三醇软膏治疗绝经后膀胱过度活动症妇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妇科、泌尿科接受治疗、确诊为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绝经后中老年女性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索利那新联合雌三醇乳膏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进行持续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尿症状、膀胱过度活动症量表评分(OAB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以及干预后的抑郁症状评分、治疗依从性和WHO-100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排尿症状有显著好转,OABSS以及QOL评分显著降低( 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均伴有一定的抑郁情绪,观察组经过持续心理护理延伸服务后,抑郁程度明显减轻,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低于对照组评分( P<0.05);WHO-100生活质量评分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的生理机能、心理、独立性、社会领域和环境评分比对照组高( P<0.05)。结论索利那新联合雌三醇乳膏治疗绝经后妇女膀胱过度活动症并配合以持续心理护理,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慧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的改善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透析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选取同时期老年患者48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透析治疗。主要观察两组患者透析前和透析过程中收缩压、舒张压的低血压值,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蛋白尿(g)的含量,记录透析过程中及透析后患者不良反应及低血压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透析过程中,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81.57±4.97)mmHg 和(60.44±3.95)mmHg,均明显低于透析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透析后 BUN、SCr 和24 h 蛋白尿含量分别为(17.24±1.93)mmol/L,(251.47±14.82)μmol/L和(2.06±0.17)g,均低于对照组透析后( P<0.05)。观察组透析过程中及透析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7%(11/120),对照组为18.75%(9/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5.83%(19/120),低于对照组的35.42%(17/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左卡尼汀能明显改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提高透析过程的安全性。
作者:常淑平;王韫芳;杨冉;付秀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医院诊治的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观察组采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适当的护理措施。结果治疗后3周及6个月,两组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05),且治疗后6个月较治疗后3周下降更明显( P<0.05),但组间治疗后同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干扰素γ(IFN-γ)及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 P<0.05)。两组患者IL-6、IL-8及IL-10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 P<0.05),且同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较治疗后3周下降更明显( 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靶向作用且安全性良好,能有效清除病理性B细胞且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有效改善机体免疫性炎症的状态。对患者的精心护理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谭慧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分别给予口服甲泼尼龙片治疗和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氧分压(PaO2)、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出现显著改善( 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8.97%,显著高于观察组的10.34%( P<0.05)。结论口服和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均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口服给药方式的并发症更少。
作者:周蔚;沈燕;周亚平;李一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联合不同剂量地佐辛用于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麻醉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人工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麻醉使用地佐辛的不同剂量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45例,分别给予异丙酚和0.05,0.075,0.10 mg/kg的地佐辛进行麻醉,比较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宫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为100.00%,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的显效率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 P<0.05);术后15,30 min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的宫缩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低剂量组( 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剂量组患者显著高于低剂量组( P<0.05),而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0.075 mg/kg地佐辛用于人工流产,麻醉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姜瑞芝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