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缩宫素对子宫肌瘤血供的影响

王丹;戚健;赵海艳

关键词:缩宫素, 子宫肌瘤, 超声消融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缩宫素对子宫肌瘤血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因子宫肌瘤拟行超声消融治疗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以缩宫素0.12,0.24,0.36 U/min静脉滴注,观察3组患者静脉滴注缩宫素前后周边动脉和内部动脉血流参数变化,以及生命体征变化和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静脉滴注缩宫素后周边动脉、内部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ean)、收缩期峰值流速(PSV)、管径和血流量均显著下降,阻力指数(RI)显著上升( P<0.05),但组间内部动脉、周边动脉各指标差异不显著( P>0.05)。3组患者静脉滴注缩宫素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静脉滴注前,而心率显著高于静脉滴注前( P<0.05),但组间各指标差异不显著( P>0.05)。随访3个月3组患者均未发生包括头晕、恶心呕吐、胸闷、腹痛等在内的并发症。结论静脉滴注缩宫素可减少子宫肌瘤血供,改变超声下血流信号参数。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烟草药用研究概述

    烟草应用历史悠久,药用价值广泛。该文通过对烟草药用情况考证、现代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总结,为烟草的药用开发提供依据。

    作者:田友清;丁平;张云庆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氟西汀含量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建立检测人血浆中氟西汀含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方法保护柱为Phenomenex C18柱(4.7 mm ×3.0 mm),分析柱为Allure C18柱(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2 mmol/L醋酸氨+0.5%甲酸水溶液(70:30,V/ V),流速0.5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20℃;质谱条件,离子源为大气压化学电离(ESI)源,喷雾电压IS为4500 V,雾化温度为550℃,雾化气NEB(GAS 1)为40 L/min,帘气CUR 为20 L/min,碰撞气CAD为5 L/min,辅助气AUX(GAS 2)为40 L/min,检测方式为正离子多离子反应监测模式(MRM),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 m/ z 310.3→m/ z 148.2(氟西汀),m/ z 316.1→m/ z 270.0(内标,氯硝西泮),碰撞诱导解离(CID)电压分别为13 V(氟西汀)和35 V(氯硝西泮)。结果血浆中氟西汀质量浓度在0.3~25.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0.9994< r<0.9999),低定量质量浓度为0.3 ng/mL,相对回收率为96.7%~105.7%,日内及日间精密度的 RSD小于10%。结论该方法专属、准确、灵敏度高,样品处理过程简便,适合人血浆中氟西汀含量测定和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唐冰;韩敬;周娅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奥卡西平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

    目的:评价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2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奥卡西平治疗,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治疗,治疗12周。对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 )、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评估。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 P<0.05);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活动障碍,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5),但治疗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活动障碍及 PSQI 总分改善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 P<0.05)。结论奥卡西平作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一线用药,镇痛效果佳、临床疗效优、不良反应率低,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永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肠外营养联合生长激素用于胃肠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观察低氮低热卡肠外营养联合生长激素对胃肠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有效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胃肠肿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行低氮低热卡的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45例)行低氮低热卡的肠外营养联合生长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物质代谢指标、术后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而血糖水平改善无显著性差异( P>0.05);观察组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体重下降的比例均小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感染型并发症和非感染型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 P<0.05)。结论低氮低热卡肠外营养联合生长激素能改善患者的能量代谢,加速患者的恢复时间并减少并发症,是快捷、有效、安全的胃肠肿瘤患者术后治疗方法。

    作者:刘鑫;赵任;项明;赵良超;陆一帆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清中多索茶碱和甲泼尼龙的质量浓度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清中多索茶碱和甲泼尼龙质量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以氢化可的松为内标物,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150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醋酸溶液(54:46),检测波长260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结果多索茶碱、甲泼尼龙及血清内源性物质分离良好,多索茶碱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0.5~40μg/mL ( r=0.9995),甲泼尼龙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0.3~24μg/mL( r=0.9996),两者日内和日间 RSD均小于10%( n=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49%( RSD=2.88%)和91.10%( RSD=2.56%)。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多索茶碱和甲泼尼龙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和临床治疗药物监测。

    作者:陈菲;王建美;盛柳青;裘颖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成人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进展

    成人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不佳,常规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生存率10%~20%,而靶向药物的应用可提高完全缓解持续时间,使更多患者能够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临床常采用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s )为代表的靶向治疗进行联合化疗,作为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一线治疗方案,其缓解率、生存率等均优于单纯化疗,且可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新型治疗方案显著改善了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预后。

    作者:杨嫄;王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福辛普利钠对糖耐量受损高血压患者多项指标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钠治疗糖耐量受损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在医院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124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给予福辛普利钠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疗程均为24周,观察记录血压、心率、血糖、胰岛素及血脂变化,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71%,组间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收缩压( SBP )和舒张压( DBP )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而组间无明显差异( P>0.05),心率( HR )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P>0.05);治疗组血糖、胰岛素、血脂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4%与对照组的6.45%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福辛普利钠用于糖耐量受损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疗效可靠,血压控制理想,且不增加心率,还能降低血糖、胰岛素及血脂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美伶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曲安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52例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SOM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136耳)SO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n=52例66耳)采用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观察组( n=52例70耳)采用曲安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鼓室内注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导阈值大于25 dB的例数,鼓室压和语频气导听阈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70%( P<0.05);两组治疗前导阈值大于25 dB的例数及平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观察组治疗后导阈值大于25 dB的例数及平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鼓室压和语频气导听阈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显著( 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仅出现短暂耳闷和耳胀等症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曲安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鼓室内注射治疗SOM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俊宇;李泽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支架术后出院药物指导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的用药指导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行冠心病支架治疗的患者386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出院用药指导,试验组采用特殊的出院用药指导和电话随访。1年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死亡、再住院人数和生活质量等。结果试验组在用药情况、生活质量、医(护)患关系(对照组为9.33%,试验组为4.14%)方面比较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进行规范的出院用药指导和电话随访,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苑;方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团体心理游戏联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胰腺炎患者50例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游戏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胰腺炎患者分成A组和B两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护理,A组增加7 d的团体心理游戏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AS及SDS评分相比,差异不明显( P>0.05);A组和B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分别为(42.3±1.1)分和(50.8±1.7)分,SDS评分分别为(44.6±1.5)分和(54.1±2.2)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团体心理游戏联合醋酸奥曲肽注射液治疗胰腺炎患者,可缓解内心的焦虑与抑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均悦;赵海艳;许艳玲;李艳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 MMF )与环磷酰胺( CTX )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将75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CTX组38例采用CTX联合激素治疗,MMF组37例采用MMF联合激素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总缓解率,检测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清补体C3水平及血清抗核抗体( ANA )阳性率变化,观察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MMF组治疗总缓解率为86.49%,明显高于CTX组的68.42%(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及血清抗核抗体( ANA )阳性率明显降低( P<0.05),且MMF组降低更显著(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及补体C3明显升高( P<0.05),且MMF组升高更显著( P<0.05);MMF组各系统感染、胃肠道症状及月经紊乱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TX组( P<0.05)。结论MMF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清补体C3及血清ANA阳性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袁子馨;包小慧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索拉非尼上市后安全警戒信号的挖掘与评价

    目的:挖掘和评价索拉非尼上市后的安全警戒信号,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对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AERS)2010年至2012年的数据进行索拉非尼的安全信号挖掘,利用SPSS 18.0软件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用药时间、剂量对安全信号的影响。结果共挖掘出索拉非尼138个可疑的不良反应信号,其中皮肤系统不良反应信号43个。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皮肤不良反应相对其他不良反应在患者性别、年龄、用药剂量、用药时间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皮肤药品不良反应中,性别构成无差异,45~65岁和65岁以上的患者明显多于25岁以下和25~45岁;药品不良反应较多发生在用药半年内,剂量集中在300~400 mg/d。结论临床使用索拉非尼应将用量控制在推荐剂量内,对已有皮肤药品不良反应的患者应严密观察,慎重用药。

    作者:王平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86例

    目的:观察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接受奥氮平治疗8周,治疗开始和结束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疗效,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评定量表(PSP)评价社会功能。结果治疗前后PANSS及PSP变化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且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各项症状,奥氮平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胜;符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CT增强扫描中碘佛醇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研究

    目的:观察并探讨CT增强扫描中碘佛醇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行CT增强扫描并应用碘佛醇为对比剂的患者1256例,统计所有CT增强扫描成功患者注射碘佛醇前及注射后48 h内血清学、肾功能、心电图以及其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注射后48 h内有14例患者血肌酐值及尿素氮值均显著升高,与注射前血肌酐值、尿素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注射碘佛醇后Ⅱ导联、T波以及avF等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2.07%,一过性心率异常发生率为2.55%,一过性血压升高发生率为3.26%,一过性轻微热感发生率为3.82%,一过性面部潮红发生率为3.98%,头晕、恶心发生率为1.75%,注射部位即时肿胀发生率为2.71%,无中度、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CT增强扫描中碘佛醇尽管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仍需引起重视,必须采取恰当的应对方法。

    作者:李文尧;杨晓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持续心理护理配合索利那新与雌三醇治疗绝经后膀胱过度活动症妇女50例

    目的:探讨持续心理护理在索利那新与雌三醇软膏治疗绝经后膀胱过度活动症妇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妇科、泌尿科接受治疗、确诊为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绝经后中老年女性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索利那新联合雌三醇乳膏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进行持续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尿症状、膀胱过度活动症量表评分(OAB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以及干预后的抑郁症状评分、治疗依从性和WHO-100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排尿症状有显著好转,OABSS以及QOL评分显著降低( 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均伴有一定的抑郁情绪,观察组经过持续心理护理延伸服务后,抑郁程度明显减轻,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低于对照组评分( P<0.05);WHO-100生活质量评分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的生理机能、心理、独立性、社会领域和环境评分比对照组高( P<0.05)。结论索利那新联合雌三醇乳膏治疗绝经后妇女膀胱过度活动症并配合以持续心理护理,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慧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筋骨草甾酮对大鼠血脂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筋骨草甾酮对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血脂饲料建立高血脂大鼠模型,用模型大鼠与对照大鼠添加筋骨草甾酮做试验,分析筋骨草甾酮调血脂作用效果。结果试验雌雄大鼠的总胆固醇(TC)分别是1.70,1.0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别是0.68,0.4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是0.28,0.19 mmol/L,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DLC)分别是0.69,0.45 mmol/L;雌雄个体间达显著差异以上水平。结论筋骨草甾酮可影响大鼠血脂水平。

    作者:唐洁;罗丽;李璇;罗丹亚;牛若溪;钟伟;蔡晓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调控CDC25A表达与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作用及机制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pigallocatechin-3- gallate,EGCG )抑制食管癌细胞Ec9706增殖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38例原发性食管鳞癌患者和20例患者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细胞周期及CDC25A蛋白表达水平。不同质量浓度EGCG (0,100,200,300 mg/L )作用Ec9706细胞24,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及CDC25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食管癌组织增殖指数为(24.92±11.01)%,显著高于正常食管组织的(14.49±3.83)%( P<0.05);食管癌细胞中CDC25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食管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P<0.05);不同质量浓度EGCG作用Ec9706细胞24 h后,细胞增殖指数及CDC25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P<0.05)。结论 CDC25A在食管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参与了食管癌组织高增殖状态的形成,EGCG可通过下调CDC25A表达,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

    作者:张利宣;曲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戊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生殖器萎缩妇女取环术前42例

    目的:观察戊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生殖器萎缩妇女取环术前对取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要求取出宫内节育器绝经女性84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取环手术,观察组取环前采用戊酸雌二醇和米非司酮综合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取环情况。结果观察组软化26例、部分软化14例、未软化2例,对照组软化11例、部分软化21例、未软化10例,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为(2.03±0.45)分、取环时间为(5.31±1.46)min、术中出血量为(4.33±1.23)mL、术后出血时间为(2.87±1.14)d,对照组疼痛评分为(3.86±1.18)分、取环时间为(9.64±2.95)min、术中出血量为(8.86±2.55)mL、术后出血时间为(4.53±2.61)d,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卵泡刺激素(FSH)为(70.53±5.35)μmol/L、雌二醇(E2)为(33.95±14.79)μmol/L,对照组术后FSH为(90.05±14.22)μmol/L、E2为(20.41±8.78)μmol/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生殖器萎缩妇女取环前应用戊酸雌二醇、米非司酮能有效软化女性宫颈,提高取环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缩短取环时间和术中出血,改善体内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海英;刘新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奥曲肽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黏膜保护功能与胃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奥曲肽用于急性胰腺炎对黏膜保护功能及胃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100μg奥曲肽注射液,后用微泵以25μg/h的速率匀速维持,连续使用6~7 d。对两组患者的黏膜保护功能及胃动力变化进行观察比较,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降钙素原、D-乳酸水平、血清内毒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降幅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肠胃减压引流量无显著性差异( P>0.05);但观察组的腹围减少量为(43±1.04)c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28±1.15)cm,并且排气、腹胀消失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 u=2.2838,P=0.0224)。结论奥曲肽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可明显改善黏膜保护功能及胃动力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冰;许国梁;张焰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分娩方式对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病率的影响及益生菌的疗效

    目的:分析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生同分娩方式存在的相关性,定向观察益生菌对儿童过敏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出生127例儿童依据不同分娩方式定向分为观察组(剖宫产组)和对照组(顺产组)。通过随访,观察记录两组儿童临床过敏症状发生情况,比较产后4,8,12个月定量测量两组儿童血清中IgG抗体及总IgE抗体含量。并对存在过敏性病症的患儿,采取补充抗过敏益生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对比,观察组为44.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65%( P>0.05),且观察组儿童血清中IgE抗体含量也高出对比组儿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补充抗过敏性益生菌治疗,38例过敏儿童临床症状均显著缓解。结论临床经剖宫产的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儿童产生肠道菌群失调情况明显。通过辨证施治,合理补充抗过敏性益生菌,可有效强化儿童肠道菌群功能,降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张颖;马多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