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肿瘤药物对卵巢癌患者血糖影响的回顾性分析

张欣平;赵彩霞;别俊

关键词:卵巢癌, 血糖, 化学治疗药物, 糖尿病家族史, 体重指数
摘要:目的:探讨化学治疗(简称化疗)药物对卵巢癌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初次接受化疗的100例卵巢癌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分析化疗药物对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结果30例患者出现空腹血糖升高,且血糖升高患者与其糖尿病家族史、体重指数( BMI )密切相关。结论化疗药物可能影响血糖代谢,化疗期间应重视对患者(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及高BMI患者)监测血糖并及时对症处理。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60例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吲达帕胺片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的治疗效果分布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 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指标,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雪梅;王卫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抗肿瘤药物对卵巢癌患者血糖影响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化学治疗(简称化疗)药物对卵巢癌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初次接受化疗的100例卵巢癌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分析化疗药物对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结果30例患者出现空腹血糖升高,且血糖升高患者与其糖尿病家族史、体重指数( BMI )密切相关。结论化疗药物可能影响血糖代谢,化疗期间应重视对患者(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及高BMI患者)监测血糖并及时对症处理。

    作者:张欣平;赵彩霞;别俊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牛皮癣的药物治疗现状及展望

    牛皮癣又称银屑病,是一种以表皮增殖和炎症为特征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长期以来,临床多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甲氨蝶呤等药物来治疗银屑病,但由于该病本身的复杂性及上述药物长期使用的严重不良反应,寻找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小的治疗药物成为当务之急。该文简要概括了包括西药、中药、生物制剂在内的治疗牛皮癣的药物,其中大部分在临床应用或实验中已取得一定的疗效。虽然至今没有药物能根治牛皮癣,但为牛皮癣的治疗研究提供了方向和思路,对今后开发更多的新型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昌国;罗丹妮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果糖二磷酸钠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慢性肺原性心脏病38例

    目的:观察果糖二磷酸钠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止咳、平喘、祛痰、改善微循环、利尿、防治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必要时给予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果糖二磷酸钠10 g,2次/日,静脉滴注;阿魏酸钠注射液3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1次/日静脉滴注,疗程为14 d。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 P﹥0.05);治疗组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 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浓度(SaO2)均升高( 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aCO2,PaO2,SaO2变化显著( P﹤0.05)。结论果糖二磷酸钠联合阿魏酸钠治疗,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的动脉血PaO2,SaO2,降低PaCO2,明显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韩延昭;张守娟;李绵;毕青松;闫宝环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丙泊酚与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重症患者术后延迟拔管镇静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重症患者术后延迟拔管期间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后需行机械通气并延迟拔管的重症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应用丙泊酚镇静,试验组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镇静。结果试验组拔管后5 min的镇静评分为(2.8200.9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000.62)分;试验组的呛咳评分为(1.2500.39)分,躁动评分为(0.3700.1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8200.59)分和(0.9200.29)分( P﹤0.05)。结论对于重症患者术后延迟拔管,盐酸右美托咪定延迟拔管期间的镇静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勇;耿燕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促进骨折愈合42例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的新鲜四肢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骨折部位复位、固定、功能锻炼等进行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加用愈伤灵胶囊,观察组患者局部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结果观察组患者骨痂出现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当( 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患者骨痂量显著多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中不同骨折类型的患者临床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 P﹤0.05);观察组中仅出现1例延迟愈合,对照组中出现5例,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连接及畸形愈合,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能促进骨痂生成缩短愈合时间,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子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加用甲钴胺局部封闭治疗骨科急慢性疼痛92例及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及甲钴胺封闭治疗骨科急慢性疼痛的疗效,并分析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将1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及曲安奈德封闭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甲钴胺,疗程均为14 d。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急性疼痛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明显下降( P﹤0.05),但组间差异不明显;两组慢性疼痛患者间治疗后VAS均明显下降( P﹤0.05),观察组下降更明显( 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1.92%和73.91%( 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及甲钴胺封闭治疗骨科急慢性疼痛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凤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1824例莫西沙星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2008年至2013年上报的疑为莫西沙星不良反应的报告1824例,按患者一般情况、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转归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824例报告中,患者超适应证用药较突出,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神经系统症状、胃肠系统症状等;严重不良反应以全身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肝胆系统损害为主。结论临床应重视莫西沙星的安全性,应在合理使用的基础上,加强用药过程监护,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刘宪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多潘立酮促进妇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100例及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促进妇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治疗的20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专项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多潘立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有100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99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29.5808.80)h比(33.6309.76)h ]、排气时间[(30.4206.89)h比(35.31010.38)h ]、进食时间[(40.5907.62)h比(49.27014.50)h ]和排便时间[(42.50013.49)h比(53.88015.30)h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多潘立酮可使妇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降低,且药品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雪飞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的疗效。方法选取132例患者,根据阿托伐他汀的剂量均分为低、中、高剂量3组,各44例。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血压、血脂、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高剂量组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脉压、血压控制率以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优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治疗后内皮功能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为(159.64053.65)%,一氧化氮水平为(95.95032.31)μg/mL,显著优于低剂量组的(168.16058.05)%和(84.99024.67)μg/mL,以及中剂量组的(162.27053.82)%和(92.56030.52)μg/mL,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临床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金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高聚金葡素联合顺铂治疗肺癌所致胸腔积液45例

    目的:观察高聚金葡素联合顺铂治疗肺癌所致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肺癌所致胸腔积液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顺铂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高聚金葡素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率为95.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00%( P﹤0.05);且无不良反应发生,优于对照组(发生率为22.22%);卡氏生活质量评分( KPS )改善率为66.67%,优于对照组的26.67%( P﹤0.05)。结论采用高聚金葡素联合顺铂治疗肺癌所致胸腔积液疗效良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子腾;孟艳红;孟纯阳;马鸣;胡荣杭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曼月乐用于子宫腺肌病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73例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在子宫腺肌病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39例及功血患者34例,分别宫内放置曼月乐牌节育环。结果子宫腺肌病患者放置节育环后3,6,12个月月经失血图( PBAC )评分及痛经视觉模拟( VRS )评分均显著降低( P﹤0.05);放置节育环12个月时,子宫体积较放置节育环前显著减小( P﹤0.05)。血红蛋白含量也较放置节育环前显著上升( P﹤0.05);功血患者放置节育环3个月后,月经量PBAC评分、内膜厚度均较放置节育环前显著降低( P﹤0.05);放置12个月后患者经期显著短于放置节育环前( P﹤0.05)。结论曼月乐可显著缓解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缩小子宫体积、减少经血、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对功血患者在减少月经量的同时,可使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变薄,使经期逐渐缩短。

    作者:陈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硝苯地平和酚妥拉明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40例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和酚妥拉明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0例,按照入院病号单分组,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试验组,对照组单用硫酸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酚妥拉明。结果试验组服药2 h后收缩压(SBP )、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 HR )较服药前均有所降低,且与对照组服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用药6 h后试验组患者心脏指数(CI )升高、外围阻力(TPR)下降,较服药前均有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 P﹤0.05),对照组治疗后变化不明显;两组患者尿蛋白阳性率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 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均无明显变化( P﹥0.05)。结论三药联合用于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比单用硫酸镁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君侠;李建芬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2011年至2013年医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药物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方法,对医院2011年至2013年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限定日费用(DDC)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DDDs和DDC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占临床治疗的主导地位。结论第3代头孢菌素药物使用明显增加,为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应采取措施防止滥用该类药物。

    作者:赵大贵;张磊;汪明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他克莫司治疗狼疮性肾炎40例及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诱导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治疗的8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诱导治疗时观察组采用他克莫司,对照组患者采用环磷酰胺。结果观察组共36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共38例患者完成研究;观察组患者诱导治疗后尿蛋白、尿红细胞和血肌酐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补体C3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53%( Z=2.52,P=0.0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84%(χ2=6.96,P=0.01)。结论他克莫司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治疗缓解率和药品不良反应情况方面均明显优于环磷酰胺,值得推广。

    作者:籍子英;边亚;赵丽明;智丽彩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永久性房颤50例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永久性房颤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永久性房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10.814,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和NT-proBNP水平改善较对照组明显( 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可提高永久性房颤治疗效果,降低血清hs-CRP与NT-proBNP水平。

    作者:孙云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稳定期D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8例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稳定期D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及对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76例稳定期D组COPD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吸入剂。结果两组治疗3,6,12个月时呼吸困难评分及运动耐量均明显优于治疗前( 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显著( P﹤0.05);治疗3个月时两组肺功能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 P﹤0.05),观察组3,6,12个月时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治疗3个月各指标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及12个月( P﹤0.05)。结论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稳定期D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仅能显著改善呼吸困难及提高运动耐量,而且还能明显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兆国;吴晓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大黄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血脂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黄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对血脂、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大黄水煎剂治疗,疗程3个月。另选择5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升高,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显著降低( 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脂及氧化应激指标较治疗前( P﹤0.05)及对照组均显著改善( P﹤0.05),肝脏B超积分显著降低( P﹤0.05)。结论大黄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显著调节慢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水平,减轻氧化应激。

    作者:黄一茜;张月娥;孟惠茹;赵连臣;赵岩;付兴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甲基强的松龙用于重症哮喘急性发作院前急救48例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用于重症哮喘急性发作院前急救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常规院前救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基强的松龙救治。结果观察组患者离开现场和到达急诊科时的呼吸频率分别为(27.8205.48)次/分、(22.9504.82)次/分,与救治前相比均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的(30.0105.41)次/分、(27.7404.69)次/分相比降低幅度更大( P﹤0.05);观察组患者离开现场和到达急诊科时的心率分别为(123.96010.24)次/分、(116.26010.71)次/分,与对照组的(129.52010.04)次/分、(124.59010.56)次/分相比,降低程度更显著( P﹤0.05);救治后15,30,45,60 min时观察组患者的疗效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用于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院前急救,在缓解症状、改善支气管痉挛、提高救治效果等方面疗效突出。

    作者:袁玉莲;戴立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抗鼻炎喷剂中非法添加盐酸萘甲唑林

    目的:建立检测抗鼻炎喷剂中非法添加盐酸萘甲唑林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法。方法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XDB-C18柱(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3%醋酸-三乙胺(15:85:0.08,用醋酸或三乙胺调节pH=3.0),流速0.2 mL/min,柱温35℃;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多重反应监测扫描( MRM )方式对盐酸萘甲唑林的母离子( m/ z 210)及其子离子( m/ z 140,115)进行检测。结果盐酸萘甲唑林检测限低于0.05 ng。24批次市售抗鼻炎喷剂中,17批次检出盐酸萘甲唑林。结论该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抗鼻炎喷剂非法添加盐酸萘甲唑林的筛选与确证工作。

    作者:陈日檬;柯春文;万晓明;李德良;李蔚;谢立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