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止痒消炎水中苦参碱含量

谭安军

关键词:苦参碱, 止痒消炎水,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止痒消炎水中苦参碱的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柱(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pH为6.8磷酸盐缓冲液(8:8:84),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苦参碱进样量在0.25~2.50μg ( 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79%,RSD为1.65%( n=6)。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27例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54例不能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每次2.0 Gy,5次/周,总剂量60~66 Gy;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自放疗第1天开始加服替吉奥胶囊60 mg/(m2·d),分2次餐后口服,14 d为1个疗程,休息2周后继续口服第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5.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26%( P﹤0.05);两组患者治疗主要的毒副反应为放射性损伤、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观察组骨髓移植和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但多为Ⅰ~Ⅱ级,经过临床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未见严重毒副反应。结论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显著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发生率虽高于单纯放射治疗,但患者均可耐受。

    作者:邵亮;李春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抗骨质疏松药物佐治老年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50例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及鲑鱼降钙素、阿法骨化醇、维D咀嚼钙片联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给予DHS内固定术及鲑鱼降钙素、阿法骨化醇、维D咀嚼钙片联合治疗)和对照组(给予DHS内固定术)。结果研究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00%,而对照组优良率为88.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临床骨折愈合时间、卧床时间和恢复正常行走时间分别为(13.4801.14)周、(40.17011.07)d和(50.72012.15)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2301.22)周、(48.75014.32)d和(60.17015.19)d( P﹤0.05)。结论 DHS内固定术及鲑鱼降钙素、阿法骨化醇、维D咀嚼钙片联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疗效确切且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李清社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41例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儿科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儿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咳嗽消失时间为(5.3801.16)d、平均退热时间为(3.5800.89) d、平均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为(6.3001.26)d、平均肺部X线摄片浸润影消失时间为(8.4101.73)d、平均住院时间为(12.2803.12)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8.8202.01)d、(4.7201.02) d、(9.8402.03)d、(11.2801.72)d、(15.7102.91)d( 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5.3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P=0.109)。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平均住院时间,较单用阿奇霉素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霞;崔喜英;董凤龙;侯振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佐治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24例疗效及护理分析

    目的:评价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护理策略。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均进行针对性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轴性症状、日本骨科学会17分法( JOA )评分及颈椎总活动度,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分别为45.83%和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JOA评分术前为(8.1401.13)分,术后为(13.4405.38)分,改善率为66.73%;观察组患者JOA评分术前为(8.2801.54)分,术后为(14.0204.14)分,改善率为67.83%。两组患者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颈椎总活动度分别为术前的60.18%和7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在随访时间内均未发生“再关门”现象。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安全、有效,同时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史晓丽;顾英;郭丽萍;方巧红;史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止痒消炎水中苦参碱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止痒消炎水中苦参碱的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柱(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pH为6.8磷酸盐缓冲液(8:8:84),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苦参碱进样量在0.25~2.50μg ( 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79%,RSD为1.65%( n=6)。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谭安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加用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小儿过敏性咳嗽96例

    目的:观察小儿过敏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相关性及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住院治疗的过敏性咳嗽患儿96例(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治疗的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对照组),比较患儿MP-IgM测定滴度阳性率差异;另外,将过敏性咳嗽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均按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制订的方案治疗,即常规应用止咳解痉药治疗;A组患儿加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的MP-IgM滴度测定阳性率为3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00%(χ2=18.58,P﹤0.05)。过敏性咳嗽患儿中,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B组的70.83%(χ2=6.84,P﹤0.05)。结论 MP感染与小儿过敏性咳嗽有密切关系,MP感染可诱发小儿过敏性咳嗽。对于MP感染的过敏性咳嗽患儿,应在常规应用止咳解痉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梁文宝;陈简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的疗效。方法选取132例患者,根据阿托伐他汀的剂量均分为低、中、高剂量3组,各44例。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血压、血脂、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高剂量组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脉压、血压控制率以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优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治疗后内皮功能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为(159.64053.65)%,一氧化氮水平为(95.95032.31)μg/mL,显著优于低剂量组的(168.16058.05)%和(84.99024.67)μg/mL,以及中剂量组的(162.27053.82)%和(92.56030.52)μg/mL,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临床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金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永久性房颤50例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永久性房颤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永久性房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10.814,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和NT-proBNP水平改善较对照组明显( 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可提高永久性房颤治疗效果,降低血清hs-CRP与NT-proBNP水平。

    作者:孙云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5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加用糖皮质激素。结果观察组的全身中毒症状缓解时间、胸腔积液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末胸膜粘连增厚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4%( 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明显缩短患者全身中毒症状缓解时间、胸腔积液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胸膜粘连增厚发生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施健;刘丽辉;迟玉敏;王晓晟;周丽荣;孙宝华;施焕中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1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的药学监护内容和模式。方法通过分析1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药物治疗的案例,介绍临床药师协助医师、护士完成治疗方案的制订,以及如何实施个体化用药监护以及患者用药教育和沟通。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以妊娠期用药安全、药物选择为切入点,实施药学监护。对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可优化治疗方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并且积极与患者沟通,开展用药及教育,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潜在的医疗纠纷。

    作者:于磊;徐珽;蒋学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牛皮癣的药物治疗现状及展望

    牛皮癣又称银屑病,是一种以表皮增殖和炎症为特征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长期以来,临床多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甲氨蝶呤等药物来治疗银屑病,但由于该病本身的复杂性及上述药物长期使用的严重不良反应,寻找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小的治疗药物成为当务之急。该文简要概括了包括西药、中药、生物制剂在内的治疗牛皮癣的药物,其中大部分在临床应用或实验中已取得一定的疗效。虽然至今没有药物能根治牛皮癣,但为牛皮癣的治疗研究提供了方向和思路,对今后开发更多的新型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昌国;罗丹妮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甘露聚糖肽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胶囊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6例住院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在给予吸氧、平喘、解痉、抗感染(必要时)等常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给予甘露聚糖肽胶囊,对照组给予泛福舒,治疗后随访6个月。结果试验组COPD急性发作次数、发作持续天数均减少,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 P ﹤0.05),试验组改善更显著( P ﹤0.01);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 )、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均得到改善( P﹤0.05),且试验组FEV1显著改善( P﹤0.01)。试验组CD4+,CD4+/CD8+,IgA及补体C3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 P﹤0.05),CD8+显著降低( P﹤0.05);对照组IgA明显升高( P﹤0.05),CD4+,CD4+/CD8+及补体C3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 P﹥0.05),CD8+无明显变化( 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CD4+,CD4+/CD8+及补体C3较对照组升高( P﹤0.05),CD8+显著降低( P﹤0.05);两组IgA含量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胶囊能全面提高COPD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

    作者:陈红;李为民;陈渤江;李小惠;刘扬渝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心灵关怀用于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患者50例

    目的:观察心灵关怀在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先兆流产孕妇100例,按治疗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心灵关怀的护理模式。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erth希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 P﹥0.05)。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Herth希望评分显著升高,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显著降低( P﹤0.05)。结论心灵关怀能够有效提高先兆流产患者的希望水平,改善患者的心理焦虑、抑郁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殷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2011年至2013年医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药物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方法,对医院2011年至2013年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限定日费用(DDC)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DDDs和DDC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占临床治疗的主导地位。结论第3代头孢菌素药物使用明显增加,为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应采取措施防止滥用该类药物。

    作者:赵大贵;张磊;汪明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聚维酮碘与妥布霉素用于术中结膜囊冲洗的抗菌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白内障术中结膜囊内应用聚维酮碘与妥布霉素冲洗后的抗菌效果。方法将白内障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术前分别使用妥布霉素和聚维酮碘冲洗。检测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使用前所有患者结膜囊带菌情况,以及结膜囊使用聚维酮碘与妥布霉素冲洗后带菌情况,并观察药品不良反应。结果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前,两组间结膜囊带菌情况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膜囊冲洗后,A组结膜囊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B组( P﹤0.05)。A组患者未发生药品不良反应,B组出现4例角膜水肿。所有患者随访1个月均未发生眼内炎。结论术前结膜囊内使用聚维酮碘冲洗较妥布霉素能有效降低结膜囊带菌率,是更有效的杀菌措施。

    作者:尹成建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脑性瘫痪54例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康复、水疗、理疗、推拿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20μg稀释后肌肉注射,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0 d,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8.89%比77.78%,P﹤0.05);治疗后治疗组发育商评分(78.409.0)分与对照组(73.908.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mNGF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能够提高患儿发育商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卫娟;王永;王正香;李素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硫酸镁湿热敷配合电动吸乳仪治疗初产妇产后乳汁淤积43例

    目的:观察硫酸镁湿热敷配合电动吸乳仪治疗初产妇产后乳汁淤积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收治的86例产后乳汁淤积症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硫酸镁湿热敷配合电动吸乳仪治疗,并与仅采用硫酸镁湿热敷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77%(χ2=6.54,P﹤0.05);观察组的乳腺炎发病率为6.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88%(χ2=10.12,P﹤0.05);观察组的泌乳时间为(32.65010.11)h,较对照组的(62.85012.65)h明显缩短( t=8.79,P﹤0.05)。结论硫酸镁湿热敷配合电动吸乳仪治疗初产妇产后乳汁淤积疗效显著,为婴儿母乳喂养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建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丙泊酚与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重症患者术后延迟拔管镇静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重症患者术后延迟拔管期间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后需行机械通气并延迟拔管的重症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应用丙泊酚镇静,试验组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镇静。结果试验组拔管后5 min的镇静评分为(2.8200.9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000.62)分;试验组的呛咳评分为(1.2500.39)分,躁动评分为(0.3700.1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8200.59)分和(0.9200.29)分( P﹤0.05)。结论对于重症患者术后延迟拔管,盐酸右美托咪定延迟拔管期间的镇静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勇;耿燕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的麻醉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治疗小儿包茎和包皮过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3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8例。治疗组给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浸润麻醉后配合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环切缝合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环切术治疗。结果两组患儿麻醉效果相当,但治疗组在麻醉时的疼痛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 P﹤0.05)。临床观察中未见治疗组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儿包茎和包皮过长手术中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局部浸润麻醉,具有无痛、麻醉效果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慧;古天文;宋英;钟淑芬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右佐匹克隆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59例

    目的:探讨右佐匹克隆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心理干预对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18例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予以萘普生治疗,观察组加用右佐匹克隆,均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疗程均为8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自第4周起即较对照组下降显著( P﹤0.05);在疼痛发作持续次数评分方面,观察组自第4周开始评分较治疗前即有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在第6周时才出现显著下降,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5);在疼痛持续时间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在第2周时出现明显下降,对照组则在第4周时出现明显下降,组间差异显著( P﹤0.05);两组患者服药依从率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未见明显差异( 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安全、有效,同时予针对性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巩固治疗效果。

    作者:刘小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