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紫外光固化胶与有机溶剂用于无菌医疗器械生产的风险评价

蔡虎;李闻涛;许李彬

关键词:紫外光固化胶, 医疗器械, 黏合剂
摘要:通过对比有机溶剂与紫外光固化胶的黏合性能和生物安全性,论证紫外光固化胶替代有机溶剂用于无菌医疗器械粘接工艺的适用性。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中主药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中盐酸倍他司汀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HPLC )法。方法色谱柱为Thermo-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0.01 mol/L醋酸钠缓冲液(含0.004 mol/L庚烷磺酸钠,0.2%三乙胺,用冰醋酸调节pH=4.0)-甲醇(70:30),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61 nm。结果盐酸倍他司汀进样量在0.1023~1.023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1%,RSD=0.21%( n=9)。结论该方法准确度、灵敏度及重复性均较好,可用于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中盐酸倍他司汀的含量测定。

    作者:逯小萌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基层医院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应用干预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干预,促进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病历中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确定干预指标并进行干预,分为1次、2次、3次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通过3次干预后,用药无指征率由干预前的38.66%降至干预后的6.50%( P<0.05);用法用量不合理率由干预前的8.00%降至干预后的2.50%( P<0.05);溶剂选择不当率由干预前的10.83%降至干预后的4.50%( P<0.05);稀释比例不当率由干预前的22.00%降至干预后的6.00%( P<0.05);用药疗程不合理率由干预前的30.83%降至干预后的7.00%( P<0.05);联合用药不合理率由干预前的11.0%降至干预后的4.00%( P<0.05);住院患者人均药品费用由干预前的(2316.0±1410.9)元降至干预后的(1786.3±967.0)元( P<0.05),人均中药注射剂费用由干预前的(412.6±801.2)元降至干预后的(194.0±28.3)元( 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干预提高了中药注射剂的临床用药水平。

    作者:刘小芹;黄荣海;刘月玫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我国全面推进GAP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讨

    目的:研究我国全面推广《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GAP )认证的诸多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措施及对策。方法介绍我国GAP实施的现状,分析制约GAP推广的因素,主要体现在理解和重视程度的偏差,地缘经济和小农经济耕作,企业短期利益不显著,栽培技术不成熟,优势品种培育措施不力,土壤微生态恶化及连作障碍,以及GAP认证后的维护和市场开拓不够等方面。结果与结论提高重视程度,转变生产模式,提高栽培技术,积极采取优势品种培育措施,构建完善的GAP运作体系,软硬件基础同重视等,这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对于我国GAP的全面推进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曹明成;黄泰康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经皮球囊成形术与选择性支架置入术用于下肢动脉严重狭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严重狭窄患者经皮球囊成形术或选择性支架置入术治疗的近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下肢慢性缺血或严重间歇性跛行患者140例。其中39例行经皮球囊成形术( A组),101例行选择性支架置入术( B组)。结果治疗后6,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两组髂动脉和股腘动脉的再狭窄及所有病变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B组相比,A组的6 min大步行距离及踝肱收缩压比均明显较小( P<0.01)。结论经皮介入在下肢动脉阻塞的治疗中的安全性较强。但中期疗效表明,两组的再狭窄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而B组的6 min大步行距离以及踝肱收缩压比明显优于A组。

    作者:文飞;成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伊班膦酸钠抑制肺癌骨转移45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伊班膦酸钠对肺癌骨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医院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重酒石酸长春瑞滨联合顺铂进行全身化学治疗(简称化疗),21 d为1个周期,共化疗3个周期,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伊班膦酸钠治疗,每21天静脉滴注1次,连续治疗3个周期;患者不能耐受疼痛时给予曲马多等镇痛药物。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骨转移病灶缩小程度为6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 P<0.05);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 P<0.05);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22%(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指标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伊班膦酸钠对肺癌骨转移患者有一定积极作用,用于辅助治疗可缩小患者溶骨性病灶,缓解患者疼痛,并控制骨转移,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林;王迪;万轲;徐国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黄体酮胶囊联合益母草胶囊治疗药物流产术后阴道出血40例

    目的:观察黄体酮胶囊联合益母草胶囊治疗药物流产术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药物流产术后阴道出血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益母草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黄体酮胶囊。结果观察组宫腔残留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 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修复率为7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 P<0.05);观察组月经复潮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0%( P<0.05);观察组的宫内积血、月经量异常、周期性腹痛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黄体酮胶囊联合益母草胶囊治疗药物流产术后患者阴道出血疗效佳,能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有利于术后月经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静;刘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自拟理气逐瘀方内服联合熏蒸治疗痛经45例

    目的:观察自拟理气逐瘀方内服联合熏蒸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医科诊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内服中药自拟理气逐瘀方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熏蒸治疗,两组患者均于行经前7 d开始治疗至经期开始,7 d为1个疗程,每月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 P<0.05);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显著( P<0.05);两组患者的小腹疼痛拒按、经行不畅量少、紫暗有块、经前乳房胀痛、舌紫暗、脉弦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 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发生率均为8.88%。结论自拟理气逐瘀方内服联合熏蒸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经行不畅等症状,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翠娥;胡秀学;黄波;张小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氟比洛芬酯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镇痛36例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72例行单侧TKA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两组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A),背景剂量为2~3 mL/h,自控剂量为2 mL/30 min,锁定时间30 min。对照组予芬太尼镇痛,负荷量芬太尼为1μg/kg;治疗组予芬太尼+氟比洛芬酯镇痛,负荷量氟比洛芬酯为1.8μg/kg。均治疗7 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8,12,24,48,72,168 h视觉模拟评分(VAS)降低( P<0.05),术后镇痛满意度及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升高( 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能有效缓解TKA术后疼痛程度,增加膝关节活动度,镇痛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斌;吕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苦参素提取过程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目的:建立测定苦参素提取过程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气相色谱( GC )法。方法色谱柱为0.25~0.18 mm的二乙烯苯-乙基乙烯苯型高分子多孔小球(401有机担体),2 m ×3.2 mm玻璃柱,进样口及检测器温度为220℃,柱温为130℃,N230 mL/min,H230 mL/min, Air 300 mL/min,S 101×23,进样量为100μL。结果二氯甲烷及氯仿线性范围均为2~10μg/mL;二氯甲烷 RSD为0.1%,低检出限为0.2019 ng,定量限为0.6057 ng;氯仿 RSD为0.3%,低检出限为0.2186 ng,定量限为0.6558 ng。二氯甲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3%( n=9),氯仿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1%( n=9)。结论该法线性关系、精密度及回收率均较良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苦参素提取过程中残留二氯甲烷及氯仿的测定。

    作者:杨建林;金西成;黄洁;单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托伐普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65例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托伐普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 )伴低钠血症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及对N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 )和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的影响。方法将125例CHF伴低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患者加服托伐普坦片,据血钠水平调整剂量,治疗7 d后再次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血检测血钠、NT-proBNP及hs-CRP浓度,对比两组心功能与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 LVDd )为(52.2±4.4)mm、左心室收缩末内径( LVSd )为(41.8±3.3) mm,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5±4.8) mm和(43.5±3.7) mm;观察组的左室短轴缩短率( LVSF )为(54.3±5.8)%、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54.0±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9±5.1)%和(50.9±6.7)%(P <0.05);观察组24 h尿量为(2312.4±382.6) mL、血钠值为(144.9±10.1) 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55.5±316.8) mL和(135.4 ±15.3) mmol/L ( P<0.05);观察组的hs-CRP为(5.7±1.4) mg/L、NT-proBNP为(857.4 ±186.6) n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6±2.1) mg/L和(1086.1±241.7) ng/L( P<0.05);观察组临床显效率为47.69%,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31.67%和85.00%(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46%,高于对照组的8.33%( P>0.05)。结论在常规抗CHF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托伐普坦能有效增加尿量,纠正低钠血症,有助于减轻心力衰竭症状,改善心功能,不良反应较轻且可控。

    作者:陈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改良序贯法测定小儿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中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的有效剂量

    目的:用改良序贯法测定小儿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中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的半数有效量( ED50)和95%有效量( ED95)。方法随机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 )Ⅰ~Ⅱ级、接受MRI检查需镇静的1~6岁患儿30例,MRI检查前30~45 min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定,剂量根据改良序贯法确定,根据上1例患儿检查中的镇静效果,下1例患儿增加或减少0.25μg/kg。用回归分析法计算出右美托咪定有效镇静的 ED50,ED95及相应的95%可信区间(95% CI)。结果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的 ED50为2.15μg/kg,95% CI为1.93~2.32μg/kg;相应的 ED95为2.60μg/kg,95% CI为2.39~3.68μg/kg。结论小儿MRI检查中右美托咪定滴鼻简便安全,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改良序贯法测定其镇静的 ED50和 ED95分别为2.15μg/kg和2.60μg/kg。

    作者:柯昌禄;纪宏新;陈文;李安学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β-七叶皂苷钠联合牵引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2例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β-七叶皂苷钠联合牵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神经根性颈柱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牵引和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β-七叶皂苷钠。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91%(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但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 P>0.05);观察组血浆内皮素( ET )、血栓素B2( TXB2)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观察组6-酮-前列腺素F1(6-K-PGF1)水平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而对照组仅6-K-PGF1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 P<0.05);两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加用β-七叶皂苷钠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消除神经根及周围组织的炎症,改善微循环,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小兵;黄喆;董宇为;李国强;郭世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灯盏细辛穴位注射联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8例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根据病变的不同节段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相应穴位注射,同时联合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对照组患者单用丹红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脊髓功能状态评分为(32.5±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5±2.1)分( P<0.05);观察组患者脊髓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2%( 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灯盏细辛穴位注射联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或单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均有疗效,前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脊髓功能,临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后者。

    作者:张文雄;李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大黄蛰虫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34例

    目的:观察大黄蜇虫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10月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67例,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均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相同护肝药物护肝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大黄蛰虫胶囊口服24周。结果治疗24周后随访,治疗组肝纤维化、B超声像情况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病毒应答、生化指标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蜇虫胶囊,对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改善有明显疗效。

    作者:刘炜炜;姚建华;吴霞;李慧;田芝奥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琥珀酸亚铁联合益气活血方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45例

    目的:探讨琥珀酸亚铁联合益气活血方剂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9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药组,各45例。单药组产后给予琥珀酸亚铁片(速力菲)口服,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方剂水煎服,疗程均为19d,术后42d复查。结果联合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30.58±6.12)h,显著低于单药组的(35.57±5.75)h ( t=3.986,P<0.01);联合组术后24 h内泌乳率为22.22%,显著高于单药组的6.67%(χ2=4.406,P=0.036);联合组术后3,4,5 d恶露量显著低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恶露持续时间为(20.76±4.37)d、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为(4.50±1.23)d,均明显低于单药组的(23.87±3.19)d和(5.62±1.56)d(P<0.01);联合组术后3,4,5d宫底下降高度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术后5d子宫三径线之和为(25.08±2.03) c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7.48±2.47) cm ( t=5.036,P<0.01)。结论益气活血方剂联合琥珀酸亚铁可显著促进产后子宫底下降,促进子宫缩复,对产妇胃肠功能恢复、泌乳、恶露早净及子宫自然恢复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子宫复旧效果显著。

    作者:胡丽娜;宋春娟;李梦轩;张宁;苏军领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元的不同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目的:对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元的5种常用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为后期新方法新工艺的建立及工业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薯蓣皂苷元得率、纯度为指标,经标准化处理,以综合评价值( W)对直接酸水解法、阶梯生物酶法、复合生物酶法、预发酵法、浸提分离法5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5种方法 W值由大到小顺序为:阶梯生物酶法>复合生物酶法>浸提分离法>预发酵法>直接酸水解法。结论阶梯生物酶法提取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元效果较好。

    作者:雷震;雷攀;杜士明;杨光义;魏晋宝;叶方;张晨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本刊郑重声明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胃宝咀嚼片中熊果酸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小儿胃宝咀嚼片中熊果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ODS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醋酸铵(70:16:14:0.5),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熊果酸质量浓度在0.1236~0.8240 g/L ( r=0.9995)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45%,RSD为1.30%( n=5)。结论该法简便易行,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小儿胃宝咀嚼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杜小英;姜锦花;宋愿智;马东卫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各40例。比较两组术后1 d、术后2周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变化情况,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 )-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后2周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FIB,IL-1,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 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通过降低FIB水平,减轻炎性反应,可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杨卫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伊曲康唑联合特比萘芬序贯治疗甲真菌病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联合特比萘芬序贯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甲真菌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独用药组与联合用药组,各45例。单独用药组仅给予伊曲康唑治疗,联合用药组给予伊曲康唑联合特比萘芬治疗。结果联合用药组较单独用药组相比临床症状、真菌直接镜检及培养及病甲消退评分均明显提高( P<0.05)。单独用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为20.00%和15.56%,均明显低于联合用药组的6.67%和4.44%( P<0.05)。联合用药组与单独用药组相比成本降低,效果提高,C/ E及ΔC/ΔE降低( P<0.05)。结论伊曲康唑联合特比萘芬序贯治疗甲真菌病疗效显著,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医疗费用低,药物经济学意义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立欣;边莉;张金芳;师小萌;王月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