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3年某院肾移植术后门诊用药情况分析

方婕;于西全;林文娟

关键词:肾移植, 免疫抑制剂, 联合用药, 用药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某院2013年度门诊肾移植患者术后的用药情况及临床应用特点.方法 利用某院的药品信息管理系统,查阅2013年度肾移植门诊随访的药品出库信息,将药品进行分类并对用药金额、用药数量及限定日剂量等进行排序,对用药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评估;随机抽取100例门诊肾移植患者,查阅其处方,分析肾移植患者术后的用药特点.结果 免疫抑制剂的销售金额大,达3 323.42万元,占肾移植术后用药总金额的88.95%,其中他克莫司胶囊占38.25%,发酵虫草菌粉胶囊销量居首位,占肾移植术后用药总数量的25.05%;肾移植术后销售金额与用药频度(DDDs)序号比为0.5~1.5;术后主要采用CNIs+ MMF+ Pred(MP)免疫抑制方案;主要伴发疾病为高血压、乙型肝炎、药物性肝损伤及糖尿病等.结论 门诊肾移植患者用药基本合理,但辅助性免疫调节剂用量偏大,且在药品遴选方面存在倾向性.应加强术后随访力度,建立药师个体化服务模式,及时发现药物潜在的相互作用,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达英-35、孕三烯酮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08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按给药途径分为对照组(LNG-IUS)、达英组(达英-35+ LNG-IUS组)、孕三烯酮组(孕三烯酮+ LNG-IUS组).结果 根据痛经缓解程度分析,对照组6个月后随访所有患者重度转为中度、轻度或消失,36个月、48个月随访痛经无加重;达英组1个月后随访12例重度转为中度或轻度,6个月随访全部转为轻度或消失,36个月、48个月随访痛经无加重;孕三烯酮组1个月后随访所有重度转为轻度或消失,36个月、48个月随访痛经无加重.分析月经量发现,对照组1个月后随访月经过多全部转为正常或过少,3个月复查时月经量继续减少,长期随访病情稳定;达英组1个月后随访所有月经过多转为中度或轻度,后长期随访月经量持续减少;孕三烯酮组1个月后随访所有月经过多者均转为正常或过少,长期随访病情稳定.结论 药物联合LNG-IUS对子宫腺肌病的痛经及月经过多在短期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但长期应用三组患者的痛经程度及月经量无差异.

    作者:孙磊;徐可;龚健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国内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EMbase,CNKI,CBM,VIP等数据库,收集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严格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MD=-2.24,95% CI(-2.68,-1.81),P<0.000 01];试验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RR =0.09,95% CI(0.01,0.17),P=0.03].结论 常规治疗加用丁苯酞注射液的疗效显著,但上述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作者:刘培尧;袁浩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中α-萘酚杂质

    目的 建立测定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中α-萘酚杂质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岛津-GL Inertsil CN-3液相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正丁醇-磷酸缓冲液(13∶17∶7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为40℃.结果 α-萘酚含量在8 × 10-4~8×10-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7 6),平均回收率为99.08%,RSD为0.89%(n=12).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耐用性好、准确度高,可以控制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中α-萘酚的含量.

    作者:隋海山;戚威;王立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三七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神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神经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6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三七总皂苷组(C组,造模后,腹腔注射三七总皂苷100 mg/kg),各20只.结果 与A组相比,B组、C组神经症状评分、脑梗死体积均明显增高(P<0.05),依文思蓝、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均明显提高(P<0.05);与B组相比,C组神经症状评分、脑梗死体积均明显降低(P<0.05),依文思蓝、IL-1β、TNF-α含量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 三七总皂苷通过降低脑部细胞因子的表达、减少血脑屏障通透性,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陈杰;袁捷;韩祖成;曹姻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丹七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丹七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冠心病药物干预及治疗,观察组加服丹七片,治疗8周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71.87%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及TNF-α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C,TG,HDL-C及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对照组TC及LDL-C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TG及HDL-C水平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血脂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88%,与对照组的18.75%相当(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丹七片能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纠正脂质代谢紊乱,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龙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妇科腹腔镜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80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联合低分子肝素钠预防妇科腹腔镜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医院收治的160例患者,并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防治,对照组患者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防治.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研究.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50%(x2=11.27,P<0.05),且观察组患者DVT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部分凝血活酶活性时间(APTF)、凝血酶原时间(PT)较治疗前明显延长,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与对照组的5.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P=0.97).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显著降低妇科腹腔镜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同时不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段小平;卢红;胡艳荣;丁楠;樊嘉丽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右美托咪定与咪唑安定联合瑞芬太尼对创伤患者机械通气时的镇静镇痛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啶与咪唑安定联合瑞芬太尼对创伤患者机械通气时镇静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啶治疗,B组患者采用咪唑安定联合瑞芬太尼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收缩压显著低于B组,每搏输出量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压力(PETC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系统血管阻力指数(SVRI)显著低于B组(P<0.05);A组镇静起效、停药后撤机、停药后拔管、唤醒及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P<0.05);A组疼痛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应用于创伤患者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效果优于咪唑安定联合瑞芬太尼,值得推广.

    作者:朱学武;彭远帆;王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60例

    目的 观察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试验组患儿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退热时间、咳嗽明显减轻时间及罗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 =3.45,P<0.05;t=4.11,P<0.05;t =3.98,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x2=6.45,P<0.05).两组CD4+及CD4+/CD8+含量较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增高(P<0.05);两组CD8+含量较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CD4+及CD4 +/CD8+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4.23,P<0.05;t=4.98,P<0.05).结论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可显著缩短症状消失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改善免疫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席日升;刘海;张晓俞;冯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替格瑞洛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老年患者介入术69例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老年患者介入术后的疗效及其对无复流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关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患者于术前口服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观察组患者术前口服阿司匹林及替格瑞洛.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8h后,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较治疗前未见明显差异,而C反应蛋白(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CRP及MMP-9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无复流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替格瑞洛配合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无复流发生率,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姚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氯沙坦对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压及尿酸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给予氯沙坦治疗,50~100 mg/d,疗程为8周;对照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10~20 mg/d,疗程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8周检测血压和血尿酸浓度,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无明显改变,观察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改善明显(P<0.05).结论 氯沙坦可显著降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压及血尿酸水平(P<0.05),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斌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建立全国统一药品编码标准的必要性探讨

    目的加强我国药品编码标准建设,推进药品监督管理和使用效率.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国家药品编码建设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建立全国统一的药品编码标准的必要性.结果及结论无论是从药品生产环节、流通环节,还是从使用环节考虑,都急需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广泛认同、能实际应用、统一的药品编码系统.

    作者:王素;陈玉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重型病毒性肝炎感染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感染后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医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肝病住院患者感染病例62例,分析其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62例患者中单一部位感染54例,同时发生2个部位感染6例,发生3个部位感染2例;62例全部应用抗菌药物,应用率达100.00%;18例送检细菌培养,送检率29.0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58.53 DDDs/100人·天;所应用抗菌药物包括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万古霉素、氨基苷类、硝咪唑类、大环内酯类、抗真菌药等.结论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感染后抗感染治疗是必须的,但还存在一些用药不合理情况.应进一步加强肝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作者:王蔚;咸建春;沈美龙;韩立彬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某院2012年至2014年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

    目的 评价医院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住院药房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检索,采用金额排序法和限定日剂量分析法分析医院2012年至2014年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结果 医院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年均增长率达44.38%,年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呈逐年增加趋势.无论是年销售额还是频度,康艾注射液始终稳定地排第1位,一些价格相对偏高或不良反应较突出的制剂在临床的使用量逐渐下降.结论 中药注射剂在医院应用广泛,临床使用较合理.近年来肿瘤类中药注射剂使用量增长迅速,须加强用药管理和不良反应监测.

    作者:刘震;侯幸赟;陶霞;陈万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黄丹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黄丹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大鼠血糖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加注射STZ法制备的DN大鼠模型,按血糖水平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组),安博维组(B组),黄丹胶囊高、中、低剂量组(C1,C2,C3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每组10只.D组与A组给予等量蒸馏水,均灌胃给药,连续30 d.末次给药后,收集大鼠24 h尿液并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Upro),采血测定空腹血糖、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并取肾脏称重并计算肾脏系数.结果 C1,C2,C3组肾脏系数、24 h Upro、血糖水平和BUN较A组显著降低(P<0.05).C1及C2组24 h尿量较A组显著降低(P<0.05).C1组24 h Upro较A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黄丹胶囊对DN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黄丹胶囊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糖、肾脏系数、尿量、尿蛋白、BUN及Scr水平.

    作者:田涛;邓丽;王红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72例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44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研究组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巴曲酶治疗,疗程均为14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凝血4项及第7,14天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同时评价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明显改善,研究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合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文燕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阳性117例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医院收治的234例HP为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7例.治疗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结果 治疗1d后,治疗组上腹疼痛的缓解率为72.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3%,1周后,治疗组的上腹疼痛缓解率达100.00%;治疗1d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如上腹胀痛、嗳气、反酸、恶心等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改善幅度更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时间及HP根除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溃疡愈合率为93.16%,高于对照组的73.50%,HP根除率为95.73%,高于对照组的78.63% (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03% (P <0.05);治疗后1年的随访调查中,治疗组的溃疡复发率和HP再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年的随访调查中,两组的溃疡复发率和HP再感染率均有增加,但治疗组的复合率和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贝拉唑较奥美拉唑用于改善阳性HP消化性溃疡效果更显著,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溃疡愈合率,降低HP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莉;王志荣;李小刚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利培酮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利培酮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利培酮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照组予利培酮,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应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韦氏记忆量表(WMS)、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测定患者的认知功能,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评价患者服药后药物副作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症状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P300潜伏期、波幅、神经心理学测验成绩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相关检测间除少数指标外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利培酮联合盐酸多奈哌齐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无明显药品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徐静文;刘群;应启昂;童艳晨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柱后衍生法测定陈皮中黄曲霉毒素

    目的 考察医院药房中不同批次陈皮饮片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为确保陈皮饮片的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碘柱后衍生化-荧光检测方法测定陈皮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1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40∶18∶42),流速为0.8 mL/min,荧光检测,激发波长360 nm,发射波长450 nm.柱后碘衍生化系统为衍生溶液为0.05%的碘溶液,流速为0.3 mL/min,衍生化反应器温度为70 ℃.结果 药房现存5批次陈皮样品均未检出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G2,G1,B1,B2进样量分别在108~1085ng,217 ~2 171 ng,191~1913ng,64 ~ 644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在60% ~110%之间.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陈皮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魏莹;李文东;杨兰;李红君;陈光华;刘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强力定眩片联合异丙嗪治疗急性眩晕44例

    目的 观察强力定眩片联合异丙嗪治疗急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确诊为急性眩晕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用强力定眩晕片联合异丙嗪治疗,对照组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葛根素治疗,两组均治疗7d.结果 治疗组治愈24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12例,组间比较,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强力定眩片联合异丙嗪治疗眩晕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邹文孝;常蓉;胡婧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康惠尔渗液吸收贴治疗压疮45例疗效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康惠尔渗液吸收贴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压疮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庆大霉素组(G组)与康惠尔组(K组),各45例.G组予庆大霉素纱布条外敷创面,K组予康惠尔渗液吸收贴外敷创面.结果 K组与G组相比,疮面结痂脱落、局部组织修复、肉芽组织生长及出现分泌物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时间缩短、换药次数减少(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康惠尔渗液吸收贴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缩短观察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及治疗费用,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可确保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爱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