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陈玉文
目的 了解中药所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ADILI)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化指标改变情况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3牟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由中药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及100例由西药所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2类药物所引起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患者生化、免疫指标的变化,分析其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状况.结果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无症状3例(3.75%),腹部不适12例(15.00%),此2项特征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症状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中药组融合坏死、界面炎、纤维间隔形成分别占51.25%,65.00%,52.50%,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自身抗体阳性22倒(27.50%),西药组阳性14例(14.00%),两组自身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促进中药的合理应用,降低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建议强化对中药肝脏毒性及机制的研究.
作者:王洪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佳剂量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将54例确诊RDS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7例.两组患儿均予以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猪肺磷脂注射液100 mg/kg经气道给药,观察组予猪肺磷脂注射液150 mg/kg经气道给药.结果 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观察组为96.29%,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h两组患儿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好转,且观察组好转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后12,24 h两组患儿前PaO2及PaCO2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且呈时间相关性,同时点两组上述指标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较观察组显著延长(P<0.05).治疗24 h后两组(Ⅲ+Ⅳ)期RDS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儿不良发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早产儿RDS疗效确切,剂量150 mg/kg较100 mg/kg能早期改善惠儿肺通气状况,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蔡书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针灸疗法辅助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替勃龙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针灸治疗.结果 观察组有58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有54例患者完成研究;治疗后,两组患者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与对照组的11.11%相当(x2=0.02,P=0.90).结论 应用中医针灸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HAMD-24评分,改善病情,提高雌激素水平,同时无明显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丽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测定心脉康合剂中淫羊藿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25∶7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 淫羊藿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62 6~1.879 8 μg(r=1.000 0),精密度、稳定性及重复性的RSD均小于2.00%,平均回收率为99.35%,RSD为0.79%(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质量控制.
作者:白荣;龚小倩;邱海蕴;陶恩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照顾者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均有照护者,对照组患者没有照护者.随访调查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并用Logistic多元分析法分析不同因素对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改良的牙科焦虑量表(MD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全球倡议分级比较,观察组Ⅰ级和Ⅱ级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Ⅲ级、Ⅳ级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照顾者、配偶照顾者是影响冠心病患者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照顾者对于提高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具有良好效果,对于完善患者的家庭护理,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会杰;谭丽娜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治疗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佳给药时间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将62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于每日7:00口服替米沙坦,观察组患者于每日19:00口服替米沙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7.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94%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晨时(5:00 ~9:00)平均收缩压(mSBP)及晨时平均舒张压(mDBP)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nSBP,nDBP,mSBP,mDBP等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患者dSBP及dDBP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替米沙坦夜间给药能显著改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异常血压波动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谢树学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液的灭菌作用.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及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液的杀菌效果及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 含30 g/L过氧化氢和含259 mg/L银离子的消毒剂,对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作用20 min时杀菌对数值>5.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30 min时杀菌对数值>5.00;按15 mL/m3用量向密闭室内喷雾消毒30 min,室内空气中自然菌的消亡率大于90%.进行擦拭消毒10 min,对染于桌面上的大肠杆菌降低对数值为4.27.结论 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液对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性能稳定.
作者:许长青;郭喆;刘丹;姜莹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复方补筋片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牡丹皮、当归、木香进行定性鉴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处方中牡丹皮中的丹皮酚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检出牡丹皮、当归、木香的特征斑点;丹皮酚质量浓度在5.80 ~ 34.80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7 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6%,RSD为0.07%(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捷准确、重复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复方补筋片的质量检测与控制.
作者:林向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三磷酸胞苷二钠用于脑瘫高危儿早期干预的疗效及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脑瘫高危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配合Bobath和Vojta法联合运动疗法并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三磷酸胞苷二钠注射液,两组患儿均1次/日,连续10d、休息2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 1年后,观察组的脑瘫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14.00% (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Gesell儿童发育量表评价的DQ值均升高,且观察组上升程度更明显(P<0.05);两组患儿静脉血中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的表达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 (P<0.05),但症状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结论 三磷酸胞苷二钠早期干预治疗脑瘫高危儿能预防脑瘫的发生,并可提高高危脑瘫儿的神经行为评分,预防神经内分泌紊乱,且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雪玲;王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神经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6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三七总皂苷组(C组,造模后,腹腔注射三七总皂苷100 mg/kg),各20只.结果 与A组相比,B组、C组神经症状评分、脑梗死体积均明显增高(P<0.05),依文思蓝、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均明显提高(P<0.05);与B组相比,C组神经症状评分、脑梗死体积均明显降低(P<0.05),依文思蓝、IL-1β、TNF-α含量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 三七总皂苷通过降低脑部细胞因子的表达、减少血脑屏障通透性,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陈杰;袁捷;韩祖成;曹姻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患者,男,50岁,身高155 cm,体重70 kg.因“胸痛、胸闷2年余,伴咳嗽咳痰2周”入院.入院体格检查示体温(T)36.5℃,脉搏(P)98次/分,呼吸(R)20次/分,血压(BP) 110/70 mmHg,慢性病容,颜面浮肿,精神差,检查合作;桶状胸,双侧呼吸音稍低,可闻及少许湿罗音、哮鸣音;心界扩大,心率98次/分,律齐,心音有力,A2> P2,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全腹膨隆,质软,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入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扩大,窦性心率,心功能4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作者:官真水;林海霞;蔡琦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减少门诊药房自动发药机的调配差错,提高工作人员参与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 由科主任担任辅导员,部门小组长担任圈长,按自愿参与的形式报名开圈,设立专项资金推动品管圈活动.按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通过开展开题报告、中期评估和结果发表等形式,进行过程评价和管理.结果 通过QCC活动的开展,门诊药房自动发药机的调配差错件数由原来的62.83件/周降至20.17件/周,下降了67.90%;同时,门诊药房工作人员在沟通与协调、积极性、团队精神和对质量改善方法的认识等方面有明显提升.结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大大降低了门诊药房自动发药机调配差错件数,增加了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在互动中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责任感和岗位荣誉感,加强了团队精神,值得推广.
作者:孙晓鸣;鲍君杰;张华;马妍菁;沈云燕;朱亮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突然终止辛伐他汀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共80例.分别测定辛伐他汀治疗前、停药前(服药4周后)和停药1周后,患者的血脂水平、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和肱动脉B超指标.结果 服药4周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停药1周后,TG,TC和LDL-C显著高于停药前,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服药4周后,血清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和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显著低于治疗前,一氧化氮(NO)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停药1周后,ET,TXB2和vWF显著高于停药前,但仍低于治疗前;NO和6-keto-PGF1α显著低于停药前,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服药4周后,肱动脉内皮的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NMD)和肱动脉血管内皮的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停药1周后,NMD和FMD显著低于停药前,但仍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在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症患者治疗中,突然停止辛伐他汀可逆转药物对血脂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
作者:谢志刚;陈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改进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计算机管理系统功能,实现在输液标签上自动生成静脉药物安全应用警告信息,保障患者静脉用药安全、合理.方法 应用PIVAS计算机管理系统内电子信息模板,在每种静脉药物后录入安全用药警告信息,实现由计算机语言自动生成转换成标签文字语言.结果 改进后,在计算机打印的输液标签右上角信息栏已有自动生成的个性化单袋输液标签药品安全应用警告信息.结论 改进PIVAS计算机管理系统功能,进行药物警告信息项目维护,可实现在单袋输液标签上自动生成个性化静脉药物安全应用警告信息,以保障患者静脉用药安全、合理.
作者:段利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科研团队协同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提升是衡量医药类高校协同创新体系有效性的核心指标,而科研团队知识增量则是提升其创新能力和效率的关键.故构建一个有效且完善的知识服务平台来服务于科研团队的知识增量至关重要.该文在系统分析协同创新体系中医药类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增量、知识服务平台的要素、关系、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服务于科研团队知识增量的知识服务平台模型,提出知识增量与知识服务平台总体服务质量呈正相关,并引入语言加权析取算子(LWD)和语言有序加权平均算子(LOWA)构造了知识服务平台有效性的评价算法.
作者:章莹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60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酒石酸美托洛尔)和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步长稳心颗粒),各80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室性期前收缩及房性期前收缩发生频率均明显减少,12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步长稳心颗粒能明显提高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连海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液联合0.1%溴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儿童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眼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干眼症患儿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9例、67只眼)和对照组(35例、65只眼).两组患儿均给予人工眼泪滴眼,对照组患儿联合使用0.1%溴芬酸钠滴眼、每日3次,治疗组患儿在上述基础上加用rhEGF滴眼液、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30d.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眼部症状均明显好转,30d后治疗组症状评分为(4.78±1.7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35±1.97)分(U =4.872,P<0.01).两组眼泪基础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上皮破损情况均显著改善,30 d后治疗组5 min泪液分泌试验(Schimer Ⅰ)值为(11.67±2.25)mm,非侵犯性泪膜破裂时间(NIBUT)值为(13.27±3.16)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82±2.03)mm和(11.02±2.95)s(U=4.963,P<0.01;U=4.230,P<0.01),而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1.91±0.20)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1±0.24)分(U=5.193,P<0.01).结论 儿童干眼症患儿在常规应用人工眼泪基础上联合使用rhEGF滴眼液与0.1%溴芬酸钠滴眼液能明显改善干眼症状,修复角膜上皮损伤,较单纯使用溴芬酸钠滴眼液更具优势.
作者:代淑静;庞彦英;韩艳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2013年1月至6月收治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PIAF化疗方案(顺铂、阿霉素、氟尿嘧啶和人重组α-干扰素)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结果 对照组疾病控制率为52.5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67.50%(P<0.05).观察组6个月以及1年生存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癌,能提高患者的1年生存率,改善肝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其药品不良反应多数程度较轻,且经对症治疗可缓解,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严彦;杨环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手术室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保证用药安全.方法 对比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手术室开展以合理管理药品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与未开展活动同期资料,分析不足,制订目标及策略,终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手术室药品管理水平.结果 品管圈活动结束后,药品使用满意度为93.02%,高于品管圈活动前的73.91% (P <0.05);对比有形成果,手术拿药差错率、手术后药品缺损率、医护人员对抢救药品拿药时间、备用药品登记与实际药品存放不符合率、药品过期发生率与品管圈活动前相比,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对比无形成果,医护人员自我成长、活动参与度、个人能力、团队精神、QCC手法运用、沟通技巧与表达能力,与品管圈活动前相比,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在手术室药品管理中起到积极作用,可改善药品的规范使用及保存,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并提高医护人员的团队意识及自我认可度,值得推广.
作者:周铭红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肺舒配方颗粒口服治疗稳定期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肺舒配方颗粒,治疗3个月.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增加幅度更显著(P<0.05);两组生存质量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且观察组减少幅度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3大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未发生与用药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自拟肺舒配方颗粒口服治疗稳定期肺肾两虚型慢阻肺临床疗效好,能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作者:黄雅菊;朱启勇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