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柱后衍生法测定陈皮中黄曲霉毒素

魏莹;李文东;杨兰;李红君;陈光华;刘福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 陈皮, 碘柱后衍生化, 免疫亲和柱,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 考察医院药房中不同批次陈皮饮片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为确保陈皮饮片的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碘柱后衍生化-荧光检测方法测定陈皮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1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40∶18∶42),流速为0.8 mL/min,荧光检测,激发波长360 nm,发射波长450 nm.柱后碘衍生化系统为衍生溶液为0.05%的碘溶液,流速为0.3 mL/min,衍生化反应器温度为70 ℃.结果 药房现存5批次陈皮样品均未检出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G2,G1,B1,B2进样量分别在108~1085ng,217 ~2 171 ng,191~1913ng,64 ~ 644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在60% ~110%之间.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陈皮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全90例

    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10月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结果 两组产妇子宫缩复情况在产后1d无统计学差异(t=1.67,P>0.05),产后2,3,4,5d与产后1d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t=2.68,3.24,3.28,3.15,P<0.05);两组产妇产后恶露量在产后1,2,3,4d均有统计学差异(t=2.47,2.87,3.16,3.65,P<0.05),两组产妇产后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也有统计学差异(=3.68,P<0.05);两组产妇产后30 d子宫长径、前后径、横径均有统计学差异(t=2.84,2.97,3.04,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产后常规护理,对子宫缩复疗效显著,且能有效促进恶露排出,缩短恶露持续时间.

    作者:姜娟;乔爱玲;侯艳梅;唐婕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脱氢表雄酮用于卵巢储备功能低下59例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人工周期促排卵疗法联合脱氢表雄酮(DHEA)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OR)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产科收治的121例DOR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乙烯雌酚联合安宫黄体酮人工周期促排卵疗法,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加服DHEA片,每日3次,每次25 mg,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监测患者激素水平与窦卵泡计数(AFC),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受孕率.结果 治疗3个周期后,两组患者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双侧卵巢AFC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幅度更明显(P<0.05);两组胃部不适、乳房胀痛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3个月内,治疗组妊娠率为25.42%,与对照组的12.9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OR不孕症患者在人工周期疗法基础上联合口服DHEA能明显降低FSH水平,改善卵巢功能储备,有一定助孕功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利伐沙班预防脊柱术后血栓89例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利伐沙班预防脊柱术后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178例行脊柱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9例.对照组仅予常规补液对症治疗,观察组予利伐沙班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并分别与术后7d及14d行双下肢血管彩超评价血栓栓塞发生率.同时,监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d及术后14d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等止凝血指标并记录术后引流量.此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评价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率较观察组明显升高(7.86%比1.12%).术后7d及14d,对照组患者PT较治疗前均未见明显差异,而观察组患者较术前均显著延长;两组患者术后7 d FIB及D-D较术前均有明显上升,且对照组较观察组上升程度明显.术后14d,对照组上述指标较术后7d明显升高,而观察组较术后7d明显降低.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利伐沙班用于脊柱术后预防血栓栓塞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尤其适用于既往合并有血栓栓塞病史及肿瘤等高凝状态患者,术后需行常规抗凝治疗.

    作者:游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雷公藤多苷片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66例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片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140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结果 观察组共66例(94.29%)完成研究,对照组共65例(92.86%)完成研究.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血清肌酐及血清肌酐清除率较治疗前无明显上升,但对照组血清肌酐及血清肌酐清除率较治疗前和观察组治疗后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9.23%(x2=18.03,P<0.01);观察组雷公藤多苷片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4%,且均为一过性,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雷公藤多苷片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延缓血清肌酐和肌酐清除率下降,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海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黄丹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黄丹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大鼠血糖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加注射STZ法制备的DN大鼠模型,按血糖水平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组),安博维组(B组),黄丹胶囊高、中、低剂量组(C1,C2,C3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每组10只.D组与A组给予等量蒸馏水,均灌胃给药,连续30 d.末次给药后,收集大鼠24 h尿液并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Upro),采血测定空腹血糖、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并取肾脏称重并计算肾脏系数.结果 C1,C2,C3组肾脏系数、24 h Upro、血糖水平和BUN较A组显著降低(P<0.05).C1及C2组24 h尿量较A组显著降低(P<0.05).C1组24 h Upro较A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黄丹胶囊对DN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黄丹胶囊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糖、肾脏系数、尿量、尿蛋白、BUN及Scr水平.

    作者:田涛;邓丽;王红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替格瑞洛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老年患者介入术69例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老年患者介入术后的疗效及其对无复流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关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患者于术前口服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观察组患者术前口服阿司匹林及替格瑞洛.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8h后,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较治疗前未见明显差异,而C反应蛋白(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CRP及MMP-9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无复流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替格瑞洛配合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无复流发生率,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姚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奥拉西坦与吡拉西坦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急性期认知功能障碍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奥拉西坦与吡拉西坦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急性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70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奥拉西坦组(36例)予奥拉西坦注射液4.0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21d为1个疗程;吡拉西坦组(34例)予吡拉西坦注射液同等剂量治疗,每日1次,21 d为1个疗程.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MMSE和MoCA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奥拉西坦组评分高于吡拉西坦组(P<0.05).结论 奥拉西坦较吡拉西坦可更好地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安全性较高.

    作者:柏峻霞;王义兰;李梁蜜;李承;冯裕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688例药源性呃逆文献分析

    目的 探讨引起呃逆的药物种类及临床特点.方法 检索1994年1月至2015年1月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相关文献,关键词为“呃逆”“膈肌痉挛”,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共检索出相关文献194篇,报道688例药源性呃逆,涉及63种药物,包括地塞米松(460例)、抗肿瘤药物(35例)、青霉素钠(20例)等.688例患者中,男598例,女90例.结论 引起呃逆的药物主要为地塞米松,男性为主,机制不明.

    作者:熊建群;高晓波;何珍;张恒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企业仿制药产品决策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对仿制药产品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和重要性排序.方法 运用迈克尔波特五力模型和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仿制药产品决策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依次是替代品威胁、现有竞争者竞争强度、购买方议价能力、供应商议价能力和新进入者威胁,关键因素为客户对替代品的使用倾向.结论 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结果可作为仿制药企业制定产品策略的参考与依据.

    作者:邱屹;武志昂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自拟肺舒配方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症30例

    目的 探讨肺舒配方颗粒口服治疗稳定期肺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肺舒配方颗粒,治疗3个月.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增加幅度更显著(P<0.05);两组生存质量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且观察组减少幅度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3大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未发生与用药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自拟肺舒配方颗粒口服治疗稳定期肺肾两虚型慢阻肺临床疗效好,能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作者:黄雅菊;朱启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氨溴索亚微乳理化性质研究

    目的 探讨氨溴索亚微乳的理化性质.方法 在氨溴索亚微乳处方和制备工艺的基础上,对乳剂类型、粒径、pH、黏度等理化性质进行考察.结果 制备的乳剂外观为乳白色,3批样品的粒径分别为169.9,170.0,166.8 nm,平均pH为8.12,8.19,8.23,25℃时黏度为(1.9±0.1)mPa·s.结论 氨溴索亚微乳注射剂的理化性质稳定,符合静脉注射要求.

    作者:张会丽;李阳杰;李书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52例及对病毒载量等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对病毒载量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疗程均为16周.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HBV-DNA均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中肝酶谱及肝纤4项等指标较前未见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HBV-D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肝酶谱及肝纤4项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67.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23%(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安全,同时能显著降低HBV-DNA等指标水平.

    作者:卢广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60例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20例,均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常规护理组与护理干预组,各60例.结果 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护理干预组手足口病症状评分均较高(P<0.05);口腔溃疡预后、发热消退、疱疹消退及咽峡红肿消退时间均缩短(P<0.05);护理评分量表中不良反应、并发症、手足口病症状、临床症状缓解、临床预后评分均较高(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明显,症状缓解更迅速,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玉荣;薛亚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中α-萘酚杂质

    目的 建立测定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中α-萘酚杂质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岛津-GL Inertsil CN-3液相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正丁醇-磷酸缓冲液(13∶17∶7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为40℃.结果 α-萘酚含量在8 × 10-4~8×10-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7 6),平均回收率为99.08%,RSD为0.89%(n=12).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耐用性好、准确度高,可以控制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中α-萘酚的含量.

    作者:隋海山;戚威;王立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8例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4粒/次,3次/日,疗程6周.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4.21%和78.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42%和65.79%(P<0.05).治疗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适宜临床应用.

    作者:耿岩;龚雪;葛晓丽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顺铂联合培美曲塞治疗老年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顺铂(DDP)联合培美曲塞(PMX)治疗老年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医院收治的老年晚期非鳞状NSCLC患者80例随机分为PP组及GP组,各40例.GP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PP组采用顺铂联合培美曲塞治疗,化学治疗(简称化疗)至少2个疗程.结果 GP组近期有效率(RR)为15.00%,疾病控制率(DCR)为47.50%,化疗后卡氏生活质量(KPS)评分改善率为30.00%;而PP组RR为27.50%,DCR为77.50%,化疗后KPS评分改善率为52.50%,均显著优于GP组(P<0.05).治疗后随访PP组患者总生存时间(0S)为8~ 20个月,中位OS为13.8个月,1年生存率为66.50%,较GP组显著延长(P<0.05).PP组Ⅰ~Ⅲ度骨髓抑制相关不良反应(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55.00%,42.50%,40.00%,均显著低于GP组(P<0.05),且胃肠道反应及肾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GP组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 老年晚期非鳞状NSCLC采用顺铂联合培美曲塞治疗,近期疗效显著,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时间,且安全性更好.

    作者:朱湘芸;王洵;赵弘卿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左卡尼汀对维持性透析患者心脏生物标记物和糖类抗原125的影响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对维持性透析患者心脏生物标记物和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医院收治的维持性透析且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纠正心衰,应用抗凝药物、重组促人红细胞生成素,降糖,调脂,扩冠等相关支持治疗.观察组于每次透析结束时静脉滴注左卡尼汀注射液,连续用药12周.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125、脑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肌钙蛋白(cTnⅠ)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均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影响治疗.结论 左卡尼汀对维持性透析患者心功能具有积极影响,可显著提高左心功能,改善心脏生物标记物及CA125水平,且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刘莉;牛世慧;刘明鑫;王娜娜;卢泽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复方樟柳碱治疗外伤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缺血性病变50例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缺血性病变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外伤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缺血性病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妥拉苏林注射液,观察组患者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均治疗21d.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有10例视力未改善,而观察组仅有1例未改善,视力状况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视野缺损减少超过40%者19例,视野缺损的恢复情况也较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患者眼动脉、视网膜中动脉和脉络膜前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AV)较对照组明显增高,阻力指数(R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阳性率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VEGF及HIF-1 α与患者的视力、视野、眼动脉PAV、视网膜中央动脉PAV和脉络膜前动脉PAV呈显著负相关,与患者的眼动脉RI、视网膜中央动脉RI和脉络膜前动脉RI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外伤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缺血性病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视野及眼部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可能与该药可降低患者的VEGF及HIF-1α表达有关.

    作者:庄京京;杨庆松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右美托咪定用于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对心肌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医院收治的接受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均予相同的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以丙泊酚维持,并持续泵入瑞芬太尼镇痛,间断于顺式阿曲库胺维持肌松.观察组予右美托咪啶全身麻醉维持,首予0.001 mg/kg持续泵入15 min后,以0.0005 ~0.001 mg/(kg·h)维持,术中为变量调节麻醉深度.术中两组均应用康斯特保护液(HTK)心脏停跳液进行心肌保护,同一组体外循环师进行体外循环维持.结果 观察组的脑电双频(BIS)值和心肌酶相关指标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5),并维持于较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结论 右美托咪定应用于CPB心脏瓣膜置换术,可以有效保护患者的心肌功能.

    作者:张玉辉;高亚坤;肖连波;杨明;周继梧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不稳定心绞痛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成本-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192例,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96例.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药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西药治疗.分析两组成本-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时间、频率及硝酸甘油使用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两组总ST段、总T波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试验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类型及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x2=0.146,P>0.05);试验组成本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成本-效果比(C/E)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C/△E=14.0在合理范围内.结论 中药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成本-效果分析在合理范围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兴泽;赵婷丽;林荣;李成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