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术后应激性溃疡的防治概述

张艳玲

关键词:应激性溃疡, 心脏直视手术, 质子泵抑制剂, H2受体拮抗剂
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术后应激性溃疡的防治策略.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从有关指南、专家建议、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分析.结果与结论 行心脏直视手术后,体外循环的全身炎症反应和手术创伤会导致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完成后的机械通气、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阻断时间的延长可明显增加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除了尽快消除引起应激性溃疡的高危因素,仍需要选择质子泵抑制剂(PPI)、H2受体拮抗剂(H2RA)等药物来预防和减少术后应激性溃疡.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桔梗及其临床配伍的研究进展

    桔梗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桔梗及其临床配伍的研究文献,对桔梗的栽培,质量标准分析、临床配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为桔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作者:刘骏;邓菲;李柯静;彭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糖尿病胃轻瘫36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多潘立酮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脾消痞方口服,连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总体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优于单用西医治疗.

    作者:缪亚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药物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焦虑抑郁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伴有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确诊为冠心痛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量化评分.筛选出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171例,随机分为抗焦虑抑郁药物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组86例,常规治疗对照组85例,分别统计两组12个月内的再入院率和平均住院日,并采用焦虑抑郁评分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组再入院率为12.79%、平均住院天数为(15.2±2.31)d,对照组再入院率为69.23%、平均住院天数为(23.5±3.78)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SAQ评分及HAMD及HAMA量化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 抗焦虑抑郁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伴有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的预后,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冉瑞明;康忠明;张宁;史光东;向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住院药房与临床科室沟通矛盾的焦点及对策初探

    为促进医院各科室之间的沟通,以及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以住院药房为切入点关注医技科室和临床科室之间的关系现状.通过分析,对常见矛盾提出初步对策.

    作者:王欢;龙远华;刘同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桃仁、苦杏仁及其混伪品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综述桃仁、苦杏仁及其混伪品的性状、显微、理化、薄层、蛋白质电泳鉴别、含量测定、指纹图谱研究进展,为桃仁、苦杏仁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崔田;黄丽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持续质量改进用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质量管理的成效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 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质量管理中,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和隐患进行讨论、分析、找出原因并制订持续改进措施,实施质量改进.结果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后,工作质量得到明显提高,配置差错率由实施计划前0.18‰降至0.04‰,操作违规及劳动纪律由0.82‰降至0.28‰,杜绝或减少了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结论 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质量管理中引进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配置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保证了静脉输液质量及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侯疏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廉价救命药的立法保护刍议

    目的 解决廉价救命药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障社会公众的用药权益.方法 通过总结廉价救命药的发展现状,对廉价救命药缺失的原因和由此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应构建完善的基本医疗卫生法律体系,保障廉价救命药的生存与发展.

    作者:倪新兴;田侃;贺云龙;刘清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热淋清颗粒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感染56例

    目的 观察热淋清颗粒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12例泌尿系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给予热淋清颗粒加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消除时间和尿细菌学改变.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64%和8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尿急、尿频、尿痛)和发热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白细胞镜检结果较治疗前显著性减少(P<0.05);尿细菌培养(个/mL)中,治疗前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91±10)个/mL和(40±8)个/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淋清颗粒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感染是有效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银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盐酸氨溴索与痰热清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目的 考察盐酸氨溴索与痰热清注射液不同浓度下、不同溶剂中相互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用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盐酸氨溴索即为A组,配制成高、中、低浓度溶液(A1,A2,A3);痰热清分别以0.9%氯化钠注射液、果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配置成B组溶液,各稀释成高、低浓度溶液(B1,B2,B3,B4,B5,B6).将A组溶液与B组溶液两两混合,分别测定药液pH,观察药液外观变化.结果 A1与B组溶液均产生棕灰色或灰白色沉淀,并完全沉积于试管壁;A2与B组溶液均产生棕黄沉淀,并部分沉积于试管壁;A3与B组溶液无肉眼可见沉淀,但室温下静置48 h后亦有沉淀产生.结论 在不同浓度下、不同溶剂中,盐酸氨溴索与痰热清注射液均存在配伍禁忌,高浓度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痰热清注射液接触极易发生反应、产生沉淀,且沉淀易于沉积.

    作者:吴迪;李苏芹;王德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脉络宁注射液联合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带状疱疹38例

    目的 观察脉络宁联合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将7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予以抗病毒、维生素B1、甲钴胺等治疗;对照组加服转移因子口服液10 mL,3次/日;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脉络宁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日.两组均14d为1个疗程.结果 在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例数、疼痛程度评分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脉络宁联合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带状疱疹,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缩短病程,降低PHN的发生率,改善睡眠及生活质量,适宜临床应用.

    作者:麻娜;周静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全自动片剂摆药机上线运行的应用实践

    目的 为准备配置全自动片剂摆药机的医疗机构提供参考.方法 介绍医院全自动片剂摆药机上线运行的前期准备、调试方法.结果 全自动片剂摆药机顺利上线运行.结论 前期准备及调试是全自动片剂摆药机顺利上线运行的重要保障.

    作者:宋海宁;黄心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发展的曲折和未来弘扬之路

    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新的时期,中医的弘扬和发展受到了现代医药学的冲击,曾一度举步维艰.在目前国家的大力扶持和推动中医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医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仍有许多困难和曲折.应在客观分析的同时探索适合中医发展的佳方式,实现中医和现代医学的有机融合,将不断弘扬中医文化.

    作者:毕波;申俊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独一味胶囊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48例

    目的 观察独一味胶囊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独一味胶囊3粒,3次/日,于经前3d服药,至月经来潮后3d.治疗组同时配合耳穴贴压,取穴为子宫、内分泌、交感、皮质下、神门、盆腔,可酌加肝、肾、腰骶椎穴;患者每日自行按压,月经期延长按压时间、增加按压频率;双耳交替施治,月经期取双侧耳穴,6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痛经症状评分分别为95.83%和(4.12±2.1 1)分,均优于对照组的85.42%和(6.96±2.83)分(P<0.05).结论 独一味胶囊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简便经济,适宜临床推广.

    作者:高桂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痛泻宁颗粒治疗小儿肠痉挛30例

    目的 探讨痛泻宁颗粒治疗小儿肠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60例肠痉挛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应用痛泻宁颗粒(治疗组)与颠茄片(对照组)口服治疗,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67%(P <0.05),且腹痛明显缓解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痛泻宁颗粒治疗小儿肠痉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姜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注射用硫普罗宁致低热、胸闷、喘憋1例

    患者,女,61岁,发现肝占位2年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验,甲胎蛋白(AFP) 184.32 ng/mL,癌胚抗原(CEA) 1.23 ng/mL,癌抗原-199(CA-199)59.55 U/m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6.3 U/L,血清钾3.07 mmol/L,促甲状腺激素19.32μIU/mL,余正常,考虑为原发性肝癌合并慢性肝功能损伤、低钾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作者:刘贤伟;吴诚;张建华;周丁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成人惊恐障碍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及手工检索,以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m)、帕罗西汀(paroxetine)、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为检索词,全面收集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维普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disc)、万方全文数据库自创刊起关于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惊恐障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终纳入的RCT按照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的方法,严格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对同质性研究采用Revman 5.0.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8个RCT,共包括716名受试对象.治疗第1周、第2周和第4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的有效性得分均显著高于帕罗西汀组,有统计学意义[第1周末,MD=-1.93,95% CI(-2.68,-1.19),P=0.57;第2周末,MD=-4.6,95% CI(-6.51,-2.69),P<0.000 01;第4周末,MD=-1.2,95% CI(-1.98,-0.43),P=0.35];治疗第6周和第8周后艾司西酞普兰组与帕罗西汀组的有效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第6周末,MD=-0.74,95% CI(-1.53,0.04),P=0.98;第8周末,MD=-0.55,95% CI(-1.21,0.12),P=0.72];疗程结束后的终末治愈率艾司西酞普兰组与帕罗西汀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9,95% CI (0.72,1.09),P=0.59];在分析的所有不良反应报告中,艾司西酞普兰组与帕罗西汀组所有不良反应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成人惊恐障碍的长期疗效与帕罗西汀相当,但起效快于帕罗西汀,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作者:刘源;杨静谟;芮贝贝;徐婷娟;徐维平;魏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三药联合治疗溃疡期压疮32例

    目的 探讨三药联合治疗溃疡期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62例(62处)溃疡期压疮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均使用气垫床,彻底清创消毒创面,使用双氧水冲洗,用甲硝唑纱布湿敷15 min后取下,再涂抹湿润烧伤膏,以无菌纱布覆盖;研究组在涂抹湿润烧伤膏前喷洒金因肽,后以无菌湿纱布覆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愈合时间.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为63.33%,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平均愈合时间为(9.15±2.23)d,对照组为(16.14±3.46)d,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三药联合治疗溃疡期压疮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雪;李晓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美国药品广告管理模式分析

    美国是当今世界广告业发达的国家之一.虽然在其发展初期,管理曾出现过混乱,但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美国现已拥有规整、严格的广告监管系统,其广告行业的整体发展也处于有序状态.该文从政府机构、行业自律和法律法规3个方面分析了美国药品广告管理的特点并总结了其管理经验.

    作者:田耀;刘卫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例直肠癌患者术后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化学治疗方案的药学监护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直肠癌患者术后伊立替康+卡培他滨(XELIRI)方案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的药学监护切入点.方法 针对1例直肠癌患者术后XELIRI方案化疗过程,进行化疗方案评价,对癌痛治疗提供建议,监测并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结果 通过临床药师的药学监护,患者化疗过程中获得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了药物治疗效果,减少了药物损害.结论 对于肿瘤患者,建立和完善药学监护要点,可促进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的发展,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嘉婧;曾勇;郑咏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复方龙星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复方龙星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地龙、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复方龙星片中次黄嘌呤及黄芩苷的含量.结果确立了制剂中地龙、黄芩的定性鉴别方法.次黄嘌呤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20 6 ~ 2.06 μg(r=0.999 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75%,RSD为2.66%(n=9);黄芩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65 4 ~1.962μ g(r=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7%,RSD为1.49%(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有效控制复方龙星片的质量.

    作者:徐光临;易月;刘力;徐德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