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桂艳
目的 探讨甘桔冰梅片治疗急性咽炎的疗效.方法 将62例急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甘桔冰梅片,对照组32例给予草珊瑚含片,并记录疗效指标.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为13.33%,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的治愈率为6.25%,总有效率为53.1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甘桔冰梅片对急性咽炎的疗效显著,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作者:叶锦雄;李艳;林灼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医院门诊药房抗菌药物处方现状,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指导.方法 随机抽取三峡库区某基层医院2012年1月至12月的门诊处方共计18 152张,统计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分析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 门诊处方中含抗菌药物处方7 315张,占总抽处方数的40.30%,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219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2.99%.结论 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明显超过规定,存在一定不合理使用情况,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提高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水平.
作者:陈宗清;邓天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介绍神经营养药物脑苷肌肽的临床研究与应用进展.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归纳和综述.结果 脑苷肌肽临床应用广泛,对急性脑血管病变、神经损伤恢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帕金森病、痴呆、精神分裂症等均有良好的疗效.结论 脑苷肌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研究的深入,其临床应用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作者:沙皖;陈路佳;卢海波;胡晓艺;胡正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建立复方龙星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地龙、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复方龙星片中次黄嘌呤及黄芩苷的含量.结果确立了制剂中地龙、黄芩的定性鉴别方法.次黄嘌呤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20 6 ~ 2.06 μg(r=0.999 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75%,RSD为2.66%(n=9);黄芩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65 4 ~1.962μ g(r=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7%,RSD为1.49%(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有效控制复方龙星片的质量.
作者:徐光临;易月;刘力;徐德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系统评价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成人惊恐障碍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及手工检索,以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m)、帕罗西汀(paroxetine)、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为检索词,全面收集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维普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disc)、万方全文数据库自创刊起关于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惊恐障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终纳入的RCT按照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的方法,严格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对同质性研究采用Revman 5.0.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8个RCT,共包括716名受试对象.治疗第1周、第2周和第4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的有效性得分均显著高于帕罗西汀组,有统计学意义[第1周末,MD=-1.93,95% CI(-2.68,-1.19),P=0.57;第2周末,MD=-4.6,95% CI(-6.51,-2.69),P<0.000 01;第4周末,MD=-1.2,95% CI(-1.98,-0.43),P=0.35];治疗第6周和第8周后艾司西酞普兰组与帕罗西汀组的有效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第6周末,MD=-0.74,95% CI(-1.53,0.04),P=0.98;第8周末,MD=-0.55,95% CI(-1.21,0.12),P=0.72];疗程结束后的终末治愈率艾司西酞普兰组与帕罗西汀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9,95% CI (0.72,1.09),P=0.59];在分析的所有不良反应报告中,艾司西酞普兰组与帕罗西汀组所有不良反应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成人惊恐障碍的长期疗效与帕罗西汀相当,但起效快于帕罗西汀,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作者:刘源;杨静谟;芮贝贝;徐婷娟;徐维平;魏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解决廉价救命药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障社会公众的用药权益.方法 通过总结廉价救命药的发展现状,对廉价救命药缺失的原因和由此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应构建完善的基本医疗卫生法律体系,保障廉价救命药的生存与发展.
作者:倪新兴;田侃;贺云龙;刘清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复方枇杷桔梗膏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复方枇杷桔梗膏中的枇杷叶、罂粟壳、桔梗和薄荷脑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该制剂中的吗啡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复方枇耙桔梗膏中枇杷叶、罂粟壳、桔梗和薄荷脑的TLC中,在与对照药材溶液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吗啡选样量在0.020 4 ~1.023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 =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09%,RSD为1.40%(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谢周涛;胡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痛泻宁颗粒治疗小儿肠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60例肠痉挛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应用痛泻宁颗粒(治疗组)与颠茄片(对照组)口服治疗,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67%(P <0.05),且腹痛明显缓解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痛泻宁颗粒治疗小儿肠痉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姜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医院假丝酵母菌感染特点及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假丝酵母菌,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TB微生物鉴定仪、ID32C真菌鉴定板、ATB FUNGUS3药敏板进行真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在标本分离的351株假丝酵母菌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74.93%),其次是光滑假丝酵母菌(14.53%).检出的真菌标本以痰所占比例高(61.54%),尿液次之(22.79%).分离的假丝酵母菌对各类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以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敏感性高,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医院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在临床医疗中应重视真菌的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指导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延缓耐药菌的产生.
作者:江新;甘正端;蒙开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多潘立酮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脾消痞方口服,连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总体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优于单用西医治疗.
作者:缪亚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三药联合治疗溃疡期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62例(62处)溃疡期压疮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均使用气垫床,彻底清创消毒创面,使用双氧水冲洗,用甲硝唑纱布湿敷15 min后取下,再涂抹湿润烧伤膏,以无菌纱布覆盖;研究组在涂抹湿润烧伤膏前喷洒金因肽,后以无菌湿纱布覆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愈合时间.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为63.33%,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平均愈合时间为(9.15±2.23)d,对照组为(16.14±3.46)d,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三药联合治疗溃疡期压疮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雪;李晓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测定水氯甲痤疮凝胶剂中3组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VP-ODS C18色谱柱(150 mm ×4.6mm,4.6μm),甲醇-水-冰醋酸(50∶50∶1.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 μL,试验过程空调控温在25℃.结果 水杨酸质量浓度在60~3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氯霉素质量浓度在30 ~ 15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甲硝唑质量浓度在15 ~ 75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水杨酸、氯霉素和甲硝唑分别为101.65%,100.71%和101.48%,RSD分别为0.78%,1.19%和1.22%(n=6).结论 该方法简单、灵敏、重现性好,可作为水氯甲痤疮凝胶剂中3组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李容;舒德忠;徐道英;王柏桉;郑维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优化布洛芬乳膏的处方工艺.方法 采用乳化法制备布洛芬乳膏,以鱼鳔为半透膜,利用立式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扩散试验,以6h累积渗透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其处方工艺.结果 三乙醇胺的含量对布洛芬乳膏处方影响大,蓖麻油和硬脂酸的含量影响次之,氮酮的含量也有影响.佳布洛芬孔膏处方为布洛芬5%,单硬脂酸甘油酯4%,甘油10%,硬脂酸20%,三乙醇胺1%,蓖麻油30%,氮酮3%,蒸馏水27%.6h平均累积渗透量为4.096 mg.结论 研制的布洛芬乳膏成型性好、工艺可行.
作者:祝侠丽;贾永艳;李杰;邢鹏杰;于兆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 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质量管理中,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和隐患进行讨论、分析、找出原因并制订持续改进措施,实施质量改进.结果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后,工作质量得到明显提高,配置差错率由实施计划前0.18‰降至0.04‰,操作违规及劳动纪律由0.82‰降至0.28‰,杜绝或减少了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结论 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质量管理中引进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配置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保证了静脉输液质量及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侯疏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桔梗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桔梗及其临床配伍的研究文献,对桔梗的栽培,质量标准分析、临床配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为桔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作者:刘骏;邓菲;李柯静;彭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独一味胶囊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独一味胶囊3粒,3次/日,于经前3d服药,至月经来潮后3d.治疗组同时配合耳穴贴压,取穴为子宫、内分泌、交感、皮质下、神门、盆腔,可酌加肝、肾、腰骶椎穴;患者每日自行按压,月经期延长按压时间、增加按压频率;双耳交替施治,月经期取双侧耳穴,6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痛经症状评分分别为95.83%和(4.12±2.1 1)分,均优于对照组的85.42%和(6.96±2.83)分(P<0.05).结论 独一味胶囊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简便经济,适宜临床推广.
作者:高桂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提高中药制剂质量,促进基层医院中药制剂的健康发展.方法 从剂型、工艺、质量标准、药检、包装、有效期等方面阐述基层医院中药制剂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结果与结论 针对基层医院中药制剂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采取措施,有的放矢,各个击破,对于提高中药制剂质量、促进基层医院中药制剂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卫忠;韩志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患者,女,42岁,因“寻常型银屑病”于2013年5月3日人院.人院时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检查示头皮红斑块,上覆银白色鳞屑,束状发;躯干、四肢多发米粒至蚕豆大小红丘疹,上覆鳞屑;奥氏征(+).全身关节无肿痛、畸形,全身皮肤未见脓疱、水疱,指、趾甲未见异常.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系统性疾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否认重大手术、外伤、输血史.
作者:乔丽;杨志勇;李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经济性评估是对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价的重要一环.该文运用过程控制的管理理念,结合以结果为导向的公共政策绩效评价方法,初步构建了基本药物制度的经济性评价模型,并对指标设计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为监测评价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绩效及提升制度发展的经济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蒋苏苑;汤少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某院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颅内感染发生的情况、预防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 抽查、统计、分析某院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神经外科手术患者240例,统计发生颅内感染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某院神经内科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为29.58%,高于国内相关报道.结论 对于手术复杂、耗时长、易发生感染的患者,应积极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治疗,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降低颅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谢军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