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陈杰;苗加伟;封玉玲
目的:探讨如何充分发挥药师在门诊药物咨询工作中的作用。方法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进行分析。结果药师综合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论药物咨询是药学工作的拓展和完善,是全程化、个体化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药师不仅应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还需要必备的药学心理知识、法律常识、实用沟通技巧等,帮助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使药物更好地发挥其生理效应。
作者:王秋良;李连新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2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半夏泻心汤,每日1剂,连服8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幽门螺杆菌(HP)阴转率。结果8周后,观察组痊愈率(31.82%)、总有效率(89.39%)均略高于对照组(21.31%和77.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85,P =0.182;χ2=3.500,P =0.061);观察组与对照组 HP 阴转率(95.24%比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 检验,P =0.047)。两组患者服药期间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与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较西药三联疗法更能有效保护胃黏膜,促进 HP 清除。
作者:王月新;武迎军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效果。方法90例 UAP 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和稳心颗粒。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43/45),对照组为7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P <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积分及高敏 C 反应蛋白(hs - CRP)均显著降低( P <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左卡尼汀联合稳心颗粒能有效改善UAP 症状,标本同治兼顾,安全指数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娅丽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患者,男,32岁,因右侧阴囊疼痛门诊就诊,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0.1 g,每天2次)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深圳致君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20120839,规格为每片0.1 g,每天2次)后疼痛明显缓解。2 d 后感双侧腰部一过性酸胀不适,此后多次解全程洗肉水样血尿,无血凝块,排尿时无尿频、尿急、尿痛。询问病史,既往无泌尿系结石及血尿史,无药物过敏史,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及黑便。体格检查示生命体征正常,神志清楚,心律齐,双肺呼吸音清,双肾区无叩击痛,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腹平软,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肝脾未触及。查尿常规示红细胞(+++),蛋白(+),白细胞(-),初诊时尿常规正常;血常规、肾功能检查正常;泌尿系彩超,静脉肾盂造影,肾脏、膀胱 CT 及膀胱镜检均未见结石及新生物。考虑血尿可能与药物有关,且既往多次服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均未出现血尿,遂试停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未用止血药物。停药次日血尿停止,尿液转清。随访至今,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作者:陈天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红花黄色素是从中药红花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扩张微细动脉、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作用,并能调节血脂、清除有害氧自由基,目前主要应用于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治疗。该文就近几年红花黄色素在临床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忠全;丁卓伶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盐酸氟西汀联合乌灵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6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均予以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乌灵胶囊,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定焦虑、抑郁症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Barthel 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判断疗效。结果两组患者 HAMA,HAMD 及 NIHSS 评分明显下降,ADL 评分明显升高( P <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盐酸氟西汀联合乌灵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有效。
作者:孔祥芳;肖娟;王坤红;于彩敏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进行持续干预的效果,为后期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干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10月至12月和2013年4月至6月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临床药师干预,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医师在预防用药指征、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给药频次、溶剂选择、溶剂量、首次预防用药时间、术后用药持续时间、联合用药等方面的使用合理率有了明显提高;人均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时间由5.67 d 降至3.21 d。结论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推动作用。
作者:王会容;罗诚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难治性胃溃疡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医院就诊的难治性胃溃疡患者68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呋喃唑酮的10日序贯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疗程结束后评估不良反应,通过胃镜检查判断疗效。结果试验组溃疡基本愈合率(47.06%)、有效率(91.18%)、幽门螺杆菌根除率(85.2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5.29%,64.71%,58.8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完全愈合率(23.53%比14.71%)、部分愈合率(20.59%比29.41%)、不良反应发生率(35.29%比38.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中药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四联序贯疗法治疗难治性胃溃疡的疗效显著,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吴利刚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为基层医院的药师切入临床开展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介绍医院药师自2012年6月创办药讯的内容、格式、稿源、排版等实践,结合笔者约稿及编辑的体会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药师与医院临床用药紧密结合编辑药讯,既能促进医院药师由单纯供应向为患者服务转型,也能保障医院医疗质量与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韩毅音;常佳;杜广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甘草中异甘草素和甘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度洗脱和检测波长时间序列采样的方法,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检测波长0~25 min 时为276 nm,25~70 min 时为360 mn,流速为0.8 mL / min,同时测定甘草中异甘草素和甘草素的含量。结果异甘草素和甘草素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28~0.28μg 和0.064~0.64μg,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92%和98.27%,RSD 分别为1.29%和1.67%。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单,可为甘草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周娅静;常靖;石海燕;王青;马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溶栓、抗凝、保护脑细胞、降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血浆内皮素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记录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也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欣;屈晓霞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提高医药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方法利用官方网站收集46家医药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数据,从创新活力、创新实力、创新存活力、创新潜力4个方面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近几年,医药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增强,有效专利增多,但尚有不够完善的地方。结论医药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情况整体较好,但其创新活力、创新实力和创新潜力不均衡,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
作者:隋娜娜;刘兰茹;朱虹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了解消化系统药物的利用现状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2008年至2012年某三甲医院消化系统药物使用的相关数据,对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消化系统药物的使用数量及销售金额逐年上升;销售金额排序前3位分别是胃酸分泌抑制药、肝胆疾病辅助用药、胃黏膜保护药;DDDs 较高的为胃酸分泌抑制药、促胃肠动力药;销售金额近5年排首位的是雷贝拉唑钠;DDDs 排序前10位药物的序号比基本趋近于1,DDC 值较低。结论消化系统药物用量在普遍增加,且药品排序变化不大,日均用药费用较低,该院门诊用药较合理。
作者:吴寒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实施药学监护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关注患儿化学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肿瘤溶解综合征、药品不良反应,与医生一起调整用药方案,对护理人员进行用药指导,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用药教育。结果临床药师以药效学、药动学、药品不良反应、药物配伍禁忌等方面作为切入点,对患儿的治疗过程进行药学监护,促进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论临床药师通过与医护人员的合作,为患儿提供药学服务,可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发挥促进合理用药的积极作用。
作者:高羽 刊期: 2014年第16期
患者女,22岁,因“盆腔炎”于2012年11月9日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体格检查示右下腹附件区压痛。予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江苏长江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12060511,规格为0.4 g :100 mL)100 mL 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用药3 d,于第3天(11月11日)静脉滴注替硝唑约10 min,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大汗淋漓,查脉搏消失、血压测不出,面色苍白,神情淡漠,呼之难应,皮肤湿冷,听诊心音低钝、律齐、心率约40次/分。立即停止静脉滴注替硝唑,让患者平卧,头低脚高位,吸氧(3 L / min),开放双通道,地塞米松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中快速静脉滴注,阿托品0.5 mg 静脉注射,同时补液扩容、纠酸。30 min 后测心率78次/分,血压108/78 mmg,神志清,病情平稳。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67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静脉给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远高于其他给药途径;抗菌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几率较高;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为常见。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管理制度,为减少或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安全保障。
作者:黄庆翠;陈琳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分析和总结以往医院药房托管模式和经验,提出医院药房托管模式改进思路。方法通过查阅近期国内文献,了解部分托管药房的经营状况,对我国医院药房托管的现实意义、优势与弊端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与结论参与医院药房托管活动的各方应增强社会责任感,应保障托管各方的适当经济利益,通过第三方机构客观地对托管各方进行评估管理,建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利益关系统一体,着力解决医院托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作者:涂禾;陈韵蓓;张忠;李儒杰;温慧敏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降温等综合治疗及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注射液并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7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 P <0.05);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适宜临床推广。
作者:刘兰茹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改进国家标准 GB / T5009.37的酸价测定方法,建立可行的蜂胶软胶囊酸价测定方法。方法对样品前处理、滴定方式等进行试验研究以及方法学考察。结果样品经石油醚溶解提取、滴定前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能明显、准确地观察终点。结论改进方法终点判定明显、准确,适用于本身颜色和原辅料颜色较深的蜂胶软胶囊的酸价测定。
作者:李秀梅;杨堃;许凯羿;兰玉坤 刊期: 2014年第16期
目的:检测肝脏良性肿瘤、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患者的 D -二聚体(D - 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含量,探讨两者在肝脏肿瘤中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贝克曼 AU -4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对16例肝脏良性肿瘤患者、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24例肝转移癌患者进行 D - D 和 FDP 含量检测。结果肝脏良性肿瘤组、原发性肝癌组、肝转移癌组患者中,血清 D - D 含量分别为(0.92±0.67)mg / L,(1.43±0.90)mg / L,(2.25±1.00)mg / L,FDP 含量分别为(3.38±1.78)mg / L,(6.72±4.57)mg / L,(10.41±8.95)mg / L,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5或 P <0.01);在肝转移癌、原发性肝癌、肝脏良性肿瘤患者中,D - D阳性率分别为31.25%,46.15%,79.17%,FDP 阳性率分别为25.00%,42.31%,87.50%,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监测 D -D 和 FDP 的活性改变,对于肝脏不同肿瘤的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世龙;张宝;周秀艳;韩素桂;黄彩云;张宝琴 刊期: 201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