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2011年下半年门诊处方点评分析

粟珊;唐文;李友有

关键词:门诊处方, 分析点评,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提高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抽查医院2011年7月至12月门诊处方2 100张,进行统计分析并点评.结果 不合格处方305张,占抽查处方的14.52%.其中不规范处方215张,占不合格处方的70.49%;用药不适宜处方86张,占不合格处方的28.19%;超常处方8张,占不合格处方的2.62%.平均用药品种2.96个,平均处方金额158.42元,基本药物使用比例57.47%,药品通用名使用率100%,抗菌药物使用比例37.86%,注射剂使用比例20.62%.结论 门诊处方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医师和药师应共同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加强协作.医院必须加强处方质量管理,促进合理用药.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8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脑梗死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内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使用情况,以利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查阅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内科住院期间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病历213份,对其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率为92.49%,适应证符合率为100%,用法用量符合率为68.53%,2种或2种以上联合用药率为81.73%,发生不良反应2例.结论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应用存在一些问题,临床药师应发挥作用,规范用药方案,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郑火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丹参川芎嗪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30例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卧床休息、控制诱因、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和血糖,应用钙离子抗拮剂、β-受体阻滞剂,口服肠溶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10mL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天,并联合使用10 mL硝酸甘油注射液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限速静脉滴注,1次/天,14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0.00%,治疗组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3.33%,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得到明显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后出现1例皮疹,减慢输液后症状消失,其他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复查肝肾功能、血尿便常规均无异常.结论 丹参川芎嗪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电图,明显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缩短发作时间,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荐讴;陈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金嗓口服液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研究

    目的 考察金嗓口服液长期给药对大鼠的影响,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中、高[1,5,10mg/(kg·d)]剂量组,灌胃30 d后,各组随机处死雌雄大鼠5只,取尾静脉血测定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解剖动物观察各脏器情况,计算脏器相对质量,对心、肝、肾、肺作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余大鼠停药继续喂养观察10 d,于停药后第11天处死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连续给药30 d后,各剂量组动物的体重、脏器相对质量、血常规未发生变化.病理组织学检查,各剂量组动物的心、肝、肾、肺均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结论 金嗓口服液长期用药无毒性反应.

    作者:王林丽;吕金胜;李卓恒;孟德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大鼠体内槲皮素的血药浓度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槲皮素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应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10只大鼠(雌雄各半)灌胃给予槲皮素50 mg/k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槲皮素的血药浓度,以山柰酚为内标,流动相为甲醇-缓冲液(0.1 mol/L NH4AC+0.3 mmol/LEDTA-Na2)-乙酸=(60:40:1,V/V),色谱柱为迪马ODS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测定波长为370 nm,进样量为20μL,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5℃.结果 槲皮素血药浓度线性范围是0.01~50μg/mL(r=0.999 9),定量下限为0.01μg/mL.低、中、高(0.05,5,25 μg/mL)3个质量浓度的回收率为97.2%~103.4%,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10%.大鼠灌胃给予槲皮素50 mg/kg后的大血药浓度为(2.033±0.41)μg/mL,达峰时间为0.5 h,t1/2ke为(4.17±0.64)h,0-∞药时曲线下面积为(6.77±0.80)μg/(h·mL).结论 方法专属性高,准确、灵敏,可为今后槲皮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方法学依据.

    作者:朱红岗;凌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奥氮平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 了解奥氮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00年至2011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网>及国内医药期刊有关奥氮平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并按涉及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奥氮平引起的不良反应共有116例,以男性居多;内分泌系统不良反应为常见,主要表现为体重增加、高血糖、高血脂;严重不良反应多发生于老年人.结论 临床使用奥氮平时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江益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自动化建设对医院药房的发展影响

    目的 探讨自动化建设对医院药房发展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方法 就传统药房与自动化药房在工作中不同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与结论自动化建设对医院药房多方面发展起到了良性促进作用,将成为未来医院药房的总体发展方向.

    作者:汪萌;白少华;李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007年至2011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对2007年至2011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主要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有CCB,ACEI,ARB,β-RB,利尿剂及其他复方制剂.其中,CCB的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位居前列,ARB的用药频度呈快速上升趋势.结论 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基本符合要求,比较合理.

    作者:庞允;李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新鲜马铃薯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外敷治疗甘露醇致静脉炎43例

    目的 观察新鲜马铃薯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外敷治疗静脉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86例静脉输注甘露醇所致的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局部热湿敷;治疗组先予以棉签蘸取地塞米松注射液反复涂摸患肢静脉炎处,5min后再将新鲜马铃薯切片,外敷于患处,用保鲜膜覆盖固定,2~4次/天或马铃薯干燥发黑后更换,更换前仍予地塞米松注射液原液外涂患处.均以6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46.51%,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58%和76.74%(P<0.05).结论 新鲜马铃薯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外敷治疗静脉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疗效优于50%硫酸镁热湿敷,且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惠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021例医务人员的药物咨询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医务人员的药物咨询情况,进一步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对医院药物咨询室3年中医务人员的药物咨询案例进行回顾性统计与分析.结果 咨询人员以护士为多,咨询药物以抗感染用药多,咨询问题主要涉及药物的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事项、特殊人群用药等.结论 开展药物咨询有助于加强医、药、护三方合作,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作者:翁小红;虞燕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概率分析法在我院抗感染药物选择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病原菌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对抗感染经验治疗方案中抗菌药物选择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得到的2 924株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应用概率分析法研究两者对抗感染经验治疗结果的影响.结果 除氨苄西林与头孢唑林外,单药治疗理论上可以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青霉素类、头孢类与喹诺酮类抗茵药物联用后,获得预期治疗效果的概率明显提高,可满足临床需要.结论 概率分析法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预期效果,可用于动态评估感染的经验治疗.

    作者:曹洪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针刺结合甲钴胺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面瘫39例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甲钴胺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面瘫患者7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结合甲钴胺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愈时间.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痊愈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36.46±7.69)d,治疗组为(27.35±4.9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甲钴胺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面瘫疗效显著,可缩短病程,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蔡礼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我院门诊、急诊药房退换药情况分析

    目的 规范门诊退换药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对2010年门诊、急诊西药房退换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退药共1 021例,原因涉及用药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患者拒绝用药或住院、转院等.结论 医师在开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和过敏史,慎重选药,尽量减少退药.

    作者:张爱华;符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自拟复方马钱子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2例

    目的 观察中药散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属痰瘀互结型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属顽痹痰瘀互结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予来氟米特、胸腺肽、萘普生治疗;治疗组(42例)用自拟复方马钱子散,每次6 g,疗程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G、M、A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25例,进步15例,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显效13例,进步19例,总有效率为84.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复方马钱子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九王)痹痰瘀互结型疗效显著.

    作者:杨迎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处方点评对促进处方质量的作用

    目的 探讨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点评干预前和干预后门诊处方各6 000张,比较处方合格率和处方基本指标变化.结果 实施处方点评制度后,处方合格率由点评干预前的89.30%,上升为9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提高了医院处方质量,促进了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柯秋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旋覆代赭汤治疗反流性喉炎31例

    目的 研究旋覆代赭汤在治疗反流性喉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反流性喉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旋覆代赭汤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用药时间、治疗费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6个月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旋覆代赭汤治疗反流性喉炎,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鸳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我院2011年下半年门诊处方点评分析

    目的 提高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抽查医院2011年7月至12月门诊处方2 100张,进行统计分析并点评.结果 不合格处方305张,占抽查处方的14.52%.其中不规范处方215张,占不合格处方的70.49%;用药不适宜处方86张,占不合格处方的28.19%;超常处方8张,占不合格处方的2.62%.平均用药品种2.96个,平均处方金额158.42元,基本药物使用比例57.47%,药品通用名使用率100%,抗菌药物使用比例37.86%,注射剂使用比例20.62%.结论 门诊处方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医师和药师应共同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加强协作.医院必须加强处方质量管理,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粟珊;唐文;李友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参术止带糖浆的灭菌工艺研究

    目的 对参术止带糖浆的灭菌工艺进行研究,改善其外观性状,减少有效成分损失,确定佳灭菌工艺.方法 以外观性状、pH和成品中的有效成分橙皮苷(C28H34O15)为指标,比较煮沸灭菌法和高温瞬时灭菌法.结果 采用高温瞬时灭菌法灭菌的成品pH下降较少,外观性状较好,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结论 参术止带糖浆的灭菌工艺采用高温瞬时灭菌法,可有效提高质量.

    作者:袁武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红菇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红菇是著名的药食两用真菌,在民间被广泛采集利用,具有很高的价值.研究证实红菇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其开发应用前景非常好.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红菇的药理研究进展.

    作者:张云波;夏爱军;梁园;唐哲;周宁宁;张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389例剖宫产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剖宫产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利合理用药.方法 查阅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产科剖宫产1 389份电子病例,对其中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 389例剖宫产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达100%.术前2 h内用药661例(47.59%),术后0~3 h用药475例(34.20%).术后预防性用药持续给药时间3 d内1 046例(75.31%),大于3 d的有343例(24.69%).抗菌药物单用1 174例(84.52%),二联用药208例(14.97%),三联用药7例(0.50%);以单用为主,主要使用头孢菌素类.结论 医院产科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基本合理,但仍需按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应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经济、合理和有效.

    作者:文晓丽;史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小儿痰咳宁巴布剂的提取工艺

    目的 优选小儿痰咳宁巴布剂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提取液中君药黄芩中黄芩苷、臣药炙麻黄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及总固体收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筛选出小儿痰咳宁巴布剂的佳水煎工艺奈件.结果 确定佳水提条件为用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 h,减压提取温度75℃.结论 该提取工艺所得黄芩苷、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及总固体收得率较高,经验证,合理可行,适合于工业生产.

    作者:梁晓燕;罗德祥;李子鸿;吴声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