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树英;郑国启;魏思忱;宋慧;李春英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卧床休息、控制诱因、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和血糖,应用钙离子抗拮剂、β-受体阻滞剂,口服肠溶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10mL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天,并联合使用10 mL硝酸甘油注射液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限速静脉滴注,1次/天,14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0.00%,治疗组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3.33%,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得到明显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后出现1例皮疹,减慢输液后症状消失,其他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复查肝肾功能、血尿便常规均无异常.结论 丹参川芎嗪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电图,明显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缩短发作时间,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荐讴;陈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对2007年至2011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主要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有CCB,ACEI,ARB,β-RB,利尿剂及其他复方制剂.其中,CCB的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位居前列,ARB的用药频度呈快速上升趋势.结论 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基本符合要求,比较合理.
作者:庞允;李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医院内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使用情况,以利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查阅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内科住院期间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病历213份,对其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率为92.49%,适应证符合率为100%,用法用量符合率为68.53%,2种或2种以上联合用药率为81.73%,发生不良反应2例.结论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应用存在一些问题,临床药师应发挥作用,规范用药方案,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郑火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完善药品说明书,以保证药品使用安全、合理、有效.方法 收集中药制剂说明书248份,按照剂型分类,统计每份说明书的项目及重点项目的 内容并进行比较.结果 注射剂说明书的项目相对全,颗粒剂、丸剂的说明书的项目缺失较多,而且是重要项目有缺失.结论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重视对中成药说明书的规范性管理,生产企业应重视药品在临床使用中的信息收集,提高药品的安全性检测,定期修改药品说明书的内容,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保证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作者:胡燕琴;毕玉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方法 分析门诊药房调剂处方差错的原因,提出减少差错的相应措施.结果 药品调剂差错分处方差错和配方差错.门诊药房调剂差错主要集中在单品种数量和相似药名的品种上.结论 医院应严格按规章制度管理,药师应加强业务学习和责任心,以降低发药差错,提高调剂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杨振;蒋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近两年上报的98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品种、抗菌药物类别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率、ADR累及器官或系统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心血管药物及中药制剂引发ADR较多;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导致ADR多.对各类抗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发生例数较多的是氟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是糖肽类、抗病毒类、碳青霉烯类药物.结论 对引发不良反应较多的药物应加以重视,并加强用药监测,以利安全、合理使用.
作者:曾海萍;黄健;崔岚;李珂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病原菌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对抗感染经验治疗方案中抗菌药物选择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得到的2 924株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应用概率分析法研究两者对抗感染经验治疗结果的影响.结果 除氨苄西林与头孢唑林外,单药治疗理论上可以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青霉素类、头孢类与喹诺酮类抗茵药物联用后,获得预期治疗效果的概率明显提高,可满足临床需要.结论 概率分析法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预期效果,可用于动态评估感染的经验治疗.
作者:曹洪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鲑鱼降钙素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年至2012年鲑鱼降钙素所致不良反应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不良反应病例15例,包括皮肤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变态反应.在高年龄段和女性患者中发生率较高.结论 临床上应重视鲑鱼降钙素的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
作者:苏娜;吴斌;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该文分析了新形势下制药企业执业药师职业压力的成因和危害,提出了应积极采取组织干预措施,帮助执业药师化解心理压力,减轻职业倦怠的对策.
作者:王捷;韦锦斌;何成章;龙禹;汪小祝;焦爱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医药商业领域竞争的不断深化,目前兼并重组已经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宏观形势的变化对企业的竞争策略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从行业现状、政策分析以及应对措施3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作者:刘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优选小儿痰咳宁巴布剂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提取液中君药黄芩中黄芩苷、臣药炙麻黄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及总固体收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筛选出小儿痰咳宁巴布剂的佳水煎工艺奈件.结果 确定佳水提条件为用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 h,减压提取温度75℃.结论 该提取工艺所得黄芩苷、盐酸麻黄碱的含量及总固体收得率较高,经验证,合理可行,适合于工业生产.
作者:梁晓燕;罗德祥;李子鸿;吴声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促进药房摆药自动化,提高调剂效率及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介绍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应用优缺点.结果 与结论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可提高摆药的速度和准确性,减少摆药人数,缩短护士领药时间,减少药品污染,改善卫生状况,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升药学服务质量与水平.
作者:龙莉;季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肿瘤专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新特点及规律.方法 对2011年1月至12月收集并上报的767例ADR报告,分别从报告人、患者性别及年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67例ADR报告中,50~60岁者ADR发生率高,占32.99%;以抗肿瘤药居多,占72.40%;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79.92%;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以及骨髓抑制.结论 应加强化疗监护,综合考量患者身体状况,优化给药剂量,并重视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王怡鑫;蒋刚;蔡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患者,女,31岁,于2叭2年4月13日因患支气管炎来我院就诊.给予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6 g静脉滴注,输毕,继续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为1201141B)100 mL(含氨溴索30 mg),不到5 min,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表现为端坐呼吸、面色红紫、口唇紫绀,听诊双肺满布哮鸣音,血压128/80 mmHg,心率102次/分,呼吸35次/分,诊断为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
作者:郭仲卿;王艳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对参术止带糖浆的灭菌工艺进行研究,改善其外观性状,减少有效成分损失,确定佳灭菌工艺.方法 以外观性状、pH和成品中的有效成分橙皮苷(C28H34O15)为指标,比较煮沸灭菌法和高温瞬时灭菌法.结果 采用高温瞬时灭菌法灭菌的成品pH下降较少,外观性状较好,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结论 参术止带糖浆的灭菌工艺采用高温瞬时灭菌法,可有效提高质量.
作者:袁武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抗生素药品在社区医院中的使用原则和相关控制措施.方法 通过对我国抗生素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对社区医院现阶段抗生素的使用现状、滥用原因、滥用危害以及应用认识误区进行剖析,提出社区医院应用抗生素的原则和相关控制措施.结果 社区医院应用抗生素应该坚持原则、严格掌握适应证,通过广泛宣传、建立抗生素分级制度及相关奖惩规定,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进行控制.结论 社区医院作为医疗战线的前沿,通过合理的用药原则和控制措施,可更好地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作者:董奇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并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1周.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9 g/次,3次/天;对照组口服关托洛尔6.25~25 mg/次,2次/天,从小剂量开始,视病情变化调整剂量,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后两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同时,能有效缓解症状,且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良好,适宜临床应用.
作者:桑士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红菇是著名的药食两用真菌,在民间被广泛采集利用,具有很高的价值.研究证实红菇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其开发应用前景非常好.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红菇的药理研究进展.
作者:张云波;夏爱军;梁园;唐哲;周宁宁;张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以利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0年至2011年收集的179例ADR报告病历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79例ADR报告中50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大,有69例,占38.55%;ADR涉及的药品中,抗感染药物、中药制剂和抗肿瘤药发生率高,各占43.58%,16.20%和13.41%;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发生率高,占30.73%.结论 抗感染药物、中成药和抗肿瘤药是ADR监测的重点药物,医院应加强此类药物的管理和监测,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马春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开展后医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茵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根据相关规定、评价标准,对比专项整治前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的合理使用情况,并汇总分析.结果 抗菌药专项整治活动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的合理使用情况得到改善,缩短了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减少了人均使用抗菌药天数.结论 抗菌药专项整治活动,促进了医院抗菌药合理、安全、有效、经济使用.
作者:李小梅;郑咏池;王洪贵;任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