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35例

徐华永;董志春

关键词:厄贝沙坦, 糖尿病肾病, 血压, 血糖, 肾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2个月后观察两组血糖、血压及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及血压水平和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肾功能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厄贝沙坦具有肾功能保护作用,可持续性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且独立于降压作用之外,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异丙托溴铵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36例

    目的 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措施.方法 选择72例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抗感染、吸氧、静脉滴注氨茶碱、止咳化痰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异丙托溴铵及博利康尼均2 mL/次,雾化吸入,对照组单用博利康尼2 mL/次,雾化吸入,每天2次,连用1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并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及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喘息、罗音和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52,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异丙托溴铵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是一种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有效方法.加强雾化吸入患者的护理,有利于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

    作者:陈莉;徐亚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肌钙蛋白T和B型尿钠肽用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价120例

    目的 观察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B型尿钠肽(BNP)联合检测用于心力衰竭患者治疗预后评价的效果.方法 检测明确诊断为心力衰竭(HF)患者120例入院时、出院时血清cTnT和血浆BNP水平,进行治疗前后对比观察,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随访观察心脏事件再发生的情况.结果 不同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cTnT和血浆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且cTnT和BNP浓度越高,心功能越差(P<0.01);不同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cTnT和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心脏事件患者出院时的cTnT和BNP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脏事件的患者(P<0.01).结论 联合检测肌钙蛋白T和B型尿钠肽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克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羟苄羟麻黄碱治疗早产孕妇50例

    目的 观察羟苄羟麻黄碱在早产孕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妇产科早产孕妇10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羟苄羟麻黄碱治疗,对照组给硫酸镁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显效3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0%,妊娠平均延长23 d,胎儿平均体重(2 515±260)g;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7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62.00%,妊娠平均延长14 d,胎儿平均体重(2 260±210)g.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苄羟麻黄碱能抑制早产孕妇子宫收缩,明显延长妊娠周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俊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0.75 g胞二磷胆碱加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100 mg神经节苷脂加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未出现异常.结论 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安全性高,对肝功能无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梅赈;陈力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色胺酮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目的 观察色胺酮灌胃后小鼠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以评价色胺酮原料药的安全性.方法 将色胺酮设定3个剂量组,1d内灌胃给药3次,小鼠未出现死亡,故以同剂量进行亚急性毒性试验,连续给药30 d.结果 试验小鼠的行为未出现异常,无小鼠死亡.结论 色胺酮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李捷;缪珊;王四旺;王剑波;谢艳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入治疗组,予以恩替卡韦片0.5 mg,口服,1次/d,疗程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月后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HBV-DNA含量及肝纤维化指标.另选择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外周血CD4+水平减少,CD8+水平增加,CD4+/CD8+比值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经恩替卡韦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外周血CD4+水平上升,CD8+水平下降,CD4+/CD8+比值上升,血HBV-DNA含量下降,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和LN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肯定,通过调节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能有效抑制HBV-DNA病毒的复制,改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达到防治肝纤维化的目的.

    作者:吕继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05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提高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质量.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共施行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05例,术前周密准备,做好心理护理,认真完成手术交接,术中紧密配合,术后从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综合性专职责任护士精心护理,特别是做好病情监测、肢端位置及血液循环和渗出血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605例中有604例手术顺利,住院5~8 d康复出院.结论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护士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培训,使其能提供细致、到位的观察和护理,充分保证患者的安全,效果满意.

    作者:杨伟红;张革华;章秀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糖尿病218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18例,给予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根据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的用量,治疗目标为5.5 mmol/L<空腹血糖<7.0mmol/L.疗程为12周,并对其进行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出院指导.治疗12周后,复查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血糖发生率、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等指标变化情况,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为94.04%,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得到明显改善,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体重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发生9例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为4.13%.结论 应用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糖尿病,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及有效系统的护理可较好地控制血糖,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减少危险性.

    作者:俞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厄贝沙坦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 探讨应用厄贝沙坦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360例,给予150 mg厄贝沙坦治疗,每日1次.治疗8周后,观察患者血压变化、疗效及不良反应,同时根据患者情况针对性地采取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等措施.结果 用药1周后患者的血压显著下降,并持续呈下降趋势;总有效率为96.94%,治疗过程中有轻微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 应用厄贝沙坦片联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治疗老年高血压有显著疗效,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可临床推广.

    作者:荆明霞;宋建平;杨玉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水胶体敷料用于刺激性药物所致静脉损伤100例

    目的 水胶体敷料防治刺激性药物所致静脉损伤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静脉输注刺激性药物发生静脉损伤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采用喜疗妥药膏局部外涂加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外贴,对照组仅采用喜疗妥药膏局部外涂,治疗2d后观察两组患者静脉损伤及皮肤反应的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静脉及皮肤损伤修复的起效时间缩短,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水胶体敷料能减轻刺激性药物所致静脉及皮肤损伤.

    作者:沈小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74例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4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4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止咳平喘、化痰、抗病毒、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7.5 mg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加2 mL 0.9%氯化钠注射液负压压缩泵雾化吸入,每天2次,连续使用7 d.所有患儿在痰液不能自行排出时给予人工吸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人工吸痰次数.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6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人工吸痰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群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大肠癌120例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大肠癌患者120例,第一天给予120 mg/m2奥沙利铂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2 h以上,并于第1~14天给予口服2 500mg/m2卡培他滨,分早晚两次口服,3周为1个周期,重复治疗两个周期后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两个周期后临床总有效率为60.00%,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症、神经毒性、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口腔腔黏膜炎等,程度均较轻,以Ⅰ~Ⅱ度为主.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大肠癌疗效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章虓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0例心理状态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为临床综合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120例,在抗感染和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盐酸氨溴索治疗,并在治疗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同时评定其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SDS和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显效69例,有效38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9.17%.结论 给予患者注射盐酸氨溴索治疗后,可明显改善其抑郁和焦虑心理,并能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章小燕;庄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富林蜜凝胶治疗烧伤创面56例

    目的 观察富林蜜凝胶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149例Ⅱ度烧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4例,观察组采用富林蜜凝胶治疗,对照组创面外用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治疗,每天换药1次,直至创面愈合.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4 h内疼痛和渗出液消失的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富林蜜凝胶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疗效较满意,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胡国林;王凌峰;巴特;陈强;李全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神经内科临床药师药学服务的切入点

    目的 促进临床药师更好地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方法 通过分析总结临床药师在神经内科临床实践的经历及经验,归纳出开展药学服务的切入点.结果 临床药师可以从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药物性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糖皮质激素的安全使用,患者的血压、血糖、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变化等方面,开展药学服务.结论 为新进入神经内科的临床药师提供药学服务的切入点,可减少临床药师工作的盲目性,以利其更快、更好地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作者:胡琦;倪韶青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CT增强检查中患者心理和药物反应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观察和护理对CT增强检查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286例接受CT增强检查患者的心理和药物反应进行观察和护理,选取未进行观察和护理的既往病例128例作为对照,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情绪发生率及检查顺利完成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0%、不良情绪发生率为4.90%、检查顺利完成率为95.10%,对照组分别为10.94%,21.10%,78.91%.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增强检查前进行心理和药物反应的观察和护理可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反应,促进CT增强检查安全顺利进行.

    作者:张淑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硝酸甘油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硝酸甘油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给予吸氧、抗生素抗感染、抗心律失常、强心、利尿、控制呼吸衰竭、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常规对症治疗,同时给予5~10 mg硝酸甘油加0.9%氯化钠注射液50mL微量泵静脉泵入2~3mL/h,并给予多巴胺2~5μg/(kg·min)持续微量泵静脉泵入,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00%,左室射血分数显著增加,左室收缩末直径、左室舒张末直径、左房径显著减少,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中出现轻微头晕、头痛2例,血压下降1例,心率加快2例,减慢滴速后症状消失.结论 硝酸甘油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疗效,可快速缓解患者的心衰症状,有效改善心功能,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俊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药物粒径缩小的意义与方法

    目的 简介药物粒径缩小的意义及方法.方法 检索相关文献,综述分析缩小药物粒径的方法或途径与意义.结果 与结论药物微粉化是直接实现药物粒径缩小的方法,药物可通过流能磨、胶体磨及超微粉碎机制得微粉.另外,还有一些制剂新技术也可实现药物粒径缩小,如固体分散法、乳化法、脂质体法、微囊法、微球法、重结晶法等.药物粒径缩小与药物给药途径、生物利用度、体内分布等的密切相关,对缩小药物粒径的方法与途径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桂侠;彭安堂;赵玉斌;吴文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胸科手术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胸科手术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随机法将112例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心率(HR)、收缩压(SDP)、舒张压(SBP)变化情况和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30 min VAS评分及麻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术中监测时间点HR,SDP,SBP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缩短,拔管时间提前,术后30min VAS评分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胸科手术患者,可完全麻醉,满足手术麻醉要求.患者术后清醒快,拔管时间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盛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熊去氧胆酸与思美泰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56例

    目的 观察熊氧胆酸与思关泰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组给予思美泰,14~21 d为1个疗程.对两组分别进行瘙痒评分,检测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TB)、血清总胆酸(TBA)、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含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瘙痒评分明显降低,TB,TBA,AST,ALT的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瘙瘁评分,TB,TBA,AST,ALT的含量下降水平较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思美泰比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更显著.

    作者:张俊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