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庆阳地区483例浅部真菌病临床分析

陆星宇;任雁威;张莲;唐承伟;张爱华;李梅

关键词:浅部真菌病, 庆阳, 临床特点
摘要:目的:调查庆阳地区浅部真菌病的流行情况,提出预防措施,降低本地浅部真菌病发病率.方法:对临床拟诊为浅部真菌病的702例患者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分析镜检阳性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发病特点.结果:483例镜检阳性患者中体癣、头癣、足癣发病例数居前3位,分别为1 03例(21.32%)、84例(17.39%)、82例(16.98%),共269例,占总病例数的55.69%,其次为甲真菌病、念珠菌病、手癣、股癣、花斑癣,分别为71例(14.70%)、54例(11.18%)、48例(9.94%)、26例(5.38%)、15例(3.11%).结论:庆阳地区浅部真菌病的病种以体癣、头癣、足癣多见,可能主要由猫犬等家畜感染引起.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三年化疫”理论探讨百日咳发病与前期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并建立预测模型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百日咳发病与前期(1~3年前)气象因素的关联性,并建立BP人工神经网络医疗气象预测模型.方法:收集北京地区1970-2004年35年的气象资料和百日咳发病资料,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分别从1年前、2年前、3年前3个不同时间维度,建立百日咳发病的气象预警模型.结果:1)百日咳发病与前期(1~3年前)气象因素具有相关性,其中关系密切的气象因素是1~3年前的平均相对湿度;2)利用前期气象因素皆可成功建立百日咳发病的预测模型,以1年前气象因素建模的预测效果佳.结论:1~3年前的气候可能会影响某些传染病的发病,今后对传染病发病的研究应注意考虑前期的气象变化.

    作者:张轩;贺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急性咽喉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急性咽喉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西药抗炎、抗病毒、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子苏黄止咳胶囊治疗;观察患者咽喉部瘙痒、干咳、咽痛、咽部红肿等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服用药物后瘙痒、干咳、咽痛、咽部红肿等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29/30),对照组为80.0%(24/3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急性咽喉炎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且胶囊制剂服用方便,依从性更高.

    作者:柴守范;郭腾飞;冯学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论中医文化负载词及其英译策略

    以文化负载词为研究对象,就中医文献中出现的此类词汇进行了界定及分门别类,并基于不同分类开展了相关翻译策略的探讨,以求补偿语义空缺,助力中医文化的高效传播.

    作者:冉亚周;路媛;姚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甘肃金银花(盘叶忍冬)抗菌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甘肃金银花(盘叶忍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体内、外抗菌作用.方法:体内抗菌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小鼠,观测给药小鼠在染菌后7天内的死亡率;体外抗菌用琼脂扩散实验和菌落计数法测定小抑菌浓度(MIC)和抑菌圈大小.结果:对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小鼠灌胃甘肃金银花(盘叶忍冬)后小鼠的死亡率分别为45%和40%;正品金银花为40%;两者与模型对照组小鼠死亡率的9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抗菌实验测得甘肃金银花(盘叶忍冬)和正品金银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小抑菌浓度为6.25 mg/mL和12.5 mg/mL.结论:甘肃金银花(盘叶忍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具有一定的体、内外抗菌作用.

    作者:高晓东;李雪萍;李永辉;张永东;杨凯;李海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穴位按摩护理干预对急诊癔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护理干预对急诊癔症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癔症患者5 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试验组2 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选取内关、合谷、神门3穴进行穴位按摩,观察2组患者入组后1、2小时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干预1、2小时综合疗效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1、2小时效果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可加快缓解急诊癔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作为常规治疗护理的辅助干预措施.

    作者:王会芳;刘晓春;凌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系统的营养护理支持及中医特色护理对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营养护理支持及中医特色护理对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消化道肿瘤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即系统营养护理支持及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组(观察组)以及单纯营养护理支持干预组(对照组),每组36例.实施护理措施后观察2组患者的营养状况;采用HAMD、HAMA进行不良情绪评定;出院后随访,并采用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BG、ALB、IgG、IgA及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营养良好、营养不良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营养低下者中轻度、中度、重度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的HAMD、HAMA评分总分、精神性因子以及躯体性因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HAMD、HAMA评分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存活患者均无失访现象,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随访3个月、6个月的生活质量指标PF、RP、RE得分均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营养护理支持结合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改善消化道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其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不同大孔吸附树脂对葛根总黄酮分离纯化效果的影响

    目的:考察三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葛根总黄酮的吸附及解吸性能,为分离纯化葛根总黄酮提供选择依据.方法:以葛根总黄酮为筛选指标,考察AB-8、NKA和X-5三种大孔树脂对葛根总黄酮的吸附量和解吸率.结果:以AB-8树脂为吸附剂.佳分离条件为上样浓度:1 g/mL(按生药计算),流速:2~3 mL/min,70%乙醇为洗脱剂,用量为2.5BV,总黄酮得率76.22%.结果:AB-8大孔吸附树脂可用于分离纯化葛根总黄酮,总黄酮得率76.22%.结论:三种大孔吸附树脂相比较,以AB-8为分离纯化葛根总黄酮的佳吸附剂.

    作者:王海峰;张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联合用药治疗原发型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红花黄素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治疗原发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子红花黄素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等7种中西药制剂联合治疗,为治疗组;同期健康的120名志愿者为对照组,不作任何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随访14年.结果:治疗第2周,治疗组患者收缩压(136.54±10.68)mmHg、舒张压(85.92±8.39) mmHg较治疗前收缩压(146.63±9.1 0) mmHg、舒张压(96.35±7.92)mmHg降低(P<0.05).治疗第4周,治疗组患者收缩压(124.28±11.49mmHg)、舒张压(82.34±8.84) mmHg较治疗前降低(P<0.05),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心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且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随访14年中,93.5%患者未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结论:红花黄素射液、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等7种中西药制剂联合治疗原发型高血压疗效满意,无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良好.

    作者:李绍平;潘剑;伏旭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运用“胸痹”理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从症状、病机及辨寒热,分型以论治;辨兼夹,正本以澄源入手,根据仲景胸痹理论的实质,结合验案探讨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建新;王春晓;胡晓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黄芪猪蹄膏治疗重症患者胃排空障碍的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黄芪猪蹄膏治疗重症患者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ICU收治的需要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324例患者分为4组:甲氧氯普胺组76例、红霉素组8 3例、甲氧氯普胺联合红霉素组84例;黄芪猪蹄膏组81例.4组患者均在收住ICU 24小时后的第一个8点钟给药,记录每日胃液潴留量及胃肠喂养情况.结果:1)第1、2、3、4、5、6、7天联合治疗组的胃液潴留量明显少于甲氧氯普胺组和红霉素组(P<0.05),第3、4、5、6、7天黄芪猪蹄膏组的胃液潴留量明显少于甲氧氯普胺组和红霉素组(P<0.05),但与联合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联合治疗组喂养成功率在3天后明显高于甲氧氯普胺组和红霉素组(P<0.05),黄芪猪蹄膏组喂养成功率在4天后明显高于甲氧氯普胺组和红霉素组(P<0.01),但与联合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黄芪猪蹄膏能改善重症患者胃排空障碍,与联合治疗组疗效相当,其可能的机制是减少胃液潴留量,提高喂养成功率.

    作者:郑锦仕;李培杰;张志明;雍文兴;李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以紫葛解肌汤为例探讨中医方剂英译的方法与技巧

    以柴葛解肌汤为例探讨中医方剂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指出通过举例、说明等方法,将不同翻译方法和技巧运用到方剂翻译的实践中去,保障中医方剂翻译的规范性与准确性,以期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进一步推动中医国际交流.

    作者:胡艳;徐海女;张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裴氏升血颗粒配合化疗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裴氏升血颗粒”配合化疗对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药耐药及患者5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Ⅰ组30例在DA方案化疗的同时口服升血颗粒1 5g,2次/d;治疗Ⅱ组30例在DA方案化疗的同时口服升血颗粒30 g,2次/d;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DA方案化疗.结果:治疗后两治疗组测得P170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Ⅰ组与对照组5年生存率相比,治疗Ⅰ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裴氏升血颗粒”配合化疗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可明显降低P170的表达率,并能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

    作者:薛文翰;吴玉强;严治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基于“司揣内外”理论探讨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应用中医诊断基础理论“司揣内外”的方法,结合脏腑辨证论治,在“司内揣外”及“司外揣内”思想体系的指导下,注重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主张心身同治,愈后防复的治疗观念,以期指导多发性抽动症的辨证治疗.

    作者:杨志华;马融;张喜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朱砂安神丸治疗“惊悸不安状态”新探

    从古籍论疏和本方的现代研究出发,探讨齐向华教授应用朱砂安神丸在“心理学”层面的理解;并通过脉诊判断症状之间的突出与否,从而选择药物之间的配伍剂量,从“心理层面”的辨证应用可为临床辨治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李俊男;齐向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藏药配合中医火龙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藏药配合中医火龙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藏药与火龙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火龙疗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7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药配合中医火龙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火龙疗法.

    作者:莫生祥;莫庆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王自立主任医师运用药对经验介绍

    介绍王自立主任医师运用药对的临床经验,并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证明药对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和灵活性,为临床诊疗疾病提供参考.

    作者:李初谊;王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丹栀逍遥散合祧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黄褐斑患者124例按就诊先后次序分为2组,治疗组64例给予常规治疗+丹栀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口服维生素E胶丸和维生素C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2个月,之后通过计算每例平均总疗效积分,观察总有效率以及伴随症状(月经不调、失眠、乏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每例平均疗效积分为4.17分;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每例平均疗效积分为1.85分,2组总有效率、每例平均疗效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常规治疗与丹栀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治疗黄褐斑疗效优于单纯常规口服维生素E胶丸和维生素C片治疗.

    作者:张定华;史晓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小包装中药饮片使用情况评述

    通过介绍天水市中医医院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的优势,指出小包装中药饮片虽然有利于保障饮片质量、易于存放、剂量准确、避免中药材浪费、提高调配准确率、普及中药知识、增进患者信任等,但存在价格上升、占用空间大、包装材料污染环境和部分药材、减弱了对中药饮片的鉴别能力、限制了特殊人群的病情随剂量增减的灵活性等不足之处.对小包装中药饮片在包装材料及包装袋上印制内容,节省药材和储存空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等方面提出了想法和改进意见.

    作者:薛晓红;郭鹂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钩活术配合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钩活术配合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接受钩活术配合中药热敷治疗的颈椎病患者182例实施各种护理方法并观察治疗护理的有效性,与单纯进行中药热敷治疗并行相关护理的182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比较,探讨其有效性及护理心得.结论:将钩活术及中药热敷有机结合起来治疗颈椎病效果明显,且方法简便易行.

    作者:赵昭;张德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医院护理人员对灾害护理的认知与态度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对灾害护理的认知水平和对灾害护理的态度,找出欠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在未来灾害中的应急能力,使医院灾害护理教育科学、规范、快速发展.方法:参考有关文献、书籍自行设计灾害护理救援知识问卷,调查100名护理人员的灾害护理经验、灾害相关知识和对灾害的态度.结果:护理人员在灾害护理知识中现场救援得分高,而卫生防疫、信息沟通和分享、教育、备灾相对较低;有灾害救援相关经验知识水平得分高,而职称、学历、工作年限与知识水平无关;多数护理人员能够认识到灾害护理知识的重要性,对灾害护理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抱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并且愿意参加实际灾害护理工作;同时激励护理人员愿意参加救援工作的主要因素是“救死扶伤的使命感”以及“能够体现自我价值”,而顾虑的主要因素是“知识水平有限”和“家庭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对灾害护理的认知有待加强,护理人员有通过相关课程学习灾害护理相关知识的意愿且愿意参加实际的灾害护理救治工作,因此护理管理者应该重视灾害护理学的建设,不仅要对护理人员普及灾害护理基础知识,而且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要以理论教学为辅,模拟现场演练为主,加强护理人员对灾害护理的认知,从而促进部队医院灾害护理学的快速发展.

    作者:王淑娟;赵雅欣;冯文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