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七生胃丸中橙皮苷含量

杨慈海;刘玲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三七生胃丸, 橙皮苷,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 建立测定三七生胃丸中橙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ela Venusil MP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醋酸溶液(每1 000 mL水中含冰醋酸25 mL)-甲醇(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4nm,柱温为30℃.结果 橙皮苷进样量在0.062 28 ~0.622 8 μg(r=0.999 8)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0%,RSD为1.22%(n=6).结论 该法简便、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三七生胃丸的含量测定.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加味定喘片中盐酸麻黄碱含量

    目的 建立加味定喘片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以乙腈-0.1%磷酸(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7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盐酸麻黄碱质量浓度在12.304 ~ 123.04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1.040X+15.114,r=0.999 98,平均回收率为97.37%,RSD=1.06% (n =9).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加味定喘片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文烈;姬雪礼;曹海芳;魏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大黄炭微粒胃镜下喷洒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3例

    目的 观察胃镜下喷洒大黄炭微粒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0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和西药组,各53例,中药组胃镜下给予喷洒大黄炭微粒止血,西药组胃镜下给予喷洒去甲肾上腺素止血,观察并比较两组止血时间、止血成功率以及术后黑便、呕血的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结果 中药组止血时间显著少于西药组(P<0.01),止血成功率为96.15%,显著高于西药组的83.02% (P<0.01),治疗后黑便、呕血次数显著少于西药组(P<0.05);两组血红蛋白浓度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胃镜下喷洒大黄炭微粒止血速度快、成功率高,是紧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理想措施.

    作者:俞国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法检测镇静安神类中药制剂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的9种化学药品

    目的 建立镇静安神类中药制剂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9种化学药品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C18色谱柱(50mm×2.1mm,1.7μm),0.1%甲酸-甲醇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离子源为ESI源,正离子检测,对中成药及保健品中添加氯硝西泮、氯氮(卓)、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地西泮、硝西泮、三唑仑、奥沙西泮和马来酸咪达唑仑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结果 9种化学药品测定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26.55 ~1 062,27.5 ~1 100,24.7 ~988,26.325~1 053,26.075 ~ 1043,27.35 ~1 094,28.075 ~1 123,25.3 ~1 012,23.826 15~ 953.046 ng/mL,9种化学药品平均回收率在97.6% ~ 111.1%之间.结论 该方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处理方法简单,测定快速,可用于镇静安神类中成药及保健品中添加9种化学药品的测定.

    作者:田兰;张继春;陈睿;储忠英;包综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酮康唑搽剂中酮康唑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酮康唑搽剂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Kromstar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2%二异丙胺甲醇溶液-0.5%醋酸铵溶液(77∶23),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 酮康唑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1~0.9 g/L,平均回收率为101.81%,RSD=1.82%(n=9).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酮康唑搽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高峰丽;赵玉平;杨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68例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饮食情况,以利于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当面询问和填写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在被调查的68例糖尿病患者中,20例每日摄入热量不足,13例摄入热量过多;营养素搭配不合理,每日摄入蛋白质、脂肪偏低20例,偏多10例;47%的患者不能按时就餐;选择食物误区大,69%患者不能正确使用《食品交换表》.结论有效的饮食控制和每日摄入比例合理的营养成分,有利于控制血糖,提高综合疗效.

    作者:石焕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38例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口服依巴斯汀片10 mg、每日1次,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50 m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口服依巴斯汀片10 mg、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后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32%(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不需要特殊处理,未影响继续治疗.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能显著提高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且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静芳;张维娜;麻娜;沈娟;郄永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在进行饮食控制、心理干预及运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每次250 mg,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片,每次10 mg,每日1次,晚间顿服.两组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血脂及B超影像学的变化,根据综合疗效判定标准判断疗效,同时记录各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45%,低于观察组的90.91%(P<0.01);两组治疗后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基转移酶、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观察组各项指标的下降幅度更大(P<0.05或P<0.01).治疗期间,两组均有少数患者出现口干、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没有影响继续治疗.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玉婷;张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对1例肺脓肿患者的药学监护及其体会

    目的 探讨药学监护的方法,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依据肺脓肿治疗指南,针对1例肺脓肿患者病例,制订药物治疗监护计划,并进行用药教育.结果 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可以提高药物疗效.结论 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发挥专业特长,对安全合理用药起到了良好作用.

    作者:李玉先;赵瑞亭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芪胶膏治疗气血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120例

    目的 观察芪胶膏治疗气血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气血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芪胶膏、每次10 mL,对照组口服八珍颗粒、每次3.5g,均每日2次,疗程均为60 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中医证型积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芪胶膏对气血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梅;张燕;何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车载近红外快筛系统在药品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对车载近红外快筛系统重要性的认识.方法 阐述药品快速检测车的特点,探讨车载近红外快筛系统的应用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 车载近红外快筛系统应用于药品检验,可有效解决日常监管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监管能力.

    作者:杨永刚;王震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干法制粒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干法制粒工艺技术作为近年来在国际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制粒技术,在药物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该文简要概述了干法制粒工艺技术的优点及其在我国化学药、中成药及配方颗粒等方面的应用.

    作者:李红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药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4例

    目的 观察中药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组24例,应用中药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24例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各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显效18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治疗显效8例,好转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58.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国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我院2812张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专项调查分析

    目的 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门诊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11123张处方,按照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规范使用、联用及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1123张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共2 812张(25.28%).抗菌药物无指征使用179张(6.37%),给药频率不当641张(22.80%),给药剂量不当33张(1.17%);单独使用2 059张(73.22%),二联使用668张(23.76%),二联以上使用85张(3.02%);抗菌药物DDDs排序前4位的是克拉霉素分散片、头孢呋辛酯分散片、头孢他美酯分散片、磷霉素钠粉针.结论 门诊抗菌药物存在较多不合理应用,应加强其使用管理和处方管理,落实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定期对临床医师进行抗菌药物应用培训;门诊药师应把好处方审核关,保证抗菌药物使用合理、安全、有效.

    作者:张跃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硫黄熏蒸方法之我见

    药品安全历来是一个人人关心的问题,该文从硫黄熏蒸方法的历史、概况以及可靠的数据,论述了硫黄熏蒸方法的利与弊,希望通过规范硫熏过程,控制硫熏程度,制定限量标准,限制硫化物的残留量,以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杨菊妹;周永良;陈伟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老年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26例,随机分为A组41例,B组48例,C组37例.3组患者入院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剂量分别为100,200,300 mg/d,其余治疗相同,即均给予H2受体拮抗剂预防应激性溃疡、中药活血化瘀、改善脑代谢、控制血糖血压、调脂等综合治疗,疗程均为14d.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不良反应,比较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经临床疗效评定,A,B,C组总显效率分别为51.22%,70.83%,72.97%,总有效率分别为70.73%,89.85%,86.49%.A组总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低于B组与C组(P<0.05),B组与C组之间的总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中的疗效与剂量有关,但并不完全呈正相关.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中均可出现消化道损伤,发生率与阿司匹林剂量相关.结论 200 mg/d剂量阿司匹林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疗效与安全性的性价比高,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倪桂莲;林翔东;徐素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赛斯平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31例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新赛斯平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纽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力龙治疗,分3次口服.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新赛斯平治疗,分2次口服.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观察并记录输注红细胞及血小板的变化以及疗效.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均有显著改善(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为51.67%,治疗组为74.1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血清病、肺部感染、皮疹及肝功能受损等轻微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不影响疗效.结论 新赛斯平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永萍;竺顺斌;张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葡萄糖酸锌分散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探讨葡萄糖酸锌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络合滴定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制得的葡萄糖酸锌分散片口感好、表面光滑美观、色泽均匀、硬度适中、服用方便.葡萄糖酸锌的平均回收率为100.02%,RSD为0.17% (n =9);3 min内完全崩解,符合分散片的要求.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祖雄;张红;王薇;周时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头孢曲松钠与头孢唑肟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 为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用药提供佳方案.方法 选取医院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6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患者给予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B组患者给予头孢唑肟钠静脉滴注.结果 A组和B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8.37%和86.05%,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治疗方案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11.19和25.77,A组明显小于B组.假设药品费用下降10%时,则C/E分别为10.07和23.19,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显示,头孢曲松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优于头孢唑肟钠,具有较好的疗效成本比.

    作者:肖厚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妇科调经胶囊的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建立妇科调经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对处方中的当归、川芎、白术和延胡索进行了显微鉴别;并用薄层色谱法对妇科调经胶囊中的当归、川芎、香附、延胡索4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该处方所含的当归、川芎、白术和延胡索4味药材的显微特征明显,且在薄层色谱中分别检出当归、川芎、香附、延胡索的特征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妇科调经胶囊的质量.

    作者:陆苑;黄勇;郑林;李勇军;王爱民;王永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评价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从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75例,其中男39例,女36例;年龄49 ~73岁,平均为(58.7±6.2)岁;初治病例59例,复发难治病例1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VAD治疗方案,使用方法为第1天至第4天均静脉滴注长春新碱0.4 mg、多柔比星10 mg/m2,并于治疗的1~4,9~12和17 ~20 d给予患者地塞米松4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服沙利度胺,开始每次50 mg,每天2次,在治疗2周内将剂量加到100~200 mg,每天2次,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M蛋白量及骨髓浆细胞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浓度、血M蛋白以及骨髓浆细胞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50%,对照组为6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于治疗后出现白细胞降低21例,血小板减少15例,对照组分别有18例和21例,两组大部分患者均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 应用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理想药物.

    作者:张慧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