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中益气汤配合针刺疗法治疗小儿遗尿60例

王会彬;张国锋;周雷贵

关键词:遗尿症, 补中益气汤, 针刺疗法
摘要: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汤配合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遗尿症患儿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均服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组配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补中益气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熏蒸联合补肾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0例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联合补肾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6例患者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同时接受中药熏蒸联合补肾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血沉(ESR)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和65.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SDAI及BASF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ESR及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中药熏蒸联合补肾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

    作者:赵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苦参凝胶联合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42例

    目的 观察苦参凝胶联合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于月经干净后每晚清洗外阴,给予苦参凝胶1支,置阴道深处,连用7d;治疗组42例,加用奥硝唑500 mg口服,2次/天,连用5d.治疗结束后,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苦参凝胶联合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未见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基于PEST的药学领域科学仪器发展环境分析

    该文运用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4个方面分析我国药学领域科学仪器的发展环境,提出相关发展的建议.

    作者:张婷;田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我院146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预防和减少ADR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至2011年收集的1 46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作回顾性分析,对ADR程度分级、药物类别、给药途径、涉及的器官、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以及报告人员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引发ADR多,共897例(61.31%).ADR涉及药物以抗感染药多,共492例(33.63%);其次是脑血管药物和心血管药物,分别是262例(17.91%)和184例(12.58%).ADR涉及的器官、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结论 加强对ADR监测工作,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高扬;孟莉;姜德春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用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后46例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痔病患者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后应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疗效及综合护理体会.方法 将92例PPH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九华膏换药和常规护理;治疗组予以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换药,2次/天,并予以包括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在内的术前、术后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并辅以综合护理干预治疗痔病PPH术后患者,能有效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茜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医院包药机及其耗材的合理选择

    目的 寻求佳性价比的包药机及其耗材.方法 对国产及进口包药机及其耗材的性能和价格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 国产与进口的包药机及其耗材比较,产品的性能各有优缺点,但国产比进口的价格要低许多,各级医院应根据需要,科学理性地选择包药机.

    作者:袁雁苓;阳浩;李涛;饶凡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器法测定川贝末胶囊中贝母素乙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川贝末胶囊中贝母素乙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器(HPLC-ELSD)法.方法 采用IntersiL 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以乙腈-0.1%二乙胺(70:3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 贝母素乙进样质量的线性范围为0.6~6.0 μg(r =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6%,RSD为1.69%(n=6).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能准确测定川贝末胶囊中贝母素乙的含量,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汪剑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旨可平软胶囊工艺改进前后调血脂药效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两种旨可平软胶囊内容物对高脂血症SD大鼠模型的调血脂作用.方法 SD大鼠用高脂饲料喂养45 d,采血检测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血脂升高达到试验要求后随机分组,分为模型对照组,旨可平I低、中、高剂量组,旨可平Ⅱ低、中、高剂量组,并以采用标准饲料喂养试验动物设为空白对照组.在继续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给予上述药物治疗15 d,再次采血检测上述血脂水平.结果 高剂量旨可平I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脂大鼠TC水平;旨可平I低、中、高3个剂量对高脂大鼠血清HDL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但仅在高剂量下对高脂大鼠血清LDL水平显示出一定的降低作用.旨可平Ⅱ低、中、高3个剂量对高脂大鼠血清TC与LDL水平显示出明显的降低作用,且具有量效关系.在各剂量水平下,与旨可平I相比,旨可平Ⅱ对于高脂大鼠血清TC与LDL的降低作用更加显著;在低、中两个剂量水平下,旨可平Ⅱ较旨可平I对于血清TC,TG,LDL 3项指标的降低作用更加显著,且中剂量旨可平Ⅱ可升高HDL水平.结论 对高脂SD大鼠模型,旨可平I和Ⅱ样品对血清TC与LDL均显示出较好的降低作用,但旨可平Ⅱ对HDL和TG的降低作用旨可平I较弱.综合多种指标结果,旨可平Ⅱ较旨可平I相比,其降脂作用强度较高.

    作者:刘铁军;陈钟;姜国志;孙胜斌;张岩岩;屈会化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7种化妆品中汞和砷含量

    目的 测定7种化妆品中汞和砷的含量.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系统消化样品,用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含量.结果 汞和砷的检出限分别为0.023 μg/L和0.036 μg/L,精密度的RSD分别为0.7%和1.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39%和96.91%.结论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等优点,可用于化妆品中汞和砷的含量测定.

    作者:迟少云;王尊文;奚玮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乳宁口服液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研究

    目的 考察乳宁口服液对大鼠的长期毒性试验研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4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乳宁口服液低[1 mL/(kg·d)]、中[5 mL/(kg·d)]、高[10 mL/(kg·d)]剂量组,分别相当于临床患者每日用量的1倍、5倍和10倍,30 d后每组处死大鼠各10只,从腹主动脉取血进行血常规检查,测定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百分比(W-SCR);解剖动物,观察各脏器情况,取心、肝、肾、乳房称重,求出脏器相对质量;心、肝、肾、肺、乳房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连续给药30 d后,各剂量组动物的体重、脏器相对质量、血常规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各剂量组动物的心、肝、肾、肺均无明显病理改变.结论 乳宁口服液长期用药无毒性反应.

    作者:王林丽;李卓恒;吕金胜;孟德胜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红霉素自乳化制剂处方研究

    目的 研究红霉素自乳化制剂(EM-SMEDDS),探求其佳处方配比.方法 测定红霉素在各种油相、乳化剂和组乳化剂中的溶解度,选择溶解度高者备用;采用滴定法绘制了油-乳化剂/助乳化剂-水体系伪三元相图,确定处方组成比例;考察加料顺序对EMSMEDDS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采用均匀设计考察制备温度、混合乳化剂各组成比例、载药量与油相所占比例对平均粒径、粒径分布的影响,采用平均粒径、粒径分布、分散时间为评价指标,筛选出EM-SMEDDS的优化处方.结果 处方中油相十四酸异丙酯(IPM)、聚氧乙烯蓖麻油(Cremophor EL)与聚乙二醇-8-甘油辛酸/癸酸酯(Labrasol)组成的混合乳化剂可以获得较好的乳化效果.制备方法为首先制备混合乳化剂,其次将混合乳化剂与油相混匀,后加入药物,所得EM-SMEDDS乳滴平均粒径小于50 nm.结论 红霉素自乳化制剂的佳处方比例,以IPM为油相,油相与混合乳化剂质量比为3∶7,混合乳化剂中LAS与Cremophor E质量比为7∶13,载药量为10%.

    作者:匡扶;肖廷超;朱照静;钱妍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天舒胶囊治疗偏头痛42例

    目的 探讨天舒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3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同时服用天舒胶囊及氟桂利嗪,对照组仅服用氟桂利嗪,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不服用镇静、止痛药物,均以4周为1个疗程.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头痛缓解程度.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为41.46%,治疗组为69.05%;两组患者的头痛缓解程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天舒胶囊能明显缓解头痛程度,减少头痛发作次数.

    作者:李浩;张磊;杨晓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花感冒冲剂中绿原酸含量

    目的 建立银花感冒冲剂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13∶37),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 绿原酸进样量在0.0504~1.008 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33%,RSD为0.61%(n=6).结论 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银花感冒冲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李建芳;黄劲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我国基层医院药房的管理现状与改进思考

    目的 促进当前我国基层医院药房的发展方向.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当前形势,分析目前医院药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及发展对策.结果与结论 现代药房工作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建立规范化管理体系、提高药学服务意识,从而提高总体医疗服务质量,维护人民生命健康.

    作者:熊毅;谭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不同促渗剂对蛇床子软膏透皮吸收特性的影响

    目的 考察不同促渗剂对蛇床子软膏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离体裸鼠皮肤为屏障,考察氮酮、油酸和高良姜油等不同种类的促渗剂对蛇床子软膏的累积渗透量、渗透吸收速率、增渗倍数等参数的影响.结果 几种促渗剂对蛇床子软膏的透皮吸收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其中以3%高良姜油效果佳.结论 高良姜油对蛇床子素经皮吸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为蛇床子经皮给药制剂处方设计和新药开发提供了依据.

    作者:周开;岑锐标;陈伯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不同提取工艺对复方中东莨菪碱含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提取工艺对复方中东莨菪碱含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喘平复方中主要成分的性质,设计了6种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东莨菪碱的含量为指标,考察6种工艺对复方中东莨菪碱的提取及转移率.结果 0.05%盐酸的提取及转移率都较好.结论 0.05%盐酸提取工艺简单高效,适合工业化生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东莨菪碱专属性好、准确、稳定可靠.

    作者:霍务贞;吴燕红;李苑新;袁旭江;朱盛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脱氧核苷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给予PEG-IFNα-2a联合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6例单用PEG-IFNα-2a,对治疗前后肝组织学、血清病毒学等指标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6个月时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复常率显著增高(P<0.05),治疗6,9,12个月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及HBV-DNA转阴率均降低(P<0.05).两组患者肝组织病理肝细胞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5).结论 PEG-IFNd-2a联合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优于单用PEG-IFNα-2a.

    作者:刘宏伟;王玉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家兔灌服磷化铝中毒的解毒方法研究

    目的 遴选具有阻止磷化氢生成的解毒型洗胃剂,寻找口服磷化铝中毒早期治疗的佳方案.方法 将48只家兔分为6组,分别灌服低全数致死量的磷化铝,即刻再分别灌服1%硫酸铜、0.02%高锰酸钾、食用油、液体石蜡或持续进行胃肠减压,并分别于灌磷化铝粉前、灌磷化铝粉后0.5h及死亡时抽取家兔动脉血2 mL进行血气分析,并记录家兔死亡时间.结果 灌食用油洗胃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05.25±23.38)min,持续胃肠减压组平均生存时间为(4 200±63.22)mmin,均明显长于其他组(P<0.05或P<0.01).结论 口服磷化铝中毒后给予食用油洗胃以及持续进行胃肠减压,是提高解救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王锦文;杨亚非;龙晓东;李奕璇;王梓;刘子梦;刘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及制剂研究进展

    介绍近年来金银花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各种提取工艺及有关制剂的研究进展,并进行评价及展望.绿原酸是传统中草药金银花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巨大开发价值.今后有望应用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对金银花的现有工艺及制剂进行改良,进一步加大研究和开发力度,研制新型的制剂,治疗各种疾病.

    作者:王爱萍;郑茂东;徐今宁;闪云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电感藕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玫瑰花中有害元素残留

    目的 建立电感藕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检测中药材玫瑰花中铅(Pb)、镉(Cd)、砷(As)、汞(Hg)、铜(Cu)、锑(Sb)、锡(Sn)、铬(Cr)、镍(Ni)、钡(Ba)、锰(Mn)、铊(Ti)、银(Ag)、铍(Be)、镝(Dy)、铝(A1)16种元素的含量.方法 以微波消解法制备供试品,全定量法采集数据.结果 16种元素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都大于0.999 5,检出限为0.002~0.455 μg/kg,各元素回收率在82%~103%之间,RSD<5%.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适于中药材样品的测定.

    作者:徐慧;奚玮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