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卫东;张立新
目的 研究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舒利迭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血清促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老年科门诊和住院的COPD稳定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舒利迭(沙美特罗50 μg/丙酸氟替卡松500 μg)吸入治疗,观察组加用口服苏黄止咳胶囊3粒/次,每日3次,疗程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血清促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FEV1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血清IL-6,IL-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苏黄止咳胶囊联合舒利迭治疗,对于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非特异性气道炎症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程莉;刘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医院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以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对医院2009年至2011年口服降糖药进行分类统计、综合分析.结果 各年度口服降糖药的用药金额和DDDs均呈现增长趋势,胰岛素增敏药用量呈下降趋势.销售金额排序前2位的始终是瑞格列奈和阿卡波糖,DDDs排序前2位的始终是二甲双胍、瑞格列奈.结论 该院口服降糖药临床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谢梅;胡正波;徐春红;徐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且加强护理、改进皮下注射方法.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与体征、心电图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并采取正确护理措施,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确切,可减少用药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作者:周艳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3种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成本-效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35例,分成3组.其中奥美拉唑组(OAC组)41例,泮托拉唑组(PAC组)44例,雷贝拉唑组(RAC组)50例.3组均加服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比较用药14 d后的疗效、不良反应和治疗成本,并进行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3组治疗方案的成本分别为717.36元、777.84元、1 060.92元;HP根除率分别为87.80%,90.91%,94.00%,3组无显著性差异;溃疡愈合率分别为78.05%,93.18%,96.00%,OAC组与PA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AC组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佳治疗方案.
作者:严丽华;余琦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顶空静态进样快速分析茅莓根挥发性成分的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静态进样,提取茅莓根挥发性成分,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果 经GC-MS分析结合NIST数据库检索,鉴定出茅莓根中17个挥发性化学成分.结论 茅莓根低温易挥发性成分中,戊醛、乙酸、3-苯基-2-丙烯酸甲酯3种成分约占茅莓根挥发性化学成分的50%以上.
作者:刘江亭;李慧芬;崔伟亮;蒋海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降低破伤风抗毒素皮肤过敏试验(皮试)结果假阳性率的措施.方法 选择正确的注射溶剂及消毒措施,严格掌握皮试液配制方法,规范皮试结果判断标准.结果 采取新的综合措施进行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医院门诊皮试结果阳性率从2010年的50%降至2011年的19.52%和2012年的16.54%.结论 严格执行新措施中的操作规范,可降低TAT皮试结果的假阳性率,增加患者的用药机会和安全.
作者:罗雪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根据我国药品检查的现状,提出药品检查员应当运用药品的关键质量属性这一工具进行药品检查.关键质量属性通常来源于药品研发阶段对药品工艺知识和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理解,也来自药品生命周期内对相关经验的总结.药品检查工作中使用关键质量属性这一工具,能使药品检查员科学判断药品生产企业所采取的相关措施是否合理、有效;同时,药品检查员还可以此确定检查关键区域,合理安排检查计划,全面、客观、真实地掌握企业生产质量管理情况.
作者:翟铁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的临床干预措施,保障患者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2011年1月至10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药物配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药物配伍主要有药物配伍禁忌、溶剂选择不合理以及药物剂量不当等.结论 应充分利用静脉药物配伍中心平台,大限度地发挥审核医嘱的职能,及时纠正不合理医嘱,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
作者:许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民营医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及管理情况.方法 统计2012年2月至9月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限定日剂量和药物利用指数方法,分析药品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吗啡缓释片和磷酸可待因片使用量分别排前3位.结论 该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符合有关规定,无滥用倾向.
作者:曾永兰;罗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 对南京地区2009年至2011年免疫抑制剂主要品种销售金额、用量、用药频度和增长率进行归类统计,并结合文献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分析.结果 南京地区免疫抑制剂的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品种、规格有所改变,用药频度中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和霉酚酸酯占主导地位.结论 南京地区免疫抑制剂用药结构基本合理,消耗品种较稳定,能够保障患者需要.
作者:花蓉;刘慧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测定产妇欣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5∶85),检测波长为316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结果 阿魏酸进样量在0.008 1~0.161 9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26%,RSD为0.73%.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作为控制产复欣颗粒质量的方法.
作者:孔卫东;张立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医院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0年至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和用量进行统计,采用用药频度(DDDs)分析方法和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3年中中药注射剂的品种数量较稳定,总销售金额逐年增加,其中活血扩管类的品种数及销量均排在第1位;销售金额及DDDs居优势地位的单品种是醒脑静注射液,而血必净注射液的日均费用高.结论 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基本合理,但医师在临床应用中应加强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认识,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向光芳;刘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促进医院胸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胸外科手术患者525例,对其中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品种、联合用药、用药时间、切口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为100.00%.主要药物种类有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类、硝咪唑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其中单用、二联、三联、四联及以上用药分别为244例(46.48%)、231例(44.00%)、34例(6.48%)、16例(3.05%).结论 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对术后抗感染及减少耐药菌的产生至关重要.
作者:王丽华;冯慧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考察金蝉止痒胶囊对试验性非免疫性接触性荨麻疹模型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 采用二甲基亚砜(DMSO)和桂皮酸(CA)所致豚鼠非免疫性接触性荨麻疹模型,考察金蝉止瘁胶囊对豚鼠耳肿胀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涂抹80% DMSO和5% CA醇溶液后,豚鼠表现出耳肿胀;DMSO涂抹豚鼠耳廓后,仅45 min低剂量组和180 min中剂量组2个时间点耳肿胀度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CA涂抹后,金蝉止痒胶囊高、中、低3个剂量组在30,45,60,120 min 4个时间点耳肿胀度均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金蝉止痒胶囊对非免疫性接触性荨麻疹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晓雪;胡勇;谯志文;吕姗珊;周年华;陈成;徐世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奥拉西坦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酮康唑对奥拉西坦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RP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2:96.8),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40℃,进样量20 μL.试验组大鼠连续灌胃给予酮康唑(50 mg/kg,每日1次)7 d后,单次灌胃给予奥拉西坦(200 mg/kg),测定奥拉西坦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与单次灌胃给予奥拉西坦(200mg/kg)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奥拉西坦标准曲线方程为Y=0.021 7X+0.105 8(r=0.9992,n=7),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 100 mg/L;低、中、高3种质量浓度的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2.25±8.51)%,(96.29±2.76)%和(98.14±1.62)%,日内及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5.42%.对照组与试验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半衰期(t1/2)分别为(2.807±0.875 1)h和(3.231±1.019)h,峰浓度(Cmax)分别为(52.80±16.94) mg/L和(47.33±8.317)mg/L,0~12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2h)分别为(257.2±77.84) mg·h/L和(258.9±67.30)mg·h/L,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酮康唑对大鼠体内奥拉西坦的药代动力学无显著影响.
作者:任静华;张志清;刘宏达;何文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门诊患者对医院药房的满意度.方法 成立品管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找出影响药房满意度的原因,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PDCA循环)开展活动.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门诊药房服务满意度提高5.1%,收到良好效果.结论 在实际工作中合理运用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可不断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提升药学服务质量及患者对药房的满意度.
作者:茅渊;许建国;孙家艳;吴加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验证杰雪皮肤消毒液消毒效果的可靠性.方法 皮肤试验采用同体自身对照,试验组30例,杰雪消毒患者右手背皮肤,消毒区采样细菌培养72 h;对照组30例,碘酊酒精消毒患者左手背皮肤,消毒区采样细菌培养72 h.瓶塞试验,试验组30例,杰雪消毒瓶塞,消毒区采样细菌培养72h;对照组30例,碘酊酒精消毒瓶塞,消毒区采样细菌培养72 h.结果 杰雪和碘酊酒精消毒皮肤、瓶塞后均无细菌生长.结论 杰雪对皮肤和瓶塞消毒效果均可靠.
作者:石慧;吴萍;郭辉梦;向成玉;周晓英;吴显和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元胡止痛滴丸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83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同时服用元胡止痛滴丸及氟桂利嗪胶囊,对照组41例仅服用氟桂利嗪胶囊,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服用其他镇静、止痛药,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对照组为41.46%,明显低于治疗组的69.05%(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元胡止痛滴丸能明显缓解头痛程度,减少头痛发作次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浩;张磊;杨晓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体感诱发电位(SEP)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30 mL+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2周.治疗前后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患者瘫痪肢体SEP的N20波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治疗后2组患侧SEP的N20波幅都明显提高(P<0.01或P<0.05),治疗组升幅更高(P<0.05).用药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叶注射液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脑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
作者:杨柳;张敏;余宏;黄艳玲;王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优化人参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药材粒径、溶剂流速、浓缩温度对人参总皂苷转移率的影响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法对人参总皂苷动态连续循环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人参总皂苷的含量与所考察3个因素之间关系符合二次回归模型.优化后人参总皂苷的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8%,超微粉碎时间10 min,溶剂流速24 mL/min,浓缩温度65℃.人参总皂苷转移率为85.64% (P<0.000 1),验证试验结果与预测值偏差为2.58%,说明该模型比较可靠.结论 该方法科学、合理、可行,对人参总皂苷提取工艺应用于实际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榕文;李耿;杨广荣;张敏敏;李美金;曾洁玲;赖小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