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豆蔻酊防腐剂的选择

陈树新;庞佩珊;陈翠环

关键词:复方豆蔻酊, 防腐剂, 苯甲酸
摘要:目的 筛选复方豆蔻酊的防腐剂种类和浓度,确保制剂质量.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苯甲酸、羟苯乙酯、度灭芬3种常用防腐剂,分别加入复方豆蔻酊中,采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平皿法检测其细菌、霉菌/酵母菌、大肠埃希菌限度.结果 3种防腐剂均能有效控制霉菌/酵母菌、大肠埃希菌的限度;羟苯乙酯、度灭芬及低浓度苯甲酸(0.06%)对细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0.1%苯甲酸对细菌的抑制效果较好.结论 0.1%的苯甲酸可作为复方豆蔻酊的防腐剂.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复发性口腔溃疡药物治疗进展

    目前,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及致病机制不明,尚无根治的特效方法.近年来,一些药物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疗效,该文进行了总结归纳,包括局部治疗、全身治疗、局部用药加全身治疗、中医药治疗等.

    作者:尹会格;孟惠茹;田晓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早期妊娠失败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孕囊大小等因素对早期妊娠失败行药物流产成功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被诊断为稽留流产和空囊妊娠的患者81例入院后行阴道B超检查,测量胎儿头臀长或孕囊大小,记录已测过的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将800 μg米索前列醇阴道置药12 ~24 h行阴道B超检查,如果孕囊完整或前后宫腔内膜厚度超过30 mm,再给相同剂量的药物或行清宫术.结果 药物治疗成功32例(39.51%),为A组;49例(60.49%)药物流产失败行清官术,为B组.两组在年龄、孕周、孕囊大小、流产次数方面无显著差异,而妊娠次数、分娩次数和血β-hCG水平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孕囊大小不作为早期妊娠失败药物流产成功的预测因素,而妊娠、分娩次数及血B-hCG水平会影响药物流产的成功率.

    作者:郑巧荣;程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36例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2例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静脉注射地佐辛2.5mg,5 min后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1~2 mg/kg,分次追加丙泊酚0.5mg/kg.对照组仅用丙泊酚.记录两组用药前(T1),检查时(T2)和检查结束清醒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以及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离院时间及恶心程度评分(VAS).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血压及心率低于对照组,而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离院时间、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术,可提高麻醉效果,减少丙泊酚用量,稳定循环和呼吸功能,缩短苏醒时间,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志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4-氨基水杨酸钠口服结肠定位包衣片的溶出曲线测定

    目的 建立4-氨基水杨酸钠口服结肠定位包衣片溶出曲线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浆法、转速为100 r/min,介质体积为900 mL,测定溶出曲线,以Kromasil C18柱(250 mm x4.6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35∶65),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 μL.结果 4-氨基水杨酸钠进样量在2.778 ~ 27.78 μg(r=0.999 8)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回收率高,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冀文;王红爱;李曼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上清片中栀子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黄连上清片中栀子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Thermo BDS Hyper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 栀子苷进样量在0.023 45~0.469 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45%,RSD=1.13%(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黄连上清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孟建升;何波;蒋俊春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纳米银创伤贴用于阑尾炎切除手术切口68例

    目的 观察纳米银创伤贴预防阑尾炎切除手术伤口感染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阑尾炎切除手术后的13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以0.9%氯化钠注射液清创后使用纳米银创伤贴覆盖,对照组以医用酒精消毒后使用普通无菌敷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和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无红肿,无分泌物,未培养出化脓菌,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纳米银创伤贴在预防手术切口感染方面比常规无菌敷料好.

    作者:严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长托宁及高乌甲素与传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麻醉方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长托宁静脉输注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取石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麻醉下行ERCP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右美托咪定复合长托宁输注组(A组)和静脉输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B组).观察麻醉前(T0)、诱导入睡(T1)、插镜(T2)、套石(T3)、退镜(T4)、睁眼(T5)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02)、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术中镇静评分及术后患者满意度.结果 B组T1时点MAP和RR较T0时点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B组T1时点MAP和RR较A组T1时点下降(P<0.05);A组T1~T3时点HR较T0时点下降(P<0.05或P<0.01).A组患者呼吸抑制、术中体动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镇静评分优于B组(P<0.05),A组患者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长托宁及高乌甲素静脉输注在ERCP诊疗麻醉中镇静效果良好,可节省丙泊酚及芬太尼的用量且无明显的呼吸抑制,不影响患者的清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袁超;霍志永;尚颖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罗哌卡因与芬太尼联合用药对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孕妇,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产妇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产妇采用罗哌卡因镇痛,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产妇第二产程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为(231.7±101.7) min,短于对照组的(379.1±139.2) min(t=6.62,P<0.05).观察组产妇镇痛效果优良率为93.33% (56/60),高于对照组的63.33%(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2,P<0.05).观察组产妇中出现呕吐1例;对照组产妇中出现呕吐2例,尿潴留1例,运动障碍l例;两组产妇均未出现呼吸抑制.结论 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应用于镇痛分娩,能减轻疼痛,确保母婴安全,是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

    作者:张美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酚羟考酮片的有关物质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氨酚羟考酮片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流动相为磷酸盐溶液[1000 mL水中,加入950 mg磷酸二氢钾,加1 mL磷酸,振摇溶解,加入1 mL正壬胺,振摇得澄清溶液,用氢氧化钾试液调pH至(4.9±0.1)]-甲醇(90∶10),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 ×4.6 mm,5.0μm),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14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 μL.结果 氨酚羟考酮片可与杂质完全分离,低检测限为0.05 ng,供试品溶液在12 h内稳定.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测定氨酚羟考酮片中有关物质的含量.

    作者:金鑫;杜振中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对78例骨盆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盆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至2012年医院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156例,对其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n=78)和综合护理干预(干预组,n=78),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 1年后康复疗效,干预组优36例,良27例,可13例,差2例,优良率为80.77%;对照组优23例,良26例,可20例,差9例,优良率为62.82%.干预组术后1年的康复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x2=8.82,P<0.05).干预组术后疼痛改善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32.30,P<0.01),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3.36,P<0.01),健康教育、主动服务、心理支持、态度热情、关爱患者及总体服务评价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骨盆骨折患者术后予以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沈佳俐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心脑宁片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结构的影响

    目的 研究心脑宁片对D-半乳糖致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脑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 取体重18~21 g小鼠7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各12只(雌雄各半),其中5组造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模型.取脑组织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脑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 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大、中剂量心脑宁组可显著改善D-半乳糖致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脑神经细胞组织形态(P<0.01),小剂量心脑宁组和脑安片组仅有改善脑神经细胞组织形态的趋势.结论 心脑宁片有改善脑组织形态的作用.

    作者:马珍珍;刘艳;吕宏迪;郝少君;张正臣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体外扩散池法评价银杏酮酯磷脂复合物体外透过性能研究

    目的 用体外扩散池法评价银杏酮酯制备成磷脂复合物后经大鼠肠透过性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大鼠不同区段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用体外扩散池法选出银杏酮酯透过性能的佳区段肠后,再对银杏酮酯原料、银杏酮酯磷脂复合物和杏灵颗粒在佳区段肠中进行透过性能的比较,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酮酯中的黄酮醇苷在接收池中的累积透过量,表观渗透系数(Papp)作为指标评价银杏酮酯制备成磷脂复合物后的肠透过性能的变化.结果 银杏酮酯在十二指肠中的透过性好,其次是空肠,由于一般药物在十二指肠停留的时间较短,所以选择空肠作为佳区段肠,对银杏酮酯原料和银杏酮酯磷脂复合物的透过性能进行比较,结果银杏酮酯磷脂复合物的表观渗透系数高于银杏酮酯原料和杏灵颗粒.结论 用体外扩散池法对其初步评价,银杏酮酯原料制备成磷脂复合物后,体外肠透过性能比银杏酮酯原料和杏灵颗粒有显著提高,为提高体内生物利用度提供了有利依据.

    作者:赖乐;莫红缨;赖春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黛力新联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

    目的 观察黛力新(盐酸氟哌噻吨+美利曲新)联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F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黛力新l片口服,早上1次、中午1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症状改善程度.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75.0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组症状积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治疗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用药后均比用药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SAS和SDS评分治疗后较用药前都有所减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黛力新联合洛赛克治疗能有效改善FD患者的症状及焦虑、抑郁症状.

    作者:李良霄;刘彦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240例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拟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480例,随机分为A组(单纯丙泊酚组)、B组(丙泊酚复合地佐辛组).观察麻醉诱导前、术中5 min、术毕苏醒时的收缩压(S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丙泊酚诱导量和总用量、检查中不良反应及检查后的视觉模拟评分.结果 与A组相比,B组术中SBP,HR,SpO2变化较稳定,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丙泊酚诱导量和总用量、术中发生呼吸抑制和体动例数均低于A组,术毕30 min腹痛VAS评分B组也低于A组,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鸿军;许卿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盐酸丁丙诺啡用于腰椎骨折合并妊娠引产30例的镇痛效果及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盐酸丁丙诺啡用于腰椎骨折合并妊娠引产孕妇的镇痛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将该院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腰椎骨折合并妊娠引产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A组(采用盐酸丁丙诺啡组)和B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组),各30例.在规律性宫缩至宫颈口扩张至3 cm前5 min分别缓慢静脉注射盐酸丁丙诺啡0.15 mg(A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1 mL(B组),观察记录两组宫缩痛镇痛效果、第一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全身反应、感染、胎盘胎膜残留)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第一产程时间和产后2h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宫缩痛镇痛有效病例数明显多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胎盘胎膜残留病例数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 盐酸丁丙诺啡用于腰椎骨折合并妊娠引产孕妇镇痛安全、有效,亦可减轻术后子宫收缩痛,且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骨折合并妊娠引产孕妇也是必要的.

    作者:张亚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攀枝花市2011年96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攀枝花市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情况、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法,对攀枝花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1收集的965例ADR报告分别进行统计和评价.结果 965例ADR涉及药品486种,抗感染药引起ADR 139例,占28.60%;皮肤、黏膜损害562例,占37.85%;ADR报告填写质量较差.结论 ADR的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用药途径、临床用药频率密切相关,应加强严重ADR的监测工作.

    作者:祝秀珍;陈彦青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梅毒螺旋体重组抗原TpN47的纯化工艺研究

    目的 以含有TpN47基因的表达菌体为原料,纯化梅毒螺旋体重组抗原TpN47,并提高产品收率.方法 表达菌体经超声破碎后离心取沉淀,沉淀变性溶解后采用金属螯合亲和层析进行纯化.通过对层析异常现象的分析和优化层析工艺操作提高收率.结果 所得纯品经SDS-PAGE分析表明可用于检测梅毒相关抗体,优化后的操作工艺使产品收率大幅提高.结论 利用金属螯合亲和层析可纯化得到符合要求的梅毒螺旋体重组抗原TpN47,通过改善层析操作提高目标蛋白收率是可行的.

    作者:章刚;黄德新;骆晓栋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单纯性牙龈炎32例

    目的 探讨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单纯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单纯性牙龈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其中治疗组采用西帕依固龈液含漱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治疗,均治疗7d,观察治疗前后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GI,SBI和PLI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帕依固龈液可有效降低GI,SBI,PLI水平,改善牙龈炎症状,对牙龈炎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杨秀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近期我院门诊药房用药咨询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药房用药咨询情况.方法 对医院2012年1月至8月的用药咨询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咨询内容以药物用法用量、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为主.结论 开展用药咨询,可增加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同时可提升药师业务能力.

    作者:江翊国;金太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20%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病26例

    目的 探讨20%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52例高血压脑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26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20%吡拉西坦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0 min内输完,间隔6~8h1次;对照组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30 min内输完,间隔6~8h1次.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静脉滴注20%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病疗效确切、且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20%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病有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在临床可用于高血压脑病的治疗.

    作者:曹东;杨晰晰;石宇;刘双敬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