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昕磊;戴建锋;曹巧巧
目的 观察乳癣散结胶囊联合维生素E治疗乳房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64例口服乳癖散结胶囊加维生素E,对照组60例口服乳癣消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1%,对照组为8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癣散结胶囊联合维生素E治疗乳房囊性增生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奋勤;钱龙江;卜晓宇;梁素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我国医药代表的概念进行再界定.方法 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支撑,以医药代表自身、医药企业及医院的需要为出发点,对我国医药代表概念进行再界定.结果和结论 我国的医药代表与国外医药代表相比,除了其本职工作外,还同时负责增加医药生产企业或销售企业药品销量的工作任务.
作者:吉婉婉;陈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促进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和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合理使用.方法 随机收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即2010年1月至6月及2011年1月至6月门急诊处方,每月5d,每天前100张处方,各3 000张,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2.50%,以二联用药为主(占46.08%),用药方式以静脉给药为主(占66.40%),抗菌药物品种以第3代头孢菌素、新一代青霉素为主;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8.10%,以单一用药为主(占56.41%),用药方式以口服为主(占52.30%),品种以第1代头孢菌素类、青霉素钠为主.结论 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更能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避免滥用抗菌药物,遏制耐药菌的产生.
作者:史波英;张明君;戴伟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复方洛美沙星即型凝胶滴耳剂的质量标准和稳定性.方法 建立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制剂的性状、pH和稳定性.结果 洛美沙星的大吸收波长为287 nm,质量浓度在1.2- 18.15 μg/mL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 =0.55%(n=5);地塞米松的大吸收波长为240nm,质量浓度在0.015 ~0.036 mg/mL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01%,RSD=2.90% (n=5);制剂pH为5.7,制剂稳定,含量测定不受即型凝胶空白基质的干扰.结论 制剂稳定性好,含量测定的方法可靠,质量可控.
作者:俞冰;刘志承;李东;温中明;陈丽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促进国家药品评价抽验质量分析项目的顺利运行.方法 分析近年来国家药品评价抽验质量分析项目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项目管理改进的目标和措施.结果与结论 近年通过有关部门的有效统筹管理,国家药品评价抽验质量分析项目取得了较突出的成果.
作者:张欣涛;李静莉;陈蕾;黄志禄;成双红;李延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15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善宁微量泵持续泵入,B组给予国产醋酸奥曲肽微量泵持续泵入,C组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比较3组的疗效、不良反应、成本-效果比.结果 3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54%,84.00%,81.1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9±1.92)%,(8.00±2.00)%,(15.09±1.89)%;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30.07,13.71,2.16;善宁、国产醋酸奥曲肽的增量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448.67,340.43.结论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薛翠英;王小华;宋慧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肺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肺挫伤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元活血汤加味,10d后复查胸片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采用肺挫伤简易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需行机械通气率、肺部感染发生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治疗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元活血汤加味对肺挫伤具有较好治疗作用.
作者:张振坤;周国云;宋淑玲;史增友;周志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11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加服参松养心胶囊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秀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时间治疗学原则对社区女性高血压患者服药的影响.方法 应用时间治疗学原则指导女性高血压患者服药,自制表格调查患者服药前后的血压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的血压达标率明显上升,显效率由服药指导前的13.33%上升至服药指导后的36.67%.血压达标率与患者就诊频率、随访次数、服药依从性成正相关.结论 应用时间治疗学原则,将高血压发生的节律与降压药物的效应相结合,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可以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
作者:倪小莉;沈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予常规对症治疗、静脉滴注极化液,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波,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cTnl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能够有效保护脓毒症患者心肌并改善其心功能.
作者:薛其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规范麻醉药品说明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找出麻醉药品说明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途径和措施.结果 麻醉药品说明书中存在将药品误为试剂、将此药误为彼药或采用非规范用语等问题.结论 应从各方面、各环节加强对麻醉药品说明书的质量把关,以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谢顶仁;朱腊荣;张友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微波灭菌技术在口服液类药品生产中的可行性,建立口服液微波灭菌的工艺路线.方法 采用隧道式微波灭菌设备,在10m长的隧道中,设定传输速度为3 m/min,微波功率为17.65 kW.结果 该工艺对各口服液产品均有良好的灭菌效果及重现性.结论 微波干燥灭菌可用于口服液大生产应用中.
作者:康志英;连林生;符方非;张余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肺气肿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对照组单用头孢呋辛钠治疗,均以7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体温及X线摄片恢复正常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出现恶心2例;对照组中出现恶心4例,头晕2例,腹泻1例,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肺气肿感染的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有效控制感染、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素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丹参滴丸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某医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0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粒25 mg),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口服消心痛,每次服用10 mg,每天3次;疗程均为2个月,治疗后观察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7.69%和36.54%,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17.31%和2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滴丸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鲍红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呋塞来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 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 将呋塞米注射液稀释到质量浓度为0.8 g/L时,不干扰细菌内毒素试验,其细菌内毒素限值可订为1.2 EU/mg.结论 使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检查呋塞米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是可行的.
作者:李逢春;张广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优化结肠安肠溶片中小檗碱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干膏率和干膏中小檗碱的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筛选佳提取工艺.结果 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85%,每次提取2次,溶剂量6倍,提取时间3h.结论 醇提法可用于黄柏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作者:张叶明;刘玉梅;焦莹;金向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为完善我国药品广告的监督管理模式提出建议.方法 介绍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等国在药品广告监管上的独特管理方式,拟借鉴其经验与优势来完善我国药品广告的监管.结果与结论 建议我国药品广告管理部门间加强沟通和协作,建立责权一致、高效的药品广告监管体系,发展药品广告行业自律体系,对广告内容的管理进一步细化.
作者:吴志明;黄泰康;邓伟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以民族植物学的观点,对多孔菌科真菌名贵中药灵芝的分类与分布、本草记载、食用和药用历史及其民族植物文化进行搜集整理,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金乾兴;周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产后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 - 10)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产后抑郁症患者10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给予穴位贴敷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临床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在治疗前,穴位贴敷治疗组与对照组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下降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或P<0.01);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产后抑郁症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且优于单纯使用帕罗西汀.
作者:王旭欣;贾云昀;王海霞;樊鸣镝;李亚红;王弘;张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门急诊药房退药原因,探讨减少退药的措施.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10月医院退药处方422张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退药原因主要包括不良反应220张(52.13%),患者依从性差83张(19.67%),医生不合理用药等因素61张(14.46%),其他因素58张(13.74%).退药例数排名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内科(27.00%)、儿科(19.90%)、妇诊科(17.53%).退药种类以抗菌药物、中成药为主.结论 医务人员应增强责任感,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中成药,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
作者:秦宇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