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罗清
目的 观察痛泻宁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口服痛泻宁颗粒治疗,每日3次,每次5 g;对照组31例,采用口服柳氯磺胺吡啶(SAsP)治疗.每次1.0 g,每日4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5%;中医证候缓解率,治疗组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两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的不良反应,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痛泻宁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优于柳氮磺胺吡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倪扬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β-环糊精包合物在大鼠体内的吸收情况.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灯盏乙素质量浓度,比较大鼠口服灯盏花素β-环糊精包合物和灯盏花素市售片的平均药时曲线及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 灯盏花素β-环糊精包合物高血药浓度为0.338μg/mL,普通片高血药浓度为0.184 μg/mL,包含物的口服吸收率优于普通市售片.结论 该方法线性范围良好,准确、方便、可靠,取样量少,灵敏度可达0.025 μg/mL,尤其适用于动物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作者:刘美辉;濮存海 刊期: 2012年第16期
药检机构重视各种档案资料的收集及规范管理工作,充分利用档案对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协调性、符合性、充分性、可操作性进行审核,可在申报实验室认可或资质认定评审中充分发挥佐证作用.利用价值巨大.
作者:孙红兵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应用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成本-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 月医院病毒性肺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确定两组患者的成本并分析成本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1个单位效果情况下,炎琥宁组的成本小于喜炎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
作者:罗湘军;朱洪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高危药品的风险管理.方法 从高危药品与药品风险管理的概念、医院高危药品风险管理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并介绍高危药品管理采取的相应措施.结果 与结论高危药品的风险管理是医院面临的重大课题,应有计划、分步骤地建立、健全医院高危药品风险管理系统,减少用药差错的发生.
作者:吴畏;牟太琴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统一的消癌平制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消癌平制剂进行定性、定量测定.结果 通关藤对照药材高效液相图谱主峰清晰;绿原酸进样量在0.08~1.23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21%.结论 所建立的质量标准,控制消癌平制剂质量,且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秦岩;孙立华;于一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制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并考察其溶出度.方法 应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进行片心处方筛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肠溶片进行溶出度(释放度)测定.结果 所制得的片剂外观洁白,硬度达到40N以上,30min内溶出度达到80%以上.结论 该工艺条件稳定.用所筛选的处方制备的肠溶片达到设计要求,适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唐建华;叶东;王长斌;赵卉;曹嘉成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特定电磁波治疗仪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浅度溃疡期压疮的效果.方法 选择处于浅度溃疡期的压疮患者6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和单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治疗.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疮面结痂时间分别为86.67%和(6.55±0.97)d优于对照组的53.33%和(9.48±1.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压疮治愈率高,治愈天数短,是一种操作简便、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方萍;李雪萍;谢芝荷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室颤动患者的抢救和护理经验.方法 对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3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室颤动患者的抢救方法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30例患者经抢救和辨证施护,均转危为安.结论 及早发现心室颤动是前提,及时电除颤复律是关键,精心护理是保障.
作者:王会青;沈华;安松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考察含单味药材参类(人参、西洋参)保健食品中功效成分测定方法的专属性.方法 采用2003年版<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中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定总皂苷的含量,与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西洋参药材项下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人参皂苷含量结果相比较.结果 通过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少量产品的测定结果比较接近,大部分产品的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为达到产品质量可控和产品使用安全有效,对于以单味药材投料的参类产品应采用专属性强的HPLc法测定人参皂苷的含量,同时达到监测产品投料的目的,尽快淘汰UV法测定总皂苷的测定方法.
作者:封淑华;胡伟杰;赵志军;王振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为合理联用中西药治疗老年病提供参考.方法 从药代动力学角度分析老年病用药,指出老年病用药应注意的问题.结果 与结论老年病因机体老化,抗病能力减弱引起,可涉及人体各器官系统.中西药联用疗效良好.但必须注意配伍禁忌,并实行个体化给药方案,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赵斌;夏燕军;张晓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为保健食品广告审查及宣传提供参考.方法 从合法性与合理性方面对保健食品广告审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结果 与结论保健食品广告的审查应在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做到合法、科学、合理,以促进保健食品广告业的健康发展,正确引导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
作者:颜红;蔡远广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中成药说明书记载项目及内容完整性,为其更加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使用的中成药说明书287份,根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统计、分析说明书所记载项目及内容的全面性和完整性.结果 287份药品说明书的项目中,核准日期/修改日期、成分、性状、功能主治/适应证、规格、用量用法、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贮藏、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等项目标示率接近100%;而警示语、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试验、药理毒理、特殊/外用药品、药物代谢动力学等项目的 标示率分别为11.50%,38.33%.3.83%,16.72%,6.97%,0.35%,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患者特殊人群用药等项目标注率几乎为0.结论 中成药说明书存在严重的项目缺失问题,应当引起重视,相关部门需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文随生;徐玉红;李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五味护肝胶囊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TMC18柱(150mm×4.6mm,5 μm);以乙腈-水(56:32)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 五味子醇甲进样量的线性范围为0.087 04~0.696 32 μg,r=0.999 98,平均回收率为103.40%,RSD为1.42%(n:6);五味子甲素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18 304~0.146 43μg,r=0.999 98,平均回收率为97.45%,RSD为0.88%(n=6);五味子乙素进样量的线性范围为0.040 80~0.326 4 μg,r=0.999 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88%,RSD为0.76%(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张云端;李正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杭白菊中黄酮类成分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机理.方法 采用比色法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杭白菊提取液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以Fick扩散定律为基础,建立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并由此推算提取的速率常数、活化能、半衰期等动力学函数值.结果 所得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杭白菊中黄酮类成分提取的动态过程,其活化能为22.37 kJ/mol.结论 杭白菊中黄酮类成分提取过程的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特征.
作者:徐菊茂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消肿止痛膏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消肿止痛膏外敷惠处,每天1次,3 d为1个疗程.对照组30例用跌打七厘片,方法和疗程同治疗组.3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50.00%,显效率30.00%,有效率20.00%.对照组治愈率23.33%,显效率40.00%,有效率36.67%.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消肿止痛膏是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有效药物.
作者:刘小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解决药学院的教学与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所面临的真实情境和复杂问题相脱节的问题;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记忆、理解、运用与课程内容、专业相关的知识.方法 采用以病例为引导,以问题为基础,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及示例.结果 与结论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切实可行,可用于我国药学院校的教学.
作者:王述蓉;罗宏丽;肖顺林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深入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1年收集的7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采用病历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0例药品不良反应中,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65例(92.86%);抗肿瘤药物引发的多见,有37例(52.86%);临床表现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发生率高(29.03%);严重药品不良反应9例(12.86%).结论 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报告,以预防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章萍;廖应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索和研究适应广东中药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新模式,以推动广东省中药产业的发展.方法 通过构建基于价值链理论的系统模型,从不同阶段对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分类梳理.结果 与结论展望了产学研合作模式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非合作或委托代理关系.总结了广东省中药产业产学研创新模式的实践经验.实践证明,这种模式促进了广东省中药产业的持续发展.
作者:吴悔兴;董国俊;韩利文;刘基柱;时旭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中药外洗治疗掌跖部湿疹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慢性掌跖部湿疹患者68例,采用中药外洗法治疗,作为治疗组.选择同期采用卤米松软膏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疗程均为1个月,随访3~12个月.结果 治疗组治愈13例(19.12%).显效33例(48.53%),有效16例(23.53%),无效6例(8.82%),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治愈9例(13.24%),显效15例(22.05%),有效29例(42.65%),无效15例(22.06%),总有效率为77.94%.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3~12个月,治疗组复发7例(10.29%),无不良反应病例;对照组复发22例(32.35%),出现2例轻度皮肤萎缩、3例色素沉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5%.两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药外洗治疗掌跖部湿疹起效快、疗程短,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春雁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