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

邓放;孙明贤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灸, 中药外敷, 腰椎硬膜外神经阻滞,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针灸、中药外敷结合腰椎硬膜外神经阻滞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方法.治疗组40例患者采用针灸、中药外敷结合腰椎硬膜外神经阻滞三联疗法;对照组40例患者单用腰椎牵引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35.00%,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15.00%,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灸、中药外敷结合腰椎硬膜外神经阻滞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压疮30例

    目的 观察特定电磁波治疗仪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浅度溃疡期压疮的效果.方法 选择处于浅度溃疡期的压疮患者6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和单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治疗.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疮面结痂时间分别为86.67%和(6.55±0.97)d优于对照组的53.33%和(9.48±1.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压疮治愈率高,治愈天数短,是一种操作简便、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方萍;李雪萍;谢芝荷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

    目的 观察针灸、中药外敷结合腰椎硬膜外神经阻滞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方法.治疗组40例患者采用针灸、中药外敷结合腰椎硬膜外神经阻滞三联疗法;对照组40例患者单用腰椎牵引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35.00%,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15.00%,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灸、中药外敷结合腰椎硬膜外神经阻滞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作者:邓放;孙明贤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牡丹皮的研究概况

    牡丹皮为毛莨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作用.该文对其源用历史、化学成分、提取工艺、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牡丹皮的研究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作者:周永军;魏尊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287份中成药说明书内容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中成药说明书记载项目及内容完整性,为其更加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使用的中成药说明书287份,根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统计、分析说明书所记载项目及内容的全面性和完整性.结果 287份药品说明书的项目中,核准日期/修改日期、成分、性状、功能主治/适应证、规格、用量用法、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贮藏、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等项目标示率接近100%;而警示语、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试验、药理毒理、特殊/外用药品、药物代谢动力学等项目的 标示率分别为11.50%,38.33%.3.83%,16.72%,6.97%,0.35%,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患者特殊人群用药等项目标注率几乎为0.结论 中成药说明书存在严重的项目缺失问题,应当引起重视,相关部门需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文随生;徐玉红;李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奥曲肽与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奥曲肽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渍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成本-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消化性渍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和奥曲肽组.奥美拉唑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40mg静脉滴注,每天2次;奥曲肽组患者先用100 μg醋酸奥曲肽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缓慢静脉注射,然后将100 μg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加入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维持静脉滴注(25 μg/h).两组患者均治疗5 d,分析成本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1个单位效果情况下,奥曲肽组所用成本小于奥美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组静脉滴注方案,临床效果显著,成本相对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军飞;刘琼华;毛永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我院2008年至2010年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法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8年至2010年,医院抗消化性溃疡药物销售总金额逐年增加,质子泵抑制剂药(PPI)与胃黏膜保护荆在用药中占主导地位.结论 该院抗消化性溃疡药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阮玉琼;温悦;孟德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3种微生态制剂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检测

    目的 检测常用微生态制荆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酪酸梭菌活菌片对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从3种微生态制剂中培养并分离供试菌,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和药敏纸片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抗菌药物均敏感;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红霉素、克林霉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对氨基苷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敏感;酪酸梭菌活菌片对头孢菌素类、氨基苷类、复方新诺明耐药,对青霉素类、红霉素、克林霉素、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敏感.结论 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酪酸梭菌活菌片可以与耐药的抗菌药物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抗菌药物有配伍禁忌,避免联用,必须联用时应错开服用时间.

    作者:叶玲梅;蔡咏梅;陆红云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临床药学实习中的实践体会

    目的 解决药学院的教学与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所面临的真实情境和复杂问题相脱节的问题;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记忆、理解、运用与课程内容、专业相关的知识.方法 采用以病例为引导,以问题为基础,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及示例.结果 与结论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切实可行,可用于我国药学院校的教学.

    作者:王述蓉;罗宏丽;肖顺林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加味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病30例

    目的 观察加味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组加用加味天麻钩藤饮.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为8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加味天麻钩藤饮有和缓、稳定持久的降压作用,能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任伯玮;赵雪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甘桔冰梅片治疗慢性咽炎90例

    目的 观察甘桔冰梅片对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采院就诊的180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90例.治疗组应用甘桔冰梅片0.6 g/次、每日4次口服治疗,对照组用慢严舒柠颗粒1袋/次、每日3次冲服治疗,观察临床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痊愈31例(34.44%),好转49例(54.44%),无效10例(11.11%).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74.44%(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甘桔冰梅片治疗慢性咽炎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伊萌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喜炎平与炎琥宁治疗病毒性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成本-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 月医院病毒性肺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确定两组患者的成本并分析成本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1个单位效果情况下,炎琥宁组的成本小于喜炎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

    作者:罗湘军;朱洪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药品包装材料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用药安全的影响

    药品包装材料的质量对药品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应加强药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控制,根据药品特性选用合适的包装材料,并注意包装材料引起的药品安全问题.

    作者:张芳艳;赵欣欣;余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消癌平制剂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统一的消癌平制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消癌平制剂进行定性、定量测定.结果 通关藤对照药材高效液相图谱主峰清晰;绿原酸进样量在0.08~1.23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21%.结论 所建立的质量标准,控制消癌平制剂质量,且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秦岩;孙立华;于一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注射用青霉素钠与脂肪乳的配伍稳定性及体外抑菌活性检测

    目的 考察注射用青霉素钠分别与10%,20%,30%脂肪乳配伍后的稳定性及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分别利用pH计和动态光散射粒径仪检测配伍液在25℃和4℃下24 h内pH和粒径的变化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配伍液中药物的含量变化情况,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考察配伍液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 注射用青霉素钠分别与10%,20%,30%脂肪乳配伍后,配伍液的外观、pH、粒径、含量均无明显改变,配伍后对青霉素钠的抑菌作用也无影响.结论 注射用青霉素钠与10%,20%,30%脂肪乳配伍后,稳定性良好,符合注射液的要求,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马玉樊;赵雯;王汝涛;张志刚;卢婷利;陈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金雀根联合土茯苓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70例

    目的 观察金雀根联合土茯苓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0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0例,通过辨证论治分为心脾积热、阴虚火旺两型,分别用清胃汤、知柏地黄汤治疗;治疗组70例也分为相同两型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金雀根、土茯苓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为6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雀根联合土茯苓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比传统辨证论治疗效更好.

    作者:江惟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门诊患者用药依从性相关影响因素及药师干预对策

    目的 探讨影响门诊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门诊用药患者220例,询问其用药情况.并进行用药依从性判断.通过设计问卷表进行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220例患者中,配合调查200例(90.91%),200例患者用药依从122例(61.00%).不依从78例(39.00%).78例不依从患者平均年龄为(60.12±15.34)岁,小学以下文化程度54例(69.23%),经济状况较差.病程平均(45.23±12.23)d.不依从影响因素为药品标签太专业,药品因素,担心药品不良反应,治疗方案复杂,迷信媒体广告,医惠关系紧张等.结论 影响门诊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较多.门诊药师应充分发挥药学专业技能,加强合理用药健康教育.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以提高用药依从性.

    作者:郑迪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紫外光谱法测定索拉非尼原料药含量的比较

    目的 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与紫外分光光度(UV)法对相同批号的索拉非尼原料药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比较.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酸铵缓冲液(50 mmol/L)-乙腈(28:72),检测波长为265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50μL.紫外分光光度法中,索拉非尼原料药样品溶液用甲醇配制,在265 mm波长处进行测定.结果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索拉非尼进样质量浓度在0.5~40 μg/mL(r=0.9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92%,RSD=1.30%(n=9).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索拉非尼进样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0.1~20 μg/mL(r=0.999 9).紫外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结果比高效液相色谱法平均高出1.067倍.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法不适用于准确测定索拉非尼原料药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专属性好、稳定性、精密度以及加样回收率都较好,适用于索拉非尼原料药含量的准确测定.

    作者:张洪;张福明;闫士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中美药品冷链物流体系的比较研究

    生物药品和疫苗的市场需求快速增加,推动了药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该文从我国药品冷链物流体系的现状分析入手,通过与美国药品冷链物流体系比较,找出我国药品冷链物流体系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作者:赵贤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中药外洗治疗掌跖部湿疹68例

    目的 观察中药外洗治疗掌跖部湿疹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慢性掌跖部湿疹患者68例,采用中药外洗法治疗,作为治疗组.选择同期采用卤米松软膏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疗程均为1个月,随访3~12个月.结果 治疗组治愈13例(19.12%).显效33例(48.53%),有效16例(23.53%),无效6例(8.82%),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治愈9例(13.24%),显效15例(22.05%),有效29例(42.65%),无效15例(22.06%),总有效率为77.94%.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3~12个月,治疗组复发7例(10.29%),无不良反应病例;对照组复发22例(32.35%),出现2例轻度皮肤萎缩、3例色素沉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5%.两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药外洗治疗掌跖部湿疹起效快、疗程短,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春雁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5例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合理喂养,禁用抗生素.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参苓白术散.6~12个月的患儿3 g/次.每日2次;12~24个月的患儿3 g/次,每日3次.两组均以5 d为1个疗程,并对两组惠儿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能提高治疗有效率.无明显不良反应,价格低廉,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