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方法 查找新相关文献,并结合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结果 120例患者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后,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比较严重和少见的是损害循环系统及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120例不良反应的患者中,其中胃肠道反应76例,过敏反应44例.结论 应重视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严格监测用药效果,控制药物浓度,降低药物滴注速度,尽量防止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临床治疗效果,避免医疗纠纷.
作者:曹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及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以限定日剂量(DDD)法,统计医院住院药房2009年至2011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用药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治疗费用(DDC)及销售金额序号与DDDs序号的比值,分析临床用药情况.结果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销售金额占前3位,CCB类药物DDDs大,销售金额高,应用广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结论 CCB,ARB和ACEI在医院住院患者口服抗高血压用药中占主导地位.
作者:朱昱;任常顺;凌磊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妊娠期哮喘发作合并呼吸系统感染时,哮喘控制药物及抗感染用药都将受到限制.该文对以上两类药物在妊娠期的安全使用情况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王晓璐;周恒燕;赵海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评价陈皮饮片质量优劣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aters Symmetry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00 nm,流速1.0 mL/min,柱温为25℃.结果 测定了43批陈皮饮片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建立了43批药材的总共有模式.结论 利用陈皮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分析法,可较全面地反映陈皮饮片的内在质量,可用于陈皮饮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封宇飞;张宏武;邹忠梅;孙春华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优化小儿咳喘灵滴丸的工艺,提高小儿用药的依从性.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滴丸制备工艺中的滴距(A)、冷凝温度(B)、滴头口径(C)为因素进行优化试验.结果 A,B,c 3个因素对滴丸成型的硬度、圆整度及拖尾情况均有一定影响,其影响顺序为C>B>A,其中因素C即滴头口径大小对结果影响有显著性,佳工艺条件为A2B1C2.即药液温度为80℃,滴头口径内径为3.0 mm,外径为4.0 mm,滴距为8 cm,以液体石蜡油为冷却剂,冷却剂温度为6~10℃,冷却柱长为80 cm,通过3批中试,收得率的RSD为0.19%,产品质量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IK滴丸剂通则.结论 小儿咳喘灵滴丸工艺稳定,重现性较好,表明该工艺是可行的,可供滴丸生产中改进工艺的参考.
作者:夏忠玉;孙国兵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100例骨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舒血宁组)和对照组(透明质酸钠组),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统计其评分,并测量患者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平均积分为(14.80±5.76)分,治疗后平均积分为(7.43±2.85)分,治疗前后平均差值为(7.37±3.24)分;对照组治疗前平均积分为(14.18±5.32)分,治疗后平均积分为(7.39±2.73)分,治疗前后平均差值为(6.79±3.03)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积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IL-1β和TNF-α水平均有下降,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向关节腔内注射舒血宁注射液可有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供临床选择使用.
作者:罗洪斌;徐杰;林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滴耳油中挥发类组分薄荷脑和龙脑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玻璃填充柱,聚乙二醇-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10%;柱温为140 ℃;检测器温度为180℃;氮气流速为50 mL/min;进样量为1μL.结果 上述两种成分能完全分离且线性关系良好,薄荷脑、龙脑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6%和98.95%,RSD分别为0.95%和0.46%(n=6).结论 方法灵敏、准确,操作简便,可用于滴耳油中薄荷脑和龙脑的含量测定.
作者:钟慧敏;黎德源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氨酚苯海拉明片中盐酸苯海拉明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Phenmenex C18柱(250mm×4.6mm,5μm),以己烷磺酸钠溶液(用冰醋酸调节pH为3.3±0.5)-乙腈-甲醇(50:3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平均回收率为99.59%,RSD为1.49%(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
作者:朱叶青;王瑞生;闫占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对不同产地岩陀的水分、浸出物进行含量测定,为科学制订岩陀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水及不同浓度乙醇作浸出溶剂,结合热浸、冷浸等试验进行方法考察,并对不同产地岩陀浸出物进行检测.结果 采用50%乙醇热浸法浸出物含量高;不同产地岩陀浸出物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浸出物含量可作为控制岩陀药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熊然英;彭朝霞;杨朝莲;曹敏;曾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测定盐酸金刚烷胺片中盐酸金刚烷胺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方法 采用Aglient BDS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70:30),流速为0.5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检测器为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95℃,雾化气体为空气,载气流速为2.5 L/min.结果 盐酸金刚烷胺质量浓度在40.92~143.22 μg/mL(r=0.999 6)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8%,RSD=0.10%(n=9).结论 该方法较标准方法简便、可靠、准确,适合盐酸金刚烷胺的质量控制.
作者:裴璐;张爱兵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祛脂保肝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并制定标准.方法 采用显微观察法对祛脂保肝胶囊的白术、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祛脂保肝胶囊中的青黛、白术、丹参进行定性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丹参酮ⅡA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祛脂保肝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平均含量为2.589 mg/g,线性回归方程为Y=6141.8X-11.989(r=0.999 3,n=5),平均回收率为96.99%,RSD=1.59%.结论 所用方法可用于祛脂保肝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家楼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测定小儿热速清糖浆中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Extend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流速为0.9 mL/min,检测波长为276 nm,柱温为30℃.结果 黄芩苷质量浓度在5.245~78.68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 0,n=7),平均回收率为98.74%,RSD为0.59%(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热速清糖浆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延雪;孙菲;苏玉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大连市近几年来监督抽验药品质量状况,探讨解决对策.方法 通过对2007年至2010年监督抽验药品质量状况的统计和分析,提出解决有关问题的办法.结果 与结论可通过提高药品监督抽验的效率,促进我市医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保证人民用药安全.
作者:鲁军;牛玉娟;张婷婷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中医正骨科中成药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网络数据库中成药管理系统中2009年至2011年的药品数量与金额进行统计,并计算用药频度及日用药金额.结果 外用药品种3年中变化不大,口服药2010年、2011年与2009年相比略有调整,销售金额逐年上升,但日用药金额呈下降趋势.结论 中医正骨科中成药使用合理.
作者:刘丹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对来自不同产地不同海拔高度的伸筋草药材中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残留量进行分析,为控制其质量和标准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原子荧光测定砷和汞残留量,等离子体发射法测定铅和铝的残留量,气相色谱法测定五氯硝基苯(PCNB)、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残留量.结果 伸筋草药材中含砷、铅、汞和铝的残留量分别为0.53~1.42,0.11~0.49,0.27~1.74 mg/kg及0.47%~1.05%.在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五氯硝基苯(PCNB),均检出微量六六六及滴滴涕.结论 伸筋草药材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虽符合国家标准,但铝含量较高,应予以重视;所有样品农药残留量均未超过国家行业标准--<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2001年)>,产地不同对重金属残留有影响,但海拔高度影响不明显.产地及海拔高度对农药残留均无规律性影响.
作者:邹桂欣;尤献民;王光函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考察注射用凯西莱在不同输液、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供临床用药参考.方法 将注射用凯西莱按说明书的使用方法分别溶解在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及氯化钠注射液中,按设计要求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放置,在各检测时间点观察其外观、不溶性微粒、pH的变化情况,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配伍液中凯西莱的含量.结果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各检测时间点的配伍液其外观及不溶性微粒数均无明显变化,pH均逐渐增大,主药含量则显著下降.结论 注射用凯西莱与不同注射液配伍后放置时间越长,温度越高,稳定性越差.
作者:杨辉;覃志高;陈建琴;莫迎;许凯柔 刊期: 2012年第24期
连锁药店采购工作本身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该文从实际出发,从供应商评估选择、采购风险控制、采购绩效管理、采购成本控制4个方面分析改善连锁药店采购业务流程的方法.
作者:刘杰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脂肪细胞因子分布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42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8周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水平的变化,对脂肪细胞因子瘦素、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以及分析治疗8周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后8周比较,TC(6.8,5.4),HDL-C(0.8,1.3),LDL-C(4.3,3.1),TG(1.9,1.6)水平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8周比较,瘦素(23.48,9.14)、脂联素(4.18,7.83)、TNF-α(1.83,1.15)水平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4%(3/242),均不影响治疗,停药后即自行消失.结论 辛伐他汀可有效改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及细胞因子分布,安全性好.
作者:钱乐群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20例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例革兰阳性(G+)球菌感染,主要应用阿奇霉素磷酸二氢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进行治疗;18例G+球菌、革兰阴性(G-)球菌、G-杆菌混合感染,主要给予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6例G+球菌、G-球菌混合感染;G+球菌支原体混合感染6例,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15例支原体感染,主要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奇霉素磷酸二氢钠治疗;42例未检出致病菌,未作病原学检测18例.在收集的病例中,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加替沙星注射液为主要应用药物.结论 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肺部感染以混合病原菌感染多见.药物治疗多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奇霉素磷酸二氢钠、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应从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合理联用等方面加强,以减少耐药性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邱新野;尹月;朱晓红;王咏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肺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COPD患者120例,其中肺炎衣原体(Cpn)感染阳性患者78例.随机分成T组(用噻托溴胺治疗)和CT组(用克拉霉素+噻托溴胺治疗),每组60例.分别检测其抗Cpn抗体、C反应蛋白(CRP)、肺功能并评价其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CT组好转程度较T组更明显(P<0.05);两组肺通气功能均有明显好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及FEV1%,CT组增加程度较T组更明显(P<0.05);两组的CRP含量均下降,但CT组(P=0.000 0)比T组(P=0.0264)更显著;治疗前后Cpn-IgA、IgG阳性率比较,两组变化均不明显(P>0.05),Cpn-IgM阳性率比较仅CT组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 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COPD可起协同作用,使疗效更佳,因此CT方案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胡建国;谢于鹏 刊期: 2012年第24期